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

时间:2023-08-15 17:30:49 文圣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美的历程读后感范文 (通用16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的历程读后感范文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的历程读后感范文 (通用16篇)

  美的历程读后感 1

  《美的历程》,在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单从书名来看,我并不知道作者要写的是何物的美,其美之处又在哪里,历程又指什么。所以,我首先要从题目开始。“美”在本书中指的是中国古典文艺的美;“历程”则是指从原始社会到明清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由此,本书的内容也就凸显出来了。即诠释各历史时期的古典文艺的独特之美以及美的发展历程。

  本书有三处可圈可点。

  第一:内容

  本书按照历史发展来写美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古典文艺的美学风格不断变化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亦在不断变化。不同朝代的同一种艺术给人以截然不同的美。以魏、唐、宋的雕塑为例,魏以理想胜,宋以现实胜,唐以二者结合胜。即使同一朝代,其美学风格也迥然不同。以唐的书法为例,初唐的书法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蝉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而盛唐则流行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在同一朝代中诞生并发光发亮。

  第二:结构

  本书的结构十分紧凑。上一章节的内容在下一章节也会出现,甚至有的章节内容贯穿于整本书,如本书中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这种前后贯穿,前后紧密联系,你会惊奇地发现两个不同领域的古典文艺竟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相似的美学风格,从而感受到中国古典文艺是一个整体,各领域冥冥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写法

  关于写法,我要提及其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写作特色表现在整本书举了相当多的例子,例子虽多,然都是典型之例。在这些例子中有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闻所未闻的人物。对于耳熟能详的人物,也许你会看到他的另一面。如苏轼,你在品味其豪气冲天的诗句时,可曾想到他脆弱的一面。而对于闻所未闻的人物,你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另一个特色就是比较,本书多处地方有比较。有同一朝代的比较,不同朝代的比较,不同领域的比较……能让你对中国古典文艺之美有个整体感受。语言特色表现在书中大量的诗、词、古文以及作者似诗一般的语言,也许你无法完全看懂,但亦能从中感受到古人作品中的古典之美,世上独一无二的古典之美。

  读了这本书后,我个人认为中国古典艺术之美来源于线条的美。其中最璀璨的两颗明珠当属书法与图画。文字是由线条组成的,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大篆、狂草、行书直至今日的简体汉字,这就是汉字的美的历程,各种文字由各具特色的线条组成,给人以各具特色的感觉。或潇洒飘逸,或中规中矩……文字组成诗、词、曲、文,创造了另一大美。(归其根本,也可说是线条美)无论是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还是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都是词的两座大山;无论是李白的狂放不羁,还是杜甫的讲求形式,都是盛唐之音;无论是以《离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色彩,还是以《秦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色彩,都是文学作品的两大源头。图画,从最早的陶纹到之后的山水画,水墨画再到今日的素描,油画等等,这就是图画的美的历程,而这些图画正是由或粗或细、或鲜艳或暗淡、或曲或直的线条所组合而成的,展现给世人美的感受。不仅这些,还有雕塑、音乐、舞蹈等等艺术之美归其本质都是线条美。所以,美的历程是线条美的历程。线条的运用从原始社会至今日仍未完成,它将指向未来。线条的美是无限可能的。可以说,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始终是线条的贯穿,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还将如此。正如作者所说:“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它会让你感受到美学的魅力。何为美?不仅仅是外表美,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本质美。冯友兰称:“这本书是部大书,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值得我们慢慢阅读,细细咀嚼,品味其中的美。

  美的历程读后感 2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李泽厚先生在书中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展现出来,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描述和美学把握,带领着我对古典文艺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巡礼。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全书共分十章,其内容从远古的"龙飞凤舞",动物形象符号化为抽象几何纹的积淀过程,到青铜器饕餮纹狞厉的美,到先秦的儒道互补、建筑艺术,到楚辞汉赋浪漫主义,汉代气势与古拙美,再到"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魏晋南北朝,还有六朝、唐、宋的佛陀世容雕塑艺术,到宋元山水及诗词曲的意境,直至明清市民文化、世俗小说和戏曲的兴起。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单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认识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

  主要贯穿全书的思想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贝尔认为视觉艺术根本在于他们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坚持从"美在客观"来解释美。在远古陶器纹饰中由写实到符号化成为抽象几何纹样,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对于线条艺术,一般图案花纹的形式美常常是静止、程式化的,而失去生命感。"有意味的形式"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的美。而中国书法艺术则是后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阐释,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书法"线的艺术"的美感。它不是线条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同时,让我对"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它并不是客观世界刻板、不动的,而是有生命的脉动在其中。书法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也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书家情意结构所成,骨子里透着一股灵气。

  书法到了唐代,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性欲,便以为姿",将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如草书与狂草,像李白诗一样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流走快速,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而"美在客观"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在书法中与主观情感结合,将"线的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正所谓"情形而言,去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本书从历史的源头,缓缓讲述中华民族对美的认识的演变。书中涉及哲学,史学,美学,还有文学,李泽厚先生把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柔和在一起,以人文的关怀,以及独特的叙述语言,侃侃而谈,带领经历了一次美好的"美的历程",美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而且具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美的历程读后感 3

