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教育六问》有感

读《教育六问》有感

时间:2022-08-06 15:15: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教育六问》有感

  读《教育六问》有感

读《教育六问》有感

  兰衍局名师工作室    曾瑞准

  教育,曾经有过优美的形式。庄子笔下的杏坛,一泓碧水,一树杏花,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让多少后人向往,以至于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作是人生三乐之一。教育本应唤醒人的生命,变化人的气质,开廓人的心胸,提升人的的境界。

  然而,当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受到功利主义和工具崇拜的双重影响,那些固有的价值有所缺失,似乎变得不再美好,不再具有诗意。那我们的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这也正是“教育何为”的问题。

  教育的“得”与“德”。

  我们的教育,教到最后,要让学生能够“止”,正所谓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跟水一样,只有平静了才能让很多人在旁边照一照自己。人也是一样的“唯止能止众止”,才能凝聚起周围的力量。一个浮躁的人,一个整天像八脚猫一样的人。连自己都没有安顿不下来,怎么能凝聚周围的能量来做一件事。因此安详就能定,定以后就能静,静就能够安,安能够虑,安能思考,思考就能得。“得”是也就是“德”,学生有了“德”才能做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因些简单的教育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心灵,生活也就要简简单单,教育亦是如此,学生的心中才能容下“德”和“仁”。

  教育要给你安一颗心

  教育需要智慧——是非之心亦是智慧。学生的学业成绩考了100分那最多是“记忆”,而智慧是判断是非能力,它是需要有仁心、知羞耻、讲诚信、懂礼让、持忠恕。智慧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有没有一颗仁爱之心,当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崇高的人,他的人之所以崇高,是因为他非常善良。教育就是给你安一颗心,人的一辈子就是给自己安一颗心,把心安了,就叫居心。如果仅仅只教给孩子一套技术技能,就会像孔子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我们应该重视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心灵系统。

  “多”和“一”

  孔子之所以是个伟大的人物,之所以比我们高明,他绝对不是靠知识总量比我们多,他而是跟我们比“一”,现在有些家长把孩子搞的很累,老觉得重要的太多了,今天学唱歌,明天去跳舞,一个女孩子去学形体不也是很重要吗?他们把教育看成是拿菜篮子去菜市场买菜,当认为需要的,尽可能多买。可是篮子装不下你想要的那么多的菜。因此教育和学习是一样的,整个生活,甚至人的一生就是篮子,你一生能活“多”大呢?不能学会所有东西,重要东西学太多了,会把人累死。要分清楚“多”和“一”才是必要的,有些技术不懂没关系,比如说歌不会唱没关系,舞不会跳也没关系。但要教育学生“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但教育学生要有“良知”的这个“一”才是必要的。

【读《教育六问》有感】相关文章:

六问“经营城市”08-17

【教育随笔】“二问”与“三有”08-10

读《鉴史问廉》有感07-19

读余秋雨《问学》有感08-19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04-19

读《扬州历史文化60问》有感08-19

发送邮件简历六大问08-17

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08-17

读《一问一世界》有感03-21

面试哪些该问哪些不该问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