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1984》读后感

《1984》读后感

时间:2022-08-02 15:36:4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1984》读后感(通用11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984》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84》读后感(通用11篇)

  《1984》读后感 篇1

  作者以极左的社会主义思想描摹了一个极权社会,这是一个反乌托邦的作品,那个社会信奉唯心主义,一切皆由心生,一切皆可篡改或者叫毁灭,把一个有记忆有意识的人一步步的在内心挣扎和极权统治下彻底毁灭。

  亲情、爱情、信任等等一切都被毁灭,人类的文明就此终结,大洋国用仇恨和无知去缔造另外一种“文化”。读完让人久久不能能平复,尤其是在阁楼上突然从电屏传来监视者的声音,犹如耳畔。正如兄弟会书籍节选的那段文字,那是一个一切都可操纵的社会。值得一读。

  “战争”这个词就变得能使人误解。也许说得准确点,就是通过将其变得连绵不断,战争已不复存在。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的战争对人们造成的那种独特压力也不复存在,而代之以完全不同的东西。如果三大国不是互相开战,而是同意永远保持和平,每个国家的边界都不受侵犯,结果将完全一样。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每个国家都仍是自成一统的天地,永远不会有外来危险所带来的使人头脑清醒的影响。真正永远的和平和战争将是一回事。这一点——虽然党员中的绝大多数只是在浅层意义上明白这一点——就是党的`标语“战争即和平”的内在含义。

  党不是原先意义上的阶级,其目的不是将权力交给自己的下一代这样简单。如无其他办法让最能干的人留在最高层,它会完全准备好从群众阶层中提拔整整新的一代。关键年代里,党并非世袭体制这一点很大程度上能化解反抗。老式社会主义者被训练跟所谓的“阶级特权”作斗争,他们以为不是世袭的,便不会是永远的,然而他们不明白寡头政治的连贯性并不需要在实际意义上世袭,也未能想一想世袭贵族统治总是短命的,而像天主教会这样具有吸纳性的机构,有时会维持几百到几千年。

  寡头统治的要旨不是父传子、子传孙,而是坚持死者加诸生者的某种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只要它能指派自己的后继者,统治集团就永远会是统治集团。党所关心的不是血统上的永存,而是自身的不朽。只要等级化结构永远保持不变,至于是谁掌握权力并非重要。

  《1984》读后感 篇2

  伴随着楼上不绝于耳的装修噪音,终于将这本《1984》看完了。这本书算得上是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了,绝对经典的讽刺小说,不久前还看过作者的另一本书《动物农场》,也是十分精彩。记得当时苹果公司推出一支广告,便是以《1984》为背景进行创作的,那则广告中将处于行业老大的IBM公司比作小说中的“老大哥”,据说乔布斯非常喜欢那支广告。书中那个虚构的世界里,三个超级大国不断地在战争,可是谁也赢不了谁。温斯顿被捕之前的那段日子和被捕之后的日子,让读者慢慢了解到在以“老大哥”为首的党的`领导下,每个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是如何被无处不在的电幕监视着,是如何在“思想警察”的恐惧中担惊受怕地活着。是非黑白被颠倒了,历史被不断地人为改写,它不仅控制所有人的物质,还要控制所有人的思想。无处不在的“老大哥”的画像以及党的口号:

  战争就是和平

  自由就是奴役

  无知就是力量

  想要革命的人自然是有的,就像温斯顿。不过革命的人总是孤独的,倒不是人人都麻木和冷漠,而是早已习惯了旁观,失去了敢于思考敢于突破的勇气。渴望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在整个历史上,一种大致相同的斗争不断在重复着。在很长时间内,统治者似乎牢牢地掌握着权力,但是迟早有那么一天,他们要么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要么失去了有效地统治他人的能力,抑或两者都有。于是,中等阶层将下等阶层招至麾下,打着自由和正义的旗号推翻了统治者。一旦达到目的,中等阶层就将下等阶层重新打回奴仆的地位,自己变成了统治者。不久,一个新的中等阶层又从其他某一个或两个阶层中分化了出来,斗争又从头开始。就像《雪国列车》里主人公最后抵达第一节车厢时,他才意识到一切都是在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只有觉醒之后才会反抗,只有反抗之后才会觉醒。