  说到“美”这个字眼,可能很多人眼前都会浮现各种各样的图景,这些是被我们从心底认可的,可能是一幅画,可能是一处风景,也有可能是一首诗词……我们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又各不相同,就像我们在勾勒描绘“美”的时候,往往那些视觉上美的冲击会让我们印象更深刻一点。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著作,书中有太多的精华了。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初中的美术课上,当时老师是在讲中国的美术史,顺带提到了这本书,自身也挺好奇的,课后就去图书室借了这本书。当时读的时候,对李泽厚先生笔下的那些美物很是好奇,因此这本书很快就读完了,但这一遍并没有让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最多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式的了解了一下,大概了解了全书的大致结构而已。等到现在重读的时候,才懂得先生笔下描绘的是一种何等的“美”。在先生的笔下,“美”是一种生命,是一种赋予物件生命的神圣之物,它不但仅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更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的敬仰,是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与艺术。

  在这本书中,我们感受到的美不但仅局限于视觉上的,是从多感觉角度来认知的。全书的脉络十分清晰,共有十个章节,从远古走来,走向文明。不得不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特有的美,无论是龙飞凤舞一般的图腾、陶器,还是行云流水一般的诗作文章,还是琴瑟箫笛一般的宫廷乐器等等,我们难以分出个更美一筹,我们也无需分辨。

  我第一次读不懂的地方是第三章,当时不能理解“先秦理性精神”为什么也可以是一种美?直到现在再想起的时候,才懂得精神也可以是一种美,这种美是客观的,需要人去实践感知的。就像孔子和庄子,这种儒道互补的艺术形式,不但仅是文明的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对“美”的审判。

  再往后面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更是横扫历史的艺术佳作,在当时,可能是普遍,不足为奇的。但,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至今还能留下来,为后人所传诵,那必然是有它“美”的道理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俱怀逸兴壮思飞”的李白,他的诗词有豪放之美,仿佛是时代最强音;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又是女子的一种美,令人动容……

  最后一章的明清阶段,著作甚多,有批判的、有讽刺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都是别样的文明。它体现出来的世态炎凉,体现出来的悲欢离合,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缩影,都为文明研究,艺术鉴赏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作为历史的接班人,应当多多发现其中的美学意义,不能仅仅作为旁观者,当然更不能亵渎。

  “美”的范畴是无比宽广的,可以是视觉上的,也可以是听觉上的,在这些方面完全是没有定义的。只有有人欣赏,哪怕仅仅是角落里的一朵野花,我们便可以称之为美,至于是哪一种程度上的美,这自然是要看个人的了。有人可以将其画出来,有人可以将其舞出来,形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就不同了。

  美的历程读后感 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需要让我去给“美”这个字填充使它变得不抽象,我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物象来解释。当再问我“什么是美”,“美从何而来”,我会意意识到自己不懂美。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我对美才开始了解。不是冗长的资料,读起来会有散文的趣味。我喜欢的是书中把美的发展历程联系到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社会时代发展上。

  从史前文明的“自義农,至皇帝”到明清时期的“清太祖,膺景命”。第一章的龙飞凤舞的图腾文和原始歌舞,第二章的`青铜饕餮,都包含了人在自然崇拜时期对"神"的普遍观念。人们的文明还是在思想启蒙阶段,对美的执着来源于心中的敬畏。其表现形式也是在生活的日常,也是初生阶级统治者的美好幻想。之后就是三四五章的先秦理念,楚汉浪漫,文晋气质。人类文学启蒙到初步形成格局,类似于诗经的赋比兴,诸子百家,到后期魏晋南北朝曹氏三杰,以及引入印度的佛教。

  诗歌又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的新兴文化的端倪。楚汉浪漫又发源于地主阶级追求生活的丰满。文晋风度又显现出门阀士族"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价值追求。佛教的引入也是为了执政者融合儒家文化巩固统治。从各个时间的作品可清晰看出。最后的几章唐宋明清。唐朝的诗让美开始有了自由的形式,人们开始抒发自我意识,把主观情绪融入进作品。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则更多的表现了人的现实生活的悲伤和下层市民的希冀和愿望。还有近代人们对于表达的要求更直白,直接导向本质的现实生活。这是我看完第一遍的清晰印象,其中可以聊的话题甚多,它就像一幅宏大的美术图。其中的宗教思想我看着挺累的,因为联系到了康德哲学,更喜欢书中感性的文字,有趣的看着中国文化在艺术长廊的发展。

  美的历程读后感 5

  曾经以为,自己明白了美丽的真谛;曾经以为,美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曾经以为,美是冷峻而遥不可及的;曾经以为,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静静散落的身影。镜中花,水中月,需要静静地欣赏……

  浮华的城市,斑驳的光影,阑珊的灯火,如昼的黑夜,喧闹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让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宁静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而充实圆融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实践流淌年华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悟。美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悟。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需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事看见自己的内心的感悟。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得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一刹那的感悟,在千年风霜中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阴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美的历程读后感 6

