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时间:2022-05-28 16:08:3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通用18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通用18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

  这本书是我在最近买的这几本书中,唯一认真的翻看了一遍的,甚至在翻看第二遍做读后感的时候发现有些话很感同身受。

  我发现不管是我还是身边很多人大部分都存在于儿童自我状态中,也就是人生坐标“我不好,你好”的坐标轴中。比如,无论我们会认为自己差劲,很在乎自己在他人那里的感受;又或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不会去先思考为什么这样,而是会怨天尤人地觉得自己是太不幸了;再或是我们会一直处于无意识地焦虑中,不自信以及沮丧。然后在对待别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去以一种自大的姿态审判别人的行为与言语,这也就陷入了父母自我状态中。特别喜欢里面心理医生的一句话“相比责怪,负起责任听着如何?”这做起来应该挺难的,因为大部分时间,我们不会认为自己的不快乐是因为自己怎么了,而是会第一时间责怪事情,责怪别人。但是希望我未来可以先审视自己,对自己负责任,让自己可以有力量去改变这种不快乐的处境。如果改变自己,就需要把自己调整到成人模式,有勇气去回顾和面对那些在童年和成长经历过程中让我们情绪低落的`事情。而做到这些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心理学的书真的好有意思哦,有这种经历的话,的确很好去懂。)

  这本书也让我想到了抑郁症的话题,就是前些年微博上也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大概也像这本书里说到的那样,真正可以得到积极结果的,归根到底都是取决于自己。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热爱这个世界,或许这个世界很糟糕,试着谅解自己,谅解他人。

  -你认为我会好起来么?

  -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每一个春天都会到来,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爱。”

  一些摘抄:

  情绪温度计:温度计有10个刻度,最低为1,代表你感觉非常糟糕,可能还有自杀的想法。中间是5,代表你感觉还不算太糟糕。最高为10,表示你非常愉悦。

  处于什么状态-存在的方式是什么?

  儿童自我状态:行为和感受都感觉像一个孩子,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这种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生活中有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像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儿童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和恐惧。这些构成了自然型儿童状态。除此之外,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也有其他因素参与进来,最重要的因素即父母,儿童会从经验中学习,对于父母的行为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的生存策略,这即适应性儿童状态。

  顺从行为的表现:同意,取悦,道歉,依赖。

  释放愤怒有攻击性的,也有非攻击性的(用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比如说撒泼,怄气,郁闷等等)

  父母自我状态: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中,我们会表现的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可以把“父母状态”想像成为一个法官,这个法官在控诉别人,给他们顶定罪,然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惩罚他们。)

  挑剔型父母状态表现:爱批评,愤怒,严厉,自我批判

  成人自我状态: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我们可以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所有的技能都可以为自己所用,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会思考当下情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关于人生坐标:也就是说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也即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自证预言—我们会控制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我们会确保自己的世界和预期的一样)就比如说酗酒这件事,人们时常会在生活不愉快的时候喝醉,喝酒过量的必然结果就是喝醉。(书中提到的一本书《人间游戏》,我觉得很有意思,描述的都是一些心理游戏,玩这类游戏的必然后果就是玩家最终会产生糟糕的,不快乐的情绪。)

  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心理游戏,在此列举不同坐标下的心理游戏:

  悲伤的儿童状态(我不好,你好)-自杀

  1、我真不幸

  2、 PLOM(可怜弱小的我)

  3、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

  挑剔型父母状态(我好,你不好)-谋杀

  1、NIGYYSOB(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

  2、你怎么敢!

  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2

  蛤蟆先生这个主人翁原本是英国一本童话书《柳林风声》里的动物主角,作者是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他为了方便人们理解,就借用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动物形象。故事以抑郁的蛤蟆先生为线索,讲述了他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开启了10次心理咨询的详细过程,随着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我们也逐渐走入了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世界。

  蛤蟆先生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直视着他的眼睛,笃定地对蛤蟆先生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蛤蟆问:“我的日子还很长,如果真有自我惩罚,我不要一直那样下去,我想过得快乐一点,我该怎么做,你能帮我吗?”

  “这么说也许有些残酷,蛤蟆,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问自己。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听说过好多身陷抑郁的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仿佛被囚禁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永远找不到出路。所以当蛤蟆先生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直视着他的眼睛,笃定地对蛤蟆先生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对于丝毫看不到希望的人来说,这段话温暖而有力量,仿佛在茫茫沙漠中发现绿洲;在干枯的草丛中发现破土而出的嫩芽;在危险的丛林中发现直升飞机;在暗流汹动的大海中发现灯塔……当你品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渐渐走出了心的牢笼,去拥抱一个全新的自己。

  整本书的结构,大概分为3个层次,一是讲述儿童自我状态,二是父母自我状态,三是成人自我状态。最后在这3个层次的基础上引申出“人生坐标”的概念。

  儿童自我状态里,儿童有天生的基本情感。如同我们面对的小学生一样,他们充满了朝气,被快乐包围。他们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愤怒,会因为流浪狗被误伤而流泪,会因为夜晚怕鬼而恐惧。

  因为是儿童,毫无自保能力,所以依靠父母、信赖父母,所以从婴儿时期到幼儿园毕业,我们会无条件地顺从父母,比如同意父母的意见,试图取悦父母。正如我不到3岁的儿子,他无条件地相信我、信赖我,仿佛我是他的整个世界。他会在我哭泣的时候,束手无策地陪我一起哭;他会在我大笑的时候,毫无理由地陪我一起笑;他会在我要求亲亲的时候,把他的额头凑在我的唇边。他全身心地爱着我,这个他在天堂精挑细选过的妈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如果成年后,我们依然无条件地依赖某个人,说明我们还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没有真正长大。

