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铸剑》读后感

《铸剑》读后感

时间:2022-09-08 07:10: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铸剑》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铸剑》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铸剑》读后感

《铸剑》读后感1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最初读起只是语言晦涩颇有些古怪的神话,眉间尺与楚王还有“黑的人”的头之战,以及那些咿咿呀呀奇奇怪怪的歌,平添了许多奇异的幻彩。为父复仇而死的传说在中国是不少见的,被冠以忠孝的名义后终沉溺于历史的洪流中,不复听说。而《铸剑》似乎倾注了鲁迅先生极大的心血,最终也不辜期望成为先生探寻人类灵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独的代表之作,其极具先锋的艺术内涵仍恩泽此后的众多作家。

  简单的子为父复仇的故事随着“黑的人”的出现逐步步入复杂的旋涡中。鲁迅花大笔墨写了眉间尺的优柔寡断,这就决定了复仇于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在现实世界的这种两难境地与复仇命运的必然性里,就决定了宴之敖出场的顺理成章,他的种种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种复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类生命个体的灵魂深处的自我复仇。再来看看楚王,残忍、无道的代表,但他也曾摆脱现实的两难,铸莫邪剑,为的是消除戾气,增加的却是新一轮的杀戮与复仇。这种荒诞性的叙述,是通过细腻的笔法表现的,莫邪剑的诞生、充满血腥的头与头式的复仇,神秘而古怪的楚歌,都令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个奇怪的黑衣人,他的'言谈、举止都带有对于世俗生死、个人肉体的摈弃与冷酷的决绝,鲁迅在他身上贯注了他“理想的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万物在他身上都能找到痕迹,然而终也抓不住。他的冷酷与神秘在作品的荒诞叙述中只能置于理念的范畴,这实质上是顿入虚无的表现,对于人性的关注与探讨一直是鲁迅思想的重点,也使之成为他最具先锋性价值的内涵。

  人类个体的灵魂自我必定如《铸剑》里的眉间尺与楚王,存在着两个极端,爱与恨、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然而这极端也终是无法调和的,复仇的必然性带有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性,而人物性格又使之具有莎士比亚戏剧式的性格悲剧,双重式的复仇使人的关注更深沉的投入自我的体验中,灵魂的两极,存在于同一生命个体,也必然会有斗争,人类就是在这种自我复仇中不断成长与继续生活着的。鲁迅把关注投入到整个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种荒诞性的叙事,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极具现代性与先锋意义的。同时这种对自我的复仇、对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过绝对的神化将其置入一种虚无的境界来把握的,这就更深入了鲁迅自我的一种虚无主义精神。宴之敖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们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复仇”,《铸剑》在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的现实主义,正如康德所说:“在此岸的社会中,任何行善的目的,都不是纯粹,而纯粹的动机是来自彼岸的承诺”,他认为有限的生命个体不可能认识无限的世界,对“复仇”崇高赶的认同是来自此岸与彼岸间不可能建立的桥梁,这样就给复仇打上了虚无主义的旗帜,自我的复仇来自虚无的认识,而虚无主义也正是源自对自我灵魂拷问,这种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识,是鲁迅比之同代人对自我在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地位的更深刻的认识,他所阐述的这种虚无与孤独的荒原感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时代的,而是整个人类从古自今的悲哀。

  这种虚无主义不仅在《铸剑》里表现突出,在鲁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集《野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影的告别》中的影显示了三种本质特征,其中对自身本质的反省和怀疑都表明了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恐慌与荒诞。主人公自我与社会和个人存在之间的逻辑两难框架,是此岸不得通向彼岸的虚无,而对于“无间”的复仇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深刻体现,《孤独者》里的魏连殳的复仇是以自我毁灭与扭曲为代价的,《野草》中《复仇》与《复仇之二》中充斥着荒诞感,也必会受到一番灵魂与心灵的挣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应是来自自我,在理念上的声讨,于现实是虚无的,但鲁迅正是以这对自我的深刻复仇及虚无的剖析,创造了那个时代不应有的伟大认识。复仇与虚无带给他的,是更为绝对的孤独。 “他曾把自己看作由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具有使命感的中间人物”,“他努力把自己从异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再类属于非人道的意志王国,而是具有自由意识与善良意志的独立的主体”,这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意识使先生创造了非同一般的艺术成就。

  