  也许我看不懂过陶土骨器上从横纹路的意味,说不清青铜鼎上规整符画的神秘,辨不明诸子百家思想的深邃,猜不透秦时明月汉魏风度的变幻,经不起唐宋风云的辗转,还解不了明清世俗红尘中烟火的朦胧,但我知道,也因《美的历程》坚定了我的信念:这些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有这样一个共性——美,美得自然,美得动人,是中国独有的美,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数以万计的人物,恐怕难有人把他们全放进心里,但对于美的共识,却是人人都有的。李泽厚先生,从那遥远的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从那片东方的黄土地扎根开始,带着我俯瞰千年中美的历程,品味永恒的“有意味的形式”。

  之所以中国美有其历程,中国人对自己的美有着长远的执念,我想是因为这一方黄土地千年来一直绵延不绝,人与人血脉相传,在同一块土地上从蒙昧到觉醒,文化从萌芽到喷薄。当我仅从这二百余页书中匆匆巡礼中国美的历程时,我似乎看见了这美的表面下磅礴得令人心惊的历史变革。千万年的时光啊,数不清的沧海桑田啊,一代接替一代的风云人物啊,在翻动的书页中如宇宙之星辰般稍纵即逝,还好留下了美的印记,足以我们回望。

  若说中国的图腾,恐怕没人会反驳“红”与“龙”这两个意象,却不知早在八千年前,“红”与“龙”就已是神圣的存在了。原始的年代带来了粗放的生产、野蛮的人际与直白的表达。人因渺小而对自然、对生命有着蒙昧的崇拜,于是巫术礼仪盛行,代表着最原始的意识形态活动。而红色,便从仅能激起人的生理反应开始演化为特定的巫术符号,上升为意识层面的审美信念。以龙为代表的图腾纹饰,则说明了人对于某种强大生命力量的向往,代表着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审美开始萌芽。随后这些形式逐步走向图案化、格律化和规范化,脱离了本能的模仿和写实,开始形成特色,趋于固定。那时农业器具兴盛,生产力快速进步,人们对土地的征服力愈加强大,也逐渐开始扩展地盘,征服同类。青铜时代的到来便是大规模兼并战争的结果,体现在审美上,便是愈加狰狞严肃,象征着权力与宗法的青铜器。

  当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对于神灵的崇拜就会减弱,其后人便开始重视精神的力量,发展思考的能力。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脱离成了两个相互依存却相互分离的部分,于是文字愈加重要,“线的艺术”也不再限于纹饰,加入了书法的美。文字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人们已学会用这种工具独立表达自己的个性感情,从巫术宗教中解放思想,逐步形成对个体、对人生、对国家和对社会的理性思想。从诗经“赋比兴”原则体现的朦胧中的情感表达,到百家争鸣时诸子对于人身修养、社会政治的直接规划,到楚汉“赋”中对于神灵的再度诠释,到魏晋时期“人”的主题的巅峰,到唐宋时期“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齐头并进,再到明清时期世俗文化的垄断,文学领域的发展一气呵成,在中国国土上成王败寇的风云变幻中、在政治经济的变革前进中、在世界形势的影响冲击中不断改变美的意味。审美的变化又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信仰、价值观等精神因素,指引着人们的行为,社会的形态便也随之前进。

  中国的美中少不了宗教的成分。除却先秦时代原始的神灵崇拜,佛教的影响更为深刻。魏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在内门阀政治压抑着平民百姓,在外频繁的战争致使生灵涂炭。无处宣泄的人们只好通过佛陀来给予今生不能达到的极乐世界,转而去修炼来世的皈依。而统治者则把佛教当做控制百姓的精神鸦片,使之敢于忍受成佛路上肉体的折磨,狂热的服从虚幻的神灵。但朝不保夕、人命如草的时代总会过去,佛的意义也随着社会的轮回而改变。在相对平稳繁荣的王朝中,佛已不再是精神的枷锁,反而成为思维的媒介,世俗的必需。人们在佛祖变得安详恬静的面容中,参禅悟性,祈求平安喜乐,久而久之,佛这一宗教产物在社会变幻的洗礼中,逐渐成为审美境界之一,陶冶着人们的心灵世界,作用于一代又一代美的意味上。

  若说中国文化之美的巅峰,我认为唐宋明清四朝首当其冲。唐代诗词重情,而宋则诗重理、词重情;到明清则无论怎样的文化载体,都愈趋世俗、白话、易懂。同为盛世王朝,唐宋与明清却相隔两岸,各有特色。几百年的距离,足以让尚且是世界焦点的`中国堕落为落日余晖。因唐代国土的安稳、经济的繁荣、外交的和谐、政治制度的完善、科举制度的首创,人民获得了自由、开放、相对幸福的生活空间。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便有更开阔的视野去品味山水美景、思考人生意义,把个人的情感、理想、抱负放到生活的首位,从而形成抒情的美的爆发。而到了明清,严格闭塞的经济制度下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上层的政治制度已经顽固腐朽到骨子里,反抗的精神甚嚣尘上,于是人们开始突破制式,挣脱封建统治的束缚,追求世俗中最简单、自然、人性化的情感与事物。然而市民阶级的崛起始终反抗不了千年帝制的压迫。这种矛盾中喷薄欲出的美恐怕是明清时代里唯一的积极因素了。