  《1984》读后感 篇3

  《1984》讲的不(只)是关于红色的寓言,是一切集体对个人的吞噬,把《1984》过度代入中国无疑是太过狭隘的自恋。这里的高墙,有着更广的含义。纳粹,奥斯维辛,法国大革命,五月风暴,太多太多的高墙,它们不只在中国耸立着。

  我开始的犹疑,不是对高墙的依恋,而是对蛋的警惕,无条件站在蛋这一边,也是在建筑另一堵高墙啊。凡个体汇聚成集体的洪流,都将成为高墙!无条件站哪一边,都是危险的',《1984》里捍卫的,正是不把脑袋拱手让人的权利。

  远离洪流,保持距离。孤独的蛋是好蛋。

  代入中国来读看得津津有味,也似乎隐隐约约解答了心里的一些疑惑。总觉得吧,像中国这样古老的文明,不论换哪个朝代何种制度,都免不了投上历史重重的影子。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看似新,其实旧,都藏在文明的基因里,不停复刻。

  看到中央集权制在本世纪初如此轻而易举地在法国重建起来,我们丝毫不必感到惊异。1789年的勇士们曾推翻这座建筑,但是它的基础却留在这些摧毁者的心灵里,在这基础上,它才能突然间重新崛起,而且比以往更为坚固。

  可见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

  当我在那个时代的法律、思想、风尚中碰到吞噬过旧社会,如今仍在折磨我们的某些弊病的痕迹时,我也特别将它们揭露出来,以便人们看清楚这些东西在我们身上产生的恶果,从而深深懂得它们还可能在我们身上作恶。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感情、习惯、思想,他们甚至是依靠这一切领导了这场摧毁旧制度的大革命;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社会的大厦,尽管他们并不情愿这样做;因此,若要充分理解大革命及其功绩,必须暂时忘记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国,而去考察那逝去的、坟墓中的法国。

  这些旧制度仿佛原封不动地倒塌在自己身上。

  《1984》读后感 篇4

  《1984》的作者乔治奥威尔出身英国中产阶级,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年少时仍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即使没有上大学,但是在其后接触贫下百姓时,仍受到身份阶级的排斥,因为在那时的英国,光从口音上就有了阶级之分。而正是这个走不如上层社会,也融不进下层群众的人,却以及其睿智的眼光窥见了极权主义的萌生,并写出了一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政治预言的经典之作”的书——《1984》。符号为1984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书中的极权主义没有甚嚣尘上,这是我们庆幸的东西。但是世界范围内的极权主义,却以不同的形式在各个国家上演,并且至今未绝。极权主义便是一国内一家独大的局面,它掌握了现代政治的统治手段,包括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舆论工具、艺术创作、历史编纂,甚至个人思想和隐私。书中描绘的极权主义是一种极端的、变态的发展状况。作为政治最高领袖的“老大哥”被人奉为天神一般的人物,好像每个人的忠诚都应该毫无保留的奉献出去,以至于以它为代表的一切事物都能够被人理解。城市的各处张贴着他的头像,他那张留着黑胡子的脸便从每一个关键的地方向下凝视。

  在书中的那个社会有一句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是当权者向所有人灌输的思想。国家不停地打仗,因为世界需要的和平就是战争不断;当权者对下层人民的奴役是理所当然,这就是在为他们创造自由;知识和文化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上层社会引导发展,下层人民的无知即可推动这种发展。一切我们觉得荒谬的东西,在那个极权主义鼎盛的社会里都顺理成章,因为他们的生活只有一条原则——服从,他们的信仰就是忠诚于“老大哥”,即使只需要看到他的画像。

  为了维护统治,他们在各处安装“电幕”,一种可以接收和放送的工具。让这些生活的居民知道“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人听到的,你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细观察的”,即使这种全面监视实施起来有难度,但是人心上的那道坎就会让每个人都谨言慎行。“掩饰你真实的感情,控制你脸部的表情,大家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他们就是这样生活的,恐惧,是当权者利用得最好的武器。

