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幼儿教师读后感

幼儿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2-07-22 09:44: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读后感12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读后感12篇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1

  书籍作为生活的一个载体已经成为我们生存、发展、进步的必需品。经我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成员推荐,我有幸阅读了《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这本书,这本书内容丰富,它是开启幼儿教育的一扇门,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实实在在帮助我们幼儿教师释疑教育困惑,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书。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是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策略汇集。内容包括《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三部分,用52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了当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育技能。每个问题中均设置了五个环节:体验分享、案例、分析和提示、教育策略、资源库。这几个环节能引导我们在自我体验下,逐步参与教育思考和研究;其中每一个主题的内容和形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从具体的、容易理解的案例、分析、教育策略、新信息等的阅读过程中,渐渐领悟新的教育观点、学习新的教育技能。从而使我们懂得如何利用周围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改善幼儿受教育环境、促进家长和社区参与早期教育的新策略。帮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教育理论与日常生活、教学活动的'相关性,在新教育观念与行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这本书中举了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是经常会碰到的,看着就很能引起共鸣。在每一篇案例下都有相应的教育策略,可以帮助我们遇到相应的事情来解决问题,如当我们遇到这些状况的时候是怎么在想的,怎么在做的,而书中的作者又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教育理念和策略,看着看着总能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案例:《感动的微笑》。讲述的是刘教师的一个语言教学活动案例,这样的活动案例再寻常不过了,很多老师也都会碰到,但它却给我印象比较深刻。活动讲述的是刘老师上的一个语言活动《微笑》,活动开始,刘老师以微笑的表情给幼儿一个轻松、自由的交谈氛围和与他们生活经验相适应的话题,促使幼儿交流的愿望,使幼儿表达的积极性得以激发,对孩子们的各不相同表达,刘老师都能用微笑来认可回报,并抓住教育契机,对不爱讲话的张赛月及时的启发,使孩子们都能感到非常的开心,引发了孩子的主动参与交流,让我们感悟到了语言美对孩子的感染和教育价值。书中在案例的描述后有一个“分析和提示”,就是对这个案例的剖析,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分析孩子之所以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

  接下来一个内容是“教育策略”,也就是我们老师可以怎么做,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教育策略帮助孩子改变这一现状,很具体,这个《感动的微笑》的案例,书中给予的“教育策略”有:

  1、创设让幼儿自由表达,有话就说的语言环境。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意识扩展幼儿语言交流的内容。

  3、创造个别交流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平等对话。

  4、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鼓励幼儿进行合作交流的活动。

  6、通过设计、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有话可说。

  7、主动与不爱说话的幼儿交谈。我班大多的孩子就是不敢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我运用了好多的方法对他们的帮助也不大,通过这个案例、分析与提示、加上教育策略对我有了很大的提示,使我茅塞顿开,知道了怎样让幼儿爱说会讲。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吸引我的是大量来自一线教师所写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案例,及非常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现在我们教师专业学习时常不知道如何将先进的理论具体地转化为自身的教育实践,往往是对《纲要》的理论耳熟能详,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操作。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门,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它里面里还有很多其它的案例,看了之后都很有用,所以建议年轻的老师们,都可以来看看这本书,这会成为我们自身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阶梯,它会让我们在专业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轻松。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2

  书籍作为生活的一个载体已经成为我们生存、发展、进步的必需品。有了书籍才使我们的话语有了意义,让我们的存在有了价值。好的书当然是要精心细读,细心品味。读好书有如品尝美味食品,只有细细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养才能充分吸收。

  最近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门。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里面还有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一、教师与儿童

  这个世纪的孩子都是在"6+1"的环境中长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全部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从小生活在被关心的气氛中。所以当一个孩子要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时,总是有很多的问题会出现,比如情绪不稳定哭闹的、注意力不集中、挑食、身体较弱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强烈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随机应变",最好能拥有像孙悟空般的72变。既然没有悟空那种能耐,那就只有看书吸收本领了。

  碰到孩子如果哭闹,要是以前我便会跟孩子进行移情情绪,但是如果移情还是不管用时便只是用放任的态度处理,让他一个人冷静会。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知道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绪,正确引导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重要。老师首先要对这个情绪进行识别,深入的了解观察这个情绪产生的原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首先鼓励幼儿将事情表达出来,一般我们常见的有移情情绪的方法,其实让幼儿宣泄情绪也很重要,让幼儿用活动来发泄不愉快的情绪,如让他去踢球、跑步、跳跃、大声吼叫等,在剧烈运动中将积累的情绪能量发散到其他地方。而且也要避免经常问幼儿不愉快的事情。

