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资本主义》读后感

《资本主义》读后感

时间:2022-03-18 20:20: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资本主义》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本主义》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资本主义》读后感

《资本主义》读后感1

  从人类历史看,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极其复杂、全新的生活方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定义资本主义,可能大家都能想到一些例子,如公司之间为了获得投资而竞争;顾客为了达到更划算的交易而货比三家。它能带来的好处就是社会不断创新,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本书蕴含丰富的理论知识,给我带来很多全新的思考,让人受益匪浅。

  资本主义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好的事物:令人血脉喷张的豪华轿车、美味的三明治、偏僻而风景秀丽地区的高档酒店……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也造就了我们的焦虑不安。资本主义最重要的驱动力就在于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但是生产者却极不愉快。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在充当“生产者”的角色。经济生产率越高,就业情况就会越严峻和不稳定,我们就会变得更加惶恐焦虑,这确实超出我们的想象。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话的意思是,虽然以前很贫穷,但是比现在更舒适。尤其是在十九世纪,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类开始兴建住房、铁路等,让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前根本就不存在“工作” 这个词,现在却有大量的就业机会。所以很多人很想回到从前平静的生活,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就当今社会而言,资本主义对于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就在于,人物会将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相连。我们脑海中经常闪现这样的.念头:要是我更聪明,更努力,我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更高的薪水,过更如意的生活。这些想法令人心神荡漾,因为那些奖品一直在眼前晃荡,舒服的商务舱,世界旅游,更高的职位……但是,想要获得这些“礼物”,我们只有奋发图强,努力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我们的身心真正放松的万全之策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总是要在事业和家庭中选择一个或侧重于一个,这确实令人痛苦。

《资本主义》读后感2

  首先就是一种研究的视角,一种通过考察现象与制度的历史与社会背景去深入分析它们的形成、变化的方法。比如研究社会福利制度,首要的就要对历史有足够的关注。资本主义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而福利又是何时发展起来的,它们在时间、因果上是否有联系。例如说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如果继续上溯,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济贫法案》可以看作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门槛时对人类社会安全需求的第一个回应,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工业革命的社会。于是我们逐渐发掘出似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的某种变化促成了福利制度的产生。这时候再深入对比两种社会形态的区别,我们找到内在联系的关键的变量——劳动力商品化。再以此工具去分析,就越加深刻清晰了。

  其次要注重制度背后的思想来源。在三种主要的福利体制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乃至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等思想上的支柱。在不同思想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社会制度也因之受到重大(但不唯一)的影响,形成了具体的微观制度细节。一个例子是在福利制度改革中,20xx法国政府提出了非常温和的方案,主要内容是将公共部门、国有企业的法定退休年龄与私人部门“拉齐”(将缴费期延长了2.5年)以减轻非常沉重的财政负担,竟然引起20xx年举行的近一个月的大罢工,几乎所有的航空、客运和铁路陷入瘫痪,造成重大损失。这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看来则是十分不解的。这个例子中固然有非常多的`结构性因素,但很清楚地看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大作用了。

  最后要细致地、具体地考察不同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同是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的影响下形成后,它的结构就对它的功能与作用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们将福利制度的功能一概而论,只能得到非常笼统、未及重点的结论。而艾斯平-安德森总结的三种福利制度体系既是历史塑造的,又将塑造历史;既来源于工人运动与阶级斗争,又将对社会分层体系造成不同的、相对应的深刻影响;既受到某种思想来源的影响,又成为某种思想的生长与实践的土壤。可见微观结构的差异,将在时间的演进中走上差异非常巨大的道路,因此在一开始分析时,就不能忽略结构与制度上的微小差异。

《资本主义》读后感3

  首先介绍一下著作者艾斯平—安德森,作者艾斯平—安德森是丹麦籍人,1947年生于丹麦。作者艾斯平—安德森的学术生涯比较简单,他毕业于丹麦的Aarhus大学,1973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了哲学和科学两个硕士学位之后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任助理教授,从20xx年至今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PompeuFabra大学人全职教授。

  艾斯平—安德森是一位多产的学者,曾经受到十几种基金、奖金、研究基金的资助,用英文、法文撰写的专著或主编和参与撰写的著作近十部,用英、法、西、意、丹麦等语言发表的论文近百篇。

  艾斯平—安德森的著述和研究兴趣主要有三个领域:一是集中在社会民主党的研究上,其代表作是政治反对市场;第二个领域是社会政策和福利国家制度的比较研究,艾斯平—安德森在这方面有大量的著述,其代表作是两部著作,即本书和转型中的福利国家;第三个领域涉及就业、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经济。最近几年,艾斯平—安德森的学术兴趣转向了欧盟国家低收入就业陷阱、人的生命过程动力学和社会边缘化的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他认为,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呈现出一种新的后工业社会的生命过程,这是一个大问题,实际上这是人们生活方式机构的一个全新的转变形态。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被称为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并使他一举成名,即使在其出版十几年以后的今天,许多欧洲大学在开设的比较资本主义制度相关的一些课程中,都将此书作为重要的参考书,并将该书中界定的三种福利资本主义制度类型作为学生讨论的基本参照系。

【《资本主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资本主义》读后感(精选10篇)05-11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06-03

读后感读后感01-03

《马小跳读后感》读后感09-12

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2-01

读后感精选05-18

经典读后感07-01

读后感06-17

经典读后感04-06

读后感精选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