  极权社会里的统治者秉承着这样的原则:“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极权主义者可以凭着自己的喜恶去破坏伦理、控制思想、剥夺自由、扼杀人性、捏造和篡改历史,他们认为过去并不客观存在,它只存在于文字记录和人的记忆中,于是他们拥有庞大的机构为他们篡改历史,以使所有的文字记录都无一例外的表示他们的决策从来就是最正确的,而在他们的统治下社会进步迅速,至少从文字记录上来看是那样的。如果某人的记忆不符合文字记录,那么他必须修改自己的记忆,而不是质疑是不是过去与执政者说法不一致。这就需要人们学会“双重思想”。

  所有人都知道全部真实情况却扯着一滴水不漏的`谎话,同时持两种相互抵消的观点,明知互相矛盾而仍都相信,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表示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一边表示民主的办不到的一遍又相信党是民主的捍卫者,忘掉一切必须忘掉的东西而又在需要的时候想起它来,然后又马上忘掉它。“双重思想”要求所有人有意识地进入无意识,去改变我们的认知,而后又不能意识到刚刚完成的催眠。虽然很困难,但是为了老大哥,所有人都必须做到。

  当所有人长时间接触这些思想,受着这种禁锢,许多人都开始信仰着当权者灌输给我们的一切东西。新一代的人成长在革命后的世界,并且不知道有别的世界,把党视为万世不易的东西,就像头上的天空一样,对它的权威绝不反抗,只是千方百计的加以回避。极权主义便更加根深蒂固,因为人民已经不会反抗了。这样的一副政治图景显然给执政者带来极大鼓舞,而对于普通民众却无疑是一个噩梦,为了避免其发展壮大,人民要学会反抗一切有悖于人性发展的东西,不要惧怕权力的压制和暴力对待。

  《1984》读后感 篇5

  其实,除了主角温斯顿、朱丽亚,其他人的名字我仍旧记不得。小说里描述的历史背景压抑,压抑地像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又那么现实跟残忍。不知道怎么去形容,思想暴政下的统治,每个人都活得像行尸走肉,没有思想没有内容没有科学以及串改了的历史。唯有男女主角似乎是清醒的,区别在于男主想改变,想找到组织有契机去改变,他记录着他所参与历史阶段的各种政治谎言,希望有一天能揭露虚假的“党”。而女主聪明机灵,在行尸走肉的环境里只想找到属于自己快乐的'生活。但是他们想要的自由却是不被党所接纳的。将他们拘捕,残忍地折磨,改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变成同样的行尸走肉,并给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杀之。男主到最后都是清醒的,只是无力再对抗,两滴泪落到杜松子酒里,不知是感激解脱还是无奈悲伤。

  看完书已经是半夜12点多,临睡前我内心是压抑的。我在想若是我生活在1984里,我会如同他一样吗?肯定不,我应该会选择被同化,活成像那个哼着歌洗晒衣服的妇女吧。忽然明白92跟我说的,作者是以一个上帝的视角在写这本书。

  现在我所生活的环境,没有像小说里那么糟糕。但是书本警示我,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学会洞悉。微缩到生活里,如果不满足于现在的状态跟环境,那就努力提高自己,有能力去寻找另一个更适合的平台。

  回头再去看看网上对这本书的书评,然后把电影也给看了。

  《1984》读后感 篇6

  “让我们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遇。”奥伯里恩很早就对温斯顿说过这句话,最后这句话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成了真。

  一直以来,温斯顿都在这个压抑的世界里活得小心翼翼,但命运早在故事开始之前就已决定,变化的是过程,不变的是结果。关于茱莉亚和奥伯里恩,温斯顿一开始就猜错了,他被茱莉亚精湛的演技所骗,以为她是敌人,却没看到她的真实;而他对奥伯里恩莫名的好感促使他因信任自投罗网。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折磨让温斯顿失去了原本的模样,蛮横地摧毁了所有的思想。当他再次遇见茱莉亚时,两人因互相背叛而产生的强烈的自罪感让我唏嘘不已,一切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

  为了控制思想,恣意篡改历史、消灭字词,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还是谎言?