《铸剑》读后感2

  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一个血淋淋的故事……

  最初,眉间尺和其他十六岁的男孩一样,天真、单纯,对这个世界谈不上怎样热爱,却绝对不会厌恶。他并不勇敢,竟然惧怕一只老鼠;他有爱玩的心性,重复地做着捉弄老鼠的运动;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在看到老鼠在水中的痛苦样子时,会去拯救它,也会在自己踏死了老鼠后产生罪恶感。一切都是那么真实、美好,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多么希望他可以继续轻松地生活下去。

  但是,因为作为一个有杀父之仇的少年,他从一出生就背负着报父仇的使命,他就是为复仇而生的。

  母亲在看到眉间尺的优柔寡断时,决定告诉儿子关于父亲的血海深仇。眉间尺听后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愤怒——“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响。”任一个怎样坚强的少年,在毫无准备下听到这样一个消息,都是难以接受的。然而意识上的觉醒并不代表其行为上的成长,他只是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才马上下定了复仇的决定,这样的愤怒是不能一夜之间就改变这个孩子天生的性格,他除了父亲留下的那把雄剑,就没有强大的复仇的行为能力。而母亲没有给他选择的权利,仅留下一句“你从此要改变你的优柔的性情,用这剑报仇去”。那一夜他辗转难眠,母亲在长夜中失望的轻轻长叹,其实也正是眉间尺内心中真实的迷茫的写照,可是父仇必须报,这是他生命中应当承受的责任,容不得他的选择。从此,眉间尺踏上了复仇的不归路。

  他就不是为报仇而报仇,而是通过为父报仇而寻找自己的父,自己的精神之父。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精神寄托,那个寄托一般都是美好的。眉间尺也有,但他的寄托是复仇。在他对这个世界还未有太大的认识的时候,他便明白了自己是为复仇而生的,未来就等于复仇。一棵被仇恨之水浇灌的树注定会开出黑色的花朵。

  在复仇的道路上,优柔寡断这个骨子里的性情仍是存在于眉间尺身上。“他径直向前走,一个孩子突然跑过来,几乎碰着他背上的剑尖,使他吓出来一身汗”。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没有遇到宴之敖,眉间尺的父仇根本无法报成。所幸他遇到了那个助他一臂之力的人——宴之敖。眉间尺的复仇仅是他一个人的,而宴之敖则是一个阶级的代表。眉间尺相信了宴之敖的话,他毫不犹豫地砍下了自己的头,抛弃了自己的未来去成全一个仇恨。其实倘若复仇未成,那个未来也是没有阳光的,他的生命早已不单是自己的血肉那么简单了。高潮是三个人头在金鼎中互斗的事。“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眉间尺的头死死地咬住楚王的头不放,楚王也不示弱“王又狡猾,总是设法绕到敌人的后面去。”寥寥几笔就将王的狡诈声动展现出来了。

  接下来王公大臣的描写更为微妙,诡异的神情令人哭笑不得,麻木了的动作使人啼笑皆非。宴之敖者的头的参与使这个高潮又一次升华。宴之敖者和眉间尺的`头对楚王的一个头“于是他们就如饿鸡啄米一般,一顿乱咬,咬得王头眼歪比塌,满脸鳞伤。”在这金鼎沸水之中如此场景正是神奇呀!之后的事就是王公大臣们的了,他们蠢笨的举动和宴之敖者和眉间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宴之敖者和眉间尺是沾了“楚王的光”,才得以隆重的安葬,和楚王埋在一起。这时,老百姓们的举动更具有讽刺性,“大出丧” 变成了全民“瞻仰”的“狂欢节”。全文就在这样一个“似悲实喜”的讽刺结局中结束了。

  这个复仇的故事是沉重的,鲁迅先生想体现的思想也是无比沉重的,它是鲁迅革命的复仇主义的艺术结晶。他是在向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和残暴的专制统治者提出严重的控诉。“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那是他的决心,却是那么地让人痛心。相信宴之敖是鲁迅自己的写照,他是一个弱小的个体,但这并不代表因为自己的力量弱小,他便放弃。而王则指可恶可恨的封建官僚,鲁迅用笔代剑扼杀封建势力,点出百姓当看客的麻木,沉重的敲醒中国人的精神脊梁。他有穷尽一切同楚王一样的黑暗势力抗争的决心。鲁迅先生也进行着他的复仇,他的复仇实际上是对人类所遭受到的一切创伤和迫害的复仇。

【《铸剑》读后感】相关文章:

铸剑读后感04-28

剑来的语录11-05

关于剑的作文06-10

连铸实习报告06-02

剑来的语录10篇11-26

网络是把双刃剑作文03-26

手机是把双刃剑作文05-28

手机是把双刃剑作文04-21

亮剑读后感范文07-28

《亮剑》读后感(精选21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