  我们在社交场合中,如果也总是附和他人,如果每次道歉的都是自己,如果每次受了委屈咬碎牙往肚子里咽的都是自己,这就意味着我们将小时候依附于大人的顺从行为带到了成年,我们小时候的生存策略一直潜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父母自我状态,是与儿童自我状态截然不同的反应。儿童是弱小的,但父母是强大的。我们在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往往会和我们与自己儿女的相处模式相似。我们会潜移默化地习得父母为人处世的态度。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训斥儿子的表情、动作、语气,竟然与母亲曾经训斥我是那么的相似,甚至如出一辙。

  长大后,工作后,我们也会遇到看上去很权威,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的人,永远都像法庭的审判长一样,忙着给你定罪,忙着惩罚你,忙着操碎你那本就有点受伤的内心。就算是儿童状态里的人,他也有父母自我状态的.那一面,那个不断批评和惩罚的对象就是自己,自我批评、自我否定,自我惩罚,仿佛被永远囚禁在没有阳光的黑暗世界中。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我就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持有消极的态度。可是一次与权威的叫板中,一次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一次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我决定自我救赎,放过自己,原谅自己。最终,我与平凡的自己和解。

  最后一个层次就是成人状态里的我,我既不用紧张来自父母严厉的声音,也不用蜷缩在卑微的儿童情绪里。我身心放松、乐观自信,能够理性思考,能够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对待周遭的一切,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个层次每个都有其必要,但就重要性来说,只有成人状态下,我们才会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儿童状态奔波于情绪,父母状态忙着批评教育,只有在成人状态,我们才能活在当下。

  蛤蟆问:“我的日子还很长,如果真有自我惩罚,我不要一直那样下去,我想过得快乐一点,我该怎么做,你能帮我吗?”

  “这么说也许有些残酷,蛤蟆,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问自己。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这个问题我想我已有了答案,我要爱自己。有人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我要重新审视我的人生,我也慢慢学会感谢生命旅途中出现的所有人和事。感谢他们,让我变成了我想成为的样子。

  最后,感谢我成为了蓝色海共读沙龙的小秘书,感谢恩师兰梅老师对我的信任。愿在成人状态下的我:努力地向下沉淀,向上生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3

  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源于朋友的推荐。在此之前,我对这类型的书接触不多,而这一种以叙事为主,再逐步深入的,着实还是所见的第一本。

  书籍篇幅不长,最具特色的是他的描写方式。将让外行人一看就晕的心理知识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理论与情节相结合,有停有顿,不会给人增添太多的阅读疲劳感。

  这是一只患上抑郁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的鼓励下去看心理医生,接受治疗最后获得新生的故事。在看着蛤蟆先生逐渐变好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也跟着接受了一场心灵治愈之旅。

  我跟蛤蟆先生一样,第一次接触“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等这一些看似简单,实则真正贯彻却需要细细品味的名词。跟着苍鹭医生的节奏,循环渐进,像洋葱一般,一层一层由浅到深。

  这本书于我最大的收获,其实在于联系书中内容,以新的角度对自己重新的认识和学习。蛤蟆先生在理解和联想中,学会大多时候能够以“成人自我状态”来看待问题,学会打破自己给自己设的心理游戏,改写自己的剧本获得新生。我感受着他的心路历程,又如一个陪伴者看着他治愈。在这过程中,我也学着回想我的过去,我的现在,试着将苍鹭医生所提到的东西与我自身联系起来,以另一种方式看待事物。

  我曾听一个网友说他对心理咨询的看法,他曾简单的概括为“政治书”,给予你心理暗示,告诉你世界很好。但跟着蛤蟆先生走了这么一遭后,我却觉得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与心灵打交道,将迷途的人们以一种温和且坚定的方式带回正轨。

  我印象最深的是蛤蟆先生与苍鹭医生的第一次会谈,仅仅只是简单的几个提问,却顿时让蛤蟆先生意识到心理咨询的意义所在——是他想让自己变好,不是别人,也不是出于其他目的。在更多的情况下,苍鹭医生都采用倾听和询问的方式,而不是单方面一味的灌输思想,更多的是逐步引导蛤蟆先生主动诉说,给无助的人一个安心的发泄口。我想这就是心理咨询的魅力所在。

  这本书的几处细节,也让我不由联想到的社会中一些真实的现象。

  据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患抑郁症,却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疗。这又是为什么?就像书中河鼠、鼹鼠和獾三者对心理咨询这一事的看法,保守的河鼠曾打过退堂鼓,觉得不如吃几片阿司匹林来得有效;鼹鼠和獾也觉得心理咨询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这和现实生活中那些对“心理咨询”有偏见的人有着同样的`性质。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偏见,才导致了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的治愈率依旧很低,不是不想治,而是不敢治或者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式去治疗。而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是影响治疗的因素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病,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大“杀手”。

  精神疾病治愈率低是一类问题,然“为什么会产生精神疾病”这一问题又值得人们深思。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这一话题也是热议纷纷,著名主持人董卿也在多次访谈中提到这个话题。父母享有极大的权力,以塑造子女人格的雏形。然而在某些过于严苛的要求下,孩子却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就如蛤蟆先生的父亲对他总是一味的否认和斥责,这和他之后的自我否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能说我们没办法改变原生家庭,也没办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接受它,在重新认识它的过程中获得希望和动力。

  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只是一部分因素。心理问题的源头,仍要追溯到个人本身。

  许多人在遇到生活不顺时,更多的是怪人怪事。蛤蟆先生将自己心灵受挫的大部分原因总结为父亲的严苛和獾的斥责,但却忽略了一个事情——如果你不愿意,没有人能逼你做任何事情。在书中的第八次谈话,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让我眼前一亮——心理游戏。当苍鹭医生解释后,我发现在很多时候,我和蛤蟆先生一样也处于“我真可怜”和“PLOM(可怜弱小的我)”这两个游戏中。

  蛤蟆先生在慢慢分析自己的处境和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后,他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剧本。同时我也明白了,人生是自己的,别人享有建议权却没有支配权。怨人怨天只会让人沉浸于失败和低落中,也不要将所有的希望寄托给别人,因为只有自己站起来了,才是真正的站起来。

  这本书不仅让人们增加心理知识的了解,更是在纠正着人们对心理咨询这一事物的认识。当人们真正陪着蛤蟆先生走过了“心理咨询”这一遭,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

  当今时代人们对心里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以及开放了相关课程,人们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高,这本书也与时代所需紧紧契合着。

  我很荣幸能够陪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与此同时,这躺心灵列车也在等着你们上站。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4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这是一本心理辅导书,通过童话故事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向我们展示出来。主人公是只蛤蟆,你没听错,是一只蛤蟆,此书带入感极强,谁读此书谁就变成了蛤蟆。虽然是一本故事书,但是却描写出了我们成年人面对焦虑和抑郁时最真实的感受,蛤蟆先生通过十次心理治疗成功从困境走了出来,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原来,我很重要!