  到了4—7岁的幼儿在活动时,已经具有与伙伴友好合作的愿望了。但是往往在真正合作的时候却出现了抢或是没有计划没有组织的合作,以前我一直也很头痛,觉得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好像影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如果不进入活动,再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矛盾。而书中呢也是极个小朋友在建构区搭建房子,由于分工不明确而发生了矛盾。案例中的老师没有急于介入,而是抓住机会引导他们独立解决交往中的问题。老师首先是说:"你们搭建的东西都很好,地方不够怎么办?"于是孩子们开始搭建游乐场。老师继续引导说:"游乐场真好玩,想想看,游乐场里还有什么呢?"于是孩子们又开始搭建木马、滑梯、小桥、游船等。孩子们自己开始分工忙起来。这样做有利于化解矛盾,减少冲突发生。因此,当幼儿发生矛盾冲突时,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

  二、教师与家长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而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非常的重要。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该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可以让家长和教师保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可以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这个学期我们组织了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请家长来助教,请家长来体验做老师。

  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门,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门需要开,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3

  近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凯兹博士写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这是我渎过的所有专著中最精辟的一本著作。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的是“幼儿与幼儿教育”,下篇讲述的是“幼儿教育议题”,共十六章。粗读该书,发现随处可见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作者将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领悟着作者对幼教事业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

  本书中让我感动的地方很多:

  一、自尊VS。自恋

  举例1:作者在参观一所学校时发现孩子自制的“我的书”,里面装满一页页复印的成绩单。标题包括:我的家庭、我喜欢的食物、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我喜欢收到的礼物、我想去度假的地方等。

  评价:将幼儿注意力摆在满足自己的事物上,将儿童的角色定位在消费者,是食物、娱乐、礼物、度假的消费者。这些学习单并未鼓励幼儿向外探询以求了解或引导幼儿探究值得探究的现象,只是将幼儿的注意力转向自己,使他们只注意自己。没有一页学习单上要求幼儿思考:我想知道的事情、我好奇的事情、我想探究、解决、想清楚的问题、我想制作的东西。

  举例2:参观农场后,老师要求幼儿说出他们的感想,并将幼儿的感想列举出来,贴在教室墙上。这些句子都是以“我喜欢”起头的,如我喜欢乳牛、我喜欢挤牛奶机器。却没有如:令我惊奇的是……我觉得奇怪的是……我还想知道的是……农场最重要的事是……

  评价:鼓励幼儿专注于自我的满足,却未鼓励幼儿观察思考周围的现象。相信农场一定有一些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与行动。

  反思: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制作的幼儿个人档案,我们往往会在档案的第一页例举该幼儿的一些信息,我喜欢的`食物、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我喜欢收到的礼物、其实这些看似简单的信息却蕴藏着作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可见作者对幼教工作的细心。

  二、慎用行为改变艺术

  举例:假设在幼儿园里有3到4岁的幼儿出现同样的扰乱行为(如摔掷积木和玩具),那么我们可以说这3个幼儿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都差不多,但是他们之所以表现出扰乱行为的根源或动机可能不同。作者将问题行为的原因归结为3种:制约型、情感型、社会型。继而又将这3种类型找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反思:对于3到4岁的幼儿出现扰乱行为,我们会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既然已经将之定性化,当然也不会去研究造成该行为的原因。但是作者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外显行为差不多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孩子不同的个性,要纠正其行为必须先研究不同幼儿的个性,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我们该学习的地方。

  三、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

  举例:一位教师带着20个4岁的幼儿到户外活动,因为全园只有两辆小三轮车,幼儿便常为“该谁骑”而争吵不休。这一天,一位叫宝宝的小男孩跑到老师的面前抗议道:“小利不让我骑三轮车”这时老师应该如何反应呢?

  评价:作者对于此问题展开了思考——此情景可以教导孩子什么?这里作者总结了多个方面的培养:

  1、社交技能;

  2、语言技能;

  3、社交知识;

  4、气质的培养;

  反思:幼儿教育有别于其他人群的教育,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小年龄的幼儿。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随机教育的素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景,当遇到案例中的情景时,我们很少会在一刹那之间想到那么多的教育契机,作者的分析和总结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我们要象凯兹博士学习的东西还要很多很多......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4

  还记得青涩年纪,老师布置作文《我的理想》,孩子们的理想都是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科学家之类,一个个激昂文字、指点江山梦想着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然而,现实是什么呢?大多数人退去学生的青涩,同父辈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为生存奔波。我们这个庞大的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工作是一种享受的地步,理想与现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有差距。

  那个时候,毕业是包分配的,由于受老师的影响,我希望自己能进入医院,或者到学校当校医,学以致用。然而,理想是天,现实是地,我们只有脚踏在大地上才能仰望蓝天。家境的贫困和父亲的严命让我眼含热泪放弃了挣扎,毕竟生存才是实实在在的,在那个货币还不丰厚的年月我们只能如此选择。

  就这样偶然地走进幼教工作,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人心灰意冷,常常独自坐在黄昏的河边用嘶哑的声音喊:下辈子再也不做人啦,我宁愿是一株草,是一棵树。然而,今生都无法选择,来生还会由我们左右吗?大自然看似没有生命的东西,经历着世间的风吹雨打,它没有自己的呼喊吗?

