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水浒》读后感

《水浒》读后感

时间:2022-06-14 20:38: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水浒》读后感1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浒》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浒》读后感13篇

《水浒》读后感1

  《水浒传》也许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经典小说。王朔骂金庸可以抄袭一百单八条好汉的性格特点,来塑造他书中的人物,也不完全是冤枉。《水浒传》的作者描述了一个文字的《清明上河图》,使今人能够理解当时的绿林好汉和农民起义。至于它的思想性,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前文讲到宋江历史上确有其人。其实《水浒传》中有很多历史名人。《水浒传》“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提到好多人,的确是历史上确有其人。

  比如说高球的发迹,先是由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仕推荐给小苏学士,后又由小苏学士推荐给小王都太尉,再由小王都太尉处遇到后来的徽宗赵佶,以致发迹。这里提到的人物历史上都有记载。这里作者用了几个“小”字,可见对这些人的`鄙视和厌恶。

  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从这篇记载来看,高俅实为苏东坡的书童,而且书法很好。苏东坡被贬中山,把他送给了曾布,曾布以家里的书童太多了为由没要高俅。苏东坡又把他送给了王晋卿,即驸马王诜。苏东坡对这位小书童挺负责,可见东坡很喜欢他,也说明高俅为人很乖巧。

  这里提到的小苏学士有的人说是苏东坡;另有一小苏学士,可能是苏东坡的儿子苏过。苏过的词和字都很好,有“小坡”之称。北宋末年的宦官梁师成以及翰林学士孙觌,都自称是苏东坡送人之妾所生的苏轼之子,据说苏东坡被贬时送出去的小老婆都怀有身孕。好像是《三言》里的一个故事,说苏东坡曾经用小老婆换个一匹好马,小老婆就自杀了,临死前写了首诗有一句“来生莫做妇人身”;还有一个故事是苏东坡在杭州时,喜欢上一个妓女,但妓女要从良,不接客了,老苏派了个船夫,在这个妓女去会情郎的渡船上,把她奸污了,她也吟了一首诗,老苏以这首诗为要挟,终于如愿以偿了。

  但是小说毕竟不是历史,这些故事我都不喜欢。林语堂《苏东坡传》里都没有提这些事,可能只是传说。

  小王都太尉,即驸马王诜。《宋史》里记载这位驸马爷比较拽。王诜娶英宗之女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驸马都尉。应该比徽宗赵佶的长一辈,王诜是赵佶的姑父。王诜有才华,长得应该不差,可惜人品太差。虽然公主温柔贤淑,尽心侍奉公婆,而王诜却偏偏宠爱小老婆。他的小老婆们很大胆,竟然给公主脸色看,还骂骂咧咧的。他的大舅子神宗为此曾两次将王诜贬官,但他却不思悔改。甚至在公主生病时,当着公主的面与小姘 do this。就是这么个东西,但却是赵佶的哥们。两个人一起搞破鞋,一起逛窑子,一起写词画画。

  最有名的是徽宗赵佶,有人说是唐后主转世。这小子书画是一绝,瘦金书写得很好,毛主席的字其实也有瘦金书的影子,东郭的字也有点像瘦金书,不过总是被朋友叫做受精书,讨厌讨厌!!

  《水浒传》里把王进和高球做了个对比,王进是个忠臣孝子;而“高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被他爸爸告了忤逆,发配边州。

《水浒》读后感2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历来具有争议是它的一大特点,或许正因为有了这些争议,才使得它流传甚广。它是最有人民群众基础的一部中国古典小说,武松打虎、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时迁偷鸡,等等故事,无不是妇孺皆知。

  全书叙述了北宋末年官*民*,梁山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张顺、吴用、鲁智深等英雄形象。

  从整体而言,我最欣赏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写,作者没有花笔墨逐个描写人物的各个特征,而是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历史背景,通过人物的身份以及他的经历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让读者在品读水浒的同时,对书中的英雄人物不知不觉便有自己对他们的理解与定位。

  全书108个梁山好汉,各个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在作者的精心刻画下,变得有血有肉,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真实的北宋社会。全书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描绘,将一幅北宋社会生活的图景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以及受压迫人民“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愿望,则是组成这幅历史图景的经纬。作者的神奇之处,在于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物都没有刻意的描写,也能将当时的环境与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活跃在大家心中。

