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时间:2022-08-11 08:31: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在窗外》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1

  台湾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一书中,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重新看知识、看学校教育、看当前社会,这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有位教育的前辈却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这样发问:今天的学生有多少是为了学习而来学校的?他们更多地喜欢学校是因为学校有他们的同学!回想我的学习经历,我曾暗自庆幸能够更多地学习“音体美”,甚至有更多的`“研究性学习”时间。当然考试也是有的……今天的学习,虽然有“素质教育”的大旗,可是高考的“大棒”依然挥舞,学生当然还得以考试为重,老师当然也是“见缝插针”,就连我这个小学老师也身在其中,因为家长们都在看着孩子的期末分数呢!

  哎,怎么解释也说不清?素质固然重要,可分数也十分十分重要啊!期末复习这段时间,孩子的作业量是明显增加,可有家长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作业多是应该的!”。孩子们的感受呢——作业多!

  一个学校,能让学生记住的只是同学,而不是老师,不是学习知识的愉悦,那这样的教育肯定出了问题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那黄武雄认为孩子是为了什么去学校的呢?他说:孩子到学校,最主要的事便是学会与人“互动”、与自然“互动”,学会与世界真正联结。人生下来,离开母体,发展智慧,当他开始意识到自我,意识到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被迫孤独地面对生活时,心中会因疏离而产生焦虑,想返回母亲的子宫已经不可能,融入社会成了他唯一的选择。社会犹似母体,一个人融入社会这个母体的信物是工作和关爱,工作和关爱都是人与社会的一种互动,一种联结。其联结的途径有二:一是打开经验世界;二是发展抽象能力。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2

  《学校在窗外》这本书,解答了多年来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曾经因为对于教授“套装知识”的厌恶,更因为痛心于一些孩子在课堂中迷惘空洞的眼神,怀疑甚至否定过学校教育。作为教师或一个有情感体验的人,我只有两个选择:或自欺欺人,装作自己依旧是所谓“灵魂工程师”;或麻木地得过且过。然而,内心对于自己工作价值的渴望,也只有在那段时间最为强烈。

  直到某一天,很偶然地读到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关于童年的回忆,为之一振,他用童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需要继承与“互动”,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须去学校。黄武雄教授的《学校在窗外》一书,开篇即用了大江健三郎的回忆作引线,立刻就吸引了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所寻找的答案渐渐露出水面。黄武雄教授认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维生”、“互动”与“创造”,其中,学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于“互动”这一要素,从而“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

  那么,我们一直苦心经营的应对高考的教育教学,就是对正常应有的“互动”的干扰,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如果在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就一切向高考看齐,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即使顺利通过高考,也因为接受的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套装知识”,基本没有继承与“互动”。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机,实际上是拆“联结”与“互动”的台。这样的台,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若整个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残忍、是居心叵测;如果从小学、从初中就开始拆,那简直就是刽子手。

  并且,在“互动”这一学校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学生就不存在“好”与“差”的分别,存在的只是每个学生与这个世界联结的“点”的不同;教师所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些联结的“点”。学生学习的困难,“常因他的抽象能力未达到他要学的知识所相应的抽象水平”,实现更顺畅联结的方式应该是降低抽象水平,“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这一点,其实每个学生是一样的。并不是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为学得好,就有机会更自由地发展;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应该被剥夺“互动”的权利,“死揪”高考。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相关文章:

《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09-13

窗外 作文:窗外的玉兰08-01

窗外02-20

窗外作文09-29

窗外的雨02-18

窗外的作文06-20

窗外作文04-15

窗外的作文06-26

窗外小学作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