  理想撞上现实的墙,总有些迷茫,有些失落。初建的幼儿园孩子不是很多,管理也松懈的很,没有现在这么多常规,也没有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要求,只是你愿意上什么就自己找来上,要不就领着孩子在外面疯玩。没有接触幼儿教育时有许多美好的想像,孩子是天使,与小天使们一起生活应该无忧无虑。真实地走近,才有些哭笑不得,学了四年医学,却来伺侯小娃娃们吃喝拉撒睡,典型的高级保姆(幼儿教师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体,其实,我一直认为应该把幼儿教师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心致学。有没有觉得一个幼儿园的高度就在于你把教师当作什么呢?)。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都会背起自己的行囊去游逛。有没有说过‘下辈子下下辈子再也不做幼儿教师了’倒是不记得啦,只是觉得它离梦想中的职业形象太远啦。

  然而,上天如此安排总有它的道理。许多年之后,我才懂得,上天是眷顾我的,如我,简单笨拙,在社会的大潮中搏击会有溺水的危险,而幼儿园,是一处没有被浸染的世外桃源,能够在孩子的世界里简单快乐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一年来,女儿常常冲着我叫喊:为什么外国的孩子不做那么多的作业也可以成材,为什么我非要做那么多的作业,我不上学可以吗?不知道每一个经历过中国十年寒窗苦的人,是否都有过这样的想法:下辈子下下辈子再也不做中国学生啦,也不知道外国的.上帝会不会听懂中国人的祈祷。

  而我只能回答说:不可以,你不是生活在国外,你生活在中国,就要按照中国的教育规律走下去,不能提供给你理想的教育环境也不是我的错,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

  俗话说态度决定命运,在自身的需要与所处的环境无法统一时,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社会、环境、现实不会顺应我们而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无法选择命运的时候,也许我们只有转变态度,积极去适应,挑战自我,增强实力去应对环境。

  孩子们累,没有理想的教育,他们在题海里奋战,与时间赛跑,用健康换取前程,因材施教只是千百年前圣人的一句感叹;老师们累,超负荷的运转让每一个部件都提前衰老,痛苦地呻吟,而此时才理解前人为什么把老师比作蜡烛,比作春蚕,选择了教师这项职业,就要与奉献、与淡泊同行,用一份平和的心境、宽广的胸怀看待这份职业,看待外面的诱惑与精彩,不能改变现状,就改变心境,身体已经疲累,别让心灵再背上沉重的包裹。

  理想是天,现实是大地,我们是一群背负着沉重行囊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艰难探索的行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载、探索是我们的使命,是的,总是要有人来承载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然而,有理想、有梦想,就有走下去的动力与勇气,我们的先人就是这样怀着梦想一步一步走来的,我们是他们的延续!我们的孩子也会沿着我们的脚步向着理想迈进,也许会更近一些,毕竟背后有我们的脚印,我们的铺垫。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5

  一本好书,犹如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我正阅读的《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一书真的如书名一样给了我们幼儿教师智慧策略,引领我的教育实践。该书内容共分为《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三部分,用52个幼儿教师实践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了当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育技能。

