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人间有味》读后感

《人间有味》读后感

时间:2022-02-09 17:14: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人间有味》读后感(通用12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间有味》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间有味》读后感(通用12篇)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1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吃,作为我们日常最离不开的一件事,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变得如此鲜活,每一篇文章都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每个城市里的代表食物。虽然记录的是食物,但食物与人是分不开的。在每一道让人垂涎欲滴的食物背后,也映射出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

  汪曾祺先生的一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顺风顺水,而是充满了艰险坎坷。查阅了一些资料得知,他曾被划为“右”派分子,贬配到农村劳动;他还受到文革的迫害,被关进“牛棚”。他受尽磨难与不公,却依然乐观旷达,热爱生活。倘若单读汪先生的文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历经世事沧桑,受尽迫害的人写出的。汪曾祺先生文章的魅力,就在于看淡人生后所透出的积极乐观、从容自然,令人心生敬佩。

  《人间有味》中不乏有写美食的`片段,类似小巴掌菜谱,既介绍它的特点,又教人如何制作。汪先生讲“至味在人间”,如他所言,美食是能治愈心灵的。在生活中,自己亲自下厨做一顿饭。不论是摆脱烦恼也好,或是犒劳自己也好,自有一份宁静和自在。汪老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甜,都要去尝一尝。”对这我是极为赞同的。读书亦为如此。读书首先要挑一本好书,这本书里的文字能让你感动,从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特别是名著,在这些作品里,到处都是生活,到处都有伟大的灵魂。人们要靠吃来维持生命,靠读书和阅读来充实灵魂。一直以来我都只在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但我的世界是片面窄仄的,而当我开始尝试阅读那些我之前并不喜欢的书籍之后,我才感觉到心灵之窗打开,我走入了一个广袤的世界。

  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书里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深处。吃,毕竟是人生一大乐事!愿你我都能在生活的烟火气中感受点滴美好与幸福,以一颗玲珑的心去体察生命中的那些小确幸!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2

  寒假,我细细品读了汪曾祺先生的一本著作《人间有味》。汪曾祺先生似乎对四方美食有一种执念,他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是令我敬佩的。

  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为《学人谈吃》作序。学人是会吃且善于谈吃的。学人可以是大学教授,生活相当优裕。但他们却极少吃富油水的食物。教授们有家,有妻儿老小,当然不能这样的放诞。文中还有一种人,叫“准学人”——学生或助教。这些准学人两肩担一口,无牵无挂,有点小钱,他们倒是能偶尔一吃昆明的一些名菜了,如“培养正气”的汽锅鸡、东月楼的锅贴乌鱼、映时春的油淋鸡、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甬道街的红烧鸡……

  在汪曾祺先生眼里,学人是无须吃得山珍海味的,但一定是会吃且善品味的。学人所做的菜大多存本味,去增饰,不勾浓芡,少用明油,比较清淡。而我以为“学人”当以苏东坡为最。

  苏东坡好吃,于他诗文中常见美食。他在《初到黄州》中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写《煮鱼法》,细致入微,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做《东坡羹赋》《菜羹赋》,强调“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不用鱼肉无味,而有自然之甘”。用蔓菁、白菜、萝卜做的菜粥,能吃出“自然之甘”来;他在《论食》中说:“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南郡麦心面,作槐芽温淘,渗以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粳,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脍。即饱,以庐山康王谷廉泉,烹曾坑斗品茶。”更是将自己的饮食之乐与美文融为了一体,让人读之就垂涎三尺(其实是我自己)。

  其实汪曾祺先生也算得上一位学人,他与苏东坡先生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经过波澜四起的生活,千山万水的历程之后,再吃到童年的那股熟悉的味道,如汪曾祺、苏东坡这般细腻的人,不知心中泛起怎样的`涟漪。

  若将学人说的通俗些,便是吃货。而吃货的基本技能,就是什么都看起来很好吃。有一年,汪曾祺先生去草原林区体验生活。六月的草原绿油油,开满了黄色的金莲花。他很兴奋,当即作了首打油诗:“草原的花真好看,好像韭菜炒鸡蛋。”而上一个遇到美景却满脑子是吃的人,则是苏东坡。他写春天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他们吃东西是会思考的,是极富想象力的。

  爱吃的人,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汪曾祺先生一直念念不忘云南的菌子。在昆明住了七年,四十多年后仍然忘不了,还能在文章里一一数遍鸡枞的难以比方的味道,白蘑煮成的鲜汤,还有各种长得奇形怪状的菌子。这样的“吃货”使我同感,他不是“酒肉穿肠过,味道全不知”的人。汪曾祺先生的舌尖一定是有记忆的,他会记住那些让他喜欢、感动的味道,亦使我喜欢、感动。我觉得,这样的吃货,才能真正谈得上爱美食,懂美食。

  所以,当汪曾祺在离乡几十年后,在沈从文先生家再一次吃到了茨菇炒肉片后,从此又有了感情。其实,终其一生,汪曾祺先生的味蕾都在追寻儿时的味道。

  他只是写了两句话:“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读懂这两句话。

  食道旧寻,寻那儿时的味道。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3

  初识《人间有味》是在掌阅电子书上,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脑、手机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的手机上有一个阅读APP,就是掌阅。我被掌阅上电子书所吸引,它上面很多书都是免费,由于它用起来十分方便,它的VIP有很多很多免费阅读的书,而且都是名著和新书,排版有非常漂亮,字体还可以调节,我渐渐的变成了它的VIP,习惯用它来进行阅读。《人间有味》扉页上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 ——汪曾祺。这立刻吸引我翻开书页,慢慢研读,很少有一本如此诱人的书,在短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毕竟我也是个没大有时间读书的人。

