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时间:2022-08-25 10:22: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一)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小麦叔叔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关于生命告别的书。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很小心地避开了几乎所有类似和相关题材的书。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身份的转互,并以独特的写作视角来完整部作品。这是一个特例,而正是所有的特例才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研究价值。

  这是一本200多页的小册子,就像书名一样,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读完,很自然,很顺畅。甚至自然和顺畅得有一些不自然。略感意外的是,一本有关生死的书,内容是如此平和,几乎没有任何起伏,原本还以为会有什么惊心动魄地过程和描写,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轻轻巧巧地就结束了。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同时作为医生和病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对可预知的死亡。作者用超乎常人想像的冷静与理智告诉读者,也许是唯一正确的面对死亡的方式。我一直很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人可以有计划地倒数自己剩余的生命,为短暂的余生做冷静理智的安排。作者甚至没有花什么篇幅去追问自己的内心,探讨生命的意义或者回忆过往的幸福,而只是平实地记述了自己的经历。这是因为这,才让我觉得这本书朴素得过分。

  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过这本书的人会像我一样,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失望,嗯,就是一点点。这一点点的失望不是因为书的内容低于预期,而好像是因为一个这么厚重的话题被这么薄薄的一本书讲得平白无奇,就好比看到一个精巧的魔术,被一句话点破之后所产生的——"就这?"

  现代医学和科研几乎已经证明了人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一台机器——有时候运行正常,有时候出点故障,最终彻底失灵。我曾经表达过一个略显消极的想法——人生就是一个认命的过程。无论是谁,最终的结果大概是:"不过如此"和"只能如此".我猜想,作为医生,可能比我们这些人更早地认识到人和生命究竟是什么。于是,就像书里所写到的那样,病人和家属更关心的是如何治疗、花多少钱、还能活多久;而医生也许更想知道的是:上帝保佑,希望我刚刚放在隔壁房间的冰淇淋还没化……

  换一个视角思考问题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要换位到自己的对立面。这种困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生存的环境,认识的高度和维度,自身的社交网络等等。这种困难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无知地过活——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时往往不理智。我亲眼见到一个医生脸上略带微笑地对家属解释,病人目前已经处于脑死亡的状态,几乎无法挽救生命了,而家属一再哀求是否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甚至还有什么办法起死回生。

  于是,意义在哪里?无论一个人是伟大还是渺小,最终,最终都"不过如此"、"只能如此"——要向死亡低头,无论有没有机会,最终的结果都只是"认命".也许,我们可以站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往前看往后看。这个时间点就是答案终将揭晓的那一刻,往前看,过去做了什么;往后看,将来要做什么。只不过,在那一刻,往前看的意义好像已经不太大了。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二)

  福尔克·格莱维尔十四行诗中的句子,也是本书开篇的节选: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 共赴永恒生命。

  "你愿意用失去说话的能力,来交换多几个月的生命,默默无声地度过余生吗(也许你要替自己的母亲做这个决定)?你愿意冒着丧失视力的危险,来排除致命脑出血的哪怕一点点可能吗?你愿意右手丧失行动能力,来停止抽搐吗?你到底要让孩子的神经承受多少痛苦,才会更愿意选择死亡呢?因为脑部控制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经历,任何神经上的问题都迫使病人和家属去思考(理想的状况是,有医生指导他们):到底是什么,才赋予生命以意义,从而值得一活"?

  如果让你去做决定,你会怎样做?作者保罗是全美知名的神经外科医师,35岁事业正处于巅峰时,被查出身患癌症,尽管他与死神打过无数次交道,但这一次有些不太一样,因为他将要直面死神。这本书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小的时候成长环境,同样作为医生的父亲对他的影响,上大学时为了用行动感悟生命,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文学转而学医,为了证明和挑战自己,又选择了高风险神经外科领域,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成长为全美知名的神经外科医生。"我之前的人生一直在积累潜力,现在这些潜力都将是无用的了。我本来有那么多计划,那么接近事业巅峰。现在我体力不支,重病缠身,我想象的未来和个人的身份认同轰然崩塌。我面对着我那些病人曾经面对过的,有关"存在"的窘境".在未来一片光明的时候,黑夜突然来临,将所有的光驱散,只留下一片黑暗又孤寂的世界。保罗没有掩盖他的无助、愤怒、绝望,他非常坦然的承认并且直面这些情绪,最终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天早上,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逼迫自己,回归手术室。为什么?因为我做得到。因为那就是我。因为我必须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要清楚,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他又重返了他的岗位,他为之奋斗终生的地方,也许他无法战胜死神,但他没有向死神屈服。

