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时间:2022-10-10 08:45: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

  我很久没见过月亮了,手机将我的夜晚霸占的严严实实,不过今晚我有点话不吐不快。

  以前我时常醉心于麻将,大学时跟我的朋友们几乎天天“血战”,甚至经常逃课去占位置,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开一家麻将馆,外面还得有几个台球桌……

  毕业后我们分道扬镳,最想浪迹天涯的我无奈回了老家,待我再次与新朋友们坐上麻将桌的那刻,我就感觉到我的麻将瘾不知何时消失殆尽,那一刻其实我有些慌乱,至于为什么慌乱却不知道,直到有个朋友突然问了个问题:你们如果不做老师,还能做什么?

  “我的专业是商务英语,可能会从事外贸,我在大学时参加过学校的产业园,我觉得电商行业也不错,我还可以写东西,很多地方招编辑,我对这方面兴趣比较高,我还可以做美甲!”r我只记着我说的话,其他的人的我丁点也想不起来,又或者她们什么也没有说。

  虽然我嘴硬的说了那么多,但我明白哪有那么容易,就算我说的'都成立也不过是从最底下的做起,广而不精从来都是我最大的缺点,死要面子也是我生活的原罪。

  许是日子太无聊,我打算跟自己玩个游戏,这个游戏叫“五年”,就是以五年为期限,完成叁个我,我赋予了每个我名字和标签,希望五年后这三个我都可以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

  等我27岁时我会再来留言,看这个游戏结果如何。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2

  前天就读完了《月亮与六便士》。到今天还觉得应该把读后感写下来。虽然我的阅读感想可能对别人来说,没有两便士的关系。

  很多人,在很多地方都有提起《月亮和六便士》,然而并不是很多人真正读过它。这是一个描写一位伟大画家如何处理崇高理想和平庸世俗的故事。毛姆真的故事大师、叙述大师(读的是译本,不能评论作者的语言),亦真亦假的叙述,常常让你不知道读的到底是真是传记还是小说。

  不得不说李继宏是很有功底的译者,译文流畅清晰,一点都读不出翻译的`痕迹,深厚的中文功底让人不觉得这是在读一个外国人的故事。

  最后说说Strickland。因为读过《莫奈和他的眼睛》,被莫奈贫苦和执着的生活深深打动。感动于莫奈对原配妻子Camille矢志不渝的情感,惊诧于视力严重下降的晚年他甚至挑战巨幅作画。张嘉玮平和和有力的语言让人对入世、执著、可敬的莫奈敬佩不已。

  相对于莫奈,同样是追求与众不同的的艺术道路的Strickland(或者说高更,再次感叹毛姆的叙述)却与世俗过于格格不入。抛弃妻子,置善意和爱情于不顾,最终躲入原始山林作画,过着几近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且最终默默无闻地惨死。我上网了解了一下高更的画风,确实粗矿的画风确实独树一帜,不了解艺术而向往精致生活的人可能并不会太喜欢。

  然而就是这些凡人所不能理解的另类的艺术人生,才可以称之为“传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3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我们的一生也许都会在选择六便士还是选择月亮之间徘徊,二者不可得兼。就像书中提到的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在去世之后被塑造成了另外一个人,他的画作因此身价大涨,而当他的家人试图解释一些讹传后,画作的价格“比九个月前降低了二百三十五磅”。

  当我们选择入世,身上就会不可避免地沾染一些世俗之气,此时,是选择戴上面具顺从社会的大浪潮,从而保全自己的名声地位,还是选择月亮,遵从自己内心的愿望,放弃那些身价大涨的机会?每个选择都是正确的,然而我们也必将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

  生在人世,长于斯,不可出世。我们要生存,我们要社交,我们只能用六便士去购买面包。选择月亮意味着什么?远离人世,追寻理想,成为别人眼里的疯子,过着物质穷困的生活。

  月亮与六便士正是一本探讨如何选择的书,书中主要讲述的人——查理斯选择了他心中的月亮,从此被人投以怜悯的目光。把他的故事代入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也能切身体会到社会世俗与心灵向往所在之间的矛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在书中其实并未明确给我们解释一个正确答案——这个答案显然是不会有的。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主要取决于我们读者的价值观。

  我们不用急着去选择,最先应做好的,应是树立好自己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并且不要因此去试图改变或批评他人的价值观。我们向往着天上的月亮,却仍紧紧攥着手中的便士。丢不掉放不下,这可能是大部分人通常的状态。我们错了吗?没有。谁都没法批判谁,心之所向不同而已。如果我选择月亮,就会受到选择便士的人们的不理解的目光的注视。那么还是不用改变吧,毕竟没有对不起自己。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4