  中国美之巡礼就此停止,但美的历程还在继续。李泽厚先生提到,艺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然而却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的低谷也许是艺术的高峰,艺术的沉沦或许也是社会的繁荣期。无论艺术与社会如何消长,中国的美确是与这片土地这群人密不可分的,这才使得千年之后的我们再去回忆美的历程时,依然会感到血脉深处对美的共鸣。但这并不够,美的历程指向未来,“有意味的形式”需要传承。我们沉浸于过往的美中时,还要明白这维系着民族的美需要永恒,需要我们思考并延续。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美的历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的意识的觉醒的过程,人的主题愈加明显,人的情感思维成为主导艺术的力量;

  2、艺术虽然根植于政治与经济,但艺术有其相对独立性,往往体现出与当时代相反的特征;

  3、美的延续需要我们对美的历程加以回顾、反思与归纳,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新的当代的美。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1、美的历程告诉了我中国历史中每个时代的美,然而当代的美是什么呢?

  2、当多元的文化入侵时,我们还有属于自己国家的“有意味的形式”吗?

  美的历程读后感 7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其从夏朝的青铜器到先秦的理性精神,再到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盛唐之音、宋元山水意境,最后由明清的文艺思潮结尾。其中无不体现着每个朝代对美的不同要求和展现。

  文章开头以中国的历史博物馆切入,从而讲述到青铜器的纹饰和巫史文化。作者认为在青铜器中的饕餮纹样是为了展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但这种美不是谁都能欣赏的,只有文明越进步才能够欣赏这样的美,这让我体会到了美与美的不同,狞厉也可以很美。在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中,作者认为龟从、筮从是最重要的,超过了其他任何方面和因素,包括帝、王自己的意志和要求。从中我体会到了巫史文化对于当时的人们的重要,在当时与物质劳动同精神劳动的分离与适应,出现了最初的一批思想家,他们就是巫师,是原始社会的精神领袖。可见巫师在当时是引领思潮的人物,因而可以将统治阶级存在说成上天的旨意,从而达到统治阶级对下层人民的控制。

  而后,文章展示了魏晋风度。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新思潮,其特征就是人的觉醒。作者认为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但这就是魏晋风度的美,是其他朝代所没有的独一无二的美。

  宗教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它一方面蒙蔽麻痹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如醉如狂地吸食它,又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或逃避。作者又继续写到唐朝,写到唐朝的`佛教石窟艺术,壁画,佛像等无不展示着石窟艺术的美。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石窟艺术在敦煌莫高窟,里面美轮美奂,仿佛在告诉世人它曾经的美丽与辉煌。

  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高峰在宋元。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文化发展十分繁荣。其最为出名的就是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是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结果。

  读这本书,仿佛在美的海洋里遨游,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美的力量。

  美的历程读后感 8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是我接触的第一部美学的著作,深知李泽厚先生在美学上很有建树。刚拿到《美的历程》这本书时,觉得它厚得让人望而生畏。但打开了它便欲罢不能了。其中有大量的珍藏插图,使人对“美”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文艺,《美的历程》从宏观的角度写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化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这是一段惊人的历史,一部真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主要贯穿全书的思想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的著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Clive Bell认为“有意味的形式”决定于能否引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情感”(Aesthetic emotion),而“审美感情”又来源于“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认为他的这一观点“由于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李泽厚先生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发展完善为“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克服了这一理论限于本身的缺陷。

  《美的历程》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龙蟒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三变迁等重要概念,多发前人所未发,它回顾了中国历史,引发人对美的探索,对历史的深思,对未来的憧憬。

  从东汉灭亡到唐帝国建立,这中间的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时期。朝代屡换,战乱频仍,阶级和民族的压迫剥削残酷而野蛮,常有暴虐杀戮,苦难无边。现实世界毫无公平和合理可言,于是佛教走进了人们的心灵,人们在宗教中得到安慰,得以逃避现实世界。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一峰。这是第一时期。第二时期是唐前期,此时社会和平稳定,于是对佛国的想望和宗教的要求便有变化,在石窟中,则佛像有了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而壁画中先前那些残酷悲惨的场景图画也消失了,代之以各种幻想出来的“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被作者称为“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第三时期起于中唐,当时经济上较为发达,政治上科举制度确立,世俗地主势力大增,而中上层广泛追求奢侈享受。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这一历史变化到北宋完成。而这一切在敦煌壁画中体现出来:现实生活的写一真逐渐在壁画中占据重要位置,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而到了宋代,雕塑同样迅异于魏、唐。它不是思辨的神(魏)或主宰的神(唐),而完全是世俗的神,即人的形象。这时的石窟艺术,其宗教意义已微乎其微了。石窟艺术这三个时期的演变,正昭示着艺术的发展与变更正与社会的发展与变更息息相关。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美的历程读后感 9

  这本书写于一九七九年。在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考验后,这本书照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感觉到李泽厚写此书时是纯粹的是独立的是自由的,他并没有运用当时流行的观点和语言,并没有为美附加上什么。正因为此,才保持了学者的本色和学术的纯净,才使这本书成为一部经典之作。他从龙飞凤舞的远古起先,始终讲到充溢感伤主义的清代,通过纵向的阐述,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民族除了有誓不两立的斗争史,勾心斗角的政治史之外,还有一个精致绝伦的,让人流连忘返的美的历史。