  “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这是整本书中反复出现的.口号,听起来很矛盾,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现实中。

  对外有了共同的敌人,内部就能团结,忽略掉那些内部矛盾,让统治更稳固。想要自由就必须遵守既定的规则。越是无知越容易被控制而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迫切地想读第二遍,因为越到后面越发觉前面有许多没有注意到的铺垫和伏笔,有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并没有那么普通。我始终记得那双老人的眼睛,仿佛看到了整个故事的结局。

  《1984》读后感 篇7

  我曾开玩笑地说,读一读末世,反乌托邦,才能深切体会到自己目前的生活有多么幸福美好。果然,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在庆幸:幸好我还拥有思考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极权主义的社会充斥着绝望与血腥,中途穿插着温斯顿与茱莉亚短暂的情感交集是唯一一抹闪烁的亮色,可这段闪烁的光就像一个鲜亮的苹果落到赛马者的帽子上,来不及稍作停顿就已滚落到沙土中,被飞驰的马蹄踩得粉碎。

  悲剧果然是将美好的东西建立起来再毁得粉碎还要补上两脚。原本1984的世界就一派监狱似的铁灰色调,好不容易温斯顿才拥有玻璃珊瑚中透着碧色苍穹的宁静天地,那里的语言都被刷的五彩斑斓,画眉雀跃吟唱着歌儿。我想象着暗调的画面中,仅仅温斯顿和茱莉亚是彩色的,失去思想的人群化作团团灰色的呓语围绕着他们,两人的手悄悄相握,目光却一致地、平静地注视着远方,毫无交集。

  可惜玻璃镇纸被摔成了碎片。

  “让我们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奥布兰终究是仁慈的,他让温斯顿的肉体活了下去,即使那是一具行尸走肉,但是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情了。在极权主义下,奥斯都选择了适应它的生存方式,他活的很好,不必与肮脏的办公间、劣质的杜松子酒、一塌糊涂的粉色炖菜为伍,而是活在整洁明亮的`地方,只需要举杯用葡萄酒解决一个又一个思想罪犯。当温斯顿吃惊地喊叫“他们也抓到你了!”的时候,奥布兰平静有多少有点遗憾地讽刺道“他们很久以前就抓到我了。”奥布兰也是个有故事的人,问题是:妥协与否。

  不大乐意跳出书本去联想现实,我是个对政治不太感冒的人,宁愿停留在可以无忧无虑歌唱的群众阶段,做一个清醒的人太累了,如奥布兰一般的人了解时代的黑暗却倒向黑暗,把一个个觉醒又不打算妥协的人拉拢或者改变,这未免太过令人悲哀。当时代在逆流的时候,你是要选择顺流还是逆流?1984会让人联想到文革那个逆流式的时代,人人身不由己,命如浮萍。

  我一直在追求自由,却发现人生是一个个扣好的圈子。我翻越了栅栏,以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只黑羊,却发现自己身处于一个更大的牧场中。据说众多思想家对自由的定义有200种之多,萨特说“人是生而要受自由之苦”。于我而言,我是深受追寻自由之苦,就像是要捕捉一丝风,谁又能做到呢?思索了古代庄子的《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太玄了,怎样去“游无穷”呢?怕是要飞升成仙了罢。温斯顿最终还是没能寻到与双重思想对立的双重自由——即肉体和精神上的自由,他不畏死,然而生不如死却迫使他屈服,肉体的压迫禁锢了精神的飞升。

  已经足够了,偶尔放纵自己思考,稍稍在边缘游离不担心越界最后歌颂我们这个时代的平安喜乐。

  和1984比,我们还是不错的,不是么?

  《1984》读后感 篇8

  今天是乔治·奥威尔114周年诞辰。

  奥威尔的经历和思想都比较复杂,他是极权主义的坚定反对者,但他的出发点却不是哈耶克式的自由主义,而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东西,他同情社会底层,反对所谓资本主义对工人和农民的剥削。

  奥威尔继承了英国文人的政治讽刺传统,是个一流的讽刺文人,但他对政治、经济、商业道德、自由市场的认知却相当肤浅,甚至有人说其在这些方面是“完全无知的”(美国法学教授爱泼斯坦语)。尽管如此,奥威尔对极权政治之恶的`揭发却充满了天才般的深邃、精准和预言性。

