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

《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

时间:2022-09-08 12:04: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

《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1

  要问目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业是谁!毋庸置疑非苹果公司莫属。想到苹果公司人们不禁联想到他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史蒂夫。乔布斯,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够把一个规模只有几千元的小公司发展为巅峰市值5782亿美元的超级企业,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看了《史蒂夫。乔布斯》。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一方面开拓了我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给人一种新的思维。

  一、挫折才能真正磨练一个伟人的诞生

  苹果公司1975诞生之初是三个电脑发烧友瞎弄的玩意,即——史蒂夫。乔布斯、斯蒂芬。沃兹尼亚克以及罗纳德。韦恩,可是现在人们一谈到苹果工作的创建者往往只知道乔布斯一人其他三人几乎不知为何呢?首先罗纳德。韦恩相对其他两人是个有产者,害怕公司倒闭会让他背负巨额的债务(以前他有过类似的教训),在加上他的10%股份也是史蒂夫他们送给他的所以没几天他就以800美元价格把他的股份全部转让出去了,结果与成功失之交臂,现在只能在内华达州的'一个小旅馆领取国家救济金度过余生。而第二位联合创始人并没有胆怯这个,是个具有冒险意识的人,但是也就是有点意识罢了,并没有想干什么大事业的野望;所以在苹果发布apple2也即苹果真正走到历史舞台的时候,一方面他感觉管理大企业争权夺利他不适合、另一方面他也只想过他的电子极客生活,所以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去过他的自由生活了;于是他仅仅是开创者和初期发展者,而并未真正领导辉煌者。也唯有史蒂夫。乔布斯实现了这一点,真正把苹果带上巅峰的。但这个过程是曲折的。

  乔布斯出生不久就是个弃儿,被现在的父母所收养经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无奈。由于他感觉自己聪明远超于别人再加得知自己的身世,所以长大后的他比较叛逆,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是个标准的坏孩子:长长的头发、胡子拉碴、不修边幅、乞丐式的装饰,吸**和药物,上课不认真,总是和父母对着干,甚至在大学为了他的精神信仰而放弃学业去了印度,回来之后就和人着手创办公司,之后按说一帆风顺,可是后来由于开放新产品失败再加上为人过于苛刻、不留人情结果再次遭受到人生中的一次巨大打击——别迫离开他一手创办的企业,为此他卖光了所有他所持有的苹果股份只留下一张股票。在此后的1985-1997年者十二年间他零零星星做了一些事如next。pixe 公司的创建,但都没有什么突出成绩。直到1997时隔12年之后他再次执掌这个一手构建的公司,可是这是苹果公司以面临破产的边缘,于是又利用他那超乎想象的手段是的苹果公司奇迹般的复活过来,接着慢慢的用一个个新的产品征服消费者,从而苹果成为了今天的苹果。这是按说他可以得以安慰了,但是上帝往往是不可捉摸的,20xx年他被检查出了癌症晚期,于是又同癌症抗争了7年,直到20xx去世。他的一生可以看出挫折时不断,但是每次遇到挫折他都克服过来从没有放弃,虽然他面对死神肉体失败了,但是精神永存,因此在磨练坚强意志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且这也是他值得学习的两点优点中的一点吧!

《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2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这一生,不经历些磨难,又哪来的成功?正如海浪一般,将一些人打入深渊,也将一些人推上高峰。我愿如一块礁石,经风吹日晒,涛蚀浪涌,纵使依伤痕累累,我也要绽放自我。

  乔布斯,苹果之父,创造出了“改变世界的第三颗苹果”。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让互联网进一步融入人的生活,发挥出它未被发掘的魅力。

  他有天赋,12岁就可以用一些零件组装出一台波导器,在电子学方面颇有造诣。他就读于名校,却因为古怪的脾气而难以忍受大学的乏味生活,一位天才蠢蠢欲动。他没有优势的条件,但他坚信路是人踩出来的。竭尽资源,他终于在自家车库里创建了苹果公司,员工只有几个人,一支研究小组,乔布斯是老板也是员工。终于第一代imac的发布让苹果名声大噪,他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但对于成大事者,磨难总是如影随形。股东借乔布斯不善经营为由将其辞退。随之而来的是公司逾发黑暗的前景。面对被排挤,被打压的苦痛,乔布斯不愿退却,他又回到了自己一手创建的地方。苹果又在他的手中焕发光芒。iphone,人皆知之的名词,一个时代的标杆。当时手机圈处于诺摩两家独大,许多品牌都在冲击却从未构成威胁。但面对血流成河的撕杀和众人的质疑,乔布斯坚持做自己。苹果帝国的基业打下了。

  读《乔布斯传》一个是它的情节打动了我,还有就是在历经人生大起大落后乔布斯仍有斗志去拼杀,暮年有壮心去改变世界。当外界的排挤,打压,质疑还有顽疾要像潮水淹没他时,他不为所动,不去逃避,挺着胸膛去迎接挑战,一次一次地受伤,却也一次次地向前迈进。