  先来看一下蛤蟆先生抑郁时的状态:

  “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很长时间里,我时不时都会这么想。当然,确实有些时候一切似乎都好起来了,好像我可以真正去干点什么。可随后我的兴致就低落下来,没了做事情的劲头,接着就跌入了我所熟悉的悲伤情绪里。”

  在第一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在我们出生时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在第二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以情绪做媒介分析了蛤蟆先生的童年: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

  顺从行为:如果你被迫顺从某个人,就意味着你不与他争辩。你照他们说的去做,而且同意他们的想法。

  依赖父母: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减少并最终打破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很少人能完全达成,而很多人会依赖一辈子。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在第三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解释了蛤蟆先生的愤怒方式:

  释放愤怒:所有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伤害,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

  在第四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父母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在第五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儿童、成人、父母三种状态就形成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

  在第八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人生坐标:

  人生坐标: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在第九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这类游戏的发起基本上都不是出于真诚,不像正常游戏那样只是让人觉得兴奋好玩,而是会产生非常戏剧化的结果。表面看起来实事求是,其实真正的意图却并不正大光明。游戏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在社交层面上,似乎一切都是公开诚实的。而游戏玩家的'真正动机却隐藏在心理层面,同时也隐藏着欺骗。至于游戏的必然后果呢,全都是让人产生负面情绪。

  举例1:“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

  这是人们经常在工作场合玩的游戏,这种游戏能让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火,借此证实“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他们会证实别人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接下来,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

  举例2:“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

  这种游戏能让你自卑或者自责,从而证实——你一无是处,他高人一等。这会加强他的道德优越感。

  举例3:“我真不幸”

  这种游戏能让低自尊的人常常觉得生活对他们不好,却更善待别人。概括的说,处在“你好,我不好”人生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玩这个游戏的人确信他们是不幸的,会随时给你报出一长串遭遇过的不幸事件。

  在第十次治疗时苍鹭咨询师给了我们一个知识点——情感智力:

  情感智力:也就是情商的世界,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概括而言,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的更远,因为它能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从开始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到不愿意面对,觉得丢脸恐惧,再到了解自己的成长中原生家庭的羁绊,童年中的亏欠,成年后愤怒背后的故事,最后说出“我好,你也好”。蛤蟆先生被治愈了,同时也治愈了你我。

  为什么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非常震撼?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前段时间也处于抑郁阶段,通过蛤蟆先生我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情况,我很庆幸此时读了这本书,它带给我很多正能量。我也坚信很多人都会感到焦虑和抑郁而且无法摆脱困境,那么这本书推荐给你。我是贫僧,谢谢您花时间观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5

  冲着这本书的排行版与名字好奇心,开启了学习之旅。粗略看完一遍后对于心理咨询具体的点位与其中交流的互动依旧不是很清晰,于是拿起笔展开二度阅读。同比这一次阅读的更深入些。

  心理咨询,在世俗角度或以往认知里,仿佛它就像一个疾病,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有毛病。那是一个很深的认知误区,就如抑郁与抑郁症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内容。一个是状态一个是病症。天会下雨也会阳光,月有圆也有缺,都是不同的状态。国外心理咨询是很普及的活动,仿佛就像社区服务点一般。而国内往往有点“谈虎色变”,当然目前认知与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倒是可喜。但当前青少年自杀率,厌学率等系列数据表明,单认知提升已远远不足,甚至专业性贴入社会各通道,有点迫在眉急,尤其是“祖国的花朵”。

  咨询的过程,并非我们平常以为的,说教传授,更多的是引领来访者不断进行自我探寻,自我反观觉察,让来访者自己生长出力量。所以一切的咨询前提必须是从来访者自愿开始。

  一个人的年龄分为生理年例与心理年龄,可能他有很好的学历工作能力等等,但也可能拥有一个很小的心理年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常有3种模式的心理状态,即将:父母型状态(扮演指责批评权势等),成人状态(理性客观地分析处事),儿童型状态(弱小受伤无助等)。

  一个人的童年心理轨迹往往决定了后面整个人生对待人事物的相处模式或者是总基调,就如一开始种下的因,在后面的一切都是结的果。而且大多是不太滋味好的果。而要破这个原有轨迹,意味着改变,改变意味着痛苦,而且可能是一段漫长的`改变过程。

  情绪的力量与作用远比学习一门技术知识更关键,因为它是内在的力量。就如当下很多优秀的人可总觉得过不好一生。因为内在生命核心力不足。所以觉察内心世界,观察每一个情绪背后的需求是十分重要且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成为“我是我的观察者”,观察每一个起心动念。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之来处。

  愿我们都成长为一道光,

  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安。愿好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借以童话《柳林风声》的角色书写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故事内容以活泼开朗的蛤蟆先生患上抑郁症,朋友们劝他去看心理医生,然后在与心理医生苍鹭的对话中逐渐与自己和解,放下小孩子的心性,找到真正成熟的自己这一条线展开。主要表达的是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