  美是感性的,也是深刻的'。李泽厚在讲解并描述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兼顾这两点,即不肤浅也不枯燥。这无疑得力于他深刻的理性思索和精彩的语言表述。在《盛唐之音》有一段是评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他是这么说的,“它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这样诗性的语言在书中是很多的,所以阅读本身也就变成了一次美的历程。

  假如我的认知水准没有提高的话,我会始终甘心臣服于它的脚下,仰视它并接受它的馈赠;假如有一天我能站起来和它平视的话,我还是会敬重它宠爱它,并怀念它曾经带给我的奇妙感受。可以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不仅在过去现在,还在将来。

  美的历程读后感 10

  李泽厚《美的历程》,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艺术之美的史书,将泱泱中华几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和美学的把握。该书主要内容共分十个部分,包含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佗世容、盛唐之、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该书是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史纲要。

  从书的内容来看,作者在包罗万象的美术作品中抽丝剥茧,为读者梳理出一条精炼厚重的美术史路历程。既然是一部史书,作者就必然有着高于常人的高瞻远瞩,毕竟写一部历史,最起码的要求有一定的高度,对所需要描述的材料,能够在宏观上进行把握,其次,还要很强的概括组织能力,对所占有的材料能够分明别类的进行梳理,从头到尾以“一条鞭法”的形式贯穿起来,有取有舍中还需相得益彰。史书并非简单的科学罗列,中国人有对史书很重的情结,史书不仅要实事求是,还得有文采,不提司马迁的《史书》文采,就是早期的史书《左传》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可见写“史书”并非简单的事。

  读史书是上学的必备,初中学的历史课本,到了师范时候读中国文学史,其实,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来看吗,翻阅不同的“史书”版本,基本上的事件、人物是固定的,但对于统领历史事件的线,作者思路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思想清晰,有的混沌不清。就以师范时候上学所用的省教育厅组织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为例,当时教文学史的老师不止一次在课堂上找出里边出现的瑕疵,并且常常说这里是选了哪里的版本,另外那里又是借用了谁的论断,很显然那是一本东拼西凑,缺乏雕琢的混编教材,就如不同厂家生产零部件,最后再拼凑在一起的机器一样,档次显得层次有些低。

  文学老师说要读真正的文学史,还得去挑成名的大家编著的教科书,比如说要读古代的文学史,还是要看一看袁行霈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编写《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当代的可以看看陈思和的《当代文学史》和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30年》,还有胡适编写的《白话文学史》等,这些大家主编文学史,在编纂的脉络上更加有条理,对于整本书的把握更加游刃有余,也显得更加有成体系。

  不过,后来也找到这些版本的书去读,对比之后发现不出来究竟有什么高深之处,包括文学史对作者作品的选用等等,也看不出优劣之分。后来我就像,相对于入门级史学读物来说,我觉得读大家的文学史和一般出版的文学史其实并非有多紧要的关系,只要能够认真研读某一套书籍,认真的钻研下去,深读其中,也必有一番长进。待到水平高了,在头脑中拥有的知识储备多了,再去对比研读不同的史学版本,那之后才能有另一番感悟,能够建出另一番天地。

  想想也是,读书关键还得看个人的主动性,只有自己真正地带着脑子在看书,才能有所得。

  美的历程读后感 11

  历史的沧浪孕育了美的历程,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了未来。

  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到巫史文化的青铜饕餮;从先秦理性精神到楚汉浪漫主义;从魏晋风度到由悲惨虚幻走向世俗的佛陀世容。亦或是诗歌与音乐缔造的大唐盛世,百花齐放名家辈出的中唐韵致,还是田园牧歌的宋元山水,市民文艺回归主流的明清思潮,李泽厚先生带着我们走过历史,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作一次美的巡礼。

  美是精致的'诗歌、绘画、音乐,也是蛮荒时代稚嫩的语言符号,不成熟的宗教崇拜。文化作为美的载体,它依托于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历史的走向。如果将这个载体比作一棵繁茂的大树,那么王朝的兴衰荣辱,经济的繁荣萎靡无疑是它庞大的根系,而美也便在春华、夏花、秋实、冬藏的时光中悄然而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造字之初,这种象形艺术还是不自觉的生发,到魏晋时期“时人目右军之书,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完成了由篆到隶,由隶及草再到讲究气韵的二王行草。门阀士族们有了自给自足的经济庄园,世代世袭的社会地位、政治特权,由环境转向内心,由自然转向艺术,尤其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达到了极致,书法艺术如春风拂过青草般欣欣向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开口便唱出了大唐诗歌的最高音。经历了汉赋楚辞、四言诗经、五言诗体、六朝骈文,一春的滋养,王杨卢骆,诗仙诗圣……纷至沓来,唐诗在这片军事、政治、经济空前强盛,文化包容并济的土地上如花般尽情绽放!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喻画已成为宋元时期的社会的风潮。从无我之境到追求诗意再回到有我之境,世俗地主士大夫们在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将世俗地主的艺术折射在中国山水画上,继盛唐花期之后结出清新恬淡的果子。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明清文学中尽是伤感与叹息,世间美好的一切莫不是红楼一梦,在全面闭关自守,儒家正统理论的冰雪之下,整个社会对一个春天新时代到来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冬季,随着一声春雷乍响,近代工业革命,西方文化以现代科学为依仗强行侵占了华夏千年以来文化的净土,之后人民开始盲目崇尚西方严谨科学思维模式而对我们的古老文明的美学哲思弃之不顾。这是一个沙尘满天的初春,我们在艰难的学习中重新找到了自我,在探索中学会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陶醉于钢琴的优美旋律,亦欣赏瑶琴的流水知音;我们喜欢色彩明媚的油画也爱“运墨而五色具”的传统绘画;我们津津乐道国际象棋的趣味横生亦敢于挑战围棋的千变万化……