  初三下学期,所有人都在为中考冲刺,为争上游。而英语却如一块重石,扯着我,止步不前。我也有心想补弱纠偏,怎奈何基础太差,追赶的.进度慢如龟爬。英语老师也为我着急,几次找我谈话却似乎不见建树。之后,他给我写了每天的目标,包括单词记忆,听力练习和语法应用。于是每天的时间都被我压榨,压榨再压榨。彻夜不睡有我一人,一灯,一杯咖啡。我没有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但我见过每一缕出现在凌晨五点的聊城的阳光。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我也换来了胜利女神的微笑,英语再不拖后腿了,在班级进步奖的评选中我赢得了所有人掌声。我在层层乌云中辛勤耕耘,便在乌云退散后收获了大捆大捆的阳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挫折与失败,对于心志弱小者是危机与恐惧,但他们也是心灵强者的磨刀石。想去拨开乌云就要有胆量去承受风吹雨打,电闪雷鸣,我,恰恰不畏限险,敢于绽放。逆境成就人才,冲破石岩生长的花儿纵使无天香国色也定有香味沁人心脾。一如乔布斯,一路走来,踏上巅峰。

  我就是我,勇于绽放的烟火。

《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3

  虽然我们感觉乔布斯为人、品德真的非常欠缺,但是因为他成功了所以我们可能就认为只有这样特立独行的人才会打破规则、无拘无束从而成就事业可是看到这时我又疑问了。

  “在天文学中,当两颗星体轨道交织,由于引力相互作用,就会出现双星系统。在人类历史上也有类似情形,同领域两位超级巨星之间的关系与竞争谱写出他们所属的时代之音。例如,20世纪物理学界的两位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以及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家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20 世纪 70年代末,人类步入了个人电脑时代。在其发展的头30年中,出现了两位重量级人物,他们都生于1955年,都中途辍学,精力充沛,他们演绎了个人电脑领域的“双星系统”。这就是比尔?盖茨与史菴夫?乔布斯。尽管两人对技术和商业的融合都抱有相似的雄心,但是他们背景不同,个性迥异。盖茨的父亲是西雅图一位杰出的律师,母亲是一名民众领袖,并担任众多著名机构的董事。他就读于当地最好的私立学校湖滨中学(Lakeside High),并从此走上技术极客的道路。但盖茨绝称不上反叛者、嬉皮士和灵性追寻者,也不是反主流文化人士。他没有做过“蓝盒子”去盗用电话线路,而是为学校编写排课程序,在这个程序的帮助下,他得以和自己心仪的女孩上同样的课程;他还为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编写了一个车辆计数程序。进入哈佛大学之后不久,盖茨决定綴学,但并非因为要跟随印度灵性导师寻求启蒙,而是为了创立自己的'软件公司。与乔布斯不同,盖茨懂计算机编程;他更务实、更有原则,且拥有很强的分析处理能力。乔布斯则更相信直觉,更浪漫,并且在技术实用化、设计愉悦感和界面友好方面有着更高的天分。乔布斯狂热地追求完美,以致他为人非常苛刻,他的管理主要依靠自身的领袖魅力和四溢的激情。盖茨更有条理I他会频繁召开产品评估会议,并在会上精准地切入问题核心。乔布斯和盖茨都可能做出粗鲁无礼的举动,但是盖茨的无礼刻薄通常并不针对个人,更多的是出于对技术的深刻理解,而非情感上的麻木不仁。在职业生涯的早期,盖茨似乎就和那些典型的极客一样,有些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倾向。乔布斯会用能灼伤人的眼神盯着对方,而盖茨有时会无法与人进行眼神接触,但他很富有人情味儿。”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同样1955出生的人,但是各方面基本都不相同,但在电子这一领域都取得了巅峰成就,我们要学习他们可是除了成功和年龄外好像没有什么共同性让我们去借鉴,反正矛盾的让我们不知所措。这说明他们取得成功和他们的为人处世肯定有关系,但是更大部分可能是时代选择这两个宠儿,社会发展这是需要电脑相关领域发展从而推动社会更好进步,而这必须有人来做,而他们则别选中了,如果没有乔布斯与盖茨 那将会有帆布斯,李布斯或开次、老茨等。这可以看出古话:“时势造就英雄、而非英雄造就时势”,我们在学习他们的能力同时,更多是感慨他们的好运,以及把握时机的手段。

《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4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乔布斯的名字,但是仅限于知道他是"苹果"的创始人,读完这本《史蒂夫·乔布斯传》后,我在知道多一些常识的同时对乔布斯又多一些了解。