  首先是案例“约翰尿裤子”让我印象深刻,案例中的老师是这么做的:鼓励约翰自己脱裤子小便,自己换干净裤子,在不断的表扬声中,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支架,让约翰尽可能自己做。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法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支架,让约翰尽可能自己做。这种学习生活基本技能的方法引导,让我们幼儿教师学会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与其让孩子被动的接受,不如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我欣喜我的教育观念、方法与他们同步。记得班内孩子刚升入中班,个别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尤其是入厕后擦屁股这一环节,总是依赖大人,我们老师当然也不例外。小班时因为班内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人手充裕,因此没觉得什么,而到了中班,幼儿常常在卫生间大喊大叫,“老师,我大便好了哇!”被我听见了是幸运的,有时搞不好直到我走到那儿,才听见,因为有时孩子们的喧闹声掩盖了那些嗓门小声小气的幼儿,自从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就在想,让幼儿等待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让他们自己学会这一技能,中班了也应该学一学了。于是再次遇到这种情况后,我就在皓杨小朋友旁边手拿一张草纸示范着擦,边用言语指导如何擦屁股,告诉他“草纸上干净了,你的屁股也就干净了”,擦完后我检查着他的擦拭成绩,如不干净,请他继续擦。成功后我不忘鼓励着他的小手的能干。他也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一回生二回熟,慢慢他也就学会了,不用我在一旁给他示范。过了一阵,我也就淡忘了。一天他奶奶送来上学,特地关照我们记得给他擦屁股一事,我当场答应着,可心里在想,我已经教过他了,着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在他入册时,我就故意对皓杨说:“皓杨,真奇怪哦,今天你奶奶让我们给你擦屁股,你早就学会了这个本领,你奶奶还不知道”,孩子点头说着:“似的,我早就学会了,我奶奶不知道。”“那你记得回去吧着个本领表演给你奶奶看,让他知道你的能干”皓杨点头答应着,我在他擦屁股的同时我留意着,孩子的确没有忘却这项技能。只不过他奶奶没发现,养成了他依赖大人的坏习惯罢了。需和他奶奶谈谈,让奶奶配合在家也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书中说到“家长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相信这被所有的老师所认同。教师每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我这人性子爽直,不会拐弯抹角,常当其他家长的面批评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因此我反思自己的行为,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如调皮的鑫鑫,每天他总是不停地惹事,常常有孩子给他告状,于是我在交谈中把家长当成朋友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及时地向家长汇报,如果幼儿有缺点或犯了错误也是先肯定孩子的进步,再提出希望,这样就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书中每一章节前都有几个问题给读者分享体验,让你带着问题主动的去审视案例,警戒着的分析与提示给你启发,再在每一案例后都附上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也就是我们老师可以怎么做,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教育策略帮助孩子改变这一现状,很具体,,看了这些建议后茅塞顿开,知道自己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处理了。

  读好书有如品尝美味食品,只有细细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养才能充分吸收。我想伴随着接下来的精心细读,细心品味,我会感悟更多,收获更多。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6

  这几天,我细细阅读了《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这本书,从中得到的感悟和收获很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最需要什么?我需要一名在我遇到困惑时帮助的导师,需要一个在我无法做出答案时的朋友。我想,书是我最好的朋友,里边记载的是多位老师一起探究总结出来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有面面俱到的设想。在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在以后的班级管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等等方面一定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教两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一名老师的辛苦,也知道我现在的能力很薄弱,还需要不断的进修锻炼本领,才能在教学上有更大的突破,但是我也总结了自己在这两年中有哪些方面的困惑需要解决:

  一、新教师的心态要调整好

  在刚开始,知道自己还是这个岗位的新手,所以在很多方面都不敢勇于表现自己,有时也可能怕自己丢脸。还有的时候,当家长与我聊天时,我显得有些不够自信,总是怕自己回答的方面是否不符合家长想要的答案,或者是我是不是在说的过程中表露了一些家长不愿意听到的话,这些原因常常会使我烦恼。

  但是事以至此,不能坐以待毙,我在阅读《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后,里边有很多方面讲述了与家长如何沟通的技巧,这让我很受用。里边教会了我应该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方法与家长交流,在说话时要注意什么方面或者避讳什么话题。好多小点子给我了很大的启发,自己常常感叹怎么自己以前没想到呢,其实办法就是那么简单,经过书中的一提示,我豁然开朗,在今后的教学、沟通过程中我会更好的表现。

  二、新教师要学会“多留个心眼”

  自己在刚开始的教学时,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就是和孩子们游戏,我发现自己都没怎么去留意孩子有些什么习惯或者是什么奇怪的行为,总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态度过着日子。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不应该做这样的一名老师,我要为孩子们负责,于是我就开始留心起孩子们的行为与反应,通过几周的观察,我的收获也是很多。

  这个时候的我才发现,原来孩子们的心理都是各式各样的,他们的反应也很不同,甚至很多孩子都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那么在发生事情时你就很难去判断、去处理,有时可能你会做出错误的绝定,所以我觉得想做一个爱孩子的合格教师,就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中写到了很多关于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案例分析以及老师如何处理的'方式方法,有些案例呈现似乎很贴合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发生的事情,就是那么真实的呈现了出来,而我觉得“妙”的是,在案例后已经帮我总结整理归纳好了处理方法的要点,还很贴心的归纳了一块写给家长的小便条,帮助我们与家长如何沟通共同处理孩子的这一行为。我觉得这对自己在这方面的成长很有帮助。

  三、新教师要“多留一手”

  自己毕竟还是一名新将,很多方面都很不成熟,在班级中还有很多方面等待我去学习,很多时候只有等到有了压力,我才明白不能做一只永远在原地踏步的候鸟,我一定要有所准备,迎接每一个挑战与考验!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这本书中写到关于班级管理的方面有很多,如常规、环境创设、沟通技巧等等,这些是我必须学会掌握的东西,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把书中很好的点子用笔记形式记录在我的本子中,一些好词好句我也一并抄写在我的语录中,这些东西的积累就是一大笔财富,是任何都不能代替的。我常会在一段时间后去翻阅一下我收集的宝贝,发现这些不起眼的句子正是平时教学生活中我需要的金玉良言,我少了它们不行!