  书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宋江与吴用二人。宋江身为梁山好汉的头领,是一个形象复杂的人物,他的四个名号毫无疑问地说明了这一点。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他的每一个名号都代表着他的一个特点。对于宋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对他的`正面评价很多,反面评价也不少。我认为,在当时的社会中,宋江再怎么说也算是个正面的人物。在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防止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不可否认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在上梁山之后,他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无论他是一个仗义英雄,还是一个国家的忠诚,我们都不可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吴用,一听他的名号“智多星”,便可知他足智多谋。他的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他是宋江不可多得的军师。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无一不可看出吴用的沉着、冷静。作为起义军中知识分子的代表,梁山起义军的军师、战略家,基层人民智慧的化身,他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对梁山尽忠,对朋友重义,虽没有三国诸葛亮那般家喻户晓,可也是水浒中,中国文学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角色。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完美的一部小说也有它的败笔之处。宋江主动要求招安,招安后又去平田虎、方腊,做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这便是这部小说的败笔。对水浒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每个人对水浒,都有自己的一份见解与看法,对书中塑造与刻画的人物也有自己的理解与评价,对此,我们要大方地说书自己的看法,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总之,无论有多少种对水浒不同的理解,《水浒传》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

《水浒》读后感3

  暑假我读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我仿佛认识了108个梁山起义的绿林好汉。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从中我感受到了:我们一定要学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学那些专横跋扈、欺善怕恶的人。刘备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我的理解是凡事应从小事做起,一件善事,一件善意的小事,也许对你而言只是一个不经意间微不足道的举动,也许对他人而言就可能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是你的一句善意的鼓励,使一个对学业失去信心的孩子成为发奋图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也许是你的一个温暖的微笑,使一个准备轻生之人停下了走向死亡的步伐,体会到人世间的温情;也许是你的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捡起了地上的一张纸屑,让我们的外国朋友了解到中国人民的好习惯,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也许是你的一个友善的举动,把窨井盖盖好,使路人免遭了受伤的危险……的确,很多的“善小”能使他人受益匪浅,但相反许多的“恶小”却使人失去了太多。或许有些人最后成为无恶不作的强盗,只是因为儿时的一丝贪念,小偷小摸图的是那一时的快感,而正是这样的“恶小”的累积导致了一个个悲剧的发生。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的时候,一件小事的作用你却不能忽视,它也许能阻止一个悲剧的发生。记得曾经吴王要攻打楚国,警告他的大臣们“如有劝阻者斩”,吴王有个年轻的门客忧心忡忡,强行谏言不是办法,于是就怀揣着弹弓,彻夜站立在后花园,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衫,他依然坚定地站立着,三天三夜过去了,吴王来到他的跟前说:“你是我的得意门生,何苦这样呢?”年轻人回答:“请您看看那棵树,树上有只蝉,蝉高高在上,哀怨地叫着,却不知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把身子贴在隐蔽的地方,一心只想捉蝉,却不知有一只黄雀躲在一旁,黄雀伸长脖子一心想琢螳螂,却不知我正拿着弹弓瞄准它。您看,它们都只求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身后隐伏的祸患啊!”吴王听后大悟,立即下令停止攻打计划。这位吴国的谋士通过一个很小的比喻就轻而易举地阻止了一场血雨腥风,挽救了吴国!一件小事的功力可别小瞧!

  《三字经》里有“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的.句子,刚读时不懂它的意思,认为让梨、温席不过是平常小事,人们会在意这些小事吗?可是,当我拖地甚至拖得不十分干净的时候,我会看到妈妈满意的笑容;当我帮姥姥打扫卫生时,她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当同学们把黑板擦得干净时,老师会投来赞许的目光……可见,当我们做一些小事时,我们的长辈、我们的老师会感觉到非常了不起,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我们的实际行动,而不是美丽空洞的口号。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孟子说:善事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是否在对方困境之时,恶事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是否真正伤了对方的心。现实生活中,我们难以保证不犯中山君分羹不均的错误,难免得罪人,那么让我们一起行善吧,用一点善意就能换回一个灿烂的春天。小作者通过阅读《水浒传》和《三字经》等,也认识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看来阅读真的有自我塑造的功效。

《水浒》读后感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阅读经典名著,更是能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与气质,而我国的四大名著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也是我们必读的书目。在这个暑假,我就阅读了其中之一的《水浒传》,并品悟了其中的内涵。

  《水浒传》中,有许多英雄好汉的故事,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就是主人公。我比较熟悉的人物有宋江、吴用、武松等等,他们有的武艺高超,有的足智多谋。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粗鲁莽撞而又正直善良的李逵。说到李逵,大家的第一反应也许会想到他的别名,“黑旋风”,“铁牛”。人如其名,李逵武功高强,却是有勇无谋。下面就让我来讲讲他的故事。