  弥沙渐渐散去,春风微雨拂面,《易经》初九爻“潜龙勿用”,紧接着便是九二爻“见龙在田”。新时代与艺术联姻,我们共同期待“飞龙在天”,迎接盛夏花开。俱往矣,美的历程指向未来!

  美的历程读后感 12

  借用书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本书,本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记得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有一期介绍的就是此书,当时请到的嘉宾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李泽厚先生的弟子,看样子也已是年过半百了,在说到此书的时候,主持人、另一位嘉宾不管说到书里的哪段内容,此人都能大段背出,真是令人惊叹,从此处可看出此书对此人的影响有多大。

  此书名为《美的历程》讲的是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从远古至清末的各个时期,各种艺术门类的分析。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美学的书籍,算是帮我扫了关于美学的盲了,好像打开了一扇从未打开过的窗,看见了一个以前从未看见过的五彩缤纷、美丽丰富的一个花园,历史中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这个花园里面的一朵花、一树木。作者就像守园人,当我们打开书籍,走进花园之时,这个守园人,会为我们做一个认真的向导,一一给我们介绍花园里的花鸟虫兽,如数家珍。只是里面的东西太多、太丰富了,而且我这次走的也太快、太匆忙了,没有细细品味里面的美丽,但是当我走过这个花园之后,身旁却依然留着我从花园里面带出来的一点点花香,沁人心脾,久久不能忘怀。接下来我就采出几朵以诸君一起分享。

  1、作者分析,为什么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一毛一,?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

  2、关于美,作者这样说,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官愉悦,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虽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

  3、关于历史,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一尸一体而前进。

  4、关于青铜饕餮,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它威吓,吞一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用感伤态度便无法理解青铜时代的艺术。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

  5、关于汉字,如同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括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指事”、“会意”的内容,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一抽一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6、关于汉代艺术,也正是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容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阔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

  美的历程读后感 13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因为美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抽象但是又可以投射到每个物体上的概念。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美可谓千姿百态,可谓无处不在。古往今来,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从未中断过。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到平头百姓,但凡与美有关人们都愿品评一二。在众多的有关美的著作中,真正能称得上是佳作的屈指可数,而现代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美学思想的研究方面建树颇深,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尤其是他攥写的有关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的著作,对于现代美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本《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为为十章,按历史时期为序,纵向地论述了从远古时期到奴隶制时期,再到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文艺和美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且作者还以不同的历史环境为背景,深入的细致的分析了社会审美观念的产生原因以及其发展演变。但是与众多传统意义上的美学理论著作不同的是,作者的着眼点并未仅仅放在对于美学本身的探讨上,而是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于各个时代的美学理念以及一些具有美感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美的历程》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本书总结和概括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美学观念和美学艺术的发展,凝聚了先生的美学理念和美学思想,对于学习美学的人来说,获益良多。

  初读《美的历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作者的文字功底。优美的语言,轻快的语调,流畅的笔法,仿佛中国山水画中的工笔一样,作者把中国几千年文明衍生出的美的产物细细描摹,向读者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美的世界。

  细细品味,这本书带给了我不一样的美的思考。它打破了我对于美的原本定义,让我对于中国文化中的美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我以往的认知里美只是作为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存在的,由于缺乏系统的完整的美学观念,我所认为的美是一种泛化的,是跟随大众审美的趋向存在的。然而,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里却向我们呈现出了一种文明之美,是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美感。