  于是在不着急赶路的公交车上,在吃完晚餐后的闲暇时光,除了看看新闻,学习一下强国,然后就开始《人间有味》的阅读。后来,学校又专门为我们读书团队购买了纸质新书,我就更加如视珍宝,随身携带,一有空闲便沉浸其中。

  汪曾祺先生在书的开头介绍了许多四方美食,其特殊点、做法及不解之缘,每一道菜什么来头,又是什么烹饪方法,尝起来是何种滋味,娓娓道来,平添了些生活情趣,从他写作出版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读起来还是很接近我们的.生活,很多食物和风俗还能有些影子,能勾起了我们的想象。像那些个油滋滋作响,菜冒出腾腾热气,香味扑面而来的画面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像那些“格炸炸,格炸炸”、“起火升到天上,哧——,灭了”犹在耳畔。然而无论在外面吃到多美味的食物,对美食的记忆却永远停留在母亲忙碌的背影里。汪曾祺先生怕是感触到我的心思,他随后写道许多家乡美食,汪先生是高邮人,特别对高邮咸鸭蛋进行了详细描写,真想吃端午的鸭蛋了。对于其他美食的描述有详有略,虽然语言简洁幽默,却丝毫没有减弱他的思乡之情,愈是简略,这种感情愈发浓重,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也有些思念家乡的煎饼、糁(sa)汤和炒鸡了,等新冠肺炎疫情散去,可要出去大吃一通。

  引人入胜的,除各色美食外,正是这些幽默有趣的人和故事。现代社会,我们大多人都象被鞭子抽打的陀螺,高速地旋转,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喘息压抑。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我们之所以为人,离不开这一生烟火气,所谓食色性也。我甘愿做个俗人,让生活慢下来,享受这美好时光,爱我所拥有的一切。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从生活出发,诙谐的语言背后藏有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善于留心,你也会发现生活的乐趣和美。人,若能春赏百花,夏听蝉鸣,秋享枫月,冬遇浩雪,如此周而复始,长久轮回,该是何等幸运!我们若能在四季轮回里穿行回往,听溪声流水潺潺、望青山松涛阵阵,不枉此生,且听风吟且漫行,此等人生怎能无趣?

  愿我们不枉来此生,放下迷茫,治愈心灵,在不知所往的芸芸众生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4

  《易·系辞》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这几句话的大体意思是:“乾道以平易显示其智慧,坤道以简约展现其功能;平易容易使人明白,简约容易使人顺从;易知的东西容易使人亲近,易做的事容易使人成功;使人亲近的则可以相处久远,容易成功的(事业)可以逐渐做大。可以长久是体现贤人的道德,逐渐做大则是贤人的事业。”这几句话逻辑严密,层层推进,用来概括我此时此刻的阅读感受正合适。

  仍记得去年3月月12日我加入了叙事者团队,张静老师耐心细致的教我如何开微博交作业,还会按时提醒我交作业,无耐自己这个“低差生”肚中无墨,一直交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我想自己要想“气自华”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腹有诗书”。

  每年四月都是学校的读书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看的最多的当属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书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觉者为师》系列、于永正的《我怎样教语文》、蒋军晶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等等,这些教师专用床头书被我一遍遍的品读,如同一盏盏明灯在我困惑时给我指引。

  今年四月份我们叙事者团队共读的书目是汪曾祺的《人间有味》,初读这本“食谱”,我就被汪老先生笔下的各路美食深深的感染,极强的画面感让我浮想联翩,以至于合上书竟对先前的“粗茶淡饭”开始嫌弃起来。可是这真的仅仅是一本“舌尖上的美食”吗?迟疑后,我再次捧起这本书,原来人间不但有味,还藏有一颗赤子之心。

  味在至真,唯暖相依

  高邮的咸鸭蛋、小西门马家牛肉馆、故乡的元宵……每每被点到名的特色美食,无不饱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一则《论语》一句情,一盏茶香一座城,无论是祖父对口中的“孟子反”还是家乡人的“喝早茶”,读起来都极具生活的香气,仿佛那家小院儿里有着魔力,让人流连忘返,放下书仍让人牵挂,那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城市和熟悉的小暖。

  走遍万水千山,吃遍大江南北,汪先生把不变的真情留在了齿间,这份对美食的爱也是对生活的真,唯有一个爱生活的人,他的笔下才有那字字珠玑的美好,他的'心中自有一种情趣,自有一颗豁达的心,让人每每品读,心中被温暖。

  味在宽泛,博览中西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应该这样。王先生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不论是咸菜文化还是宋朝人的吃喝,还有立春的吃萝卜习俗,都将文化和美食紧紧相连,唯有口味宽泛一点,我们才能从不同的食物比较中体会出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性情习俗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也就是南北文化无优劣,中西饮食文化也无优劣,其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方式的不同罢了。

  红日巡天过午迟,腹中虚实自家知。

  人生一饱非难事,仅在风调雨顺时。

  一本《人间有味》让我品到了文字背后的小暖,虽不能让汪先生那般尝遍东南西北,但也让我下决心用阅读充盈自己的味蕾,又是一年读书月,人间有味,香意浓浓,书有百味,其乐融融。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5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吃,作为对每个老百姓而言最日常、也是最离不开的一件事,汪曾祺如何来描述的呢?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很朴实,没有至高的道理,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娓娓的说着关于不同城市的不一样的食物。