  故事结尾是个常规的好结局(这儿有点跟不上庄园世家子蛤蟆先生被治愈的速度),在最后所有的小动物都明白了无论风险如何,都必须继续前行。可大家都知道数十年所经历的童年创伤仅凭几次心理咨询对话就能被治愈吗?这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这样的结局让人充满希望。

  第一次了解原生家庭、儿童心理创伤等概念时是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当我看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这章后,了解到父母的爱是不一样的,父亲与母亲扮演的角色有偏差,会使孩子性格往单一方向发展,童年父母给孩子的爱对孩子成年后甚至是一生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蛤蟆先生》这本书中说“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带到世上来,他们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原生家庭是绝对完美的,因此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因此在看完《爱的艺术》后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时,像是被重锤敲了一下,我尝试着把我童年的经历就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完整的'放映了一遍,这是个较为痛苦的过程,好比在镜子前将看似完整的自己一点一点撕开,逐步拨开自己身上的每个角落查找,然后发现每个地方都有需要去填补的地方。于是产生了对自我、父母、家庭的思考。

  看《蛤蟆先生》后比较有代入感,将自己代入到每个动物身上,发现他们身上的劣根有部分都是我自己,于是得到提醒要尽量改变自己的这一部分。从中也得到启发:辨别三种自我状态“父母、儿童、成人”、自证预言与人生坐标、心理游戏与角色扮演。

  最后希望自己能成长为一个有共情能力(具有强大的意识,了解自己的情绪,能从不幸中重新振作,能控制得住冲动,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高情商(也指共情能力,体现在成熟和自我接纳和求同存异接纳他人)、独立自我(做自己的自豪感)的成人状态。

  将自己剖析这无疑是个痛苦的过程,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正如那句所说的:没有一种觉醒不带着痛苦。但是正因为有觉醒才会有改变,尽管没有那么容易脱胎换骨。

  所有的爱都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包括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恋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自己对自己的爱等。就像是学习其他的艺术一样,如音乐、绘画等。那自己爱自己无疑是最重要的,足够的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爱这世间万物,所以请务必学会好好爱自己!

  最后,引用这本书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7

  读完这本书,不仅是蛤蟆先生去看了心理医生,随着书中几次谈话的进行,我好像也去看了心理医生。我忽然明白,认识自己是很重要,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就像一开始脑子里一团糟的蛤蟆先生,在经过与咨询师苍鹭的一次次谈话与一次次引导下,开始正视自我,理解自我。

  书里的每位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是蛤蟆的好朋友,但却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要对他好,忽视了蛤蟆自己内心的感受。在看到后面的几次谈话后,我认为导致蛤蟆变得糟糕的原因除了朋友们对他的所作所为,更重要的是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

  蛤蟆的家庭看似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大户人家。在这样的家庭里生长哪里会有烦恼呢?可是这样的家庭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年龄尚小的蛤蟆的内心,以及长大后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苍鹭说过:“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因为我们无法逃离,所以我们必须得学着调整自己,就像父亲不让蛤蟆哭,他只能调整自己不哭。但这样蛤蟆就不能表达内心的压抑,一直处于低自尊的状态。并且,少了这份情感,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成了一个残缺的人。童年的经历使他常常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以此减轻自己所受伤害带来的影响。但好在有苍鹭的引导让他找回了自我。

  原生家庭多多少少都会对我们造成影响,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责怪父母。父母也是人,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不能苛求他们的教育方式做到完美。我们要认识自我,认可自我,提升自尊,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8

  读点心理学不仅是为了了解自己的行为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也为了了解其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就能从不同的视角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读。

  书中写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在小时候形成的,“婴幼儿会从经验中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涉及用脑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我们学到的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这套应对行为会跟随我们一生,直到我们改变它。“我们一直深受行为模式的影响,直到有一天你看到它,并决定改变它。“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独特看法,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在我这里的世界。”此后的一生我们在不断的强化自己构建的世界观,“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书中谈到了心理学的专业概念“自我状态”,“自我状态是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对对应的人,成人的自我状态是理想的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行事,它能让我们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处在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只是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怎么做。”处在父母的状态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想要把控所有事件。处在儿童的状态依赖心强,存在逃避责任。

  为什么相似的事情重复发生,是你决定了别人可以怎么对待你,以前不是很理解这句话;人有时候都很难自己,如何能控制其他人?在书中找到了答案。“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后都让你显得很蠢,让对方占了上风,让你感觉又变回那小时候那个可怜弱小的自己,到底是纯属倒霉,还是因为你用某种方式和对方共谋了这件倒霉事。”听起来匪夷所思,实际情况可能就是这么回事。“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的情境下,不经大脑就自动做出反应。”

  感受是基于外部事件的影响还是基于我们的选择,阿德勒心理学强调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客观事件本身。同样这本书中写道“我认为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人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从对于自己的信任和他人的信任的两个维度,划分出四个现象。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其中我好你好是一种理想状态,“他们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得懂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我好你不好的典型特征是挑剔父母型,对应生活中总是挑别人毛病的人,生活中这类人可能是某个挑剔的同事。我不好你好处在悲伤的儿童阶段,存在自卑,对应生活中自尊水平较低,总是在自我否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9

  最近几天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这是一本心理学咨询入门的畅销书籍,讲述了一只抑郁的蛤蟆先生通过去做心理咨询,重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最终找到自我、重获快乐的故事。

  书里的蛤蟆先生在外界看来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家世显赫,生活富裕。以前的他是大家眼中的开心果,但现在的蛤蟆先生却神色黯淡,变了一副模样。朋友们十分担心他,决定送他去苍鹭先生那里做心理咨询。在开始咨询的时候,蛤蟆先生坐在那里等着接受指导,希望听到苍鹭先生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但是苍鹭却拒绝了他,苍鹭先生对他说:“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处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来咨询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朋友们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对于蛤蟆先生来说,“合作”是个新鲜词,第一次他不再被人当做命令或是说教的对象,这些年来,不论做任何决定,他总是习惯性地问问别人,不管是严肃的獾还是明智的河鼠,仿佛这一问,责任就从他自己的肩头卸下了,不管事情的好坏,都和他无关。