  尤其是第二章青铜饕餮中对于中国巫史文化和青铜艺术的描述,让我体味到了别样的文化和不一样的美。众所周知,一种文明的演变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具有浓重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的产生也是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其他文明不同,巫史文化是专门为统治阶级和贵族阶级服务的。因此作为巫史文化的物质载体的青铜器,也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作者的笔下,这种体现古老而又神秘文明的青铜纹饰,就是这一时代美的代表。与我们今天刻有精美图案的器具不同,这类青铜上的纹饰是如饕餮一般的神兽,它们大都面目狰狞,给人一种畏惧感和威严感。这样的纹饰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符合的。奴隶制时期的中国,到处都充满着战争,屠杀,掠夺,因此这样一种面目狰狞的神兽是与当时战争肃杀的场面相契合的。饕餮虽然只是一种青铜纹饰但是却包含了许多意义。其一是作为一种神兽去保护统治阶级,保护信仰它的子民们,这时它就作为了一种神的意味出现了,它对于统治者和平民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其二,它代表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的持有者,拥有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对于敢于挑战权威的闹事者是一种极大极重的震慑。用书中的话来说青铜纹饰具有祯祥的意义。也正是这种被赋予特殊意义的青铜纹饰向人们传递出了一种崇高的美。这是一种可以被形容为崇高的庄严的肃穆的美,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中国美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青铜时代的狞厉之美,在《美的历程》中各个时代在作者的笔下都被定义了不同的美。李泽厚先生用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理性的具有极强逻辑思维的叙述方式,将各个时代的美学进行了完美的串联。除了对于各个时代的美的精彩解读外,《美的历程》的出彩之处还在作者对于美学史的宏观的概述和把握。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个完整保留文化的国家,其美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绵延至今的,因此它的发展应该是有其内在规律存在的。李泽厚先生显然同意这一观点,他在《美的历程》中就以历史时间为纬度,对于中国的美学发展史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探寻出了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读完了《美的历程》,不论是对于时代的美的体味还是理解美学内在的运作秩序,我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尤其在对于中国美的体味中,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为泱泱大中华巍巍礼仪邦的中国,并没有愧对自然的馈赠,在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十分古老的深厚的璀璨的文明。从遥不可及的远古时期到可以触碰的明清,这样一段漫长的文明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是一段历史的演绎更是一段关于美的历程。作为华夏儿女的一份子,我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悠久历史美丽文明的祖国而无比的骄傲,无比的自豪。从远古走来,我们饱经分裂,战乱以及不可预估的自然灾害,但是中华文明依然将强的绵延下来了,并且在每个阶段都散发着迷人的色彩,都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历程还在继续,作为未来建设者的我们也一定会让这一伟大文明更加璀璨,更加美丽。

  美的历程读后感 14

  贯穿《美的历程》全书的思想是“故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明确提出的“美”是“故意味的形式”的闻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美满的。

  认为“故意味的形式”决定于可否引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情绪””而“审美情绪”又泉源于“故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认为他的这一观点“由于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可自拔””因此李泽厚先生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发展美满为“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降服了这一实际限于自身的缺陷。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紧张时期的艺术风格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

  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因此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接洽起来”点面联合”揭示出种种社会因素对付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阐发与说明。

  如今”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对付作者的学养除了敬佩我没什么好说的”而且”单凭那多英俊的图片”我花这个价格就完全值得。只有一样”再好的书也有打折的时候”另外不说”我那本插图版精装《东方的智慧》只有一个地球。

  便是半价买的。就一句话”万一哪天你们谁看见这本书打折处理了”可千万千万别告诉我。《美的历程》是由中国现代闻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著作”从宏观俯瞰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远古图腾时代那些糅合着后世歌、舞、剧、画、神话的原始巫术礼仪活动和陶器故意味的文饰、造型形式。第二章从充满狞厉美的青铜时代而写到艺术由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了的青铜时代”与此同时”线条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职位地方。第三章从儒道互补、诗的赋比兴准绳和建筑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先秦理性精神”此中最紧张的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条根本线索。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那种充满秘密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屈原——中国最早、最伟大的墨客是它的的代表。“汉承秦制”的汉朝在文学艺术领域似乎脱离了先秦的理性”。

  《美的历程》中明确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龙蟒主义”我为什么活着。

  美的历程读后感 15

  这是我第三次捧起这本书。第一次在大二,全然没有接触过美学和艺术的我只觉得味如嚼蜡;第二次是在去年一战备考时,书翻了一半,我问学长:“这书读了对考试意义大吗?”在得到学长否定的答案之后,我果断放弃,只记得当时觉得这是本好书;第三次便是现在了,抛下了所有功利心和目的性之后,我虔诚地捧起这本好书,不贪多,也不贪快,每周两章,在董老师上课之前读完对应章节,甘之如饴,如痴如醉。至今虽还未读完全书,但所思所想已足够下笔。

  首先,读《美的历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畅快,先生文笔流畅,文采斐然,洋洋洒洒,浩浩荡荡,千年的中国历史在先生的笔下仿佛一幅幅传神的画卷徐徐展开,带着每一位读者去感受属于每一个时代的与众不同的美,然而这种美虽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盘根错节的因果关联,它们一脉相承最终积淀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如果说文学作品也有“神韵”的话,我想先生的作品足以称得上是“气韵生动”。

  其次,我有感于这本书的纯粹性,换句话说就是“去政治化”的叙述。因为最近也有在阅读王宏建教授的《艺术概论》,所以这种感受就尤为明显和强烈。这两本书同样成书并首次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在那个意识形态尚未放弃对文学、艺术发生影响的时代,《美的`历程》却基本已经做到了就美学而谈论美学,就艺术而谈论艺术,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也有在豆瓣上看到,有读者对先生在书中谈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不满,但我个人认为这未免对政治太过于敏感,这种评价显然是有失偏颇乃至过激的。