  生活中有太多的书劝你直面人生,告诉你要有勇气,告诉你阳光总在风雨后,但这本书《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亲自用行动告诉你他是如何面对死亡的。

  "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三)

  唐旭

  2015年,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上映,离世的漫画家熊顿,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同年,我的一位同事和一位中学同学相继离开人世,均是因为脑血栓突发,而那位同事,两天前还在和我讨论项目方案,两周前刚拍完的结婚照,还没有拿到调好的相片。

  这让我第一次感到死神的恐惧,离我如此近,猝不及防,无可逃避。

  2016年,朋友委托我设计一部书,说的是一位年仅37岁的天才医生患癌离世的故事。在国外已经有超过100万人阅读。接受设计委托的时候,我的心理很矛盾,又要去讨论这样沉重的生死问题,这又把我拉回到2015年,为什么那些本该奋斗、享受、狂奔的可爱的人儿,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没有缘由。

  在设计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只看了1/3的内容。一部分出于忙碌的逃避,一部分出于对内容的敬畏,我总是想,留着看印刷出来的文本,真实地去触摸这本书,在一个宁静的、空旷的环境里,去重新面对这本书。

  2017年春节,来到西藏,在剧烈的日光下,清澈、结冰的河道边,才终于读完剩下的故事。看着看着,这部书突然就完了,是的没有写完就完了,作者保罗就离开了我们。然而这并不是一部讲死亡的书,这部书的意义在与,它是讲给生者,让我在离开喧嚣的城市后,去重新思考关于家人、事业、健康与生命的意义。

  这两年我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作为一个工作狂,我认为工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书中的保罗也是这样,在作为住院医生的训练期中,日复一日超高强度地工作。然后我和保罗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保罗的太太对他说:你太忙了,你每天回来的时候我已经睡觉了,我没有醒的时候你又开始工作,我们每天说话的时间非常少,我们的婚姻有问题。是的,这样的问题一模一样的反射在了我的身上,我的太太跟我谈过,但我完全不以为然,直到这刻我才意识到,陪伴家人的时间是多么重要,这其实才是工作的原动力啊。

  作为剑桥科学史与哲学硕士,保罗原本计划成为一名作家,然而觉得作家并不能解决自己想要面对和解决的深层问题,于是弃文从医,直面患者。就如同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希望从精神上来拯救自己的民族。弗洛伊德原本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但当时的科学水平无法满足他,因此转而开始研究心理学。

  在职业方面,做出选择的根本动力,应该是深层次的,而不是局限在工资待遇这样短期的目标上。在做设计的数年中,我也不断反思,做设计的意义是什么?只是帮客户卖一个好价钱么?只是让自己的收入更丰厚么?接触图书设计后,我放弃了很多商业设计邀请,因为当遇到一部好书,能为它设计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其实是在吸收和传播一种能量,用更优雅的方式,让更多的读者看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达尔文和尼采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生物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奋斗求生,读完保罗的书,我发现生命最大的意义,其实跟长短没有太多的关系,我们每天都在走向死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让自己过得不麻木,并照亮身边的人,每一天的生命才有价值。感谢保罗,悄然改变着我对死亡的态度。在拥有健康的时候,点亮自己;遇见疾病的时候,积极面对;看见死亡的时候,仍能从容。

  最后,借用蔡康永先生看完本书后的一句话来结尾:

  如果觉得活的轻飘飘的,没有什么意义,那么这本书会像一个镇纸,令我们想起生命的重量。

  For Paul

  2017.2.5,拉萨瑞吉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相关文章: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1-08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05-13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7篇05-08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5篇05-09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5篇)05-09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5篇09-10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7篇03-17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7篇)07-21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8篇11-08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3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