  在后续的咨询过程中,苍鹭先生问了蛤蟆先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蛤蟆先生以前从未思考过的,因为以前的蛤蟆先生总是让周围的人告诉他答案,他也会努力地让大家对他感到满意,为他骄傲,甚至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久而久之他都忘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经过每次和苍鹭的聊天,蛤蟆先生开始重新寻找自己,思考那些往往会勾起痛苦的回忆,但在这个过程中蛤蟆先生也在不断地找寻自己,接纳自己。

  蛤蟆先生和苍鹭在最后一次面谈中讨论了“高情商”的含义。“它和智商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商真正的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成年以后“高情商”是我们需要培养的,情绪稳定能帮助我们减少焦虑,提高生活幸福感。

  作为一个做过心理咨询的人,我在这本书中更能找到共鸣,同时也让我回忆起之前做心理咨询的经历。心理咨询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我的方式,我非常庆幸当时去尝试了这种方式,并从中获得了成长,走出了当时的焦虑,并且现在也能够主动地探索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处于平和快乐的状态。

  了解自己是一生都值得探索的命题,在探索内心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甚至惊喜地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从而接纳自己、顺从内心,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平和幸福。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0

  五个小时,可以帮你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可以帮你深入了解心理咨询是怎样带来改变和成长的,你是不是也很心动?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一只热情又爱冒险的蛤蟆先生,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失利导致心情抑郁,然后去做心理咨询,每一次的心理咨询都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一点点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最终恢复了热情和活力。全书只有10.8万字,人们的阅读速度一般是每小时2万字到4万字,按最慢阅读速度2万字/时,5个多小时也完全可以读完本书。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你要不要尝试一下?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消除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比如有些人觉得只有得了心理疾病才做心理咨询,或者像书中所说那是针对经历过严重或者可怕事件后进行的一项神秘活动。不是的!心理咨询其实是一件普通的、科学的事情。每个人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心理问题或者说是心理困扰,比如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抑郁、亲子关系紧张让人烦闷、亲密关系无法调节让人痛苦、绝望等。心理咨询师帮助人们解决的是心理问题,不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属于精神科医生的职责范围。

  另外一个误解就像书中的蛤蟆先生一样,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见了心理咨询师就说:“是他们让我来做心理咨询的,你告诉我怎么做才能好受一些”。其实,心理咨询应该是一个自发自愿的过程,来访者有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改变自己,也就是所谓的“助人自助”。来访者不能像学生时代一样被动的听老师讲课,学点新知识就算完成任务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痛苦的来源并摸索出解决痛苦的方法。咨询师在整个过程中会倾注全身心的`关注和陪伴,使来访者更高效的完成自我改变和成长。

  书中描述了蛤蟆先生每一次咨询的详细过程,从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对话中,我学会了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联系过去再看向未来的思考方式。这种方式帮助我更好的理解自己,有效的改变自己的行为。

  有一次,爱人开车送我去办事然后他再去上班,因为时间紧张导致他有可能迟到。一路上他在不停的表达自己对于迟到的焦虑,而我却一直默默无语。自己事后一直在疑惑,当时的自己为什么那么冷漠无情,跟平时相差很大呢?我尝试着用咨询师的话问自己。

  “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我有点内疚、有点不知所措,我想要安慰他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种感受让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小时候我妈对我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为了你,你还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吗’。那种内疚感、无力感很相似,甚至还有点愤怒。”

  “现在的你,理解了当时的自己吗?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是的,我理解了。默默无语的我其实回到了‘适应型儿童状态’,体验着跟童年时候一样的感受,然后用相同的沉默回应了那种感受。如果是现在这种‘成人状态’,我可能会向他表达因为自己的拖延导致时间紧张的歉意,会安慰他帮助他缓解焦虑,也可能会跟他一同探讨避免迟到的其他解决方案。”

  从问题中看清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然后回忆小时候是否有相似的情境,再回到当下用理性大脑解决问题。这种思考方式不但揭开了我的疑惑,也让我有了建设性的方法。如果以后再有类似的内疚感和无力感,我相信可以更快速的理解自己,帮助自己跳出“适应型儿童状态”,回到“成人状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作者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Robert de Board,他巧妙的将自我心理探索的一些实用方法和技巧在一个小故事里缓慢发酵并推演出来,深入浅出。故事里患了严重心理疾病的蛤蟆先生,在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之后,慢慢跳出了童年伤痛带来的困扰,并对未来有了清晰的方向和规划,他身边的朋友们也相继产生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是个不折不扣的happy ending。

  当然,我们不要去探讨现实生活中十次咨询能不能解决一个困扰人生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样的问题,伤痛的治愈可长可短,有些人用一生来修复伤痛,还有些人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伤痛是什么。一句老话——幸福大抵相同,不幸则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其实旨在帮助人们找到各自的伤痛,以及背后相似的原因——那个源头,换句话说就是引领我们发现问题并寻求背后的答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我们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疗愈。

