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2-07-01 21:34: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集合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读后感集合15篇

论语读后感1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可谓论语的入门基础图书。杨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师承家学,其叔父杨树达(遇夫先生)更是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在该书初稿时,遇夫先生逐字审读,该书影响甚大,曾被香港、台湾翻印,日本的`两所大学用做教材。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结论在集古今学者之大成的基础上颇多个人新见。实在是论语入门的好书。

  该书以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为底本,参考众多论语本,参辑而成,书后还附有论语词典(简体本不载)是论语最好的阅读本子。

论语读后感2

  印象中,自己以前从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名句。这次寒假,利用学校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机会,我才能静下心来系统地读了一遍《论语》。语录体的《论语》文字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除了记载—、教育、政治、文学、哲学、艺术这些大的.方面之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不乏闪烁智慧、蕴含精深思想的语句。所以,它不愧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至于“《论语》之在中国,犹如《圣经》之在西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相关赞誉,并非没有根据。

  读《论语》,各方面的收获太多了,三言两语是讲不清的。

论语读后感3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

  《论语》虽非纯粹的文学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却逐渐演变成了格言、和,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本文拟从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饱满性和记叙事情的洗练性三方面入手,对《论语》一书的文学特色作一浅析。

论语读后感4

  论语是一本教育我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何懂得做人的中华文化经典的一本书。我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这几句话是: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又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因为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的`益处多多,这是浮躁的人的清凉剂,修心养性的最佳方法,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也尝试着阅读。

论语读后感5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中关于教育指导思想的内容很丰富,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还有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即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论语》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论语读后感6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论语》读后感100字。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00字》。

论语读后感7

  前几天,我们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感受很深。

  这本书一共写了三十个小故事,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卧冰求鲤》。王祥让我大为感动。虽然是继母,但仍然用自己的生命来感动她,用像生母一样的.爱去爱她。有一首诗写得好: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论语读后感8

  你们知道《论语》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说:“学了处做人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论语读后感9

  最近,我又拿起《论语》心得这本书,《论语》心得读后感。

  记得《论语》心得幼儿园曾每人都发一本,让我们拜读,去好好体会书中的精华,我也曾粗粗去看了几张,没有好好的.去思考。

  上次听了金丽菊老师的《论语》的读书报告后我就决定仔细地看看直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去体会一下孔子的儒家理论。

  首先想要说的是,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论语读后感10

  泰伯的第八的第十二条曾说,“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意思是说,孔子说:“学了三年还没有做官的念头,这是难得的呀!”从中能看出此章孔子称赞了没有功利目标的求学精神,表明了他对弟子的期望,也透露出了孔子教育人的.标准。

  这点,我很崇敬孔子,也很相信他。尽管从他的话中看不出什么,但我可以体会到孔子对弟子的期望很高,让弟子们更加地努力学习。每次我读完论语的每一条,仔细“咀嚼”一下,总能发现新东西。“原来古文也这么有趣呀!”我自言自语地说道。

  

论语读后感11

  暑假我在家读了《论语(二)》,刚开始我一点也不懂,在爸爸妈妈解释下我渐渐地懂了一点。主要意思是说:“古代圣人孔子教我们怎样做人的道理。”

  《论语》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孔子说:“我们跟父母相处,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的劝说。即使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还是要态度恭敬,不能生气,不能怨恨。”我是个乖巧小孩,每次爸爸妈妈教育我的时候我都很难过也很生气。想到这些再读读《论语》里的教导,我真后悔呀,父母都是为我们好!以后我要听父母的话,认真学习,和爸爸妈妈做永远的好朋友。

论语读后感12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它写得真好。它里面收集了很多很多古代名人说的有意义的话。它的格式是这样的:先是用古代的话来说,再是词和字的'意思,然后是用现在的话的说法,最后是评析。其中我喜欢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木,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矢人也。”

  这本书,让我懂了很多,比如说是:“学习要经常练习和复习,要孝顺父母、顺从兄长、顺从师长。我还懂了古代流传下来的名言名句,就是论语。

论语读后感13

  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他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如今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培养。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论语读后感14

  暑假到了,老师让买《论语》这本书。我问妈妈:“《论语》这本书是什么呀”?妈妈说:“你读了就知道了”。我就认真的读起这本书。

  这本书是在思想家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书中告诉我们要帮助别人、要尊老爱幼。还告诉我们了许多知识、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我最喜欢的是“不耻下问”这句话,因为我们有不懂的知识和问题都要问问同学和家长,不能放在心里一直不说。

  以后我在学习中有不会的题就问问同学和家长。

论语读后感15

  读了孔子的《论语》一书,我的'心得体会是: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孔子所提到的学习,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因此,孔子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实践,把所学的东西反复实践,真正掌握了,才会体会到喜悦。

  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怎样学习是最有效的。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论语的语录11-16

论语的语录11-13

论语的句子02-05

论语的作文02-27

《论语》读后感01-05

《论语》读后感 12-22

论语的读后感12-16

论语的读后感10-12

《论语》读后感05-15

论语读后感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