  李逵曾因杀死小衙内躲在柴进家中,后来柴进得知,在高唐州居住的叔叔柴皇城,被知府高廉的老婆兄弟殷天锡来要占花园,高唐州新任知州高廉是东京高太尉的叔伯兄弟,他倚仗着他哥哥的势要,在当地无所不为,而他的妻舅,也就是殷天锡,又倚仗他姐夫高廉的权势在此间横行害人,又看柴皇城的花园水亭甚好,要强行抢去,柴皇城不肯,便伤人夺去,罪恶至极,柴皇城也因此呕了一口气,卧病在床,早晚性命不保,有遗言需要吩咐,柴进要去看望。李逵也知道了这件事,要和柴进一起去。二人见到了病在床上的柴皇城,在说完遗言后就去世了,柴进痛哭,李逵也气愤不已。三日后,殷天锡又来,与柴进争吵起来,李逵见状,冲出来打死了殷天锡,柴进只能叫苦,让李逵回梁山泊,而自己则被关进了牢里。由此可以看出,李逵虽然是一个仗义直率的人,但是冲动鲁莽,不分情形,总让别人为他承担罪责。李逵回到梁山,求救梁山众好汉解救柴进,好汉们率领五千军兵前往高唐州与高廉的三百神兵对抗,好汉个个英勇无敌,但高廉拿出了一口宝剑,击退了梁山众人。后来戴宗带着李逵前去了二仙山找公孙胜化解此危难,一路上李逵规规矩矩,从中也可以看出李逵对自己所做之事的反省与惭愧,几经波折后,在机缘巧合之下,终于得知了公孙胜的住处。引出公孙胜后,三人又上山找罗真人,但他却不愿让公孙胜下山,李逵沉不住气,在夜里摸上山来劈死罗真人和一个道童。第二日上山,却见罗真人未死,李逵很吃惊。罗真人责罚他,让他去受了些苦难,李逵回来后,怕了罗真人,与戴宗、公孙胜一同上路,不敢怠慢,由此可见,李逵也是一个有敬畏之心的人。得了公孙胜的帮助,梁山众人终于杀死了高廉,之后李逵探入黑洞,救出了重伤的'柴进。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李逵是一个有勇无谋,冲动鲁莽但正义凛然的人,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个孝顺,重情重义的人。李逵知道宋江搬宋公到梁山后,也要回家搬母。回到家,他骗盲了的母亲说自己当了官,要接她去过好日子,谁知李逵的哥哥回来,揭穿了李逵,并找人捉拿李逵,而李逵只是留下了一锭大银给他就走了,他也没有去追李逵。因此,我认为李逵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后来,李逵的母亲在李逵离开时被老虎吃掉了,李逵一怒之下把四虎全部打死,为母报仇。可见李逵对母亲的重视与孝顺。

  了解了李逵的这两个故事,想必大家对李逵已经有了一点印象了。但是,我们不能学习李逵的鲁莽冲动,而是要学习他的孝敬长辈与重情重义。当然,梁山好汉并不只有李逵,其他的好汉也是各有各的传奇,各有各的经典。

《水浒》读后感5

  初读《水浒》,还是小学时的事,《水浒》读后感。那时的我怀着对英雄的憧憬,沉醉在一百零八好汉锄强扶弱的故事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宋公明三打祝家庄…读着一个个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不禁为他们的壮举喝彩,为他们不幸的遭遇不平。吴用的锦囊妙计、花云百步穿杨的箭法、公孙胜呼风唤雨的法术…令我心驰神往。他们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壮举,让水浒好汉成为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初中时又读《水浒》,读出的便是宋王朝的腐败。北宋王朝末年,帝王荒淫无度,一年的赋税仅够九个月的支出。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帝王的无能致使朝中妖风四起。那太尉高俅本是市井小人,只因踢得一脚好球,便"深受赏识",掌管天下兵马;而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身好武艺却偏偏遭人陷害,报国无门。大名府梁中书,给当朝蔡京的贺礼一送便是十万贯财宝,大手笔,好不气派;而百姓却贫困潦倒,名不聊生。如此国家,却又怎能不败?

  今年暑假,我再读《水浒》,对书中的内容又有了更深的理解,读后感《《水浒》读后感》。作者在文中多次描写相似的情节,却又从中展现人物不同的性格品质。同样是杀虎,武松打虎体现的是勇猛,而李逵杀四虎,体现了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同样是杀恶霸,杨志怒杀牛二,写出了一个英雄报国无门的.落寞和再三受辱的激愤,鲁提辖打死镇关西,将鲁达为人忠义好打不平的性格描绘地淋漓尽致。虽然作者硬是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不免有强凑一百零八星宿之嫌,但对人物细腻的刻画令人由衷赞叹。

  然而在读《水浒》时,心中总是存有疑虑:梁山好汉究竟是"义",还是"不义"?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为兄报仇手刃仇人,那自然是"义"的,但他却顺带灭了张都监满门,还留下血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张都监再不仁,却也与他的家人无关。为仇恨而灭人满门,如此残忍、嗜杀的行径,又怎能算作"忠义"?李逵江州劫法场,那是对宋江、戴宗的一片忠心,是"义"无错。可他劫法场时"不问军官百姓,只顾砍人,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连围观百姓都杀,这般滥杀无辜,似乎也不能算作"忠义"。还有那智多星吴用,计激林冲火并王伦在先,设计陷害卢俊义逼他上梁山在后,大违"忠义"之道。至于那宋江一心接受招安,害得追随梁山好汉死伤殆尽,这样的做法,难道也是"义"?水浒中的好汉们似乎都有他们的多面性,既是"义"的化身,又是"义"的破坏者,令人困惑,使人深思。