  唐僧师徒历经十几年去西方取得真经普度众生,我只是一名幼儿教师,虽然我不曾背负要救世的使命,但是我面对的是一群幼苗,一群可能将来成为国家栋梁的人才,我的责任很重。俗话说“要给孩子半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必须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丰富经验,我相信:书是我最好的选择!我要善于从书中获取教学的真经!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7

  第一次听到“丽莲。凯兹”这个人,是在杭州参加园长高级培训班时刚巧遇上创新大会,很有幸地现场聆听了丽莲凯茨的讲座,也是第一次感受中英文同步翻译的讲座。记忆中讲座的时间不长,但是很多实例让会场一次次响起掌声和笑声。然后根据介绍很着急地在书店寻找到了丽莲凯兹的《与幼儿教师对话》,拿到手后却一直没有好好翻看,因为一直觉得这是一本很难读的书。

  今年十月,全国幼教课程会议,遇到了老同学,高兴地送了我一本书,一个劲地说这是一本好书!翻开一看,却是《与幼儿教师对话》,一本很熟悉但从未细看过的书。

  这是一本需要静心的书,每每遇到这样的书,必是焚香净手,凝神屏气,细细研读。

  本书一共有三个序:作者序、译者序、推荐序。没想凯茨博士的丈夫是上海长大的,一下子觉得亲切了不少。虽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是世界各地的幼儿教师们所遇到的大量问题竟然如此相似。译者廖凤瑞博士是师范大学副教授,而且凯茨竟然还是北师大庞丽娟教授的导师,感觉又亲近和了解了许多。

  翻开第一页,就被深深打动。凯茨教授的话不多,但是句句经典。

  适量原则:不管提供什么东西,只有“适量”才能产生好的结果。简练,但是切中要害。

  包括:对孩子的注意、爱、刺激、独立、好奇、活动的选择等。只有当数量、频率与强度适当时,才会对幼儿有益。

  幼儿理想发展的六个基本要素,依次为幼儿需要安全感、需要适度的自我肯定、需要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成人协助他们理解生生活经验、需要与有“权威”的成人一起学习成长、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为学习的榜样。

  对于安全感的定义:是指心理上感受自己与别人的有依附关系,感觉自己有所属。安全感必须建立在被爱者感受到这份情感,而且这份爱是适量的。

  我特别认同这份“被感受”的含义。有时候我们对幼儿很亲切,但是并不能使孩子的奥安全感,因为他没有“感受到”,所以不能产生依附、信赖的感觉。这让我再一次想起《小王子》中描述的情景:小王子在地球上看到了几千朵玫瑰花都和他的玫瑰花长得一模一样,一度觉得很失望,后来才明白对他而言只有他的那朵花才是独一无二的,比其他的花都重要,她承载着他的付出和责任。在小王子的故事里常看到的一个词“驯养”,狐狸说:“驯养就是建立关系,从此我们彼此相互需要,你对我是世界上唯一的,我将对你也是唯一的。”只有驯养了,建立了关系,才是彼此需要,才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感悟,才会休戚相关。

  “安全感来自于孩子相信成人对自己于一种真诚而强烈的反应,而不是空心的温和。”

  一直以来,我们理想中的幼儿老师都是以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我们评价老师也总会用和蔼可亲来衡量,渐渐地,这份温和变成了职业性的、浮面的.表现,而很少自问其中的真诚到底有多少!有时候我们的温柔真的换不回孩子的信任,为什么?我们的温和是否真的就只是“空心”的温和呢?