  这是一本我觉得很吸引人、很有魅力的一部传记。同时是一本关于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的书,关于他过山车一般的人生,关于他炽热强烈的个性。他对完美的狂热以及积极的追求彻底变革了六大产业: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数字出版。可能还有第七个产业:数字产品零售商店。对于零售连锁产业,他算不上彻底变革,但他的确对这个产业进行了重新描绘。此外,他通过开发应用程序(APP),为数字内容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而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能依赖网站。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制造出革命性的产品,还在自己的第二次努力下成就了一家充满生命力的公司,这家公司继承了他的基因,集中了一群极富想象力的设计师和大胆创新的工程师,他们能够将他的设想发扬光大。20xx年8月,在乔布斯即将卸任苹果公司CEO之际,这个在他父母的车库中诞生的公司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乔布斯的传奇是硅谷创新神话的典型代表:在父母的车库里开创一家企业,并把它打造成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他没有直接发明很多东西,但是他用大师级的手法把理念、艺术和科技融合在一起,就创造了未来。正因如此,30年间他推出的一系列产品改变了所有产业。正如他自己所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极致的人,他不是众人尽可效仿的模范老板,也算不上人类楷模,他就像被恶魔驱使一样,可以让身边的人狂怒和绝望。但他的个性、激情与他的产品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就好像苹果的硬件和软件一样,均是整体系统的一部分。他把自己看作一个艺术家,他也确实是,所以他纵容自己具有艺术家的'性情。他可以从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离开,也能涅槃重生的回来。因此,他的故事既有启发性,也有告诫意义,其中充满了创新、品质、领导力和价值观方面的经验。

  我认为一个人追求完美和极致表现在他的专注力上,他会设定优先级,把他激光般的注意力对准目标,并把分散精力的事情都过滤掉,从而高效地做完自己想做的事。

  我看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人,如果他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他就会往前冲,而不是质疑自己。这种特质使他具有种"现实扭曲力场",很多时候他的员工会陷入他的立场中并受他摆布。就像很多你认为你做不到的事在乔布斯强大的立场下会像有魔力一般的完成,并且会完成得非常完美。

  他疯狂、他特立独行、他桀骜不驯、他格格不入,但他推动了人类文明向前迈进。

《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5

  我刚拿到这本书时,看着这五百多页的“大部头”,说实话挺不想看的。但史蒂夫·乔布斯这个电脑界的传奇人物还是很吸引我的。看着封面那深邃犀利的目光,带着好奇心,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直观而又深刻地给我们展现了他的生平和性格特点:

  史蒂夫·乔布斯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他刚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但又遇到了一对好心的夫妻领养了他。乔布斯成立了电脑公司——苹果。后来却被苹果董事会的其他成员驱逐出公司。离开苹果后,他又成立了独立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之后成为了众所周知的3D电脑动画公司。1996年苹果公司经营陷入困局,乔布斯放下了皮克斯,重新回到苹果。回来后的乔布斯大刀阔斧改革,最后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是个心胸宽广的人,没有因为亲生父母的遗弃,而抱怨他们,反而长大以后主动去寻找他们,也没有因为董事会的背叛,而怨恨他们,依然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创立新的公司,并取得成功。当苹果公司陷入困境之后,他毅然返回苹果,帮助苹果起死回生。当然我们也能看出乔布斯的商业能力也很强大,竟然能让一家亏损到几乎破产的公司,重新盈利。

  史蒂夫·乔布斯对于生活十分讲究。在他的库比蒂诺的房子里,由于在挑选家具的时候太过挑剔,家中大多数地方还是空的。乔布斯还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素食主义者,他仅仅只吃水果和蔬菜。而且他对于食物的要求也特别高,有时一杯胡萝卜汁,要榨四五次他才能满意。他的这种讲究不仅体现在他的生活上,更加影响到了他的事业,他对于任何一样设计出来的`物品,都要求必须要简约完美,没有一丝缺点,并且能吸引顾客,让顾客能沉浸在物品的完美当中。比如,他在设计ipad的时候,要求ipad必须要薄,要能让人轻松拿起它,并且它的外表必须让顾客有一种想抚摸它的冲动。通过他反复地改进,终于设计出令世人所惊叹的产品。

  他身上有一种称为现实扭曲力场的“魔力”。乔布斯能够在谈话中充分展现个人魅力,用语言让对方接受他的观点,即使他说的是不现实的想法,也能让对方相信这可以实现。像在iPod,iPhone和ipad的设计中,他要求的完美无缝的设计,工程部门说不好实现,他就将他们大骂了一顿并要求他们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给他制造出来,否则就开除他们,在这种强大的压迫下,工程部门还真就完成了。这样的性格明确了他的权威,能够让他的意愿和想法迅速得以实现。他所展现出的个人魅力,使员工们明白,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完美,只要你肯付出百倍的努力。

  “或许他们是别人眼中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这是乔布斯自己说的一句话。而这句话的确很符合他自己,他就是一个疯子,迷信素食,动不动就对自己的员工破口大骂,但是他用自己大胆的想象力和坚定的执行力改变了世界。

  乔布斯,他用自己的创新精神筑起了苹果公司这一擎天柱,他用自己的个人魅力让人们折服,他让人们所敬重,虽然在20xx年10月15日他去世了,但他的精神会永远留在苹果,留在全世界。

【《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史蒂夫·乔布斯》有感04-25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02-18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04-30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09-12

《史蒂夫乔布斯传》的读后感11-13

史蒂夫《乔布斯传》优秀读后感03-31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8篇05-27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7篇05-14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7篇)05-14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精选6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