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木笛读后感

木笛读后感

时间:2022-04-15 16:05: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木笛读后感(集合8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笛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笛读后感(集合8篇)

木笛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木笛》一文,被朱丹强烈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感动了。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乐团在南京招考演员。考试要求苛刻,竞争激烈,朱丹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闯入了终试。可是,因为考试那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所以朱丹拒绝吹奏欢乐的曲目,放弃了这次宝贵的机会。事后,朱丹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吹奏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曲子。大师被他的爱国之心感动了,录取了她。

  朱丹浓浓的爱国情意真让人佩服!他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为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居然放弃了一次宝贵的就业机会!

  爱国的朱丹让我联想到了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可是,在他的一生中,却有8年是蓄着胡须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把胡须留起来了。你们可知道,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这8年是何等的痛苦啊!更糟糕的是,在这8年的时间里,梅兰芳没有演戏,就没有了收入,他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卖掉了房子。戏园老板给了梅兰芳丰厚的待遇,可他还是没有为之动摇,毅然拒绝了。当抗战胜利后,他当天就刮了胡须,登台演出。每一个人都为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叫好!

  正是这一位位爱国志士,才能让那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如今,我们的祖国已日益强大,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要做一个像朱丹、梅兰芳那样爱国的人。“人类最高尚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爱国心吧!

木笛读后感2

  读了《木笛》这篇文章,我的心情十分矛盾,也想到了很多。

  朱丹是一名木笛吹奏者,当他去竞选乐团的成员时。没有按评委说得去做,以至他被迫退出了。然而,他却来到了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和孩子们一起来纪念着一天。

  对此,我非常感动。在大雪纷飞的南京城大屠杀纪念碑边,一个个孩子手挚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珠,仿佛在为遇难同胞们送去安慰。更多的还有忧伤。朱丹在吹奏木笛,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结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花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着如泣如诉的笛声。

  这件事不禁让我思念起在抗日战争而牺牲的将士们。他们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生命。日本侵略者是不懂得我们沉重的心情的,因为他们国家的'部队也来为我们中国制造不断的灾难。当我们在为同胞们纪念他们的勇敢,他们的爱国精神时。而那些侵略者却在庆祝,庆祝自己的"英勇"。本来,中国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国家,想别的国家一样,也是数亿人的大家庭,我们也是容不得别的国家的欺凌的。

  读完这篇文章,我从内心感受到了朱丹的爱国,他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我从内心敬佩他!

木笛读后感3

  74年前的今天,南京城内,满是日本人诡诈的脸;满是到处扫荡的机枪6满是带着血光的刀……今天是12月13日。

  赵恺的《木笛》就发生在这一个悲哀的时刻,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1937年的`这一天,日军撬开了南京的大门,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读了《木笛》这一篇文章,我陷入了沉思……

  主人公朱丹是一名有为青年,他在国家与个人面前,毫不犹豫选择了国家。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意啊!我们也应该有这精神――爱国之情。国家重于个人利益。如果你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还吹奏欢乐的乐曲,那样,你还配做一个中国人吗?

  我赞扬那群孩子,他们不怕严寒,坚持来悼念死去的南京人民。文章中写到:“仿佛一片幼松林”。是啊!这就是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他们手里闪烁的红烛,就是他们的那一颗爱国心啊!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做一个坚强不屈。热爱祖国的中国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奋发图强,好好学习,为祖国创建更美好的明天!

  我也敬仰那位外国音乐大师。他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他却尊重中国,尊重我们中国的人民。他能够理解我们国家人民的爱国情怀。

  在风雪中如泣如诉的木笛声,分明是一颗炙热的爱国心!

