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虞美人听雨》读后感

《虞美人听雨》读后感

时间:2022-07-01 06:36: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虞美人听雨》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虞美人听雨》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虞美人听雨》读后感

《虞美人听雨》读后感1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首《虞美人·听雨》。蒋捷是南宋末年中的进士,可叹尚未一展鸿图,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便告覆亡。一心想效力宋王朝重整山河的蒋捷,郁郁寡欢,退隐江湖,栖息于太湖中的竹山岛,恪守气节,终不出仕,过着飘零凄苦的生活。他的词作多抒发亡国之痛,山河之劫,读来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有道是“物感于心,情发于衷”。蒋捷以敏锐的艺术触觉,深入到每个事物、每种境遇难以触摸的地步。到老来终于对人生大彻大悟的蒋捷,从伴随人一生始终的.风雨中,提炼了“听雨”这一典型情景,融为富有韵味的诗境--就那么几十个字,三次听雨,概括了人的一生境界:青春的张扬和激情、中年的奔波与流落、晚年的凄苦与无奈。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情仇爱恨。尤其是到最后僧庐下听雨,寥寥“一任”二字,便将人生的悲哀和无奈写到了无法言说的极致。

  人生的境界如此纯美,而这种境界只属于敏感的心灵。它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体验,犹如月光、花香和清新的空气,弥漫在人生的旅途中。悲欢离合是人生永远的主题,恩怨情仇是人生永恒的旋律。因为有遗憾,我们才追求完美;因为有苦难,我们才珍惜幸福;因为有离去,我们才眷恋尘世。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疯狂归于平静,万事终成云烟,“从容走过”便是人生的理想境界。

《虞美人听雨》读后感2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雨打笠帽,雨滴行人,雨溅屋瓦。诺大的街道上,众生接受着雨的洗礼。

  歌声在高楼响起,清脆、婉转。歌女的歌喉完美地释放出来。

  少年在旁,认真地听,仔细地看,看那如柔荑的手,如凝脂的肌肤,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眼。少年沉醉。

  雨作雨帘,在楼的四面垂下,楼内成了个封闭的空间。点着红烛,垂着罗帐。

  楼外的雨声,只成了楼内歌声的伴奏。

  "少年不知愁滋味"。

  广阔的江面上一点――孤舟。雨水不断侵入水面。躁动。江面俨然成了雨的乐器。

  风不断吹摇着舟。舟中人烦躁。

  已是壮年的舟中人掀开帘布。雨敲响船舷的木板。"咚""咚"。

  云压低了远方的'山,泛起蒙胧,一片灰蒙蒙。

  低沉的云中一点――断雁。雨水不断淋湿羽毛。震翅。

  风穿插在羽毛的缝隙。雁仍继续飞――孤独的飞。

  壮年何尝不是这样一只断雁。四处漂泊,有家不可回。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舟外的雨声,令壮年无法入睡,无法做个归家之梦。

  躲雨。在僧庐下看着外面的世界。江山易主。

  少年欢乐、壮年愁绪一一没了。看着墙上的四字:

  四大皆空。

  "人有悲欢离合",它们是无情的。

  "滴答""滴答"。

  只希望这"一声声,空阶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