  有时走进班级,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问候,语言中没有情感,很空洞乏味。孩子们也只是仅把问好作为一项任务完成而已,缺乏因问好而建立感情的激情和机会。

  同样关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博士在后面的章节中还提出了一个教师要与孩子保持距离感的观点,提倡教师要适当的疏离与理性。即教师不是孩子的保姆,要有专业的思维和眼光,能给教师留出观察和思考时间,能给孩子留出发展和调整的空间。

  廖凤瑞博士说,不要“一气呵成”读完全书,不妨偶尔停顿一下,思考一下书中的问题或者见解,进行思考或者实践上的思辨,才是真正与大师对话,才能更好体会大师的用心。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8

  书通过讲述88个真实的小故事,从而向幼儿教师提供了88个在日常工作中与幼儿、家长相处的细节。内容从两大方面讲述:一方面是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笔者从三个小层次讲述,有效的与幼儿交流、管教与惩罚是不一样的、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帮助他们掌握与别人相处的艺术;另一方面是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笔者也是从三个层次来简述,从幼儿入园时帮助家长做好幼儿上学的思想工作开始,逐步与充分利用好时间积极沟通,到有团队合作意识,帮助自己的幼儿工作有序、更好的开展。

  笔者是个有心人,平时注重观察与反思,每一个小故事都是真实的存在,这些故事情景也都会如出一辙的在我们身边出现,可能我们是看看就过去,对事情采取的方法措施也截然不同,但笔者却能在每个小故事里,细心的反思,找到合适的,有用的应对方式,从而让我们阅读的人,也能够学习到合理的应对方式。每个故事后的“小贴士”都是很好的建议。笔者都能运用小故事开头,再通过小贴士的总结,这样的记述方式,使得每一篇内容都很生动形象、真实存在、贴近工作实践,引导我认真品读,掌握各个小技巧。

  在第一章中,我了解三个有用的技巧:一是有效的与幼儿交流,我们作为老师必须首先能够与幼儿进行良好的交流。我们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流,有时也需要一些其他的交流方式。例如身体的接触碰、目光交流或是其他肢体语语言。幼儿失落时轻轻的抚摸,哭泣时老师的抱抱,操作成功时一个肯定的微笑等等。要充分运用各种交流方式与幼儿进行交流。交流中,老师多用肯定的语气,鼓励幼儿开口说话。回答幼儿的问题的时候要先搞清楚幼儿问的是什么,同时尽量用简洁的话语来解释。我们班级中有一些内向、害羞的幼儿,姜雪就是其中一个,她文静、内向,平时很少与我们交流,有时和她说话,她也会害羞的低头不语。在一次讲述儿歌的活动中,她小声的在说着儿歌,当她发现我在看着她,并对她露出微笑时,她的小脸上也有露出微笑,对于我的肯定,孩子还是欣然接受的。二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首先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与家长统一说话,从正面关注幼儿。有时看到孩子们吵吵闹闹,不听自己讲述是,会采用比孩子更大声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但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融入到他们一起,和他们一起嚷,让自己身处其中,获得主动权,引导他们学会说悄悄话。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掌握主动权,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让幼儿在学习中,学会轮流,学会友好相处、学会认真对待每件事,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等。班级里孩子多,总有吵吵闹闹的时候,有时你和另一位老师说上几句话,回头一看,顿时就已经吵翻天啦,往往我会采用比他们更响的声音来制止,但是效果不好,也对自己的嗓子是个负担。这里我知道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嚷,在一起嚷得时候,掌握主动权,引导他们来学说悄悄话,学会安静。三是给予幼儿自主性,让其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评价,对每个幼儿,我们要做到都能够表示赞赏,发现他们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给幼儿不好的评价。尊重幼儿得自由空间,既要引导,也要学会及时退出。

  第二章,主要是注重家园得关系。在新生入园前,我们老师就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不仅帮助家长学会放手,也让家长对自己信任。在工作中,多注意与家长得沟通,知道他们生活特点,了解他们的工作时间,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有针对性。认真对待每位家长,热情的接待,耐心的接受他们的委托。对于家长的支持也要学会感谢。当然也会遇到难说话的家长,这也是比较棘手的,对于这些幼儿,要多观察留意,对家长的提问,能够从容应对。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9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质、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做最好的老师>>中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向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正因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幼儿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务必予以批评教育。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出奇的'“乖”,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向渴望能和孩子们一齐玩、一齐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正因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期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幼儿——“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

  他能够在教育幼儿时“向幼儿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幼儿的选举权”,他发奋追求着“成为幼儿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儿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老师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就应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就应充满着对人的明白、尊重和感染,就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潜质、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幼儿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

  教师和幼儿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

  可我……实在汗颜。幼儿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幼儿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幼儿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用心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向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

  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此刻,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幼儿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儿,是教育的x。正因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应对幼儿时要持续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幼儿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幼儿的爱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用心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联,让爱心成为照耀幼儿心灵的阳光,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使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10

  最近,老师们纷纷在博客里发表暑假里的读书心得,看着老师们的日志,暑假里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的感受又一一在脑中重现。吴放老师文笔流畅,言语朴实,所用的书信形式更是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文中的小故事、小案例,读来让人感觉是那么的真,那么的近。