  1946年,他搬到苏格兰西海岸的一个荒岛上隐居,并于1948年完成了新小说,他将这一年份的后两位数字颠倒,给新书命名为《1984》,在书中,他细致地勾勒了极权政治给人类社会制造的阴暗图景,其基本主题是,在强大的极权(集权)政治下,个体意志、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会遭受怎样的命运,卑微的个体如何与无所不在的权力和无所不管的国家作斗争。奥威尔曾跟朋友提到他撰写《1984》的初衷:“我并不相信我在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必定会到来,但是,我相信某些与其相似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我试图从这些极权主义思想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其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诞生了奥威尔的国度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担忧没有到来,但不幸的是,他的担忧却在另一些国度几近成为现实。

  有人反对将奥威尔称为预言家,说他只是政治讽刺家,是的,在奥威尔的时代,《1984》是对历史的讽刺,但更加讽刺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更像是对历史的预言。奥威尔的不幸还在于,当一个社会最需要阅读奥威尔之时,正是这个社会最悲哀之时,而这却是奥威尔最成功之时。

  《1984》读后感 篇9

  终于读完了这本极其深刻而压抑的《1984》。结果到最后,一切都失败了,不仅仅是肉体,不仅仅是认知,不仅仅是思维,不仅仅是爱,而是一切的一切,包括所有的人性,在极度的摧残中被彻底改造。

  1984是一个囚笼,每一个党员的生活都被电屏、思想警察、周围的人、妻子儿女监视着,稍有不甚,就可能锒铛入狱,然后你存在的痕迹将被抹去,仿佛你从没有存在过。只有群众是自由的,因为他们是家禽,因为他们没有思想。这是一个狂热的'世界,所以人都信仰党、信仰老大哥,人们的热情和思想被党操纵了;这也是一个冰冷的世界,没有友情,没有爱情,没有亲情,人们只能爱党,只能爱老大哥。过去的所有事实都被党篡改,过去与现在始终保持一致。温斯顿察觉到了这一切,他知道世界是党的谎言。他开始写日记,用来记录他的思想,但这是在犯罪,他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直到他遇见了茱莉亚,另一个憎恨党的女孩,他们开始偷偷摸摸约会,疯狂做爱,在郊区、在野外、在废弃大楼,有一天,温斯顿租下了一个位于群众居住区的古董店(杂货店)的二楼当做据点,这里没有电屏,群众不需要监视。他们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家,找到了一个与真实世界相连接的节点,他们都觉得这里很安全,或者他们自以为这里很安全。爱情开始让1984染上了一点温情,使人觉得这个世界还有一些希望。是的,还有希望!温斯顿与核心党的一位同样反党的人联系上了!他是兄弟会的成员,一个反党的地下组织的成员,他们还有一本书,一本没有被党篡改过的真实的书。于是某天温斯顿拿到了这本书,在他的据点里阅读起来,这本书揭示了这个世界的真相,解释了党的所做所为,然后茱莉亚也来了,他给她读这本书,她睡着了,他们睡着了。醒来时已不知是什么时间。他们在窗边像夫妻一样聊天,然后他们被抓了。思想警察无处不在。1984仅存的一点温情被打碎。无法想象的各种酷刑,摧残他的肉体,折磨他的神经,击垮他的思想,篡改他的认知,最后磨灭了他对茱莉亚的爱情。他只能爱老大哥,所有人都只能爱老大哥。于是,并没有希望,并没有温情,绝望成为唯一的色彩。我们的世界,究竟会发展到哪种地步呢?一切果然都是无法改变的吗?一个平等、自由、富足的社会是否无可企及?

  最后的大同社会、共产社会是否会将所有的人性抹灭,制造出一个个同样的傀儡,自以为幸福的活着?

  《1984》读后感 篇10

  想了很久,才终于咬咬牙写下了这个题目。

  《1984》是一本让我睡不着的书。仅仅读过一遍,这印象也已刻在骨子里了。它是一个压抑、冷酷,甚至恐怖的故事。我曾经为那个悲剧的结尾伤心很久,但现在想想,也是一个平凡者的必然。

  好了,不得不提提这个阴郁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大不列颠。中央集权的国家控制着每个公民的思想,监视着每一个公民的一举一动,稍有不慎,便会从人间“蒸发”。只有那些无产者,才不受国家的统治。身为职员的主人公负责为领袖篡改一切不利于国家的.言论。下面的情节可以想见,自由的思想萌发了,反抗的思想也初露头角。但思想的监视无孔不入,这也许是最后的新思想终被残忍的折磨掐断了。麻木的主人公终于在最后屈服于无情的国家。、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也不得不沉痛了很久。身体的囚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被束缚,精神世界被剥夺。无思想的人也许称不上人,只是一台机器,一个无用的动物,只能受人驱使,像书中那麻木不仁的职员一样。

