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时间:2022-06-04 18:10: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

  前不久刚读完王小波先生的一本杂文随笔集《沉默的大多数》。其中有篇文章所记载的他对沉默看法引起了我的思考。沉默到底是怎样的?我想它对我们中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词。沉默是中性的,本无褒贬之分。但在不同的打开方式下,它所能带来的影响却是大不相同。关键在于我们要如何使用。我想见机行事不失为是种合适的选择。可我们到底什么时候需要沉默?什么时候又该打破沉默勇于发声呢?

  不如从个人与集体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越王勾践忍辱负重,默默成长,积蓄力量击败吴王夫差的励志故事。楚庄王答臣子问时曾说:"此鸟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从这两个典故我们不难看到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适时选择沉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积蓄力量。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没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沉寂期,没有在沉默中的反思与积淀,哪来成功者的喜悦?人们往往只看到人前侃侃而谈的博学者,却忽视了他寒窗苦读的沉默和艰辛。成功往往与积累密不可分。我想于我们个人来说,学会独处,学会思考,给自己留一点沉默的时间是必要的。

  再从集体层面来看吧。大家都知道,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社会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那么仅依赖一两个人的`呕心沥血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其中的每个人去努力。身处集体之中,当真正需要我们去表达自己观点以帮助社会进步的情况来临时,我们却闭口不言,选择沉默。这样真的可以吗?龙应台女士在她的文章《以"沉默"为耻》中写道:"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就有几流的社会、几流的环境。"此话一点不假。她在文中高度赞赏了高雄市民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而勇于发声的行为。与之相反的则是鲁迅先生笔下诸多"看客"的沉默举动,让鲁迅不得不呐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青春的我们,理应更多的主动去融入集体胸怀他人,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关心自己。

  不要再把沉默当作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闲"或是逃避责任的手段了。去正确的认识它吧:为自己,谋积累。为集体,勇发声。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2

  作者王小波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书中有一篇寓言式杂文叫《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用那头猪影射自己,在嘲讽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无视生活的设置,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与其他家猪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着山羊一样的敏捷,还和猫相似,喜欢到处游玩,不喜欢被关押在圈里。而且这只猪有着它独立的思想,在选母猪这点上看,它的爱好和思想都与其它猪不同,对于同一个圈里的母猪,它觉得这些母猪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还又脏又臭,它就到村寨里去找母猪。它还会模仿各种声音,特别是汽笛声。但这个汽笛声也给它带来了灾难,由于学汽笛叫因此误工扰乱工作时间表,于是,一场杀身之祸从天而降。但是这头猪并没有在枪火下死,而是逃逸了,最后逃出村寨,到林子里独立生活,还长出了獠牙。作者没有安排它死,而是活着,并且是特立独行地活着,永不征服地活着。这个的结局,是作者的理想:在他人安排的`生活中,不能失去独立的思考和灵魂。在生活的磨难之中,不能灭失掉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正义、善良,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因为沉默造就了怯懦的人,沉默造就冷漠的人。

  看完《沉默的大多数》,我立马理解为什么王小波在文学界享有那么高的声誉。他的确是个很有思想的人,而且敢说且擅长说。刚读完这篇杂文会感到比较生涩,还好对“话语”这个词尚不陌生,因此逐渐体味到文章的深度。自以为是理解了小波绕着弯子想表达的思想和观点,于是在读毕获得阅读的满足。

  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是对社会权威的对抗和批判。他所质疑的是年幼时期的我曾困惑过的,但那时我的质疑却未坚持下去,最后随波逐流,屈服于社会权威及沉默的大多数。小波谈到“毛主席语录”、“十六条”、“五讲四美”等,可现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种场合里不都充盈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类似话语么,比如官话、套话、场面话。这就使我想起一些正在政府机关做公务员的同学朋友,他们每天撰写文件及领导讲话稿,这不都是话语的捐税么?我们现在高谈阔论“人权",人权就应“以人为本”,即要尊重人,关心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丧失了基本话语权的人们又如何全面发展?

