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

时间:2022-02-23 12:39: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儿童立场》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立场》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 篇1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工作的内容是教书育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孩子,该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对待儿童是我们终生思考的问题。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了偏差,我们应当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介入我每一次教育行为发生之前都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当我一看到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一书,就立刻被它吸引,立场是我们教育行为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的立场才能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教育行为,这本书的立意可谓是直指教育问题的核心。“教育是为了谁?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又是从哪里出发?”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成先生在这本书里指出,一切教育的'核心都应当是围绕着儿童本身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赏识孩子才有资格去谈论教育的技巧。

  儿童的本质是自由。但这种自由是建立在规之上的自由。经常遇到家长说:我们的孩子只要快乐就行,学习成绩好不好无所谓。这简直是谬论。成先生在书中指出,学习和勤奋并不矛盾。我时常告诫我的学生要勤奋,并学会“玩”。人要快乐,但这快乐,如果是建立在勤奋之上的快乐,如此便能让自己的快乐更具意义。

  儿童的最伟大之处是创造性。成先生在书中指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可能性,既要关注现实性,也要关注可能性。应当着眼可能性,着力现实性。可能性是教育出发点和目标,现实性是教育的实施过程。同样,儿童完整的生活,也包括现实生活以及可能性生活。既要步步生风,也要抬头览月。游戏方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也是儿童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应当遵从儿童的学习方式。而我认为,这种游戏,并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而是创造真实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在游戏情景中,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幻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发现或者接受新的知识。

  “教师,在赶往伟大的教育事业的路上也常常撞到孩子,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儿童在哪里?儿童是谁?教育的愚蠢与错误也正是因为“儿童缺场”,对儿童的漠视和误读。”有时候,不得不痛心的看到,教师:高高在上,对学生:管教、施压、重成绩……过程中缺乏温情的流动。

  《儿童立场》读后感 篇2

  “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那什么是儿童立场?所谓儿童立场,就是儿童教育过程要从儿童视角出发,研究儿童心理,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简单来说就是想儿童之所想,为儿童之所为。

  教育有自己的立场,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只有站在儿童立场上,才会有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发生。作为一个成人,怎样才能站在儿童立场里?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妈妈带着五岁的小男孩逛商场,商场很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孩子却突然拽着妈妈的衣服,一个劲儿说害怕,哭闹着要回家。妈妈觉得很奇怪,蹲下身来,想抱起孩子,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使孩子害怕的东西了——腿,那一条条大人的腿不停地从孩子眼前晃过,孩子眼里全是腿,难怪他会不安。于是,妈妈急忙带着孩子回家。故事中的这位妈妈如果不蹲下来,也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害怕什么,这位妈妈如果不蹲下来,也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有着如此的不同。这就是视角的不同,立场的不同,当然不单是身高差距这一物理现象,而是心理上的视角不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学生的所做所为与我们的想象格格不入,想让他往西去,他偏要朝东走,于是我们埋怨、责怪学生。其实,距离产生是因为我们站得太高,离学生太远,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里,甚至说没有看到儿童!就像书中多次提到的卢森堡的批评:“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的`撞到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我们也常常在赶往教育这一太阳底下最崇高事业的路上撞到儿童,因为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儿童在哪里,没有站在儿童立场上。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站在儿童立场里,用儿童的视角来接近学生,走进学生,让他们感到尊重,哪怕面对的是学生的错误,甚至是有些幼稚、荒唐的言行举止!那么就让我们蹲下来,“放下身段”有意和儿童变得一样高,当我们和学生一般高时,我们就能读懂他的语言,读懂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就更容易走近学生,理解学生,甚至说把自己也看做是一个儿童,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与学生融为一体。

  心中始终装着儿童,便能真正发现儿童,拥有儿童的视角。树立“儿童立场”的教育理念,倾听教育的可能性的召唤,从清纯的童心中发现阳光、友情、美好以及幸福,进而促使儿童成就想象之外的可能。

  《儿童立场》读后感 篇3

  假期里酣畅淋漓读了好几本书,成尚荣老师的《儿童立场》早有耳闻,借着假期的作业与书籍相遇,使任务也变得充满了期待。

  成老师了解儿童,执着于儿童的教育。读文的过程漫长,但是我有好几次被文字瞬间捉住心房,伸出浅浅淡淡的思虑。作为一线教师,作为离儿童最近的专业指导者,我们却被各种思潮声音大环境所裹挟,眼中的儿童,也似乎隐隐淡淡模糊起来。

  成老师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我想,这真的好难。疫情期间,我每天守着自己的小阳台,静心浇灌着那几株月季花。我买来肥料和农药,小心地侍候那些待放的蓓蕾。月季花在春光中开得娇艳,我望着那些幽幽暗暗的花枝出神:人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却比老师幸运许多。植物的种子是一早就明了的,而我们的孩子,天生是哪一颗种子,老师和父母确是无法做判断的!