  下面,我仅以我现有的、粗浅的美学和艺术学知识来谈一下对《美的历程》一书的一点有关理论层面上的感悟。

  其一,我认为,全书在写作时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思路或者是观点,就是“时代精神决定论”,作者在行文和构思时,常常先论及每一个时代或者朝代的政治、经济背景,继而引发对该朝代艺术作品、审美观念的具体论述。比如,在进入夏代,早期的宗法等级制度建立之后,艺术品从古拙的陶器变为了狰狞可畏的青铜饕餮。再比如,魏晋时期,政治等级森严,长年战乱,灾病流行,生死就成了那个时代文艺的最大命题。诸如此类,皆是如此。这种写作思路其实很明显带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同时,我觉得这种思路也有着丹纳的影子,即:“影响艺术生产与发展的社会因素有三大方面:种族、环境与时代。但好像马克思主义更加强调经济这一他律性的因素,而丹纳更加侧重种族这一主观性的层面,即:”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决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又是由环境决定的,而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所以,在我看来,李泽厚先生的这种思路兼具了两种观点,他既不否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又格外关注每一个时代下超脱个人的集体意识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下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作者对艺术作品形式的关注,因为正是形式积淀着民族时代精神。所以,在他的笔下,美是一种感性和理性,内容和形式,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其二,我认为书中最迷人的一章是魏晋风度一章,其中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作者对于人性的赞美,他十分肯定人的审美主体性,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他采取了不同于以往史学家的观点,给予了魏晋时代最高的评价。在作者的眼里,魏晋时代的文人和艺术作品就仿佛像是黑格尔笔下的”古典型艺术“,其内在和外在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和统一。作者认为,魏晋文人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叹息正是人性的觉醒,其中散发着的是人性的光辉。但与此同时,这种所谓的人性又不是自私的、利己的,这最典型的代表便是曹丕,在他身上闪现的除了美好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之外,还激发了他理性的担当,即创作和传递的热情。要让历史记住辉煌的存在、要让后人瞻仰现时的风采,这是世俗化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感与使命感。先生的论述将整个时代置于了中国文艺的最高点。

  以上便是我的一点点感悟,但我知道,扣上这本书,也仅仅只是进入美学世界的钥匙,其中的种种美好还要我去一点一点挖掘。

  美的历程读后感 16

  当我初次见到这本书时,那种来自大海深处的深蓝色的布纹封皮和上面的类似浅浮雕的神秘图案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这本书很棒,很深刻,讲美学不单单是美学,其中还详细介绍了和描写对象相关的历史背景,使得我们能够知晓这一美学形式出现的来龙去脉,从而多多少少可以更为深刻地体悟这个形式美在何处,对后世而言,又有什么影响。

  起初,我一直无法理解那些青铜礼器上面狞厉可怖的花纹有何美感可言,不懂那些远古时期的彩陶上那些简单到甚至有些粗糙的图案有什么审美价值。看了这本书,我大概有了一个答案:首先,那些彩陶、石器工具代表着人类对美初步感受。那些花纹一是一种古老的图腾崇拜以及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到后期尤甚),二是由于开始觉醒的对美感的追求而作的装饰性图案(也许不是这么单纯)这些图案虽然粗糙,但是确是包含了诸多意味也许是山川河流,也许是某个巫术场景。这一切都凝结了他们炙热的情感与虔诚的信仰。

  再说到骇人的某些青铜文饰,它们有些虽然狰狞、毫不掩饰的凶狠残暴,气派神秘,但细看之下确乎是有一些呆萌可爱,有着仿佛刚刚出生的`美学的童稚气息。而且这样的美,正如作者所言:“恰恰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淡薄,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体现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和命运的艺术,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才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不管是陶器上的绘画,还是青铜饕餮都是那个时代精神的体现,也就是克乃夫·贝尔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美是生活的提炼与升华。

  除此之外,由于我个人比较喜欢摄影,因而对字画的构图意境都比较好奇。摄影中,我喜欢留白,让整个空间不拥挤,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对于某些照片,留白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旷远的意境。先想来,自己的审美倒是与中国传统审美一脉相承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山水画虽由来久远,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是人事的陪衬,直到中唐前后,山水画才真正独立。而其历史背景,正是它过去所陪衬的宗教绘画的背后的宗教意识的衰落,以及社会变化导致的士大夫审美的变化,即倾向于将封建农村生活理想化的生活……这些都让山水画开始有灵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气韵”。而构图有对形成独到气韵功不可没。山水的远近,物像的松紧等等营造出的一种氛围、气场,一种可以让思维和想象驰骋的自由和欢愉。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那一笔一画之间饱蘸的情感描绘出的“无我亦有我”之境。

  读完此书,虽说只是对整个中国美学的浅尝辄止,但仍旧让人回味无穷。即便仅仅是一场匆匆巡礼,但也足以让我为之倾倒、叹服。从朴素的原始图景到宋元的诗意山水;从先秦理性主义到魏晋的哲理思辨;从楚汉的屈骚风雅再到明清的通俗浪漫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艺术随着历史的浪潮向前奔涌的不息而蓬勃的生命力。这样的生命力让所见之人沉思、感叹、敬畏,也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有丰厚底蕴的同时愈加清明愈加昂扬向上。

【美的历程读后感 】相关文章:

美的历程读后感11-30

《美的历程》读后感05-26

美的历程读后感06-08

读《美的历程》有感04-18

《美的历程》读后感(精选15篇)09-22

美的历程读后感(精选26篇)07-09

美的历程读后感(12篇)04-15

《美的历程》读后感6篇09-01

《美的历程》读后感(精选17篇)10-19

美的历程读后感7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