  不合理的东西存在于我们周围,一代代的人不是想到改变它,而是被其驯服,对其视若无睹,逐渐转而惶恐和压制对现存不合理的反抗。人们只看到手脚戴上镣铐的痛苦,却意识不到思想被戴上枷锁的更大可悲!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

  王小波先生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多是对文革时期的审视,批判那个缺少理智的时代。

  我最喜欢其中的两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数》和《拒绝恭维》,对理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说自己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因为种种原因,对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在那样一个没有理性的时代里,不少人挖空心思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盲目的争夺“话语权”,他们就是在“话语即权力”的思想中丧失了理性,不肯思考。作者自愿“放弃”这些,也就避免了“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以那种话来思索”的.窘迫。

  对作者来说,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积极的。保持沉默的态度,在捏造的事实面前,拒不接受声色俱厉,嗓门高亢的话语。“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就像作者的姥姥,一位老实的老太太,在大家都为亩产三十万斤粮食感到高兴时,她却跳着小脚叫了起来表示不信,在是非面前表现得如此明智。

  文章开头还提到了龙应台女士把沉默看做怯懦,在我看来便是另一种情况,这里的沉默再也不是理性的化身,而是懦弱、冷漠的体现。

  我想到了几年前的小悦悦事件,幼小的女童在马路上连续遭到两次大卡车的碾压,前前后后共有十几位路人经过,可谁都是看了几眼,未曾停留便加快脚步离开了。最终是一个拾荒的阿婆拉起了身子已经瘫软如泥的小悦悦,但依旧没能挽回一个鲜活的生命。

  那些路人对于一个孩子流失的生命视若无睹,在冷漠中保持沉默不语,也让沉默站到了人性的对立面。

  真正意义上的“沉默的大多数”是要在理性中保持沉默,在沉默中保持理性,做人性的崇尚者。

  在后一篇文章中,作者写到了在人民大学听报告的一次经历,报告人先从恭维听众开始,这使作者非常不满。赞美本是包含着美好的情感,可若是从利益出发,把称赞变成了阿谀,就不得不使人心生厌恶之情了。

  “人家恭维我一句,我就骂起来,这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我知道,我也是经不起恭维的。”显然作者面对艳羡的目光时保持着理智的态度。这一方面,我更敬佩邹忌。在别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中他没有得意忘形,失了心智,反而冷静思考后再做出判断。

  保持理性,拒绝恭维,怕是不那么容易做到吧。

  愿我们都能对事物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理性来探寻真谛。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4

  之前就百度过王小波,由于我的心不细,只看到他去世的日子(1997年),就以为他是一位年龄较大的学者。所以我一直以为,他写《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已经到了暮年。

  很惭愧,到这本书的中间部分,我才知道,他很年轻,而且很早逝。当我知道是这么一回事的时候,我浑身冷颤,可惜啊,可惜啊,如果他多活30年,得又有多少好的作品啊。

  这本书是在微博上看到,说是推荐9本书高分书籍,其中有5本我看过,都是好书,便相信其他4本,也是好书。

  我看很多书在一开头都很困难,因为对作者的思维还不够熟悉,便有冲突感。其实,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这是学习的开始呀。

  我想到了另外一位作者,大冰。大冰的故事很吸引人,看起来也很舒服,但是总有加工过度而没有营养的嫌疑。而王小波的这本书,也是在讲故事,但里面包含了很多他的独立思考。

  而要理解一个人的思考,便要按照他的思维去走,走到他思维的深处,便和作者在一起了。

  最让我印象的,是“肚子里的战争”,“一只特例独行的猪”,“椰子树和平等”,“谦卑学习班”,“鱼王”,“萧伯纳的吧拉拉少校”。

  “鱼王”,“萧伯纳的吧拉拉少校”可能是刚刚读完,所以印象深刻。

  “肚子里的战争”。

  展现了当时年代的荒谬,“人像小白鼠一下,是学习的工具”。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句话体现要在实践中学习。但是并不是让人毫无准备就上战场去实践。在实践之前,要做最充足的准备。而很多时候,却推脱了前面充足的准备。这是歪曲。

  “一只特例独行的`猪”。

  最近自己老是在想,我是不是应该上完大学,找个女朋友谈对象,然后结婚生孩子,过一生。我得承认,我是半吊子,半吊子是我既追求自由(打破人生的预设),也希望稳稳定定(人生的预设有较多的安全感)。我未来不知道我往哪个方向去走,但是我很佩服那只猪啊。

  这两篇,印象最深了。以后和别人谈起这本书(在重读之前),也拿这两篇举例。而我不得不承认,这两篇不是最好的两篇。我画了很多线,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真的好。

  在大学毕业之前,我要重复20本书,现在确定的有:《围城》,《人类简史》,《少有人走的路》,还有《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5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一本杂文随笔集,它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来解析身边复杂的事态,让人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考,从中体会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这本书虽然写于九十年代,但它闪烁的自由主义之美穿透时间的阻隔,今天读来仍有启迪心灵的力量。