  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脑海里关于上小学的那段儿记忆中,最持久、最深刻、最能让我信手拈来的,莫过于上学的日子里,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必来一客的煎饼果子。

  记得那时每天上学都要路过一个早点摊儿,摊儿上那个不知名姓儿的妇女,却用一双粗糙发红的手,娴熟地在烧热的`铁盘上,用一柄木工用的胶水刷似的小刷子,往上头刷上一层白色的面糊,那面糊不薄不厚,恰到好处。待到面皮边缘微微翘起,再用一只手伸进炉子旁边的菜篮里,依旧娴熟地掏出两枚鸡子,朝着铁盘边上轻轻一磕,黄澄澄的黄儿、亮晶晶的蛋清,瞬时溢满在整张面皮上。这时另一只手上来了,涂面糊的刷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把手柄已经褪去最初时的鲜亮、被时间覆上沧桑的油烟泥垢的三角形扁平铲子,那铲子在摊贩儿的手里被耍的,让人看着简直眼花缭乱。也不知怎么的,覆着一层“金缕衣”的蛋饼竟已经摊好了。

  要是你以为鸡蛋煎饼果子是随到随拿、随拿随走的,那只能说明你没吃过鸡蛋煎饼果子,至少,你肯定没吃过好的鸡蛋煎饼果子。好的鸡蛋煎饼果子可撩人呢!就在你刚起床,胃里头刚刚有点儿饿的那点儿意思的时候,就这么在你的眼前晃悠,晃得你直追着摊贩儿问:“要好了吗?要好了吗?”摊贩儿永远带着心知肚明的笑,轻轻地说上一句:“要好了。”勾得你馋虫子在五脏六腑来回钻了个遍,才终于操起最后的一只沾满了甜面酱的刷子,在你叫的菜啊、肉啊、肠啊上头粗粗的打个滚儿,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儿和香菜碎,把它们全包进那件“金缕衣”里头,终于再塞进一个薄薄的白色塑料袋里,抠出那个可供你,或提或抓的圆圈儿,此时,方可慢慢欣赏鸡蛋煎饼果子摊儿前,那张等急了的小脸儿。

  那还是在物质条件远不及当今社会富足的上世纪末,我还记得那会儿的超市里,一块长条形的德芙牛奶巧克力都算得上是小学生口袋里的奢侈品。而今,不过是20年的光景,舟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止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所以人大约多是喜欢怀旧的,就像我从来不肯忘记二十年前的那一客鸡蛋煎饼果子,从触及牙齿开始,直到滑进我的胃,那停留在我口腔里短短的数十秒,带给我的身心愉悦,那是我这种贪嘴的孩子永远不会褪色的回忆。

  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6

  第一次听说汪曾祺的名字,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那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课文名字忘了,到底写了什么也不记得了,但是却清清楚楚的记得那一句:“睡不着眯着。”真是有趣!

  如今十几年之后再读汪曾祺,才发现原来他是一个如此风趣幽默的小老头。我读书不多,所爱的“有趣”之人也仅苏东坡、张岱二人。而我现在感觉汪曾祺丝毫不比这二人逊色,甚至因为离我们更近,朴实无华的文字里弥漫着饭菜香气,所写所画皆是人间滋味,便更觉得亲切可爱。

  而汪老认为:“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

  对这,我是极为赞成的。

  而且,我想不仅要在吃的上面口味宽一些,在读书上更要如此。

  读书也好比是吃东西,首先要会吃。

  会吃的人往往不在意食材是否贵重难得,而是追求自然天真。品味人间至味,若顿顿都是红楼“茄鲞”一样,反而容易让人遗忘了食材本来的味道。越是让人回味悠长的,往往越是最简单的,咸菜加点小香葱,豆腐点缀些韭菜花,一个甜脆的荸荠,一口酸爽的白菜,总是能在一顿大快朵颐之后给味蕾带来莫大的享受。

  读书也是如此。

  读书首先要挑一本好书。这本书必定要有一个令人中意的封面,或是简单或是精致,不能浮夸,不能张扬。其次纸张或细软或响脆,印刷要清晰,仿宋不错,楷书更妙。当然最重要的,是文字能让你感动。

  读书也要挑一个好的时候。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随时都可以一书在手。而在我看来,最好的时节莫过于秋雨缠绵,听得秋雨打芭蕉,秋风敲窗户。或是春风晚来,吹动龙吟细细,送来花香阵阵。这时候,靠在柔软的沙发上,挑一盏温柔的灯,桌上一杯香气袅袅的热茶,听文字在风声雨声里讲着动人的故事。

  其次,吃东西要多口味的尝试着吃。螺蛳粉绝不是只有“臭”,榴莲也有独特的香。

  读书的口味也要宽一些,尤其是要主动尝试各种不同题材的书。

  一直以来我读书的“口味”是很窄的,偏爱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都不感兴趣,更遑论其它类型的书籍。但是,我在读了数不清的古典文学之后,终于开始尝试改变。而在努力的过程中,我才发现:

  精彩的小说不只有红楼梦张爱玲,还有鲁迅、沈从文、林语堂等等,更有雨果、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们的作品里,到处都是生活,到处都有伟大的灵魂。

  在不同版本的的名人故事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张居正、李鸿章、达芬奇、梵高。

  在柯南道尔和东野圭吾的作品中,我体验到了“烧脑”的感觉,也学会了细致与细心。

  在真正的史书中,让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戏说”时能够去伪存真。

  在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学习中,我越来越懂自己,也愿意去更懂别人。

  在宗教和艺术类的作品中我看到了这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专业书籍的阅读里,我的工作在渐渐摆脱盲目而更游刃有余。

  在科学技术类书籍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掷地有声。

  在观光旅游书籍中,我足不出户就了解了各地风土人情,并让我心向往之。

  在和孩子一起读的过程中,我仿佛在重新经历那个我已经遗忘的幼年往事。

  .....

