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时间:2022-08-20 20:01:0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原创: 陶丽君

  上个月末收到来自数豆子的美丽版主寄过来的好书,一直没时间打开,正是闷热阴郁的7月,打开书的包装,淡蓝素色封皮、季老沉思的照片和水墨荷花送来一股悠远的清凉。书里还夹一封季老的意外"来信",《推荐十种书》的手稿影印件。跟这位虚怀若谷的百岁老人的关系,一下子感觉亲近起来。然而这种亲切的感觉,并不是仅仅依靠一封信收买的,读季老的文字,没有负担,即使是对于文艺理论的"沉思",朴实、直白而又风趣的语言,总能逗笑我,写字的人仿佛就在眼前。

  季老经常说自己对于文艺理论的研究是幼儿园水平,书看了大半,对于神韵的理性解读,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季老的研究哪是幼儿园水平啊,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啊。他的文艺评论文章,我觉得也是很生动活波的学术论文(想想自己绞尽脑汁写的那些会计论文,简直枯燥到家了)。机缘巧合,季老走上了研究吐火罗文和梵文的道路,借鉴印度文艺理论研究的著述,季老把中国文学史上对于神韵的模糊描述,用概念抽象出来,神韵不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涵,我觉得这是很不容易的,将感性的直觉上升到理性的觉查,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伟大关照。印度的文艺理论,尽管有些解读不一定界定的特别清晰,但这种尝试和讨论对中国来说非常值得借鉴,比如10世纪印度文艺理论家新护,创立了诗的灵魂的理论。大体上说,词汇有三重功能,能表达三重意义。一是表示功能,表示字面义,二是指示功能,指示引申义,三是暗示功能,暗示领会义。季老说"暗示义有赖于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可能因人而异,甚至因时因地而异,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这里有极大的能动性,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也许就是产生美的原因".这让我不自觉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诗的意境不再单纯是描摹自然,描写心灵的悠然。诗的状态就在那里,但读者对于诗的理解,心有多大,意就有多大,"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越大,他就越容易感到审美课题美,这就是‘韵’的奇妙作用".说到韵,我还想起了一位老师,叶嘉莹老师94岁高龄开起了吟诵课,她说"吟诵里有诗歌一半的灵魂",吟诵时,读者对于诗的理解通过声音描摹,节奏韵律平仄像跳动的音符,随着情境、身境、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所到之处,恰是心灵所到之处,这种抒发是于人于己都很有益的实践。怪不得私塾里让小孩子吟诵呢,让我们快快吟诵起来吧!

  季羡林老先生还讲了自己对于如何写好散文的认识。文学最忌单调平板,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而且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学习写作的学徒,1981年说"我虽然写了五十多年,但至今仍然是一个学徒",1989年写《文艺批评无用论》说"上面这些话其实只有幼儿园的水平"1993年在写《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说"我偶然读到送人的笔记,心有所感,不避幼儿园之讥,写了以上这些话".1998年,对于《赋得永久的悔》的获奖感言中,说"我的禀赋不高,在很多问题上,我都是一个后知后觉者。现在,通过《赋得永久的悔》等等文章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我逐渐感觉到自己似乎像是一个作家了".季先生还对自己调侃,写序写的太多了,成了序文八股,实际上这些序文对于作者的评价褒贬不一,始终用客观而让作者比较容易接受的语言来评价和鼓励作者不断进步,让读者对作者首先取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

  季老,其文,真也!

【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相关文章:

《沉思录》读书笔记08-23

关于读沉思录有感(精选15篇)07-16

沉思录读书心得01-30

《沉思录》读书心得09-02

沉思录读后感05-10

《沉思录》读后感06-29

《沉思录》的读后感09-02

读后感《沉思录》09-01

《沉思录》读书心得18篇02-08

沉思录读后感10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