  花了点时间,思考该如何评价这本好评如潮、被许多人奉为圭臬的书。

  看到很多人在争论到底应该抬头仰望月亮,还是俯身去拾六便士,然后得出一个让我很想呵呵的结论:要对这个庸俗的社会竖起中指,一头扎进理想且永不回头的人才是最酷的。毛姆塑造了一个冷漠自我的天才,借以藐视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所倚重的一切,物质、名利和人际,撕掉这层面具之后的我们还剩什么,我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自我,二是自我对外界的感知,三是自我 感知的个性化表达。非要在月亮和六便士里选择其一,大概就像在问你妈和我同时掉进水里你要救谁\这种智障问题一样吧。斯特里克兰是个极端设定的小说角色,极端自我又极端天才,人们可说他恃才傲物也可对他的成功顶礼膜拜,但如果他的'一身臭毛病落在一个凡夫俗子身上,比如一个同样不顾一切追寻梦想却最终失败的人,众人的评价一定是截然相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梦想与人情味、友善待人、社会道德感并不矛盾,相反其实我更喜欢布鲁诺船长关于生活的温和追求,这同样是一种美。

  整体来说有启发有感想,其实可以打四星,扣掉一星纯粹是因为部分对女性充满恶意、过分刻薄的讽刺(不客气地说一句,毛姆大概是个自命不凡的朴素唯物主义论者),以及不喜欢各种过于直白、充满灌输性的主题说教。

  斯特里克兰用绘画这样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知,毛姆也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是这看法是否被人认可就见仁见智了,我只是一个持保留意见的读者。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5

  看完《月亮和六便士》,说实话,并不赞成男主的做法,虽然他选择了心中的月亮,在其死后,他也成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家。然而,不负责任,自私,冷漠无情,脸皮极厚,毫无感恩之心这些标签我还是想贴他身上。如果为了追寻心中的理想要抛妻弃子,不顾家庭的`责任;冷漠无情,不思感恩,伤害他人;难道因为他是天才,他能坚持心中的理想,敢于突破世俗,所以这些就都应该被原谅吗?至少在我眼里他是个渣男,自私鬼当然,他也是个敢于世俗,特立独行的天才画家。毕竟每个人每件事都应该批判性的去看待思考。

  故事让我想起了《天堂电影院》的结局,数十年未见,纵使两人仍然相爱,男主终生未娶,但女主最终还是回归了理性,毕竟已为人母。相反的,电影《两小无猜》的结局让我很反感,两人嘻嘻哈哈的打赌“敢不敢”,就是不承认彼此相爱,但最后的结局两人终于在一起,然而男主却是抛妻弃子,女主也是抛弃了丈夫。这样为了心中所爱却毫不顾忌他人的做法实则让人喜爱不起来。虽然电影是非常不错。

  现实中我想起了之前有跟人讨论过关于旅行的一个问题,有些类似,但也不加过多论述了,大致就是关于“只要你旅行的欲望足够强烈,钱和时间的只是你欲望不够强的借口”。也想起了之前跟她争论过关于徐志摩是否算渣男的一个问题,也有些类似吧。

  支持每个人去追寻他心中所追求的,只要时机恰当,哪怕你根本不会成功,只要你自己能所求一份安宁便可,但前提是别过多的伤害他人。某些时候过度的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可以理解为自私。

  不过也可能我是这样的一个想法,所以脱离不了世俗,只能泯然众人矣。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6

  也许有些时候会痛恨自己的平庸,无所建树,干什么事情都不能随心所欲。是的,因为你我皆是俗人。我们痴迷于功利、金钱、欲望。但心底的某个角落总有一种声音在呐喊,想冲破喉咙。

  《月亮与六便士》或许就是这么一个存在。它用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社会与自由、感情与理智的冲突贯穿小说。以斯特里克兰展现出来。他本是一位平凡的`证券经纪人却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画画而抛妻弃子,辗转于巴黎、马赛、南太平洋小岛。对世俗嗤之以鼻,对艺术理想孜孜以求。直到死,依旧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的人可能在我们俗人看来真的很讨厌:对什么都不在意,不在意家人,他们的死活、他们的未来;不在意恩情,朋友的关心冷嘲热讽,甚至嘲笑朋友的热情,对方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

  可能在世界上真的寸步难行,但是能在精神世界里驰骋又有何不可?毕竟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有高高在上的月亮,哪能对地上的六便士俯首称臣。你可能觉得斯特里克兰是个奇葩、蠢货,可是无独有偶,书中亦有一位外科医生抛弃大好前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或许是可惜,亦或是可怜,都不能使他感到一丝丝后悔。就以书中那描写他的一段结束: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怎么能叫作贱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7

  《月亮与六便士》——听起来是个很诗意的名字,但里面的内容琐碎多于诗意,斯朱兰的一生也不是诗意的一生。

  首先是“我”这个人物,有点啰嗦,叨叨了很多无关的事,硬着头皮看完漫长的.铺垫。后面“我”对一些人的描写也过于拖沓。阅读起来不大痛快。

  其次是画家,在别人眼里或许是个疯子,而不是天才。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工作,一心想要追求“月亮”。作者通过“我”将斯朱兰各种事迹串起来,初看实在觉得画家是个自私的人(作为一个俗人的眼光),如果是因为追求理想,对所有事都无所谓,不受欲望的支配,大概人设会更接近我们对“好人”的认知。但是偏偏是个高傲的人,夺别人妻与屋的行为实在无力接受。看到别人说的一句,“渣男就是渣男,不因为他最后成功了,就洗白”,蛮认同的。这样子的想法,直到他和最后一个妻子,生活在岛上,才感受到斯朱兰的追求。对他的反感才有所减轻。(那部分需要细细体会啊。)

