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时间:2022-08-21 04:08: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原创: 洛洛

  从大二第一学期末开始去了解韩信,到现在了,有个人对于韩信的一些看法。可以说认识韩信真的很幸运了,了解他之后才明白什么叫相见恨晚。回想一下,其实我应该很早就认识他了,却没有在那个时候深入的了解他……

  看完了一整本书,有关韩信最后到底有没有谋反,我个人认为是没有谋反的。具体疑点和理由如下:

  1、手下犯了事被韩信困起来了,那个人却自己逃了,并向吕后报告韩信谋反。(那么问题来了,韩信的手下什么能力,居然能轻易见到吕后?!又为什么偏偏找到了吕后?!这难道不是因为吕后有心想杀韩信最好的证据吗)

  2、重要人物,陈豨,陈豨是刘邦非常信任的、重用的人,但此人同时是韩信的迷弟。陈豨离开京城时去找了韩信,韩信让身边所有人退下,和陈豨商量谋反:你在你的封地谋反,我在京城谋反接应你,陈豨答应了。而史书上说韩信谋反的计划是:把京城里面所有监狱里的人放出来,让这些人去攻打吕后和太子住的长乐宫。(问题又来了:(1)韩信为什么居然可以傻到和刘邦信任的人讨论谋反问题,不怕被告发?!有可能吗。而且陈豨作为刘邦信任的人居然还答应了,有可能吗。(2)如果韩信和陈豨聊天让所有人退下,那么史官是怎么知道谈话内容的?(3)古代通信如此不方便,如果要谋反,那怎么交流,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谋反?!(4)韩信是兵仙,军事可是非常厉害的人,但是正因为这样他才知道怎么可以,怎么不可以,他现在可是被刘邦软禁在京城,没有兵权,没有权利他拿什么去释放监狱里的人?又怎么能有方法让这帮乌合之众听自己说的去攻打长乐宫?)

  3、陈豨谋反,刘邦御驾亲征杀陈豨。萧何却来韩信府上让韩信进宫去庆祝,骗韩信说刘邦胜利归来,韩信去了,进长乐宫,两边早就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抓韩信,斩于长乐宫钟室。(没有经过审问也没有任何谋反的实物证据,这样的到底是谋反还是谋杀啊?)

  其实,有权谋在官场混得开,不是什么罪过,我也从不会对这样的历史人物有多么批判;但是,让我感到不平的是,为什么没有权谋就成了罪过?

  在很多的平台上看到过一些黑韩信的人,有很多还是高级黑,对韩信的历史不太了解的人就会很容易被带偏。一个军事家,一个不世出的军事统帅,老被人拿来当评价别人的垫脚砖头,跟张良比功成身退、跟萧何比后勤为政、跟陈平比阴谋迎奉、跟刘邦比为君得民心。这是在干什么呀?怎么偏偏韩信就非得十项全能不可?韩信一生,一没流露过称霸天下、各据一方的野心;二没想过自己运筹、他人征战,博了帝者师的超然名位;三没想过靠出阴谋整治别人来封王拜侯;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从来就是将军、是军人,怎么白起、卫青这些名将们一生就是将军,也没人说他们志向太小,偏偏韩信想着拜将封王就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拜将封王怎么就目光短浅了、怎么就不算大志向了?古今名将,有几个人有称帝的野心,但什么时候这些名将被认为是活该遭祸遭冤的?偏偏韩信,他不称王独立,而继续效忠刘邦,就不是忠心的表现反而是咎由自取。一个虽据有高位和左右天下的能力的人,始终仍然不改初衷,即使不是多么令人赞扬的事,但也不至于是多么令人贬低的事吧?嫌韩信的志向小,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能达到韩信的成就,哪怕只是他官职方面的成就?再说贪功,这个我也很不明白。汉初时,有几个功臣如张良一般隐退?怎么就韩信叫贪功、叫贪图富贵?韩信的名爵也罢,封地也罢,既不是偷来抢来的,也不是靠排挤别人占据的,那是他自己一刀一枪拼杀、一战一役指挥出来的,怎么就成了"贪"呢?