  蛤蟆从最开始那个想要依赖苍鹭“给出”答案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愿意主动配合和探索的“成人”,他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得到”过现成的答案。咨询师苍鹭大多时候扮演“倾听”的角色,引导蛤蟆“说出”自己的故事,而“说”的过程其实就是蛤蟆与自我生命链接的过程——他一边说,一边发现,一边产生疑问,这时苍鹭又适时扮演起另一个角色:“讲解”,帮助蛤蟆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剥茧抽丝的过程中,蛤蟆多年来的诸多困惑得到了开解,心态也逐渐变得积极爽朗起来,而作为看客的我们都感同身受吧:是否也曾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他人?又为他人的眼光严苛自己?情绪没来由的失控?还有深陷“心理游戏”的泥沼直至赢了游戏输了自己……人生似乎总有解不开的小疙瘩,拧巴成了情绪,其中有一种叫“愤怒”的情绪,苍鹭用两个例子来说明它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强烈的,如同煤气罐的爆炸,威力很大,杀伤性也很强,我们可以理解为雷霆震怒;还有一种是不带攻击性的缓慢释放,这种方式可以持续很久,几小时甚至好几天,便是怄气,这种情绪我很熟悉,为了抵抗父母老师的严苛,向外顺从讨好,向内用利剑伤害自己。而这些从童年发展而来,用来自我保护免于受到伤害的防御机制,会幻化为成年人一些不当的行为策略,虽无关“道德”对错,但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怄气,实在是件有点让人尴尬的事,而更尴尬的,是鲜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成长的寓言》那一章,蛤蟆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之前从没意识到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你拥有怎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一样,得看走不走运。”苍鹭说:“你说的很对,蛤蟆。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所以,我不断学习,觉察,接纳和自我疗愈。没有伤痛的童年鲜有发生,看到伤痛却惯于指责也无济于事,只有尝试谅解并和过往妥协,积极的做出改变,才能拨云见日,看到新世界。

  今晚和一个友人聊天说起,我心里有一股劲儿,这股劲儿一直在推动我四处冲撞,像个充了气但没收口的气球,漫无目的的飞,我想,这可能是一股想要“找到答案”的劲儿,始终不满现状,始终不信摆在眼前的答案,始终想要追寻真相。而现实中的答案并不会像故事里那么完美自洽,可能是遥远的一个点,可能是近前的模糊一团,需要漫长的时间使之变得澄明清澈。

  但只要在找寻的路上,终归我会无限接近想要到达的地方。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2

  上回咨询后蛤蟆发现童年回忆的某些部分让他非常痛苦,第四次来咨询的蛤蟆感觉自己很悲伤,似乎又抑郁了,还嚎啕大哭起来。咨询师告诉蛤蟆,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否认它们,不论是无视还是压抑,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如同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这一回蛤蟆跟咨询师分享了他与父母童年相处的具体经历,比如严厉正直爱训斥和责备的蛤蟆父亲曾经当着好几位大学同学的面来指责他,而母亲也曾当着大家面问他有没有穿干净内衣,让他觉得难堪。这次面谈根据蛤蟆童年的经历,他们进一步总结出了蛤蟆的.适应性儿童顺从行为。该行为可能导致他学会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这样的人可能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过。

  第五次见面蛤蟆觉得比之前开心一点了,睡眠也好些了,多了一些自己感情兴趣做的事情。此时的蛤蟆情绪温度计刻度在5或6的位置。上回面谈在咨询师与蛤蟆一来一往的沟通中,他们发现蛤蟆已经很久没有发怒过了。回去后他琢磨着自己的愤怒情绪,发现是跟内疚感连在一起的。这回面谈他们想共同分析一下为何蛤蟆缺少愤怒。咨询师给出了下图并进一步解释道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但是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蛤蟆作为成人也采取过撒泼的方式。我好像很长时间都很叛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3

  最近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本书沿用了《柳林风声》这本在英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书里的人物,以蛤蟆先生为来访者,苍鹭为心理咨询师,展开了一段为期十次的心理咨询。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蛤蟆也从第一次咨询的情绪温度计的最低点(1—2),上升到了第十次咨询中的情绪温度计的最高点(9—10)。

  为什么仅仅通过十次面谈,蛤蟆竟从悲观厌世转变为以前的熠熠生辉,甚至产生了新的人生规划,也许这就是心理咨询的神奇作用吧!我认为苍鹭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了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方法理论,并一步步引导蛤蟆通过不断自省,认识问题,转变对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在这个咨询过程中,苍鹭真的是把启发式教育运用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蛤蟆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发现、提出问题,自己回答,当蛤蟆领悟到那一步的时候,苍鹭再上升到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帮助蛤蟆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后面隐藏的深层动机。

  首先,我们来看下这本书里的人物关系。蛤蟆先生出生在一个社会地位很高的家庭,家里拥有酿酒厂和大庄园,父亲给他的印象是严苛,总是用责备的语气训斥他,母亲则把他当小宝宝,认为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没错,这就是蛤蟆出生和成长的原生家庭,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蛤蟆从小养成了顺从、道歉和依赖的行为模式,蛤蟆也经常处于本书中提到的“儿童自我状态”。

  苍鹭心理咨询师把人的心理状态分为三类: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三种状态中进行切换。这三种状态根植于人生坐标的`不同象限。

  如果人从小形成的观念是“我不好,你好”,正如书中的蛤蟆,从小受到父亲的苛责,形成了低自尊,容易受困于“悲伤的儿童状态”,经常玩“PLOM”心理游戏,“PLOM”是“Poor Little Old Me”(可怜弱小的我)的缩写。虽然双亲已经去世,但是蛤蟆总是认为朋友们在不断地指责自己,这也是蛤蟆在本书开始抑郁、焦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朋友老獾,总是拿严厉的目光审视批评自己,让蛤蟆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这本书里另一个比较典型的人物就是獾啦,他是蛤蟆父亲的朋友,总是喜欢对蛤蟆先生的生活指手画脚,獾的人生坐标是“我好,你不好”,对蛤蟆时刻处于“挑剔型父母状态”,我相信大家在生活里也遇到过獾这样的人物,也许是你的父母,亦或曾经的老师、领导。这类人经常玩的心理游戏是“NIGYYSOB”,“NIGYYSOB”是“Now I’ve Got You,You son of Bitch”(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他们常常会占据权利和权威的制高点对别人评头论足。说实在的,有个獾这样的朋友的人,还真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

  当然最健康的人生坐标就是“我好,你也好”啦,处在这个人生坐标的人对应的是“成人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指人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不被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不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思考当下的情况,基于事实决定要怎么做。