  书中的第37封信——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我产生了共鸣。信中说:我们做老师的大概没有谁不与家长打交道的,也没有谁在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曾遇到过让人“头疼”,甚至睡不着觉的问题的。做幼儿园管理这么些年了,在这方面真是深有感触,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快,尤其在我们这个地区,外来打工人员快速增长,因此来园就读的外来民工子女也不大断增加,而且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省市,家长们都有着不同的观念和素质,家长工作非常难做,一不注意就会引起误会。另外,在我们本地区往往是六一现象严重,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所以成人在教育孩子的方面都是比较放任的,家长们是唯恐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受什么委屈,所有,一旦老师对他们不够热情,他们就会误会老师。记得前两年,在一天的放学后,我就接到家长的投诉电话,说孩子的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不好,看不到老师的笑脸,对他们家长也爱理不理,而我们的老师则觉得这个家长无理取闹,误会就变得越来越深。可以说吴放老师的经历,与我们老师碰到的是何等相似,关键是我们的老师能不能像吴放老师一样,在与家长的解释中,尊重家长、能从家长的心理出发,关注到家长的内心世界,然后让家长接受你,配合你。

  读了这封信,我深深感到,作为教师在与家长的合作沟通中,首先要尊重家长。比如,孩子刚来小班,家长不放心的'心理也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时候,他们会利用各种事件偷偷来观察孩子和老师,假如他总是看见老师板着脸,对孩子的态度不够温柔或者亲切的话,产生误会是理所当然的了。那么作为老师,你就必须与家长作好沟通,让他们明白为什么有时候老师是需要严肃的,老师的严肃并不能代表老师就不喜欢孩子了,也可以先前向家长说明一下自己的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可让家长有一些心理准备,沟通也就容易多了。

  另外,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吴放老师的一个比喻打的好,他说:我们不是总要强调与家长的沟通吗?想想看,要让一个“沟”能够“通”,使“水”能够畅流无阻,关键就是要保证它各部分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就相当于我们说的平等关系。没有这个基本条件,“水”就会窝在低洼的地方,弄不好还会造成“洪水灾害”呢!不错,我们是老师,其实家长也是老师,我们在对家长表达你的教育意见的时候,不妨也耐心听听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意见,有时候或许会让我们豁然开朗。

  教师对家长要报喜也报忧。正像吴放老师说的,很多时候,孩子们有了问题,我们的老师很快就会想到要“找家长”。其实,如果孩子有了点滴的进步或者取得了一点小成绩,我们的老师马上利用各种通信工具告诉家长,或者孩子的什么有趣的事情,久而久之,家长们会非常乐意接到老师的电话或者信息,那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也就简单了,相反,经常告状,家长就会怕看到信息,配合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

  《和孩子一起跳舞》这本书,真值得我们细细研读,它适时地为我们架设了一座桥梁,那些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想到,又时时令我们困惑的问题,经吴放深入浅出的解剖和分析,变成了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蕴含着教育智慧的生动案例,引导着我们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并为之不断进取。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11

  最近看了《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感触颇深。在《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中,作者分别从“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幼儿教师最需要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教育智慧”和“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艺术”这四方面来阐述了怎样做好一名幼儿教师。

  确实,要做好幼儿教师这份工作,单靠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充满爱心、童心、和真心的付出;同时还需要我们老师间的相互配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光这样,幼儿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孩子的心中,教师是圣神的、无所不能、完美无缺的,而孩子本身就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观察细微,感受强烈,而且还会不加选择的模仿。因此,幼儿教师也应该从自身的言语、行动中使孩子的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比起对孩子一本正经的教育要有用得多。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文化专业素养,而是要秉着一颗尊重、关爱、宽容、耐心的'心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尊重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幼儿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幼儿,而是要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要发展幼儿的个性,就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除了尊重,幼儿教师也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孩子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的孩子,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督促其改正。孔子说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可见,宽容是人的情感之一,它有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宽容也是豁达和挚爱的一种表现;宽容还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提高自己内心修养的一种方式。

  幼儿教育是十分琐碎、复杂的,面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师也只能用自己的智慧去猜测和预料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对于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教师可以事先做好解决的预案。但对于很多不可猜测和预料不到的突发事件,幼儿教师就只能利用自身的生活工作经验,凭借着平时积累的点滴的教育智慧去解决。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上课、游戏、观察等活动同样能看出一个老师的智慧,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意思,也许换种方式说就会取得不同的成效,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再与幼儿交谈、游戏时要注意说好每一句话,尽可能地让孩子从心底接受这种方式,从而达到最大的成效。