木笛读后感4

  读了《木笛》这篇文章,我被朱丹那伟大的民族气节感动了。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乐器演奏员,其中有一名叫朱丹的木笛选手,主考这官叫演奏一首欢乐的曲子,却被朱丹婉言谢绝,因为今天是南方大屠杀纪念日,他不能演奏欢乐的曲子。大师果断而又婉惜地让朱丹离开了赛场。朱丹走后,并没有离开石头城,而是去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小心地取出木笛,深情地演奏起来。演奏完毕,发现大师站在他身后,告诉朱丹,你被录取了。

  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朱丹宁可放弃自己的音乐前途,也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在南方大屠杀的纪念日里演奏一首欢快的曲子。虽然他没有被正式录取,但他的'爱国精神把大师感动了,破格录取了他,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得顶天立地,不能低头折节。

  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情意像朱丹一样感动了我。1941年秋,七连和群众要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任务交给了六班的五个战士。五壮士一边向顶峰爬去,一边痛击敌人。最后,子弹都用光了,班长马宝玉也负伤了,他们见群众和主力部队走远了,便纵身跳崖壮烈牺牲。五壮士的爱国精神不是和朱丹一样吗?他们为了掩护部分群众,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这是怎样的民族精神啊!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主人,承担着壮大祖国的使命,我们要在这时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要顶天立地,不能低头折节。让我牢记历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长大以后保卫祖国,建设祖国。

木笛读后感5

  我想,身为一名中国人,最不应该忘记的,就是南京大屠杀。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的噩梦。

  这是一名出色的木笛手——朱丹先生告诉我的。

  朱丹在招考木笛演奏员的那一天,有一项考题是要演奏欢乐的曲目。但朱丹依然拒绝了演奏欢乐的曲目——因为那天刚好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后来,他默默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吹起木笛,和手持红蜡烛的孩子们一起,缅怀大屠杀中那些四驱车的同胞。而这一幕,被刚才的大师主考官见了,最终,朱丹被乐团录取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脑海中,浮现出今年的12月13日的画面。那天的德育小课上,我们通过《拉贝日记》,走进了南京大屠杀。《拉贝日记》中的描述,至今我还记得:

  “地上横七竖八地卧满了老百姓的尸体,这些尸体大部分的枪伤实在后背上,大概是在逃跑时,被日军射杀的。”日寇是多么凶残无耻呀!南京大屠杀约有30多万人遇难,凶残可恶的日寇几乎把一城的百姓赶尽杀绝了!有人甚至计算过,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每十二秒就会有一个生命消失,有多少原本美满的`家庭在日寇的魔爪下,就这样毁于一旦!在这样一个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中,像朱丹这样的爱国之士,怎么吹奏得出欢乐的曲子呢?

  现在,日本甚至想愚蠢地抹去他们的罪恶,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别忘了有照片作证,有《拉贝日记》作证,有十五亿中华儿女作证,更有《木笛》文中的朱丹作证。南京大屠杀,就是铁一般的事实。

  读完了《木笛》这篇文章,我已泪眼朦胧,我相信,所有中华儿女读完这篇文章,都会和我一样,透过这层泪幕,看见自己心底里的画面:在蓝色的天空下,美丽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了……

木笛读后感6

  有一个人叫朱丹,他去参加一个音乐类的比赛,当时大师给他抽中的是一首欢快的曲子,但是朱丹怎么也不吹欢快的曲子,放弃了比赛: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他走到纪念碑前,吹响那悲伤而凄凉的曲子,最后大师走过来紧握他的手,告诉他他被录取了,当时他又高兴又悲伤。

  读完这篇文章我热泪盈眶,我觉得:朱丹非常爱国,因为当天是国家悲哀的`一天,他就算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比赛的名次,也绝不吹欢快的曲子。他这是为国家着想,虽然他吹不吹曲子表面都和国家没有什么关系,就算他吹欢快的曲子,别人也管不着。但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悲痛,所以他的态度是那么坚定、坚决。