  最后,要靠吃东西来维持生命,更要靠阅读滋养人生,让生命变得更加充盈。

  只有有了充分的涉猎之后,我才敢说:“读书真的让我重新认识了世界。”

  在这之前,我自以为读书不少,但其实我的世界依然是片面窄仄的。这时候的阅读,只是一根风中蜡烛,光线微弱,随风飘摇,随时可能会熄灭。而当我开始渐渐尝试阅读那些我以前并不喜欢的书籍之后,我好像看见这一点烛光强行强行挤进了我的紧闭的双眼,为我打开了心灵之窗。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拥有一扇落地窗,打开一扇门,最后真的走到洒满灿烂阳光的广袤世界中。

  喜欢美食的人,往往也是制作美食的高手。

  相比于一日三餐的外卖盒饭,厨房里柴米油盐的.香气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味享受,更是把厨房化作音乐厅,在忙碌中,用锅碗瓢勺敲打出最美的家的旋律。这是专属于自己的,一天中最美好最惬意的时光。

  而一个读而不写的人,就好比一个只爱吃而不擅做的人,阅读的生活似乎也会少了一些专属于自己的乐趣。

  很久以来,我是很喜欢写的。

  喜欢漫无目的的记录自己的生活,有时候也仿佛是文思泉涌一般能一气呵成一篇千八百字的文章。这些文章——姑且称之为“文章”吧——没有章法,不讲立意,一篇篇的流水账茫然的记录着。如今回看,竟然找不到一点可以打动自己的地方,有的甚至是不堪卒读了。

  这不就像是一个不会做菜的人,拿着新鲜的食材,在刀板上叮叮当当一通,随手扔到锅里,好不容易做熟出锅,却发现缺油少盐,毫无滋味,白白浪费了一道菜一样嘛!而且,这样的浪费已经“坚持”了多年!

  是的,这么多多年以来,我就是在天天做着这样毫无滋味的饭菜,而自己却浑然不觉。

  这是多么可耻又可悲呢!

  如今,当我开始反思的时候,我想,这样的食物看似也花费了不少心血,毕竟对于一个不会做菜的人来说,能炒熟就是不错,但是退一步讲,为什么我不能提前做好功课,以便能把这道菜做的更有滋味一些,而不至于难以下咽呢?或者,既然我明知自己并不会做菜,为什么这么多年,我竟然从来没有想要去学习着做出一桌——哪怕只做一道——拿手菜,也不至于荒废了这日复一日的时光呀!

  想到这儿,我不禁又欣欣然了。

  是呀,改变从来不怕太晚,只怕永远没有开始。

  做一名合格的记录者,并不要著书立说扬名立万,而是为了梳理自己的思路,沉淀自己的思想,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自己的人生。那样,当我年老时,我可以在文字中回忆青春往事,细数岁月的流转;当我已经离去之后,我的孩子可以依然感受到我对他深沉的爱,更因为有了文字的记录,这份爱也会代代相传;当我的文字被别人阅读时,他们可以知道我是如何面对失败又不断寻求方向的,能给他一些心灵慰藉......

  如此,我的一生才是没有白白荒废的。

  像吃东西一样去读书,滋养生命,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像做美食一样去写作,记录生活,做一道人生拿手菜。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7

  汪曾祺先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他的文笔质朴风趣,又带点缓慢,读他的书,总要在那么个惬意慵懒的午后,伴着弱弱的日光,啜饮一口春茶,闲适地任眼睛奔跑于书页中。

  汪老的文笔太暖了,读起来让人舒服。他写美食,写花草,写鸟兽,写习俗,一笔一笔描绘出平淡纯真的生活。汪曾祺的一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顺风顺水,而是充满了艰险坎坷。他曾被划为“右”派分子,贬配到农村劳动;他还受到文革的迫害,被关进“牛棚”。他受尽磨难与不公,却依然乐观旷达,热爱生活。

  倘若单读汪先生的随笔,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经历世事沧桑,受尽迫害挫折的人提笔写出的。汪先生文集的魅力,就在于看淡人生后透出的积极乐观,从容自然,令人心生敬佩。

  汪先生知识渊博,在多个领域中都颇有成就。他爱美食,吃美食,做美食,写美食。他尝尽了所能尝试的特色美食,不管喜欢与否;还常为没机会尝更多而愤憾叹惜。“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汪老这样说。