  由此,我想历史上的那些思想集体沉默的时代。头上悬的就是一柄锋利的剑,一旦言语上有一丝波澜,这柄剑便会残忍地落下。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中沉默中死亡”。那些振聋发聩的呐喊让沉默的思想找到了方向。尽管《1984》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灭亡的结尾,但它也通过主人公的口说出了尚存的曙光:“希望寄托在无产者的身上”!

  《1984》读后感 篇11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高中每周演讲时,同学齐海博的介绍,他说这本书在大陆的出版本身就是一个吊诡的事情,但不管怎么说,之前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能够看到这本书,未尝不是一种进步。

  我一直觉得《1984》是一本很牛的书,因为他的作者:乔治?奥威尔,活生生的把寓言写成了历史,其中书的后半部分对于权力的反思,对于极权主义的总结,简直堪称经典,满篇金句。

  1984年之前,世界上,在柏林,在苏联,在中国,在古拉格群岛,麦卡锡时代的美国,他的寓言都在发生,近代世界中的人对权力的迷思给人类带来了多少的痛苦啊,看的时候不断地有种爆炸的战栗感。我们不拥有明天,明天并不真实存在,它不均匀的.分布在昨天与今天之中,所以我们要记住昨天,这样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

  跟后四分之一,温斯顿进入友爱部后的叛变一样,面对极权与暴政,每个人都是怯懦的,甚至对今天的自己也是这样,健初之前跟我谈到过,我们不能对人有太高的要求,看完这本书,我才有一点认识到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我以前会说很多观点,现在却常常在与人的交往中有所保留,艰难的不是有这样的意识,而是面对现实,而仍留有对人的希望。

  看书的时候,想起了乔治凯南在《长电报》中的雄文:

  “我们应对苏联问题的挑战)相当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我们社会的健康和活力。世界共产主义就像是一种恶性的寄生虫,只会发生在生了病的肌肤组织上生存。在这一点上,国内和对外政策便交织在一起。每一个能够解决我们自身社会问题(的政策),每一个可以提升我们自己人民的自信心、纪律性、士气和集体精神的勇敢而坚定的举动,都是针对苏联的一个外交胜利,这要比集体精神的勇敢而坚定的举动,都是针对苏联的一个外交胜利,这要比数千个(与莫斯科之间产生的)外交文件和共同声明要更有价值得多。假若我们无法消除宿命论的影响,无法改变我们的社会面对(外部)挑战的漠然,莫斯科将得分,因为莫斯科无法不利用(我们的)这些(弱点)在外交政策上获利。 ”

  面对极权与暴力,最好的方式不是殊死的斗争或是宿命论般的漠然与逃避,恰恰是最普通的,最基本的,自信心、纪律性、士气和集体精神的勇敢而坚定的举动,是比集体精神,极权还要勇敢和坚定的健康的,智慧的人性。

  最后插一点题外的,关于奥威尔英语的东西:

  奥威尔的英语很好,记得之前听时殷弘讲课,他调侃奥威尔:伦敦开作家大会的时候,与会的一个作家曾经讽刺奥威尔说:“你只会英语这一门语言。”

  奥威尔语言的限制使他的语言描写中的张力与诗意有限制,但奥威尔的英语,不得不说,真的是太好了!能把英语用到这个地步,近现代的英语作家很少,史蒂芬?平克的语言也很好,不过那完全是另外一种美了,没有奥威尔的这种激情与感染力。我记得之前参加过一个雅思申请群,里面教作文的老师改作文之前,要求就是从奥威尔的文集中调5篇,根据他提供的框架进行分析,理解,之后才正式开始作文讲解,据说效果很不错。

【《1984》读后感】相关文章:

《1984》读后感03-23

《1984》读后感4篇03-23

《1984》读后感(通用13篇)08-24

读后感读后感01-03

《马小跳读后感》读后感09-12

狼王梦读后感读后感07-12

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2-01

经典的读后感12-07

读后感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