  近日,新《水浒》在各大卫视开播,草草观之,却发现情节多与原著有出入,人物的对白也显得苍白。精妙特技的背后,少了一份英雄的豪情。也许《水浒》的精彩,只有通过那厚厚的书册,才能探寻那几百年前跌宕起伏的故事。

《水浒》读后感6

  《水浒传》的第三回,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这个故事之所以让我感受至深,是因为身为军官的鲁提辖,为了一个遭受恶霸豪强欺压的弱女子,而敢于路见不平出手相助,最后因失手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而被迫出家做了和尚,让我不禁对鲁智深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故事描绘的是,渭州经略府提辖鲁达和史进、李忠在一家酒馆喝酒时,闻听了金翠莲父女遭受当地恶霸镇关西欺压的种种不幸遭遇,甚感不平,就出手相助。不曽想在教训镇关西这个恶霸时,一方面是基于义愤,另一方面是防卫过当,竟然三拳就把镇关西给打死了。按照封建社会杀人偿命的法律制度,鲁达因此遭到了官府的通缉,最后被迫出家做了和尚,并因此改名为鲁智深。

  鲁智深本来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有一份现在看来是旱涝保收的工资收入,却因为一对素不相识贫困父女而失去了这一切,不得不令人感到敬佩。尽管鲁智深的这种助人行为有些冲动,但是他这种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称道的。小说中的鲁智深,面对金翠莲父女惨遭恶霸镇关西盘剥欺压,毫不犹豫、不计后果地出手相助,面对手拿剔骨尖刀、穷凶极恶的镇关西毫无惧色。既生动地描绘了鲁智深善恶分明的个性,更显出了鲁智深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我们要学习鲁智深的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精神,但也要学会注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在与恶人斗勇时还要学会斗智。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运用智慧将坏人绳之以法,千万不能因为帮助别人而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甚至触犯法律。

  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终于被我啃完了,啃出了替天行道的举动,啃出了以忠义为主的理念。。

  《水浒传》是施庵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书中的人物性格各不相同,有仗义疏财的宋江,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鲁智深,有足智多谋的吴用,还有胆大如虎的武松等等,他们组成了梁山泊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当然还有为非作歹的高俅,有诡计多端的蔡京和昏庸无比的皇帝,他们成了朝廷的奸臣、昏君。《水浒传》时而让我唉声叹气,时而让我眉开眼笑,时而让我热血沸腾,时而让我伤痛欲绝。心中的感情此起彼伏,文中的故事引人入胜。

  《水浒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的李逵,他虽然有些野,动不动就发火,但是他还是非常忠诚,非常讲义气,还非常的孝顺。记得有一次,李逵要把家里的瞎眼老母接到梁山享福,途经小树林时,李逵让老母亲在林子里休息,自己去为老母亲找水喝,可是,等他找水回来,哪里还能看到老母亲的身影啊,老母亲早已被树林中的老虎吃得一点不剩,只留下了一点的衣物,李逵一气之下,拿起两把斧子,使足劲,直往老虎身上砍,一连把四只老虎都给砍死,才解了他心头之恨。

  李逵的举动体现了一个“孝”字,孝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孔子也曾说过一个人应当“入则孝,出则悌。”回头想想自己,我有没有做到“孝”?整天让父母为自己操心,有时为了得到心爱的玩具,还和父母闹得天翻地覆,是多么的幼稚,多么的可笑,想想都觉得惭愧。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决定以后改掉任性的毛病,尽可能地为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父母也能有时间休息休息、看看书、读读报,我相信,这样一定会博得父母会心的一笑。

《水浒》读后感7

  《水浒传》第九回是“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开始一段写鲁智深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林冲直到安全的地方,再次说明鲁智深做事有始有终,看似鲁莽,实则精细。

  接着柴大官人首次出场,我就觉得有点奇怪了,柴大官人结交江湖好汉、犯罪囚徒,他到底想干什么?仅仅是为了交朋友吗,恐怕未必。柴进对林冲很热情,但是你不要以为他真这么好客,洪教头按理来说应该也是柴大官人庄上的客人,只因为比武输给了林冲,灰溜溜地离开,柴大官人竟然丝毫不作挽留,可想而知,如果输的是人林冲,恐怕也是同样结局,可见柴大官人看重的是有本事的人,而不是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再联想到柴大官人是前朝皇室后裔,我很怀疑他的动机,不过他量才结交,不是个有度量的人,成就终究有限。另外比武时柴进把银子扔在地上让林冲和洪教头抢,我不知道当时的习俗如何,在我看来根本就是对两人的侮辱,洪教头是个庸人就不说了,堂堂林教头沦落到像街头卖艺一样,真够可怜的,也可见柴进对这些人根本不是真心结交。