  纪伯伦在诗中写到: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经由你生与你相守,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孩子有自己的见地,给他一个栖身的.家,不要把他的精神关闭,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世界,你无从闯入梦中寻访也将被拒。

  尊重孩子一切的未知性,不以自己的期望和对于世界的想象去“打造”孩子,这是多么重要的认知!

  我想,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发现星空下他选择的路途吧。我身处的启蒙教育,是带着孩子见识浩渺星空,并悄悄地领略那一颗让他注目良久的繁星,鼓励他踮起脚尖伸手够一够,不必急于上路,而是跟他一起振奋他们每一个独特的选择,如此而已。

  想到曾经教过的一个女孩子,数学不好,语文也一般。可是她总是无比骄傲自己能做的一手美味的甜品早餐。孩子每次在日记里洋洋洒洒七八百字,全是细碎的叙述如何把甜品做到极致美味。这样的烹饪日记记录了好几个月,孩子没有一次倦怠,反而乐在其中。那些整齐的方块字仿佛是她雀跃在厨房里的身影,那是生命萌发的美好,作为老师的我,如果看不见,那是多么的遗憾!

  最近电影院在回放老片子,我一个人窝在硕大的屏幕前,将《幸福来敲门》又看了一次。加德纳无疑是一位了不起的爸爸,纵使人生窘迫如斯,他依然能抱着孩子开松弛的玩笑,给孩子一个个安全感十足的夜晚。如此,最令我动容的台词,他对儿子说“对于梦想,任何人都不能说你‘不行’,我也不例外。”

  回到成老师的《儿童立场》,让孩子成为自己,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教师,要撑开大环境的偏见与纷扰,真的还是好难,但是必须撑起,待到孩子的种子生根发芽,窜入天际,我们要同他们一道手挽手享受雨露与阳光,笑着说一句:原来,这才是你。

  《儿童立场》读后感 篇4

  转眼,就到了小时候玛雅人谈论的最多传说的2020+年。细数一下,毕业后与儿童打交道已有两年了;提到儿童,想到了假期里阅读的《儿童立场》这本书。

  对我而言,这本书的阅读视角有很多。有时候我是作为教育者在学习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和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时候也会让我想象成如果自己是一位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好角色;有时我又感觉自己只是一个与教育他人无关的第三者,回想起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否偏向于“我”的立场。静下心来,慢慢阅读,会与作者朴实却极具道理的话语产生共鸣。整本书围绕“儿童立场”这个大主题,延伸出了丰富全面的内容,收获颇多。

  整本书读完,前两辑中有些内容偏向哲学,对于经验阅历尚浅的我来说,似乎还是挺有理解难度的。“第一专业”、“可能性”这些术语,对我而言就真的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作者穿插的相关且有趣的故事却让我慢慢理解了儿童世界里文化使者的使命。其中整本书有这么几个小点挺打动我的。这本书中提到了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儿童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认知,甚至每个儿童所生活的教育环境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只是想让他的学生都考100分的话,那这位老师同按照模具来打造菜品的机械厨师有什么区别呢。

  同时,这让我想到了我班上的一个孩子,他聪明伶俐、善于表达,课外知识非常丰富,如果按照应试教育的结果论来评判他的话,他获得的100分可以证明他是优生;但按照传统意义的乖孩子标准来看待他的话,他绝对不合格。在课堂上,他从不记笔记,但是当老师讲到他未涉猎到的知识时,他会聚精会神的倾听,积极动手完成老师布置的科学小实验。其中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回去制作一辆小车,这个孩子给我、给我们都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利用编程制作了独一无二的小车。

  了解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孩子不管在哪个科目上他都不记笔记,但是他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在想虽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要的,但是有没有个例、或者能不能让孩子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呢?难道记满笔记本的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吗?不,我觉得让孩子们学会选择,主动思考才是给予他们最好的礼物,就如书中所说“要让儿童沸腾起来,是要让他们的'情绪和思维高涨起来”。

  除此以外,书中提到了课本使用,作者提倡开学时可以专门提供一段学习时间让学生翻阅教材,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把握教材的整体安排。仍然强调了学生主动学习和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开始学习。由于我们学科的教材是循环教材,所以这让我想到了日常在课堂上碰到一些孩子问我问题的场景,由于孩子们不能将教材带回家,碰巧某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就是与下节课有关的或者班上有同学给予了回答,在这时,我总是因为担心提前“泄漏”知识导致孩子们会对下节课没有探索兴趣而简单回应“下节课,你们就知道了”,我觉得这样的处理并不是最妥帖的,可又恼于没有更好的方法。阅读完该书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赞扬会提问的孩子,给予给出答案的学生肯定,再引导孩子们了解整个单元的编排,对下节课的知识进行重新设计,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兴趣点,或许远比我简单回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小主人。

  读完此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人的发展既可以规划也不可以规划,最好的发展是让自己非连续性发展。”淡化目的,淡化规划,非功利非刻意,可能我们的生活会更加随性自由。就这样一句看似矛盾但于我而言分量极重的简单话语,同时更加点醒了我应以儿童视角看待孩子、看待教学,“随意”一点,对学生的教育也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