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感想随笔>教育随笔: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

教育随笔: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

时间:2022-08-06 06:44:31 感想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随笔: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

  教育随笔: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

教育随笔: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

  原创: 罗先锋

  2009年,我成了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那时的我凭着亲和力,迅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凭着那股冲劲,用最机械的方法提高学生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2届中考中取得好成绩。然而,这样“成功”的经验,让自己迷失:忽视了对专业理论的学习、教学教法的研究、解题方法的总结。

  随着职业初期的冲劲、青春的激情等因素的消散不见,我的专业成长进入懈怠期。靠什么走出懈怠期,怎样才能“蜕变成蝶”? 直到,区教研员廖老师的一个电话,让我参入95中初中数学创新基地,看到了成长的希望,燃起了奋斗的动力。

  一、基地氛围,思想转折点

  第一次参加基地活动,看到工作室墙上95中老师的介绍,心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了羡慕之情;一堂精彩的研讨课,让我惊讶这位毕业才两年杜琼老师上出了我们无法企及的课堂效果;一场畅所欲言课后研讨,不仅让我领略名师们精准点评,也惊叹热烈的学术研讨氛围。一次、两次、三次……基地活动,让我明白要想专业有发展就必须在学习上下功夫。

  从此,我每天留足1到2小时静心阅读:或是《中学数学参考》、《中小学数学》等期刊阅读,或是《读懂课堂》、《华人如何教数学》的整本书阅读。在阅读时,我摘抄好的观点,复印好的文章,我不断吸取别人的教学观念、经验、方法。在教研活动中,我改变以往沉默的状态,也勇于说上几句。在课堂上,我多讲一些数学故事和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基地学习,行动转折点

  为了准备重庆市第三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优质课竞赛(初中数学),我校领导提前派我到95中学习。在半个月里,我看到了梁勇夫妻总是第一个到校工作的教育情怀;看到了杜琼老师,虚心求教、敢于挑担子的进步意识;看到了陈小蓉老师埋头做题,反复修改教学设计的钉子精神;看到了周中华主任耐心指导、反复推敲的专业能力;看到了廖帝学教研员高屋建瓴、画龙点睛的学术能力;还看到了一群人不知疲倦的奋进……

  回到岗位上,我改变以前浮于表面的做法,坚持与同事一同探讨怎么上好复习课;编制诊断的考试模拟试卷;一同想尽办法抓学生“双基”。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圆满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教学目标,数学也从班级薄弱学科变为了优势学科。

  三、基地赛课,专业转折点

  对于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参加市级赛课就是一个虚幻的梦。在市教委“领雁工程”引领下,农村学校的教师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更在95中基地的帮助下,我登上到市级舞台,获得市级二等奖。获奖固然是专业成长的成果,但我更为过程中的点点收获感到高兴和自豪。

  (一)赛课团队,共享智慧

  此次赛课采用了新的赛制,难度陡然增大。面对难题,基地教师共商解决办法:一是基地将团队有机分为教学设计组、资源组、信息技术组。以教学设计组为中心,其余两组全力配合,使命必达,保证高效。二是认真分析两堂课的关联(《§5.1相交线》和《§13.1平行四边形性质1》),确定了“异课同构”的教学设计模式,提高效率。

  (二)研究课标,突破难点

  在对顶角、领补角的概念上,我反复纠缠,解释不清。这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时间,还使得学生越听越糊涂。教研组再次研究课标,根据目标“形象认识”要求,将“教师教”改为“学生学”。这样的退位,使得学生通过阅读勾画概念关键要素,通过判断练习辨析关键要素,从而突破概念理解。

  在平行四边形性质探究环节中,我总是感觉过程有些混乱、展示没有层次性。此时,教研组继续研究课标,根据课标中“观察、猜想、测量、验证是发现重要结论的主要手段,但结论是否正确,仍然需要严格演绎推理来证明”关键句进行重新设计。特别在演绎推理中,教师巡视各小组推理情况,收集不同的方法,确定由简到难的顺序展示,然后通过追问将一个个展示串联起来,实现了层层递进,难点突破。

  追问1:证明边相等,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追问2:如果没有三角形,我们应当怎么办?

  追问3:还有不用全等来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方法吗?

  追问4:哪你们还能在不添加辅助线下,证明其对角相等吗?

  追问5:还有其他做法证明对角相等吗?

  (三)微笑面对,鼓励发言

  “你的笑容决定了学生活跃度,就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心细的陈老师,统计我每节课的微笑次数和学生回答问题次数得到新结论。这个新结论在比赛时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比赛时前半段,我微笑面对孩子们,他们积极性更高,效果更好;后半段,我低沉下来时,学生情绪就马上急转直下,效果大打折扣。

  团队、研究、微笑,是我这次赛课最大的三个收获。回到学校,我发现佛自己渐渐有了些变化。以前在教研活动上,都抱着“佛系”的心态,远远躲在一边;现在,我更加融入团队,勇于参与、乐于接任务、担责任了。以前将学习研究放在一边;现在坚持写教学反思和论文、主动参与数学课题研究;以前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支支吾吾时,我老是着急上火;现在还我特别理解他们,总是鼓励他们慢慢想,慢慢说,这次说不好,下次再努力。

  四、基地活动,成长再出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每一次基地活动,都让我有了新的收获,也让我明白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基地和名师的引领与帮助。

  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基地,我再一次成长的出发点。

【教育随笔:基地,我的成长转折点】相关文章:

初中教育随笔:我与学生共成长08-13

【教育随笔】成长,在路上08-09

教育随笔:我名字11-04

教育随笔-我名字11-04

转折点08-17

教学随笔:阅读,让我慢慢成长08-09

我的基地作文05-12

转折点作文08-11

教育随笔《我不想吃饭》08-09

[教育随笔]拥抱你,温暖我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