  初读这本书以为汪老先生只讲了各种菜品,慢慢发现是从菜品中品读道理,通过讲菜道出思乡之情,通过讲菜折射出汪老先生对生活的态度。本书后半部分还讲了几位人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他的父亲还有沈从文先生的描述,汪老先生的父亲精通书画和一些乐器等,会的东西涉及面很广,也有能很快学会喜欢的事物的技能,还有一颗能发现乐趣的童心。对沈从文先生的描写让我无比敬佩沈先生的精神,对文学的尊重,对后辈的爱护,一生所求从不在物质上,书中讲到沈先生再三夸奖汪老先生给他做的鱼和羊腿好吃的那一段让我觉得心酸,可以慷慨捐赠一万元钱,却在日常生活中舍不得吃一点肉,委屈自己也是奉献自己,在我看来沈先生也是一位很有生活乐趣的人,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去做,也做得极其认真。其实这两位是有相似之处的,都是对生活抱有很大热情,喜欢探求一些感兴趣却没涉足过的领域,永远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去对待生活,生活中的乐趣自然也就出现了。作者汪老先生也是一位很有趣的人,虽然现在有趣二字被用的太多而失去了原本的感觉,但是汪老先生才真的配得上这两个字,生活其实很有趣,只要你用心去观察。

  生活固然是残酷的.,但取决于你怎么看待,汪老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愤怒相向。在他面前,曾经的苦难不过是一些有趣的体验,他可以苦中作乐,画马玲薯,煲红磨菇,感受地地道道的生活气息,微笑看待不公的生活待遇。

  汪老的从容乐观,离开书中密集的墨字,跳出来抚慰每一颗聒燥的心。合上书,封底有一行文字:活着多好啊,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

  刚刚平静的心又渐复沸腾,感动中的释然,四散纷飞,温暖了在场的所有空气。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8

  初见《人间有味》这本书,感觉没有什么稀奇,只是膜拜王老先生的大名而去翻阅。

  初读后觉得就是一本描写各地饮食的一本书,一页页读取后,觉得文字清淡如水,感觉不到有吸引力,加之里面很多不认识的字,要通过查阅才知何意?越读越没了兴致。

  看着汪先生清浅的语言,自己的疑问渐增,为什么这些平淡无奇的大白话,却能在文学刊物上不断发表呢?为什么一本246页的小书,竟如此多人喜欢呢?

  所以,推动自己读完整本书的不是书的魅力,而是这个疑问。

  且读且思,且读且注,为了把里面的生字弄明白,把我存了十几年的古董字典都翻出来了。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还真说的没错,越读它越明白,越读它越有意思。

  读到后半部分,自己越发喜欢这本书了,忍不住又将前面的几篇再拿来品读。

  《人间有味》,此味是生活之味,不仅是让你大快朵颐的美味,还有浓浓的.家味,更有汪老先生深深的人情味。

  书中各地的美食讲的很多,也很细致。

  自己本身也是吃货,对美食没有抵抗力,也写过几样饭食,但读过汪先生的美食记录,才觉自己文字的矫揉造作,才知自己那是刻意的修饰,亦知自己的肤浅。

  汪老的文章里面有食物的故事,有食物的渊源,有食物的选料,有食物的吃法,更有对食物的品评……读罢文章,流进胃里的不仅是口水,还有这一样美食的系列知识。

  不过有些美食也只能想一想了,恐怕没有这个口缘啊!你比如汪老爷子说吃的鵽(duo),也读zhuà。

  他说一辈子没有吃过比鵽更香的野味了,我就琢磨,汪老你一辈子还吃过鵽,我们还没一辈子,30多年没吃过,以后再也吃不上了——新冠病毒造孽。

  第三辑里全是动人的回忆,浓浓的家味。白手起家的祖父,名人之女的祖母,堪称全才的父亲,早逝的母亲,两任继母,还有出家当道婆的保姆。

  叙述起来,似有淡淡的忧伤,又觉是对自家的自豪之感。

  对家乡、家人回味,是人间第一味,因为你走多远,心里全是对家地眷恋,这滋味,游子最清晰。

  并且在外吃再多的山珍海味,珍馐美馔,都比不上家里的一碗清汤面条,韭菜水饺,那里有家的味道。

  第四辑更是生活之味,有趣的地名,有趣的文化,有趣的事情、有趣的名人轶事。

  人活一生,弹指一挥间,多一些有趣的发现,有趣的经历,有趣的朋友,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滋味,何必让自己委屈、忧郁、烦恼呢?

  人间有味是清欢。最滋味的东西,在最平凡人的平淡生活中。一次美食后的咋舌,一段陪伴家人的时光,一日三朋两友的遛弯,皆是最美的回味。

  人间有味,味在人间。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9

  在《生活榜》这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话:“热爱美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情趣的人;擅长美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能将美食以文记之的人,一定是个大雅之人。”本是用来形容苏东坡的,但是最近看汪曾祺的《人间有味》,发现里面记录了大量的美食,读来令人垂涎,这段话用以形容汪曾祺先生真是再合适不过,汪先生真是一个有生活情趣又热爱生活的大雅之人。

  汪曾祺先生的热爱美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吃到过、记录下来,美味的余韵尚存,有一股诗意的烟火气。现代社会不乏美食,也不乏热爱美食之人,只是现在很多小年轻标榜自己是吃货,节假日总是刻意去一些网红餐厅等地寻找好吃的东西,然后,在微博、微信上晒给大家看,把吃吃喝喝这件事弄得有点别扭,一刻意就不那么雅了。

  读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美文,从文字中就能看到他是一个非常宽厚的人。他说“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很多人,吃东西,爱酸就只吃酸,不碰一点点辣,不愿意轻易尝试一点点甜,俗称的偏食,对食物偏食容易营养不良,对文化偏食,就容易狭隘,就要不得了。