  一段情节把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得活灵活现,可见当时大宋官场的黑暗,从中央到地方,没有几个是干净的,牢城营的贪官唯一的好处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林冲也首次感觉到了钱的作用,有钱可以通神。不过看到一身本领的林冲这么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实在让人有些痛心。

  读这一回我认为他们是有一定结果的,但我也学到了。凡事不要瞧不起别人,有些人虽然看起来落魄潦倒,但是可能身怀绝技;其次做人要谦虚,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要盲目的自负;还有无论对什么人都要好的态度,不能凡事都咄咄逼人,否则吃亏的只有自己。洪教头就是没有注意这以上三条,自视甚高,瞧不起林冲,结果自己丢丑!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景阳冈武松打猛虎”这一回。有一天,武松走到景阳冈下,不顾店家喝了很多酒,上了“三碗不过冈”的劝告,也不管店家说冈上有老虎伤人,喝了很多酒,上了景阳冈。他正要躺在大青石上休息,树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读到这里,我捏了一把汗,生怕武松被老虎吃了。武松拿起棒子打老虎,谁知哨棒断了,他非常镇定,空手打老虎,用尽平生力气把老虎打死了。我太兴奋了,武松竟然那么厉害,真是令人佩服。他不仅英勇,而且为人忠厚、侠义,在“快活林醉打蒋门神”这一回中,他还帮助施恩把蒋门神抢走的快活林给要了回来。

  我觉得在作者笔下,“行者”武松就是勇敢和忠义的化身,这也是我心中的英雄偶像。我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都要像武松一样时刻保持冷静,通过坚持和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好。也要学习他的`仗义、行侠,遇到有困难的人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

  除了武松,我还很喜欢武艺高强的“豹子头”林冲、心粗胆大的“黑旋风”李逵、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吴用,读完这本书,我都想去到他们的年代,和他们做朋友。

  东方朔说过,太平盛世,用之为虎,不用为鼠。

  赵佶当了皇帝用了高球。高球充其量也就是个宋朝的马拉多纳。他懂啥!还好宋朝还没有女子为官的制度,不然李师师恐怕也会成为行政办公室主任,并兼硕士导师学科带头人了。不过李师师搞公关应该很在行。

  金圣叹在评《水浒》第一回有,“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古今一理,我不知道中国人是不是有智慧,能在历史中吸取教训。

  金圣叹不愧是才子,这一番话,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水浒》读后感8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通过杜兴,杨雄与石秀才知道,这独龙冈是由三个村子相连,中间是祝家庄,东边是李家庄,西边是扈家庄,这三个村子为抵御不测,防止梁山冒犯,结成了生死同盟。

  现今的杜兴,正是这独龙冈李家的大总管,他想借这三家是生死同盟关系,与祝家要回时迁。

  李家庄主人“扑天雕”李应,应杜兴的要求,便修书一封,派个副总管去祝家赎回时迁,祝老爷同意,可祝家三兄弟不同意。李应见此不成,又给祝家修书一封,派杜兴去,杜兴被祝家骂了回来。失了面子的李应,全身披挂,亲自去祝家要人,同祝家三公子祝彪打了起来,不幸中了祝彪的暗箭,伤了臂膀,是杨雄、石秀、杜兴救回李应。

  李家与祝家这场冲突,都错也都没有错,李庄是义字当头,却忘了三家结盟的旨宗。祝家以抵御梁山强盗为由,不放时迁,同李家闹翻了,坏了同盟关系,这是个不明智之举,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李应为赎救时迁,两修书信,亲自上门索要,落得伤了臂膀,算是尽心了。此事可见李应是个重江湖意气的好汉,这一点后来被宋江利用。李应给了杨雄和石秀一些金银,便闭门谢客了。

  杨雄、石秀上了梁山。晁盖与宋江面对杨雄、石秀、时迁在祝家庄的遭遇,产生了分歧,晁盖认为他们的行为辱没了梁山,要杀了杨雄、石秀,然后荡平祝家庄,以壮梁山之威,而宋江认为,此事是因时迁而起,不关杨雄、石秀什么事。祝家本来就以梁山为敌,应将计就计拿下祝家,若胜不但能壮军威还能收获几年的粮食。宋江说:“小可不才,亲领一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们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一是山寨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宋江的.主张得到吴用、戴宗及众好汉的支持。

  宋江又胜了晁盖一着。宋江完全可以同晁盖私下里商量好,再做决断,或开个常委会再定夺,可宋江总是挑战晁盖的脸面和权威,而每每得逞。这是宋江有意为之。

  宋江领二队人马,二十多位好汉,六千士兵,几百匹军马来打祝家庄。这就是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宋江一打祝家庄以失败而告终。失败的原因是,自己在明处,人家在暗处,没有知彼便冒进,结果损兵折将,杨林、黄信被俘。好在石秀探得了真实情报,才避免了更大的失败。

  石秀与杨林同去刺探情报,石秀就棋高一着。所以说石秀是个极心细的。说时迁是小偷,杨林也是个小偷。如何见得,看钟离老人说:“有人认得他,从来是贼,叫做锦豹子杨林。”

  梁山有几位以小偷为业的?除了时迁、杨林还有谁?