  读王小波的杂文会让我想起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鲁迅的杂文具有对敌的战斗性,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他的语言在辛辣、幽冷中带着深重的悲怆。

  王小波的杂文,更多的是轻松幽默,其荒诞不经的想象力和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往往赢得读者更多的会心的微笑。微笑之余,引起的却是心灵的'震动和深深的思考,那个时代发生的那些人那些事,现在想想是觉得荒诞可笑,但却是真真实实发生在身边的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比如他的《肚子里的战争》一文,是王小波插队时的故事,他住院时碰到一哥们犯了阑尾炎要手术,但当时医院里没有大夫,都是工农兵出身的卫生员——真正的大夫全都下到各队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于是一个阑尾炎手术开了三小时也没找到阑尾,急得主刀大夫把他的肠子都拿了出来,上下一通紧捣。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别人也动手来找,那哥们被人找得不耐烦,撩开了中间的白布帘子,也去帮着找。

  最后终于在太阳下山以前找到,把它割下来。这个看似太离谱、太荒唐、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是作者亲历的事,他轻描淡写的叙述初而令人捧腹,继而令人叹息,最后令人想流泪,这就是王小波杂文的艺术魅力。《沉默的大多数》中有好多这样的文章,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都是让人读了不会忘记的文章。

  其实我对王小波知之很少,还是从他夫人李银河为他写的祭文中稍有了解的,我一直在想,这是个怎样的人呢?能让他死后好多年,各种版本的作品本层出不穷,盗版书也热卖不止。恰逢农工党苏州市委举办了“重温经典,学新知新”读书节活动,参加的党员可以选本书读,我毫不犹豫的选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生前就像这书名一样,只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个,他文学的全部目的也非常质朴和简单:我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创造出一点点美,那么生活一定是有趣的。像王小波那样努力做一个有趣的人,在GDP和房价的生长中保持着曼妙的想像力和激情,生活可以沉默但不能无趣。作者:谢庆琳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6

  高中时期买了王小波先生的《青铜时代》《白银时代》《黄金时代》三部曲,现在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读出了一种独特与震撼。印象里王小波先生就像初高中班里最调皮捣蛋的那一个男生,班上所有的笑料都由他贡献,老师所有的头痛都因他而起,叛逆不羁,好动有趣,但最后成绩好得不得了,因为有一颗极聪明的脑袋瓜。

  借来他厚厚的一本《沉默的大多数》,里面收录了很多他在各个地方发表过的杂文与随笔。这里面每篇文章都妙不可言,又怂又犀利,用词损得不行,比喻精妙绝伦,讽刺味儿直冲脑门。假如他现在在微博发布他针砭时弊的文章,用不了五秒钟,就会被一整个吞掉。不过这件事假设一下,就已经很讽刺了。

  深受那个时期的迫害,他也是在三十年后才开始写文章回忆、批判与反思。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买点瓜子坚果,边嗑边看。读者特别像瓜田里的猹,而王先生亲自带着我们在几十年前红彤彤的瓜地里上蹿下跳。可能正是沉默了太多年,当他选择不再沉默时,就劈里啪啦一顿爆炸输出,反复踩着痛点一遍遍调笑、嘲讽、抵制,辅以他别具一格且黑色幽默的'文风,不由得抚掌大笑,拍案叫绝,然后静下来慢慢感受到深深的无可奈何、苦中作乐、遗憾与悲伤。

  某种程度上,他也算精准掌握了喜剧的表现形式与内核。王小波先生去世于1997年4月11日,年仅45岁。有人说,没有了王小波,这个世界无趣了24年。“世界”这个词用得很妙,因为王小波先生的思想高度与格局,的确只能用世界来形容。所以他的幽默有别于搞笑,他的内容也不仅只有幽默。

  这是什么呢?这是真正的脱口秀啊。

  王先生的逝世真的太令人遗憾了。倘若他还在世的话,他能亲眼看看这新世纪,他能接触到更多好的平台与传播媒体。他热爱科学,热爱新事物,热爱尝试与创新,且实事求是,直率真诚。我相信有人去邀请他,他一定会登上舞台,为我们带来脱口秀登峰造极的视听盛宴。