  让我觉得汪曾祺先生宽厚的是他在书中写得关于右派的事,他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生活就更加平淡了”。被划为右派是要被批评的,要吃点苦头的,他却把这件事当成是生活中一件有意思的事,还庆幸,经历过世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的心境是极其不易的。生活中总是会有很多的不如意,流言蜚语、磕磕碰碰,大部分人的反应或悲悲戚戚、或气愤难当,绝不会把其当做是一件“幸事。”汪曾祺评价自己是一个“恬淡平和”的人,我想他的性格里应该带有“静”这种气质吧,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也许,只有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意趣。

  在评价他们方面,汪曾祺也是极其宽厚的,他写楼里的大妈“我们楼里的大妈们都活得有滋有味,使这座楼增加了不少生气。”他笔下的大妈是贤惠。勤快、爱干净的,而不是被人笔下的三姑六婆,爱嚼舌根的。如果在生活中,有一个领导,拿了下属代笔的文章读,最后还露馅了,那一定是要被人喷口水的,但是汪曾祺笔下的郝校长

  ‘露馅’确是“老老实实,不装门面”,你看,多宽厚。

  正是因为汪曾祺爱美食,爱生活,所以活着的状态都是向上的,看人看事,都一股吃东西时的畅快,是充满生机的。万物皆有心,人间的人、人间的事,人间的食物都“酸甜苦辣”各有其味,无所谓好或者不好,有些是主菜,有些是调味品,都是经历,都这值得经历。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10

  那人、那事、那食物和那巷口……所有的一切在汪老笔下都是那样鲜活与美好,读《人间有味》,悟百味人生,那文字虽简单,字里行间却透漏着生活的无限美好,让人向往之。

  一个人、一道菜、一顿饭,或是一次相约……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用文字记录并珍藏,汪老那样的用心、用情,有爱、有意,他用文字书写生活,让生活随处充满阳光,温暖每个小时光,初读《人间有味》就已深深地喜欢,不仅仅喜欢那酸甜苦辣咸的人间至味,更喜欢那深刻的人生哲理。

  “苦瓜是瓜吗?”这一问题,是由于小孙女的一句话引发了汪老先生的思考,而且他还查阅《辞海》了解相关问题的实质。不仅仅如此,汪老还由此联想到作家、评论家,他说:“应该承认苦瓜也是一道菜。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里开除出去。我希望评论家、作家——特别是老作家,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偏食。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是的,我们不能把一切事物局限于自己的'思想范围内,看待事情要有更广泛的视角,对于同一件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不能随意否定或是诋毁。

  一件小事就引发如此多的思考,更有探索事物背后哲理问题的意识,如若不是用心生活,又怎会有如此成就?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多点心思,多点乐趣,多点思考,多点成长。

  我还特别喜欢“多年父子成兄弟”那一篇文字中美好的父子关系。汪老说:“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意思”,我特别赞同汪老的这一观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哪怕是儿女,也应该由他们自己设计他们的现在和未来,作为父母过多的干涉儿女的生活是不明智的,而且让人厌烦!我们要明白,生活是要每个人亲自生活的,不能代替,更不要试图用理想的模型去塑造什么人,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成长自己的成长。

  再看看我们老师,有时候过多的操心学生的事,甚至超越了一定的界限,代替父母做了一些他们该做的事,反而影响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情绪,这是万万不该有的。我们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成长,但是不能代替他们生活,更不能强迫他们做一些我们觉得理想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我们只管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还要留点时间好好享受生活的美好。

  就像汪老,用文字,更用心书写生活,把每个日子过成诗,要生活更要享受生活。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11

  初读《人间有味》,我感受最多是汪老对美食的热爱,在这富有滋味的文字里,我仿佛看到汪老就坐在我对面,用筷子头去戳那通红流油的高邮双黄鸭蛋,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亦感受到他伫立在街头闭着眼睛耸着鼻尖去寻找空气中糖炒栗子的香气的模样。还有秋天一到,胃口大开,一群人围在炙子旁边足瞪长凳,解衣磅礴,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剽悍豪霸之气,徜徉在各色美食之间,好不快意的人生。

  再读《人间有味》我体会到汪老淡然豁达的生活态度。虽经历曲折岁月,但他的文字,总是去发现事物的美好,去探寻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遇事不消沉沮丧,让安静内化于心,洞悉生活点滴,从容自在地生活,把平淡的日子过得不平淡,诗意的享受人生。

  三读《人间有味》我竟将自己沉浸其中,随着这位老者的娓娓道来,将自己的思绪杂糅进去,把我拉回到充满温情的故乡,见到了我日思夜想的故人。我想,汪老在耄耋之年追忆垂髻之际,文字中亦处处流淌着浓浓的乡情。他再尝尽天下美味后,最中意的还是故乡的味道,故乡的情。“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姑汤,我想念家乡的雪。”情真又意切。

  人生忽如寄,莫辜负了茶、汤和好天气。的确,人生短暂,我们不应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无谓的争吵、莫名的悔恨中,而是要学会懂生活,爱生活。所幸,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我与汪老不谋而合。此生就要用一副好胃口、一双好眼睛、一颗至纯的心,去尝尽世间美味,去看尽人世山水,去爱尽人间温情,切莫辜负了这快意人生。