  我当时马上联想到一件事——这次的汶川大地震!我听说有一个乞丐老爷爷,他走到捐钱箱前,拿了一张一元钱的,放了进去。没过多久,他又过来了,这次却拿了一张一百块钱的,放了进去。当时人们都感到很奇怪,他是个乞丐,每天都在要饭,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结果老爷爷告诉他们说他一开始都是1分,2分,5分,1角的零钱,他怕这样零的钱不方便,所以就去银行把那些钱换成了一张整的一百元钱,投进了捐款箱。

  他尽了自己的所能,为国家付出,你知道吗?这一百块钱对他来说有多少?但他却为国家着想,哪怕自己没有任何东西了,也要尽自己的所能,让受灾的人们好过些,他觉得这样很幸福,他的这份心意让我们没齿难忘!

  无论是朱丹还是乞丐老爷爷,都放弃了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向国家献出了自己的所能,所以我也要向朱丹和老爷爷学习,学习他们为国家付出的精神。我们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去捐献,去付出。

木笛读后感7

  我读了《木笛》这篇文章。它主要讲了:在南京,朱丹参加了乐团的招聘考试,他好不容易进入了终试。主考官让他吹走一首欢快的乐曲,朱丹谢绝了,放弃了考试,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纪念日,晚上,朱丹来到纪念碑前,发现有一群孩子在自发祭奠,他吹了一首如歌如泣的乐曲,主考官破例入取了他。

  稳重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听到这句话,朱丹的眼中顿时用处苦涩的泪水。他向主考官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小心放回绒套里,转过身,摸摸地走了,。这“苦涩的泪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他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机会,也失去了一份工作,第二层意思是:想到南京大屠杀这几个字,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南京大屠杀使六朝古都南京成了一个鬼城,作为一个正宗的南京人,你说他还会有心情去吹奏欢乐的乐曲吗?

  我由朱丹联想到了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日本侵略者逼梅兰芳表演京剧,他为了表示自己不演京剧,就开始蓄须,在八年里,他就是用卖北京的房子,日用品和家具来维持生活,等到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天就剃须登台。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现在,我们国家强大起来了,我们应该不忘国耻。牢记历史,更应该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木笛读后感8

  读了《木笛》这篇课文,我的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绪,有悲凉,也有感动。

  文中主要写了朱丹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木笛演奏员。当一次重要的考试要求吹奏欢快的乐曲时,他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毅然拒绝演奏,默默地来到了南京大屠杀同胞纪念碑前。在一群手捧红烛静立雪地的孩子面前吹奏起了悲凉的木笛曲。主考官也为之感动,最终录取了朱丹。

  主人公朱丹是一个爱国的人。当我读到他在雪夜中吹奏起凄切的木笛曲时,我的心震撼了!那悠悠的笛声,如泣如诉,泣是为南京大屠杀的同胞感到惋惜与难过,诉的是朱丹浓浓的爱国情!一曲木笛,背后却是他的`铮铮豪气!读到孩子聚集起来纪念那些遇难的同胞时,我又不禁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黯然泪下,刺骨的寒风中手捧着红烛,默默伫立在雪地中……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精神!怎能不令我为之感动呢?

  这又让我忍不住联想到了另一件事。一天,一位朋友来我家玩,我就问他:“你知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呀?”

  朋友答道:“什么南京大屠杀?我怎么不知道?你弄错了吧?应该是北京大屠杀吧。”(.)

  唉,不可原谅的忘却啊!那一场噩梦般的浩劫,作为一名中国少年,他竟然全然不知!

  虽然死去的人已经无法生还,但这份国耻,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们应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的祖国永立强国之林!

【木笛读后感】相关文章:

《木笛》读后感07-17

木笛读后感(精选17篇)12-05

木笛读后感(精选20篇)09-15

《木笛》读后感13篇01-18

《木笛》读后感15篇01-03

《木笛》读后感(15篇)01-03

《木笛》读后感(精选15篇)01-03

《木笛》读后感(精选15篇)07-09

木笛读后感(9篇)01-27

木笛读后感(精选9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