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鬼谷子》读后感

《鬼谷子》读后感

时间:2022-10-01 12:35:3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鬼谷子》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鬼谷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鬼谷子》读后感

《鬼谷子》读后感1

  当我慢慢合上《鬼谷子的局》这本书时,仍回味无穷,仿佛击响心中的鼓,余音袅袅。

  闭上眼,我似乎梦见了时隔几千年的时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公孙衍;神机妙算、坐镇深山的鬼谷子;老辣有度、料事如神的卫公;好胜欲强、利欲熏心的魏昂……

  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多少我也收获到了些感悟。其一,好胜心太强,终究不能成功;其二,我们生活处事总是要有个度的。

  好胜心过强的人莫过于魏国的太子魏昂。年轻气盛的魏昂带领下的魏卒骁勇善战,攻打卫国城池时,他原先计划五日破城,不料连攻八日,城池依旧挺立。堂堂大魏铁军,连不堪一击的弱卫城池也奈何不得。他挂不住面子,愤怒而发起猛攻,烧杀奸掠,无所不为。被欲望冲昏头的`他,思想已被扭曲了,每每攻下一座城池,便觉自己大有作为。再到后来,公孙鞅特设一字蛇阵型引魏昂上钩。龙贾作为老将,苦口婆心地告诫魏昂这是计,但他被之前的胜利蒙住了眼睛,自信满满,一直前攻不退,十几万将士最终溃不成军。

  看到魏昂悲惨的结局,我不禁联想到我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可以说跟魏昂的好胜心半斤八两。七年级刚刚接触新校园,我很想好好表现一番,希望能超过他人。可是偏偏不如愿,成绩稳不住班级前列,我为此忧心忡忡。去找老师交流,我说为什么我一直不能超过别人呢?我的出发点不对吗?老师告诉我:“别人不是你的对手,你是你自己的对手,要试着去做最好的自己,超越自己。”我听话了,试着慢慢静下心来学习,每一次考试我都会总结经验,与之前的考试进行对比,只要进步了,我就会很开心。所以,有时候往往好胜心太强,反而适得其反。

  人都该有个度,要懂得刚柔并济,张弛有度。

  就好像那卫公。齐威公这样赞颂他:“卫公绝非等闲之辈,别看他在小事上唯唯诺诺,大事上从来断得分明……即使姬速(指卫公)处处示弱,时时露怯,可是有一点你不得不服,二十年来,天下无时不起烽烟,弱卫却是国泰民安,并无一丝祸战。”

  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上对老师长辈,下对同学朋友,我们都应该刚柔并济、有进有退。进则刚烈不屈,坚持自己的个性,坚持自己的原则。退则懂得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遇到不开心的事理智地解决,而不能单凭一时冲动鲁莽做事。

  慢慢睁开眼睛,不由得感叹《鬼谷子的局》这本书的奥妙之处。这看似是阅读别人的人生,实则在看世道的变化万千啊!我缓缓幻想着自己已经成为鬼谷子的第五个弟子,他带领着我解密尘封千年的局……

《鬼谷子》读后感2

  鬼谷子,兵家、道家、纵横家们眼中的圣人,改变了天下命运的大贤,一条关心“凡俗”世界的卧龙。他一生中收了六个徒弟,两个随他修道,其他四人—张仪、孙膑、苏秦、庞涓,替他拯救天下,一点一点的完成他的理想: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主要写鬼谷子的四个徒弟—张仪出身名门望族,家产被秦国的一个官大夫所占,家破人亡,走投无路,上了鬼谷;孙膑出身名门,被人陷害,和义兄庞涓一起拜师求学;苏秦则是为了治疗口吃,也是因为父亲逼他娶了一个他不喜欢的女人。四人在鬼谷学习三年,庞涓下山,第四年,孙膑接受庞涓邀请下山,孙膑走后,鬼谷子传授苏秦、张仪纵横之道,第五年,苏秦、张仪下山,苏秦赴秦,张仪因为家仇赴楚。

  苏秦在秦国因为将秦公瀛驷的机密大白于天下遭追杀,落魄还乡,悟出合纵,于是游说六国,使天下合纵,共制强秦,自己成了六国共相。

  张仪在楚,助楚灭越,却被奸臣陈轸和昭阳陷害,无奈入秦,帮助秦公拒六师于函谷关外,灭巴蜀,成为秦相。

  庞涓在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被封为大将军、武安君,又娶瑞莲公主,帮助魏国傲视群雄。

  孙膑先入魏,被害处以膑刑,又被齐国“偷走”,娶了公主瑞梅(魏嫡公主,爱了孙膑很久),成了军师,围魏救赵,助田忌将军雪黄池之耻,又在救韩过程中杀死庞涓,被太子(齐公患病,太子执政)视为左膀右臂。