  苍鹭心理咨询师通过十次心理咨询,逐步引导蛤蟆先生从“儿童自我状态”过度到“成人自我状态”,帮助蛤蟆先生摆脱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蛤蟆先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和领悟。

  书里详细介绍了“儿童自我状态”的概念,并提到了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移情”,以及人本主义学派重视的“共情”,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读下原文。

  本书提到了另外一本广受欢迎的心理学著作《人间游戏》,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可惜目前只有台湾翻译的繁体字版本,希望简体翻译版尽快面世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4

  一个淡定友爱的母亲和一个热情开朗的父亲会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氛围。

  ——题记

  上午和中午花了3个半小时看完了这本只有10.8万字的心理学入门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平心而论,其中很多观点让我醍醐灌顶,很受启发。

  看完一本书还是要”标记重点”和来一次小总结。蛤蟆最近变得抑郁了,心理医生发现和他的童年经历分不开,家人的严格要求让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长大了,自己也没有得到身边朋友的肯定,他活在了儿童状态,像儿童一样取悦身边的人、道歉(怀疑自己)、依赖,通过怄气的方式来释放愤怒。每个人也有成人状态和父母状态,只是运作方式不同,后者让别人感觉处在一个不平等的位置,而成人状态是一种理智的`状态。

  其中有一句话:别人或许会影响和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高情商的人理解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并且掌控它,能够管理情绪,控制冲动,延迟满足。

  要提高自己的情商,特别是控制情绪和延迟满足的能力,要跨越自己常用的不成熟剧本,要很快能够调整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智商与生俱来,而且都差不多,但只有情感智力才能推着我们走得更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5

  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前几天偶然遇到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刚刚读完,趁着这股热乎劲,想要总结下自己的读后感。

  眼下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在处理技术问题,那些技术问题相比过去要难得多。受教育的人也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了解物理世界。可是个人的情感智力,也就是情商世界,我们了解多少呢?

  我们需要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也许更重要的`是,需要能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认清当前的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带着一个小小的儿童,当一个人以儿童自我状态与人交往时,他的情感、思考和行为表现等就会表现得像孩子一样。

  父母自我状态:我们从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里拷贝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成人自我状态:一个人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其思想、行为和情感都指向于此时此地,具体表现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

  当你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时候,都是潜意识进入的,很难感知到,这两种状态都是长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原生家庭影响很大。要常反思自己的状态,需要进入到成人自我状态中去形成自己的个性情感状态。

  人生坐标

  这个坐标可以用来理解行为的方法,尤其是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

  “我好,你不好”坐标的的人会加强自己的优越感,总需要攻击或谴责别人。比如我们童年时候的父母,公司里的上级领导。其他坐标的相对应类型的人,大家可以多思考下。

  当你理解了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基于哪个坐标后,就能很好地消化接下来的沟通了。我们自己要做的是基于“我好,你也好”的状态下,进行进一步的对话。

  基于以上的认知,才能了解自我意识,把控自己的情感,管理自我的情绪。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6

  本书用简单易懂,且充满趣味的小故事,表达出人的各种潜在心理,帮助大家正确审视认识自己,完善大家对待别人对待生活的认识。让大家能轻松的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不用于《自卑与超越》和《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那样充满心理学术语的表达方式,也没有那么晦涩难懂。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拟人人物蛤蟆先生为主人公,内容以蛤蟆先生数次拜访心理咨询师苍鹭展开。

  通过这个过程向我们揭开了我们内心深处埋藏的不易察觉的想法。轻松易懂。

  用有趣轻松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让我们能轻松的卸下习惯已久的盔甲,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让我们不再审判惩罚自己。

  文中以三原色来表示人最基本的“喜”“怒”“悲”情绪。

  文中把童年时期学习到的与人相处的方式称为“儿童自我状态”

  把在父母身上学习到的相处方式称为“父母自我状态”

  把能自我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的状态称之为“成人自我状态”

  在“儿童自我状态”时,我们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会再现过去的'情绪。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自然型儿童拥有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适应型儿童为适应父母和环境做出的改变,形成的性格影响深远,以至于成年后某些特定场景,也能使人进入儿童自我状态。

  在“父母自我状态”时,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用言行重复你父母那里学来的价值观和观念,并证明给别人,让别人接受。

  在“成人状态中,我们能理性合理的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我们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技能为自己所用,且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趋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重点:没有人能让我们自己产生感受,任何感受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比如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书中告诉我们,回忆过去时,不在谴责自己,而是客观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从中学习领悟,不在内疚。

  书中苍鹭提出了人生坐标:

  1、我不好,你好:低自尊的人容易玩“我真不幸”和“可怜弱小的我”等“受害者游戏”,这时候人们处于悲伤的儿童状态。

  2、我好,你不好:这一类人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容易玩“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以攻击和谴责别人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这些人处在挑剔型父母状态。

  3.我好,你也好: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信自己信他人。不要对他人的话添加自己的主观臆想。而是理性分析作出回应。

  重点:不要在他人的神情中寻找认可或不认可,不要把关系搞得像父母与孩子。拒绝依赖别人!

  高智商的同时人们也需要高情商,情商高的人,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起来,能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高情商的人能产生共情,彪是他人的感受,回应他人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作者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自我洞察力和情商,而这显然效果显著。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再文中数次提到“轻松”这个词,这是我的真是感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能让你在放松松状态下完成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7

  这是一本可以代入自己去看的书,越看越上瘾,会引发思考,同时越看越觉得自己有病。

  那种感觉大概就叫做:蛤蟆竟是我自己。

  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围绕在蛤蟆先生身边的人,都能在现实中找到例子,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某人。

  突然就理解了蛤蟆的心境,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拿着手术刀,向自己下手。

  原本以为能够像是童话般轻松读完的`,没想到能读得那么深,看一遍还不够。

  但是总的来说,是一本让人看过后会进行思考,对比自己的情况去想象,并且感觉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的书。

