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回归婴儿时代

回归婴儿时代

时间:2022-08-22 21:11: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回归婴儿时代

  回归婴儿时代

  ——《宝宝也是哲学家》读后感

  原创: 张丽丽

  我们总是对孩子说"你那么小,你懂什么!"或"听我的!",好似他是布娃娃。总感觉孩子大了,有思想了,变得很难沟通,小时候好玩,小时候好带,但是,其实他一直就很有思想,从婴儿时期就会反事实思考。我们总喜欢谈论梦想,喜欢说当初和如果,这些词都是脱离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夸张的梦想不是"异想天开",没有反事实思考我们就还是会生活在远古时代,没有想象我们没法飞上天空,没有想象我们不知道教育出怎样的孩子。老一辈人说:小孩知道什么,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可是他知道只要夜里哭就能睡在大人身上,看动画片会模仿动画里的人物。在婴儿的头脑中自有一套他自己的因果关系图,他会在到别人家做客时看主人的脸色来判断能做什么事情,他在犯错后会思考是用哭来解决还是寻求别人的帮助。有很多次我发现孩子在使坏时,会边行动边笑的很大声,他在头脑中想象他使坏会导致的可笑画面,即使他想到我们有可能会生气,可当时他还是很开心。这种反现实的想象不是我们大人的专利,小孩子更富有反现实的想象力,并实践。大人的想象总会在想到后果时而停止并接受现实。

  我们现在生存的现实社会,曾经也是别人设想的反事实社会。孩子喜欢在童年通过与假想的同伴交流来了解真实的现实社会,他通过与假想同伴的交流来模仿与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间的各种相处过程。同时,他又很清楚的可以区分开现实与想象。作者自述小时候的假想同伴经历时,我想到老人们常说小孩的眼睛可以看到很多大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如何用科学来解释这一现象,只能寄希望于鬼神之说。为什么小小孩可以看到而大孩子却看不到?不是说因为小孩的眼睛很清澈很纯粹,而是他在小时候经常会与他假想的同伴们一起生活,他可以完整的叙述同伴的样貌与习惯。我们可以从别人的反事实世界里找到慰藉,他们采用书本和影视的方式让我们了解他们虚构的世界,我们从那个世界找到很多的共鸣并更清晰的了解我们自己的反事实世界。大人们习惯屈服现实世界的压力,孩子还在畅想未来的各种可能,所以他们总说与我们有代沟,聊不到一起,因为我们互相处在各自不同的世界。前额叶皮层需要到25岁才能成熟,给孩子畅想的时间和空间,创建心理世界的才有创建现实世界。

  人类从生下来开始就拥有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来了解世界的先天技能。从小婴儿开始就知道对别人发出的声音给予回应,大人发出"哦"的音节,他知道看着你并随之发出同样的音节来回应。等到另一人来抱他,他会主动发声并期待别人的互动。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在不了解星期这个时间规律时,上了一个月学后,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哪天是吃鸡腿日。他通过事情发生的概率了解了幼儿园的伙食情况,即使在他的思想中并不存在"时间"这个对成人来说很重要的概念。婴儿还是个最喜欢"喜新厌旧"的生物,喜欢的玩具玩不过两天,又想买新的。现在的社会不像我们小时候没有那么多仿照事物让我们来了解汽车、娃娃、厨房,以及医生、警察这些离我们很遥远的人和事。现在有太多的条件让孩子来了解这个世界,(www.fwsir.com)并不仅仅是来源于父母和书本了。