  至于具体内容,我就不太方便摘录了,估计摘了也保存不了多久。原因就在于这片瓜田的颜色,如上文所说,是红彤彤的。我不知道王先生若是现在仍在世,会不会对此颇有微词。但我认为既然能大量地出版成书,就说明也不是太坏。推荐大家买包瓜子,翻开这本书,走进顶级脱口秀大师、最损的平民思想家王小波先生的思维殿堂。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7

  王小波,似乎是很多文艺青年拿来说事的偶像。似乎每个文艺青年心里都住着个王小波。最近草草地,囫囵吞枣似的把他的《沉默大多数》看了一下。

  境界实在是高,在看似戏谑调侃,轻描淡写,但却纵横捭阖道出世间万物,人生百态。那种信手捏来的哲人思想,那种通俗易懂的打比方,那种恰到好处地点到为止,是我们这些俗人企及不来的。

  都说王小波的话语很俗,其实我觉得大俗乃脱俗。试问谁可以用大俗之言,把人性,人生,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等大雅之理剖析得那么入骨三分。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就自觉不自觉地做了那沉默的大多数,“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却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保持沉默是怯懦的。”

  不可否认,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思想在真空中煎熬,不知道是因为世界太荒谬,还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选择了沉默,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知道我们沉默是不是因为“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

  而人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看了这书以后,我真心地感慨,王小波定是很喜欢苏格拉底,罗素之类的西方哲学家。

  “我宁可做一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无所事事的.煎熬。”

  寻求知识,体会知识带来的乐趣,这不应该称之为“文化苦旅”,我也甚至质疑“学海无涯苦作舟”了。

  那也许“参差百态,乃幸福根源”,把罗素的理论妄用一下,即追求知识过程中的万千体验,估妄言,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追求终极的快乐。突然又想起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

  王小波,他说“在世上,要求不高,就是想弄明白一些道理,遇见一些有趣的事”。

  这恐怕已经是人生之高境界了,所以啊,《欢乐颂》中的优质男赵医生,渴望的就是一场王小波式恋爱。然而人生亦是如此,“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的是有道理而新奇。”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

  一开始见到这本书,是在学校的图书公益活动上,一眼被封面与标题吸引,快速的把它攥在手里带回了教室,被同学借去读完后刚好赶上忙碌的日子,闲置了很久。最近重新翻阅,但还是没有读完,只能写一写并不完整的读后感了。

  还没看这本书前,我觉得作者王小波先生,是想写一写现如今遇事避事的大多数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可能是想在王小波对大多数的批判中寻求一点伸张正义的勇气,我买下了这本书。可是当我慢慢读完每一页,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正序中,作者谈起了伦理问题(尤其是社会伦理),在他眼中,伦理问题的是与非,不在于一己之言,因为世界上没有能顾及所有人的圣人。正如书中萧伯纳笔下的安德谢夫老爷子对自己的儿子所斥:“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易,因为伦理是大家的事。其实,不懂明辨是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觉得自己已经能明辨是非实则一无所能的人。正如安德谢老夫子的儿子,但不是每个自以为是的人都有像安德谢老夫子这样清醒的父亲,能给出逆耳的劝诫。这也就造就了愚蠢甚至恐慌。

  很多人害怕成为这样的捣乱者,沉默似乎成为一种明哲保身之举。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批判那些沉默者,而是把过去的自己归入其中甚至成为代表,向读者静静讲诉自己沉默的选择与原因,自己决定不再沉默的契机与感悟。

  谦逊,是作为发声者的态度。我想,正如书中作者想表达的,把自己的观点是非坦坦荡荡的交付公论。把判定是非的权力从一个人扩散到公众;把发声者的角色从决定者转化为建议者、传递者。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长且远。

  再来说说这本书不容忽略的一大方面,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沉默的大多数》有一个不容忽略的背景——七十年代,一个让无数中国学者耿耿于怀的年代。

  奇妙的是,王小波先生笔下的那个充满血与泪的年代,却是平淡的。他用诙谐自嘲的笔触,写下那个时代“无趣”的书籍、“无话可说”的伙伴,以及“无味”的思维。他亲历痛苦却能思考痛苦,在他的笔下看不到仇恨与控诉,读者能直面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在叹息时又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些在枷锁中保持独立思维的少数人的可贵;然后去思考——是什么造就了那个时代。

  直面过去,直指未来,才是这本书最珍贵的。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相关文章: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06-13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篇)07-26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6篇11-30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6篇)11-30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7篇12-08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篇11-01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篇)11-01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9篇)02-17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9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