  一副好胃口——尝尽世间美味

  吃是学问,是讲究、是品味、是风俗、更是文化。我虽不会煮饭,但对吃却比较有研究,可谓“小吃货”一枚。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每每去到一个地方,除了观赏秀丽的景色外,我最关注的还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在广西待了一周,也连续一周体验了不重样的粉——螺蛳粉、牛肉粉、羊肉粉、肠粉、南宁老友粉、桂州米粉…….唯独钟爱螺蛳粉,闻起来臭,吃起来鲜香无比,令人大呼爽哉。回来时买了一箱带回办公室,好多同事竟和我一样爱上了这股特殊的味道。吃罢去淘宝搜寻螺蛳粉,已不是当地正宗的味道。去年十一,我们开车一路向南将江苏省几个重要城市逛了个遍,在连云港的海头品海鲜,排两三个小时队伍只为了品尝扬州茶社的早茶,早茶不单是喝茶,主要指早点,三丁包、烫干丝、虾丁馄饨、扬州炒饭。说实话,当品尝到早茶时,与内心期待还是有差距的。花了30元买的一份正宗扬州炒饭竟不如我爸用四五个鸡蛋帮我做的爱心蛋炒饭。南京的鸭血粉丝味道还是不错的,我喜欢吃螃蟹,因此一切与螃蟹有关的食物我都没有任何抵抗力,更何况蟹黄汤包这么有名气的美食。插着吸管的包子我还真是头一次见,狠心花四十大洋买了一个,托在手上,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唆了一口,好吧,心凉了一半,我还是更怀念妈妈做的小笼包。苏州的大闸蟹和东坡肉还是值得品尝的,公蟹的膏、母蟹的黄,香气弥漫整个鼻腔。东坡肉被码的整整齐齐,麻将块大,红的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放在嘴里,软而不烂,肥而不腻,堪称美味。镇江的醋、内蒙的烤全羊、泰国的榴莲山竹、北京的烤鸭、成都的麻辣火锅也令人回味无穷。在舌尖与味蕾的激情撞中,我们亦了解到当地的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

  一双好眼睛——看尽人世山水

  汪老曾说:“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他爱旅行和吃食。七十岁生日时还在感慨”悠悠七十犹耽酒,唯觉登山步履迟。“岁月不饶人,赏景需趁早。

  一双眼,可以览尽百鸟河川,阅尽天下奇景。在某个时刻,踏上列车,背上行囊,忘掉生活的喧嚣,走过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感受旖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将内心放空,许自己一份宁静。

  何不去远方?我仍记得三台山梨兰相会的浪漫,登上泰山之巅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新年第一天4点钟爬起来去海边看日出的激动,尽管为此付出了感冒一周的代价。

  何不去远方?三五好友,一路向北,直奔草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策马奔腾,率性而为,躺在草地上去摘唾手可得的云彩,还有开着越野车冲进草原最深处。在那里,没有网络,没有信号,没有工作的忙碌,没有烦事的困扰,我们听着呼麦,拉着双手,围着篝火尽情地舞蹈歌唱。

  何不去远方?带上爱人,感受桂林山水的壮丽,九寨沟的鬼斧神工。感叹泰国大皇宫的奢华,体验芭提雅的浪漫与激情。

  旅行的意义在于给平凡的生活加点乐趣,让日渐枯萎的内心变得充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一颗至纯的心——爱尽人间温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果不其然。汪老的'家乡是水乡,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他的性格,也影响了他细腻温情的作品风格。汪老的童年是温馨美好的,从极具浪漫主义和诗人气质的祖父、谈人格女的祖母到多年父子成兄弟般随和的父亲,再到对他关怀备至的母亲和保姆大莲姐姐。这些故乡童年的永久记忆,在经历了长长的时光隧道之后,沉淀了最美好、最纯净的感情。他可谓被童年疗愈一生,以致在暮年回望来时路时,滤掉了曾经有过的痛苦、丑恶,留下的尽是温情和宁静。

  在那个叫做故乡的地方,有我们父母亲眷、邻里乡亲和成长的回忆。他们都说我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我还记得每次上小学的路上碰见爷爷,他总是会从胯袋里翻出几元钱塞到我的手里。后来我上了大学,放假回家陪奶奶聊天,临走时她又会钻进里屋,拿着二百块钱塞进我兜里,任凭我怎么拒绝都无济于事。这个精明的老太太,总会慢思条理地说出某一年哪一天几时发生了什么事。她清晰地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日,就最后走的时候,嘴里依旧喊着我的名字。我并不是他们唯一的孙女,但他们却是我挚爱的人。

  读到汪老的城隍、土地、灶王爷这一章时,我好似突然回到儿时,小年那一天下午去爷爷奶奶家,必是有糖瓜吃的。每到逢年过节,奶奶的正堂桌子上总会摆放着鸡、鱼、豆腐和炸粉皮。两根长木筷摆在中央,周围满是点心和水果。小时自是不懂其含义,有时会趁奶奶不注意偷吃一块点心。在这方面,她是极虔诚的,现在想来,这是她终生执念的信仰,因为有这份信仰在,她在很多事情上都特别讲究。每年的正月十六一大早,她必会早早站在我家门口,嘱咐我妈要为我和哥哥们做“巧米珠“,坚决不能做糊豆,以期盼我们今年在学业上明明白白,有所收获。

  家附近的水库,有我最美的回忆,夏天晚饭后,大家围坐在水库旁,聊着过去,说着现在,幻想着未来。妈妈时常带我去游泳,她觉得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所以我是女性当中为数不多会游泳的人,蝶泳、蛙泳、仰泳、狗刨都不在话下。正因对游泳的喜爱,还有过因逃课去玩被老师重罚的经历,也有过与小伙伴们水下嬉戏,一时忘我,鼻梁被碰断的痛苦遭遇。秋天雨季时,正是我们追逐打闹时,在水库旁用泥巴垒河坝,用瓶子提鱼,虽然会因满身泥巴被妈妈批评,但是依然阻挡不住第二天前往的热情。小时候的冬天,水库的冰结的极厚。大哥二哥用自行车或轮胎在冰上拉着我从东头到西头,从南头到北头,心里的火热早已把天气的寒冷抛之脑后。