  做小婴儿是什么感觉?我们总是很羡慕婴儿,没有烦恼,没有压力,觉得小婴儿没有意识,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而努力。成人会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学习、工作或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上。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废寝忘食的沉浸在里面完全不知道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有效的控制注意力让大脑的某部分发生变化。老人说瞎子的耳朵最灵敏,他看不见世界,所以他倾听世界,他训练了自己的听力神经让它变得更灵敏。婴儿来到这个世上,所有的事物他来说都是新鲜的,可塑造的,感兴趣的,他没办法对一件事情充满激情。他面对无数的选择,他想一个一个的实验。婴儿生活在知识的海洋里,他自由自在的徜徉直到他找到自己的"灯塔".孩子生来不是一张白纸,他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树林,需要大人帮助他一起清理找到那颗参天大树。同样,无目的性的旅游和冥想可以带我们回到婴儿时期,在现实世界和意识世界里遨游。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今天的我已经不是昨天的我,记忆成了唯一能证明我们存在的事物。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叫记忆,可是记忆也会出错,我们也许会"记得"并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有次看电影看到人被捆着鞭打,我对孩子开玩笑说你小时候也被这样打过,其实根本没有的事情,他现在说起来头头是道,说他小时候怎么怎么被打的。婴儿也有记忆,他可以很清楚的记得见过一面的亲人和亲人送的玩具。自传式的记忆组成了现在的我,没有自传式的记忆无法介绍现在的"我"是什么。婴儿没有自传式的记忆,他不受角色的限定,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着了解外面的世界,一切的需要都由大人帮忙完成。他的世界一直处在建造到摧毁再建造到再摧毁的往返过程中,每天都是新的世界,新的知识,新的人。记忆帮人们将过去、现在、未来串联在了一起成为独立的个体,婴儿只是活在当下,他对发生过的事情有记忆,只是他无法将记忆中的自己与当下的自己串联在一起。婴儿有父母帮他做每天要做的事情,成人有角色来决定每天要做的、必须做的事情。

  什么是"我",是什么成就了"我"?是我自己主动造就了"我",过去、现在、未来都在影响"我",过去的我成就现在的我,现在的我成就未来的我,可未来的我又影响现在的我,它们互相成全又互相制约。童年的经历不可避免的肯定会对我们后来的生活产生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可是对我们产生影响不仅仅是童年还有基因和生活环境。人类已经拥有通过环境来改变基因的办法,环境对人格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婴儿生下来就跟随父母学习一切,父母给予他的感受是他对外界环境最直观、最贴近的体会,这是一种无限循环的作用,快乐变更快乐,悲观变更悲观。大人与孩子之间互相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改变周边的环境来改变孩子,越变越好。

  爱,贯穿了我们人类的一生,爱父母,爱自己,爱孩子,爱他人。有人说:人类因为爱而活着。人从生下来就渴望被爱,需要成人的照顾跟抚摸。小婴儿在睡梦中哭泣,只要有人轻轻的抚摸就会很快平静下来并熟睡;孩童时期学会一件事情,需要大人的夸奖与亲吻;少年时期望父母的认可与拥抱。婴儿的爱也叫依恋,分成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紊乱型四种状态。婴儿会建立与照料人之间的因果关系图,会与不同的照料人建立不同的因果关系图。"因果关系图"这个词真的很中国化了,中国人最讲究因果循环,有因才有果,责怪孩子的同时需要检讨自己,是什么"因"产生了现在的这个"果"."爱"这个无形的事物好像也可以遗传,父母怎么样爱我们,我们怎样爱孩子。"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们感觉亲近的陌生人总有些地方像我们的父母或对我们有教育意义的亲人。过去影响未来,可是未来是多变的,不可预测的,没有人能保证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幸福的童年可以增强人类对未来困难的免疫力,不惧怕困难,不惧怕改变。我们唯一能教给孩子的东西只有"爱",让他感受金色的童年。

  人之初,性本善。婴儿生下来就是纯真的,白色的,所有的学习都来自父母的教导。婴儿从模仿父母的表情来了解外界情感表现,他会发现别人和自己有一样的情感、心情、体验和愿望。爱,是连接亲人间的纽带。由爱产生的道德思想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血亲之间自然而然的关爱彼此,人与人之间从道德层面出发,理性的关爱关心他人。我听过一个关于父亲与孩子的爱的故事,一位说话结巴的父亲害怕自己的孩子向他学习,在孩子幼年时期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话。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说是超越了他们对自己的爱,我们爱亲人,爱与自己相似的人,爱爱我们的人,我们怎么爱与我们无关的人呢?只有按照规则来爱。道德的最后产生的规则,规则告诉我们不能闯红灯,买东西需要排队,不可喝酒驾驶,我们需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时代变化,让人们的生活焕然一新。以前讲究铁面无私、法不容情,现在确是法外有情,情感比法律更容易触动人们的道德思想。人的一生就是生老病死的过程,孩子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的意义和价值。一代一代的传承,一代一代的改变,孩子灯笼般的意识改变他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将孩子抚养长大,随着他一起探求世界的奥妙。

【回归婴儿时代】相关文章:

回归的作文02-17

回归优秀作文08-27

回归自然作文04-22

开学回归校园的句子01-15

回归的连环画作文08-24

回归优秀作文(精选68篇)07-24

澳门回归广播稿01-20

写婴儿的作文08-24

回归质朴怡然自得作文05-05

回归生活世界的高校德育研究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