  《水浒传》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xx".

  《水浒传》是部庞大、复杂的小说,它生动地描写、反映出了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起义失败的整个过程。它明确地描写出了当时起义的社会根源和原由,并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义英雄的形象,且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开了起义过程,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结果被逼上山落草.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们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读后感9

  “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一百单八魔君”被洪太尉“误走妖魔”演绎了一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古今大起义“替天行道”撼天动地!

  虽也听过一百单八将的英勇大名却对他们不甚了解,在真正领略过梁山英雄们的飒飒风采后,才略知一二,当然在了解书中人物特点的同时,我又从侧面去观探各位好汉的风姿、从而发现了这些英雄们所代表的各路形形色色的人们、和各种千姿百态的人生百味!

  NO.1形形色色——人

  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也不过“梁山头子”宋江等一众人,我当然也不例外。着实宋江的忠肝义胆令人敬仰,骨子里却少了一股抛撒得开的豪情;“卞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武艺超群、技艺不凡却只得忍气吞声、明着暗着被高俅迫害、终是骨子里少了一股勇气、——一股敢于同恶势力做斗争的勇气!相比之下,我更欣赏的人而是“花和尚——鲁智深”对智深和尚这一人物,我倒颇有好感,论心地:他从不遵从清规戒律,甚至奢酒杀人,但他惩奸除恶、替天行道救弱扶贫,可谓心中有佛;论义气:野猪林勇救豹子头,一路护送教头直至沧州道!论本领;试问”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这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英雄气概又是谁能低的呢?

  我认为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在当代也能找到类似的典型,智深代表有能力而不拘小节之人,林冲代表有本事却不懂控诉之人,宋江代表忠义两全之人!

  而这些能人异士聚在一起也一定普写出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岁月中最动人、最震撼的起义乐章!

  NO,2千姿百态——事

  全书中大大小小的事件数不胜数,就不一一细数了,单从《水浒传》这本书的整体内容来讲,说的便是梁山泊一百单八将揭竿而起,为民请命之事。

  五千年的岁月长河,历史上起义之事,可谓是多如牛毛,但为什么就这次起义最为人津津乐道呢?可能是结局太令人叹惋,也可能是各位好汉的侠骨丹心让人敬佩.......要我说,是梁山好汉是一支真为民请命的起义军!相比于其他起义军的想要逐鹿中原,君临天下的野心勃勃,梁山英雄们想的更多的.天下的安宁!是因为从最后的结局就不难看出,在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占尽优势的梁山好汉,再差几步之遥就可位登九五的他们,却选择了与宋谈和!这不恰恰证明了他们是不想更多生灵遭到涂炭,不想百姓受连年战乱之苦吗?

  从这件事中我读到了何为真正的“好汉!”他们的一心为民让生在现代的我们也深深颔首,自愧不如!相比如今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也只有我们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才能温暖着渐渐被钢筋水泥说冰冻的心!

  NO,3千头万绪——悟

  在读了《水浒》之后,我着实是被深深震撼了一把,被众人的忠义震撼,被众人的豪情震撼,也被当时黑暗的社会震撼!

  相比现代社会的现实,英雄们的豪情让我震撼,英雄们的忠义那也是更不用说的,不得不提的一件事,便是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官相护,草菅人命,。总而言之,读过《水浒》之后,我悟出了许多道理:什么是忠义,什么是豪情,生么事真正的英雄好汉。现在我的心想情就如李后主的词一样“剪不断,理还乱”果真是千头万绪,找不到一个突破点。

  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水浒》带给我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远,越来越深,最后随着我一起流进悠悠年岁!