  苏秦才高八斗,但方式不对,在乱世,谁能放弃个人利益来合纵呢?合纵当是事倍功半,很不明智;苏秦是个大孝子,即便是当了六国共相,也没忘记他落魄的农民父亲,衣锦还乡,给贫困的家人做梦也未曾想过的富贵。苏秦智谋过人,他将天下一切怪事都看的清清楚楚,如张仪的金牛计,连人才济济的大楚也无人疑问,唯苏秦和屈平(屈原)看明白张仪的'金牛计意在灭蜀。

  张仪比苏秦、庞涓、孙膑成功许多,庞涓穷兵,魏国库空虚,所以可以说是庞涓使魏衰败。孙膑虽在齐成功,因为在魏受害惨遭膑刑,所以我认为,在魏,他不及庞涓(不是才华不及),在危机四伏的朝堂,没有心计无法成事。张仪才是最后的赢家,因为天下没有诸侯相安,统一天下的不是魏,也不是齐,而是张仪一手扶起的大秦。

  成就大事不仅需要机心,也需要诚心。在《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我感到了鬼谷子深不可测的谋略和智慧。

  鬼谷子,一个在山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

《鬼谷子》读后感3

  好久没有读书了,这次利用坐高铁去上海的机会好好读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作者寒川子,原名王月瑞。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认知只剩下无血无肉的大框架,也就是商鞅变法、荆柯刺秦、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天下这么点东西。对于鬼谷子以及他的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虽有耳闻但了解却不是很多。这次读这本书正好可以补充我这方面知识的欠缺。不过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后边还有五本,这第一本只是个开头,相当于一个引子。看来要马上买来继续攻读了。

  本书从商鞅变法时期开始,也就是魏国最强大时说起,让我们对当时的战国有一些了解。在周王朝四分五裂之时,各诸侯国均在积蓄实力,力图在保有一席之地之际能有更大突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逐渐使秦国强大,同时通过各种谋略将最强大的魏国拉下马。这中间也穿插着各国的其它战事。本书主人公鬼谷子以及他的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在本书只还是刚刚介绍出场而已,孙膑更是还没有提到,而鬼谷子也还没有收一个徒弟。因此这第一本书,还真看不出鬼谷子的局,到底局在何处?

  不过,从本书中还是学到不少东西,对我们后人也是个警示。一、魏国自视强大欺周王,引众怒!二、魏王未做到亲贤臣而远小人;三、夸夸其谈的魏国公子在别人的奉承中妄自尊大,最终祸国殃民;四、秦孝公能在父母兄弟面前顶住压力,任用并信任商鞅,最终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五、在秦弱魏强的初期,为避免战争,秦示弱称臣并将亲妹妹嫁给魏国公子,励精图治且运用各种谋略,终于取得决定性胜利。

  好了,要赶快看下一本了。再给大家说两句鬼谷子的介绍凑凑字,呵呵。

  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鹤壁市),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但是,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

《鬼谷子》读后感4

  这本书中一共有十二篇,捭阖是全书的开篇。“捭”的意思是开启,“阖”的意思是闭藏,捭阖具体来讲其实是一种谈判术,是纵横家游说活动的根本方法。语言很重要,所以他提出“捭阖之道”,要根据各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此来达到游说的目的。

  反应第二,这篇说的是了解别人的'方法:静听法,静心听取别人的言语,考察真正意图;反听法,主动发出信息,试探对方;以己推人法,知人知己,去推知别人。感觉这部分和平时面试别人也相通的。

  內揵第三,说的是策士和君主打交道的方法,用现代的话就是向上管理。取宠之法,让我想起刘邦提醒我们一定要活得老板的信任,才能做成事。制君之术,帮助可靠的君主建功立业,不可依靠的君主,设法离去。历史的范蠡比较成功的做到这点。

  抵巇第四,认为社会事件初期,很难知道发展趋势,圣智的人就会在发端时进行弥补,如果缝隙太大无法弥补,就要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这篇的思想很超前,也很有争议。

  飞箝第五,主要说的时察人制人,要让人敞开情怀,深知此人的性格道德水平。

  忤合第六,是辩证处世技术,要在变化的连续过程中,瞅准时机,利用最佳状况,干成事情。

  揣篇第七,要求把握人心,顺意而为,谋事必成。

  摩篇第八,是提出要体察人性。即揣情摩意。

  权篇第九,随机应变制敌之短。这是鬼谷子强调的游说术的核心。

  谋篇第十,战国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因此计谋很重要,哦那个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能克敌制胜,计谋需要保密。商场的竞争策略也很重要。

  决篇第十一,决断疑难问题是很重要的技能,当断则断。

  符言第十二,在最后这一篇中,鬼谷子阐述了做事公平公正的原则。符言指言辞与事实像符契一样吻合,引申为为政者明察秋毫、奖惩分明必须奉行的准则。为政者只有做到坦然无私,才能让天下归服,这样也就顺应了自然之道,如此国家必能长治久安,自己也可以不受侵害。

  做到以上这些术,当然要靠修为,要修养内心,要专一,不能过于分散。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固常守,乃能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