  虽然最后部分蛤蟆先生完全走出来了,感到豁然开朗,但是我自己读完后却觉得没那么简单,结尾部分的转折有点大,被蛤蟆甩下了,转不过弯来。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本能给予人勇气和鼓励的书。即使没有学过心理学,读起来也毫不费力。

  跟着蛤蟆先生的脚步,经历探索和成长,是一场有趣的体验,尽管没有他那样跌宕的人生经历,还是能从中找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阅读过后,对人际关系和一些烦恼,看得更透彻了些。

  如果你正在经历低谷,或者曾有过那么一段黑暗的时光,或者仅仅是迷茫、常常觉得不在状态,这本书可能会帮你走出来。

  希望大家都能振作起来,重新变得开心,勇敢面对生活,越来越好。

  下一本计划要看的是《被讨厌的勇气》,还是立个flag,一周读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8

  初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感觉应该是很有意思的科普书籍,后来在一次督导中听到李松蔚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对它有种不一样的期待。这是一本科普书,同时也是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中程咨询的书,通过设定一些动物角色,讲述故事,让我们得以窥见,在来访者身上所发生的变化。读下来,觉得感触很多,因此这本书可以多读几遍。

  一、抑郁是可以有明显的外在线索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例子。某某人因为抑郁自杀,这是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案例,但是听到的更多的话是,这人平时好好的,怎么会抑郁呢?

  作为高中心理老师,在工作中接触更多是青少年,很多学生会来到咨询室自述最近心情低落。但是直到去医院诊断为抑郁,还是会听到家长不解的声音:“我们好好的,怎么会抑郁了?”“就是学习而已,除了学习也没有其他的事情,怎么想这么多?”“不能吃药,吃什么药,休息几天就回学校吧。”一方面我们的大众对抑郁症视为洪水猛兽,另一方面,对于真的得了抑郁症的人,却没有给予适当的理解。

  随着心理健康疾病越来越走进大众的生活,其实也有很多人知道,抑郁其实早有线索。就像书中的蛤蟆先生,在朋友们眼中,他具有冒险精神,善于各种活动,当然也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但现在,抑郁包围了他。

  只要我们保持一点点敏感,其实很容易发现身边的人有一些异乎寻常的变化:性格、情绪、生活状态、生活兴趣……我们每个人其实并不缺乏能够识别出他人变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到并理解这种变化。

  二、抑郁这种无力感可能由来已久

  抑郁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无力感,对生活的无力,对自己的无力。而在接待很多学生的过程当中,会发现,抑郁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也不是一次失败挫折之后对自己的评价。它源于长期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事件的看法。

  我们的情绪状态其实就是一条波动的曲线,在一定范围当中出现变化,有时候很积极,有时候也会越过中线,很消极。这个时候,我们会有自身对于生活事件的评价,或者看法,甚至是对自己的看法,把我们从偏离的轨道上拉到中线的位置。但有些人,积累太多,从情绪体验,到自我认识,到对外界的看法,当所有围绕着这个人每一个元素都在说着消极的话的时候,那它就没有办法有力量再回到正常的波动的水平了,就像顷刻崩塌一样,一直沉到最底层

  表面上看蛤蟆的问题是朋友们对待他的方式,比如不怎么认真听他说话,对他批评指责,忽视他,等等,但根本的还是从小的经历,让他觉得不被看到。严苛的父亲,从小对蛤蟆的要求非常高,在他看来,蛤蟆永远做不到很好的事情,好像永远也不会让他满意。母亲对自己很好,但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父亲,总是不能很亲近自己,永远把自己当作小孩子来看待。

  一个强势的父亲,一个弱势的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在他的内心当中,或许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没有办法和谐发展。拥有挑剔型的父母,作为孩子,是否能够发展出接纳自我的人,这可想而知不太可能。

  我们就是会在人生当中的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我是谁”这个问题,整个人会陷入到杂乱无序的状态,再重新整合自我,成为全新的自己。而抑郁,也赋予了蛤蟆这样的时刻。其实,抑郁并不可怕,真正有影响的是对抑郁的误解。

  三、精彩部分摘录及感悟

  1.只有自己想要改变,咨询才有效果。

  一开始的时候,蛤蟆并不想改变现状,甚至他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即便他知道自己似乎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当中,但是他的朋友们很担心他,劝他进行心理咨询,并且还帮他预付了几次的费用。但在咨询中,其实这样的动机,没有办法进行下去。这一段其实处理的特别棒。引入原文的话“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也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人。”

  我们在咨询的时候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学生本人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意愿,是家人或者老师要求来到咨询室的,这个时候,我会明确他自己想要咨询的意愿有多少。有的会在第一次咨询之后,还有想要变好的想法和意愿,有的会明确第一次咨询之后就再也不愿再次咨询。当然,为了取悦别人而选择听从别人的建议进行咨询,这本身也是值得讨论的内容。我们要知道的是,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的力量,但这个改变一定是自己想要去做的。

  2.心理咨询师的信仰

  当蛤蟆问咨询师:“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苍鹭直视着他的眼睛:“蛤蟆先生,如果我不是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这句话感动到了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感动,或许在我的内心,也是这么去看待这份工作的,这样的信念,也支撑我走到现在。

  3.要做什么样的父母

  “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者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婴儿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总是会用自己的方式与外界产生联系。当然也会从外界给予他们的反馈当中进一步得到经验。近年来,原生家庭的概念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我们越来越发现,其实每一个人或多或少会受到原生家庭的不良的影响,也会有很多人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进而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我们探讨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为了责怪父母,而是让父母能够有所觉察和意识,避免给孩子带来长久的伤害。“父母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严苛的、忽略的、过分焦虑的、暴力的父母,这些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太大的影响了。希望为人父母,我们都能心境平和,内心稳定,给予孩子坚定的爱和规则。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4-14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6-1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读后感01-2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篇08-0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5篇12-04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4篇)03-0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选26篇)02-2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篇)11-14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篇03-0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