《水浒》读后感10

  初读《水浒传》大概是儿童时代那份对漫画与五彩卡片的执着吧,再读《水浒传》却是因心中充满了对“忠”“义”的向往与憧憬。

  是什么让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什么让豹子头风雪山神庙?又是什么让武松血溅鸳鸯楼?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那一夜我与林冲一起彻夜难眠。是的,林冲无意杀人,武松亦无心血拼。只是这黑暗的社会宛如注满了铅一样沉重,直压的英雄们喘不过气来,官逼民反!那就反吧!所谓的大宋王朝究竟还剩下什么?六贼的狼狈为奸?圣上的荒淫取乐?腐朽的王朝笼罩下的社会表面是一潭平静的死水,实则暗流汹涌。社会使然,注定了要出英雄。

  我喜欢施耐庵浪漫多情的开头,洪太尉的"弥天大祸"赋予了梁山好汉一个"必然"的造反的身份。既然老天不公,让我们落草为寇那就大干一番事业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xx曾说过:读不完《水浒传》的人不是中国人。或许有些夸张,但“忠义”的概念,确实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或许真的`是不打不相识吧,犹记林冲秦明酣战关胜,难忘小李广月夜射灯,当读到张清日不移影一连败退梁山一十七员大将更是拍案称快,梁山真可谓人才济济了。水浒传前一百回(大聚义)是为了义展开的在这里是老先生塑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无论是谁,不管你是教头统制还是乡绅小吏,或是开酒店的、杀猪的抑或打劫剪径的鸡鸣狗盗之徒,在梁山都可以各施所长各尽其职。真个是相貌语言各有别,忠诚信义并无差。众兄弟更是盘踞八百里水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

  到后二十回,更多人认为有画蛇添足之嫌。所以不少人开始批评宋江,说他用兄弟的生命染红了一袭官袍,说他投降的可耻,甚至在期间人们还有“宋江投降主义”的罪名。但我觉得宋江固然有些天真,却不至于可耻到出卖兄弟的地步,梁山好汉曾南征北战多时,不论是高汤州,祝家庄,还是东平府东昌府,宋江都没有占领,只是攻陷之后退兵,并不是宋江没有战略眼光,而是忠心!替天行道的大旗不倒,方有四方豪杰相投,“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只因宋江要让天下人知道,梁山好汉忠心可昭日月!这也就是宋江没像田虎、方腊那些个草头天子一样南面称孤。只是宋江忠心放错了年代,起码他没遇到赵匡胤那样的皇帝,只摊上了爱玩乐的君主。这是宋江的无奈,也是梁山好汉的悲哀。征辽、征田虎,平王庆、方腊,可怜一百单八将只剩二十七人,枉死的豪杰没等到加官进爵的一天,心中一份莫名的悲哀油然而生。或许李俊、燕青比较明智,大局已定便浪迹天涯。

  可惜梁上好汉精忠报国,最终得善终者寥寥无几。山岭崎岖水渺茫,凌空雁阵两三行。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卢俊义坠江而亡,宋江端起毒酒一饮而尽。临终前还找回李逵同受恩赐,一腔热血也随生命而终结。廖儿洼的荒坟边,又添吴用、花荣两具白骨,不得不使人潸然落泪。一曲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悲歌,就这样陡然曲终了。廖儿洼也好,水泊梁山也罢,传唱除了挽歌,还有不朽的传奇。

《水浒》读后感11

  梁山自古多英雄,千古英雄多少事?

  ——题记

  看完《水浒传》原著,看完《水浒传》电视剧,我闭眼沉思:原著与电视剧异同吗?

  一定有啊。总体来说,原著注重的是“语言”,电视剧注重的是“画”,使其更生动,更容易被人记住。细细品味,它们在人物刻画、内容情节等方面均有异同。

  人物刻画的异同——

  说人物形象,李逵是一个嫉恶如仇,有造反精神的人。他上梁山,没有丝毫的勉强。上了梁山之后,他的要求是“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所以,一听到说招安,他就撞翻桌子,甚至把朝廷的圣旨扯碎。此则为“同”。

  在刻画李逵上,原著与电视剧是同的,而在刻画宋江上,则略有不同。

  在原著中,宋江为人胸襟广阔、目光深邃、志向高远,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碌碌因人是废才”,宋江却不这样,做押司小吏,散施银两,济人急苦,义放晁盖,怒杀阎婆惜,尽显豪侠之气;宋江在浔阳楼题的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日若逐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仔细想一下,“敢笑黄巢不丈夫”,什么是大丈夫,他认为自己忠义,现在虎落平阳,将来为国家建功立业,这才是大丈夫!

  然而,在电视剧上的第三十八集——招安。那个时候,宋江放走了林冲的头号敌人高俅,林冲先是吐血,然后气死。因为自己要招安,惹出了更多的血腥场面。为了自己要求一个官职,导致了整个梁山义军的.灭亡。在此,宋江似乎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首先,电视剧中,林冲之死,是因为宋江放走了高太尉而气死的。而原著中,林冲是病死的。我想:这样一来,林冲对高俅的深仇大恨、对亡妻的深爱都进一步被强化,人性化的因素加强了。