  所有的孩子,不管是调皮的、安静的、不爱说话的、活泼的,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喜欢他们。而我们往往比较关心的是那些很乖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常常忽略了那些调皮的孩子。其实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那些调皮的、不爱讲话的孩子。文中提到的那个不爱讲话的孩子可欣,如果没有老师坚持不懈的关心和热情,也许他不会说出口中的那声“老师好”。虽然只是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这三个字至少代表了可欣对老师的认可,甚至也代表了可欣对老师的一种爱的回应。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够得到爱的回应,我想这位老师体会到了。

  我们为什么不学学这位老师呢?要知道训斥和严厉并不是孩子们想要的,他们要的其实很简单,只要一点点的关心、一点点的爱就满足了。也许不经意间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很兴奋。他们会认为老师对我微笑,师是爱我的。老师摸了我的头,老师是爱我的。自然而然孩子的心也就向着老师了。

  爱是永恒的主题。《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其实告诉我们,教师最需要的是对孩子的爱,一颗爱孩子的心,一颗宽容的心。一个爱孩子的老师必定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让我们把这种爱延续下去,传递给每一位孩子.相信他们会懂.让我们的心中充满爱,让爱的火炬永不熄灭。让我们用爱感动孩子,成为孩子亲密无间的朋友。

  幼儿教师读后感 篇12

  一直不喜欢读专业书,因为觉得这种书的理论层次太高,对于一线教师的我一直不敢高攀,于是看这一本书的日期就一拖再拖的推迟到了现在。最近终于能够静下心来读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荣誉教授丽莲.凯兹博士的《与幼儿教师对话》一书,作者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的许多观点与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凯兹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从事幼儿教育、教师成长研究多年,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丰富、独到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刻感受到教授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思考,不停地联系到自己的现实教育,不断地享受着她对教育的对策建议与教育智慧。我们能够感受到,本书的很多观点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实践”与“思悟”出来的。在凯兹教授的书中,充满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和见解,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在其朴实、流畅的语言中,我们时刻能感受到的是贯穿始终的她个人的独特的学术品质!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最熟悉“观察为先”这一词,只要碰到同行交流,总是挂上首先要观察孩子这一句。可观察到底从何处入手,如何观察?我想大都都是随自己的心境和意愿,很多都是随意的,然而凯兹教授为观察做了清晰地阐述,文中这样记录着。

  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所感、所思、所为,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根据幼儿教育的特质,学会观察幼儿更是幼儿教师一项重要的技能。观察什么,针对一个儿童或一个现象,观察需要持续多久,这是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书中分别陈述了以下11项观察指标:睡觉习惯、饮食习惯、大小便习惯、情绪的变化、游戏的.变化、好奇、对权威的反应、友谊、兴趣、自发的情感、享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成人可以根据这些方面观察到的现象,对儿童的发展是否正常作出评估。至于观察的时间,书中这样陈述:“对于3岁的儿童,需要先观察他们在这些指标上的行为3周,提供充足的行为样本,作为以后评价的标准;4岁儿童则需要4周左右的观察期,5岁的儿童则再加上一周的观察时间……成人可以按此公式计算收集行为样本的时间。”

  看着凯兹教授对于观察的要求,心中惭愧,作为老教师的我没有学会观察,联系平时的工作,虽然也重视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对幼儿的观察,但观察的内容不够广泛,观察持续的时间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标准,更是从未这么系统地观察、分析与记录过。观察往往是处于一种无意识和下意识状态,能看到多少是多少,真正有意识、有系统的观察很少。

  读过此书,我更加明白只有如此详细与持久的观察,才能真正地了解一个儿童,这是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去实践的。观察幼儿是我们做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也是幼儿教师必须履行的一项教育职责。只有学会观察才能“因材施教”,所以我们要用观察来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按每个个体的差异和其所能接受教育的能力,而给予得当的指导。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对于人的眼睛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正是对观察做的最精辟的诠释。我们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其实只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每一个孩子,一定能从平凡的世界中发现不平凡的事和物。

  读着此书,我还深刻地认识到要做一个专业的幼教工作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谓“专业”,应该有这样三个特点:在工作上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依据该知识做判断;采用专业行为的准则。如果我要做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我还不断学习,需要对教育对象的了解,需要有选择教育内容的慧眼,需要对教育方式的辨析,需要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但不管怎样,我还要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迈好每一步,学习将是伴我成长的最好伙伴。

【幼儿教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读后感05-26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07-08

《与幼儿教师对话》的读后感06-14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4-04

大班幼儿教师读后感09-01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15篇07-25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15篇)07-25

幼儿教师读后感13篇07-22

幼儿教师读后感(12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