  若韩信是"贪",那我还可以说萧何也"贪"恋丞相之位、身后英名,否则他早早若归隐,怎能遭刘邦的囚禁?我还可以说樊哙是"贪"恋侯位,他若在开国之初就休了老婆、辞了侯爵、回去买他的狗肉,哪有日后的杀身之祸?即使真死于刘邦之手的其他几个异姓王,也没像韩信一样,落个什么"贪图富贵"的恶名,难道只有韩信一个人是有功不该赏、赏了也得像烫手山芋一样扔掉才算明智?韩信是功大不假,但怎么在后人嘴里,韩信就非得是刘邦的义务劳动力才算有智慧呢?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人的妒忌心在作怪吧。

  这时候很多人肯定又说了,为什么韩信不学张良一样归隐山林呢?其实如果了解了当时的权利在哪就知道了,原因如下:

  1、众所周知,韩信是名副其实的兵仙,练兵又快又好,(www.fwsir.com)试问如果真的归隐了,以刘邦多疑的性格是不会放过他的。

  2、当时韩信、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韩信有兵权,萧何有政权,所以刘邦会对他们俩有疑心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张良是没有权利的,他只是在出谋划策,并没有实权,所以刘邦何必去担心张良会不会造反。

  3、韩信的性格让他不会去归隐,他很喜欢金钱和地位。

  我很喜欢天涯作家"锐圆"说韩信的这段话:

  "韩信,能忍胯下辱,敢逐当世名,他的名利思想比常人更自觉。这么说吧,有的人在名利的路上是渐进的,得一福,享一福,既得陇,再望蜀;有的人则是少有大志,给自己猛加压力,最信的就是六个字"有志者,事竟成",这种立不世奇功的使命感一直鞭策着自己。《红楼梦》开篇讲到人有秉赋正邪二气者,兵法也讲以正合,以奇胜,正奇相倚。韩信正是这种天生有一股"邪气"的"奇"人。少年壮志不言愁,提三尺剑,率百万兵,封万户侯。所以,在韩信来说,功名就是一切。"-----节选自《大汉英雄管理说》第十六集 韩信将兵。

  当钟离昧出现让韩信选择他还是刘邦的时候,就已经走向了悲剧,无论韩信怎样选择,都总会有一个受到最大的伤害,而且无论韩信怎么选择,给那些所谓有道德的后人各种中伤,选择留下钟离昧,那就是要反刘邦了,那他韩信就要被贴上大逆不道的标签,选择刘邦杀钟离昧的话,那他韩信又成了背信弃义杀害好兄弟的人。无论怎么做,都是错误,都是那个靶子,都总有人以此来说韩信的人格有问题,汉无人替韩信平反,因为他们都怕,他们都不敢去指责刘邦,不敢说他们的先人,以至于韩信成为了最终背锅的那一个……

  我想当钟离昧看到韩信的状态,拔剑自刎,想说:韩信,醒醒吧,为什么要去相信一个根本不值得相信的人,却不为自己多想想。其实钟离昧也如同武涉、蒯通一样看的透,那个执迷不悟的韩信却不为所动。

  还有我觉得他是个很念旧情的人,像成为了楚王马上找到漂母千金答谢,给亭长百钱,给曾经欺负过自己的混混一个官职,收留四处逃命的钟离昧,都很明显的看出他很念旧情,甚至去和蒯通谈论不反刘邦的理由是"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而不是说他给我多好的官做,更加重要的是,蒯通是自己手下的人,他没理由在他面前演自己多么相信刘邦,完全没必要。韩信会因为刘邦的小小恩惠去记住,甚至说出那样的话,先不谈刘邦值不值得他相信,光是他说的那两句话,我就很感动,真的非常的触动我,这里面不排除刘邦在演戏在收买人心,戏演着演着也有点真心吧,所以其实虽然在史记中刘邦有很多的做法真的对韩信很不友好,但没记录下来的细节很可能就是刘邦真的有那么一点点真心,发自内心的去对韩信好,而这个肯定不会只是短期的,才会让韩信,如此相信他不会动自己,以至于不听蒯通,钟离昧的话,最终成为了悲剧英雄。

  参考:百度百科,百家讲坛,贴吧,LOFTER等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相关文章:

《史记·列传》读后感03-19

史记列传读后感06-13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04-11

关于读《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感800字06-07

史记商君列传读后感1000字02-21

读《史记》有感:身残志坚 功成《史记》05-06

读史记心得08-31

读《史记》有感08-24

读《史记》有感04-08

屈原列传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