  再者,老版水浒传电视剧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情节——攻打辽国。这是在宿太尉招安之后,宿太尉的建议。我将《水浒传》翻至第八十三回,《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再翻到目录,从八十三回起,花了七八回在攻打辽国上。而电视剧中,梁山义军就直接进入朝廷。我认为,这段是不能漏掉的,因为在攻打辽国这件事上,体现了梁山义军的英勇善战:在此途中,因为辽国的一个太乙混天象阵,宋军想了很多办法。当我看着他们一次一次无奈地收兵时,我焦急万分;当我看到他们成功时,我又欣喜若狂。期待电视剧上一幕。可是,看到电视剧,我是失望的。

  还有,譬如林冲打洪教头,一开始是戴枷的,并且,他是用枪棒抡了洪教头的小腿,而不是打了一棵树,树倒下砸到洪教头的腰部的等等。

  相同的结局——

  还是要提到梁山义军的悲惨遭遇。因为宋江的一个招安,从正将到偏将,从马军到水、步军,一个个归神了。只留下赞名千古。我想:二十年后,你们仍是一条好汉!

  实话说,是原著好,还是电视剧好,我也说不清。总而言之,各有各的优缺点。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尊重原著的。

  “打鱼一生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再次回顾阮小五的歌谣,望梁山泊,不禁叹了一口气。

  梁山依旧人却无,至今古迹仍尚存。悲哉!

《水浒》读后感12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欺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水浒》是本老少庸雅皆爱的巨著,《水浒传》读后感作文。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中塑造了不计其数的人物形象。个性之鲜明,在中国文史上首屈一指。但在这些英雄豪杰的斗争之中,却隐藏着施耐庵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你只需随好汉们—齐发威,一齐狂笑,一齐叫骂,在无拘无束的痛快淋漓之中,便能发现这一百零八个人,每一个都是作者精神追求与内心情感的寄托。《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文学上的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和《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就连我也不例外。

《水浒》读后感13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之所以称之为英雄故事,是因为里面的人物太英雄啦。英雄们的豪情壮志,英雄们的高尚精神使我感受颇深。

  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做下啦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好汉们的壮举轰动啦江湖,晁盖一伙做下的这桩弥天大案被美其名曰为“劫富济贫”。他们确实劫富啦,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劫富,他们这种正义行为如果换做现代,肯定会不用经过法庭宣判就被直接赐予枪毙,而且是机关枪扫射,可见他们劫的富是多么的富。至于济贫嘛,就不得而知啦,因为小说里并没出现。我们可以想象: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各种不为人知却又被人了解的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但是我们如果这样想是绝对的错误,我们不应该有这样消极的思想,我们是要被否定的,至少会被我们的教科书否定。

  我们的理解应该更“官”方一些,应该说是更“校”方一些:英雄们得到钱财后商讨着进行一次“大型的捐助活动”,最后定在某某大酒楼,“活动”目的捐助全天下穷苦百姓(前提是全天下一大部分百姓在结束前到达此楼),凡是想要得到捐助的人凭“票”入场。在当天百姓们个个排队入场,大家手中的礼物、红包更是拿了不少不少,因为大家觉得不应该白白的拿英雄们的恩惠,随份子是应该的嘛,因为他们以后还要带领我们起义,他们就是领导我们的人啊!他们就是领导啊!当天英雄与百姓同乐,百姓与英雄同醉,甚至有不胜酒力者成了桌子底下的烂泥,总之,就是大家都很开心、很欢乐。

  再看鸳鸯楼上那场血案,武松连杀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揣入怀里带走;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没忘进房中搜看,搜得些散碎银两和几件钗环,全部带走,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但这些沾满了胭脂味的钗环,照拿不误。

  这充分的说明啦我们的英雄领导人物时时刻刻的想着我们人民啊!百姓们正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岂能坐视不管!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家中有年迈的父母需要钱财治病,也可能是因为某个亲戚的'孩子急需钱财进京赶考。但又因为他们当时的政府不能使他们自食其力,可能因为政府的黑暗统治压迫,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个个身负人命,总之,种种社会原因使之要饭都要投资了

  但是换做现在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纵使穷家荡产,身上有过案子,我们这个公平的社会也会让他们得到公平的保障,因为他们可以去做人民教师。

  但是他们也有一点点小小的过错需要改进,因为他们制造了硝烟战火,同时制造了污染,但这一点也不重要,因为这点污染是虚无的,即使真有,在我们现代社会也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很大,也大可不必在意,别人吸毒花钱,我们吸毒免费呢。

  他们敢于反抗黑暗,他们正义!他们让百姓不受当朝政府的迫害!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即使只存在小说里!他们的精神使我感受到啦我国伟大的教育事业异常强大的影响力波及了不同的时空。

  最后,英雄们的豪情壮志,英雄们的高尚精神使我感受颇深。

【《水浒》读后感】相关文章:

《水浒》读后感06-14

水浒读后感04-29

《水浒猎人》读后感05-16

水浒传读后感01-21

《水浒传》经典读后感07-18

《水浒传》读后感05-08

水浒传读后感05-19

水浒传的读后感08-12

《水浒传》的读后感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