  爸妈是极正直又富有爱心的人。在我印象中,家里总会不时来人请我爸帮忙,两三句后,他便跟随那人出了门。大家也会在事后送来东西表示感谢,但每次都会被拒绝。小时候,经常会有很多老人挨家挨户讨饭吃。偶尔路过别家,我会听到大声的“没有“咆哮而出,由于年龄小,惧怕他们的面孔,我快速的跑回家。当老人来到我家门前时,妈妈总会拿出两个煎饼,卷上一包菜递到他们手中,有时还会端一碗水送给他们喝。我躲在门后,静静地看着。妈妈的善举对我影响深远,以致现在,遇见乞讨者,在周围所有人都劝我说她是骗子时,我仍愿拿出一些钱递到他们手中,或许他们是骗子,但更是老者。

  故乡的美食总是带着许多印记,让人流连忘返。成家后,每次回家聚餐,大哥总是要求做小时妈妈做过得窝窝头,贴在菜锅周围的发面饼。而我,也时常会让爸爸给我炒一份蛋炒饭,里面虽然没有饭店里精致的配料,却有人世间最美的味道。

  故乡赋予了我们诸多珍贵的回忆,没有包袱,没有杂念,只有欢声笑语,只有简单温馨。

  人生何其美好,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为我们勾勒出盎然有趣的人间。生活不是满地鸡毛,也不是追索不到的阳春白雪,是一场且走且歌的旅行,左手携着烟火,右手覆着年华。因为爱生活,所以更会生活,因为心底有烟的暖,有火的温,所以一路前行,有方向,有底气,毫不畏惧。虽有时经历风雨,心底依旧有期盼彩虹的淡然与宁静。

  《人间有味》读后感 篇12

  这本汪曾祺的《人间有味》读完已经快有一两年了吧,还是单位办公室还没搬的时候买的,一起还买了一套的《人间草木》,那本塑封都还没拆哈哈哈。由于长期处于工作繁忙与个人怠懒的死循环中,读书进度停滞了很久,但是又手贱中间又采购了几波,也是有些塑封都没拆,想着不能这样了还是要把书捡起来看。

  读书这个事情因为买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或是题材感兴趣或者作者喜欢,亦或是纯粹书名好听、封面好看,但是睡前开着台灯翻阅纸质书的确是可以让人心神安宁,在忙碌又迷茫的日常喧嚣中寻求一丝平静。目前在读的是《红与黑》,每次时隔好几个月才想起来要看书,然后没坚持几天就放弃了,当然跟这本书很冗长也脱不了干系。最近能稍微规律了一些,于是上周立下了flag准备今年一定要看完《红与黑》然后写一篇读后感,突然想起来《人间有味》还没写,这本书本来当时是想作为读书分享的素材,想来现在,于是在量子阅读网络文学放松心情的间隙,决定还是抽出空来赶紧结束这本书的任务!

  最开始看书的初衷是因为腰封后边写了作者的一句话,“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我发现作家都是善于生活和思考的人,生活中琐碎的小事能被他们用或质朴或深刻的词句描述出来,会被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予以加工、重构,展现新的艺术价值,可真是太厉害啦!所以要多写,不然怎么成为大文豪哈哈哈!

  回到这本书本身哈,“人间有味”,顾名思义讲的是人间的'味道,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1)四方好食,记录的是昆明、家乡、北京等各地的美食与习俗(众所周知逢年过节总离不开吃);

  (2)至味在人间,内容相对挺杂,有饮食、文学、文化等相关研究,也有类似菜谱的具体吃食的做法;

  (3)吾家小史,这回讲到了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作为原型,被作者写到了其他的文学作品里面了;

  (4)那时巷情,是对北京的胡同生活与友人的一些记忆。

  在回顾梳理内容的时候发现,其实这本散文集的标题的“味”不局限于饮食的“味”,而是人生百味,以饮食为切入,一方面唤起读者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记录着有关生活有关人的珍贵记忆。读文字的时候只觉得文笔十分质朴亲切,仿佛一位朋友有时候在追忆你们过去共同经历的时光,有时候在跟你对着食谱开始这种食材怎么做好吃,有时候也会引经据典正经说一说文学,除了经常一边读着一边开始查字典(的确好多不知读音不懂意思的字词),每一篇读下来的感受是十分温暖熨帖,然后可以安稳入眠的状态了。

  现在回味起来感触最深的还是四方美食的部分了,由于工作性质会去到天南海北,能够品尝到各地特色,对于作者这句“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觉得还是非常正确的,口味如此,对生活的态度也如此,包容自己和他人,包容愉悦与忧愁,总能自在一些。

  回到正题,这次读后感的主要内容不整那些高大上的,跟汪曾祺老先生一样怀旧一下,整理记录一下我吃过的四方美食和小故事。接下来看下一条推送吧,图文并茂记了一些流水账!

【《人间有味》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05-28

人间有味读后感10-11

人间有味读后感(6篇)06-19

人间有味读后感7篇12-22

人间有味读后感(7篇)12-22

《人间有味》读后感7篇12-03

人间有味读后感(合集7篇)12-22

人间有味读后感集锦7篇12-22

人间有味读后感(通用14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