  最后是对书中斯朱兰的三个女人的描写印象深刻,一是第一个妻子宁愿他有外遇也不愿接受他为了画画而丢下家庭。第二个女人因斯朱兰对她有吸引力而产生恐惧,最后又飞蛾扑火般的走向自杀的道路。第三个女人是做到不打扰他,但在他病的时候那种“他是我男人,我是他女人”的决心蛮令人心动的。

  内容跟朋友所说的差不多,但是由“我”说出来蛮意外的。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8

  主要叙述了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在不惑之年,抛弃事业和家庭,追求内心绘画的梦想,最后在一座孤岛——塔希提岛,找到了归宿,创作了诸多惊世杰作,也完成了对月亮的追逐。

  对于主人公离经叛道、抛妻弃子的行为我不予置评,因为生活在中,牵绊太多;但他遵从内心、抛弃名利、追逐梦想的勇气让我非常震撼。当然主人公近乎疯狂的追求理想的方式并不适合我们大多数人,但他给了我们选择另一种生活的勇气。正如书中所说的“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求得内心安宁,怎么能叫作践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你对、对个人的要求。”

  在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之前,我以为作者想告诉我们应该仰头看看月亮,而不是低头捡六便士。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太偏颇了,作者深谙人性的复杂矛盾,多少惺惺作态包含在真挚中,多少躲藏在里。

  人生而不同,我们评判他人生活的意义。月亮是诗和远方,六便士是充满物质的`俗世。你不能说无数温馨安逸的生活模式就是错的,也不能说满怀勇气探索追求梦想的步伐是错的。月亮或是六便士,并不必然对立,也没有正确答案。

  文明人最根深蒂固的天性就是事事都要先得到别人的认可。别人说生活安稳最重要,别人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才是成功,别人说父母没实现的愿望你来实现才是孝顺,别人说一切都应该为了孩子……因为总是在意别人的想法,所以总是,了内心的想法。要知道你的人生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也不是别人的外篇。生活的意义,应该由你自己去探索寻找。

  无论是选择月亮,还是选择六便士,请成为你自己,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别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9

  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著名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写的是年过四十的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抛家弃职去巴黎画画,几年后去了南太平洋岛塔希提,在那里度过余生并创作出了价值非凡作品的故事。

  月亮代表梦想,遥远却皎洁!每个人都看得到却很难触及;六便士代表财富,咫尺但难免俗气,它是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向。选择月亮的人很难为别人所理解,即使得不到金钱,追梦人依然快乐、享受!作者毛姆透过小说表达了梦想和财富的选择关系。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怎样的驱动,才能不要六便士,赏着月光,衣衫褴褛,包不果腹?可惜,我们还是被六便士所困,抬头看见月光,低头捡起了六便士!

  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可惜,我们中的不少人大概都不清楚自己的梦想吧。如果没有梦想,那可不可以退而求其次,明白到底想要什么,想过怎样的生活,想成为怎样的.人?太多的束缚,太多的需求,太多的逃避,最后我们就这样走完了一生。

  也许所有人在小的时候都追逐过梦想,可家人,朋友的不支持,嘲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不再抬头望月亮,而是踏踏实实低头捡地上的六便士。也许还会偶尔幻想,抬头看看皎洁的月亮。可最终还是低头。太多人给我们出谋划策,那我们还是自己吗?我们都应该抬头看看月亮,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活成自己不想要的样子。他人是为了我们好,可我们不是他们。也许我不是他们心中想要的样子,但我一定是我自己想要的样子。

  人生就这点,不冒几次险怎么知道不会成功?别给自己留下遗憾!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0

  梗概:以作者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以高更为原型的查尔斯史特利克兰的故事。他原本是位股票经纪人,有个幸福的家庭,中年时期背离他原本稳定的生活,去追求成为画家的梦想。

  ●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这是人的浪漫心理对乏味生活的一种抗议。

  “造神”与“弑神”,对某个人的膜拜,对某个人的.同情,对某个人的关注,又何尝不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常见的造神现象,突如其来的关注与爆火,突如其来的谩骂与攻击。潮起潮落,就在一瞬间。

  ●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交流,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而不确定的。

  ●我们只能踽踽独行,虽彼此并肩,却形同陌路,既不能看懂我们的伙伴,也不能被他们看懂。

  符号的意义是人所赋予的,它确实模糊,但又确切,共通意义的符号促成了人们之间共同的认知与行动。只有如此,人与人之间才能理解沟通,整个社会才能良性运转。但资本、权力背后隐藏的控制,让囚禁在铁塔中的人们看似自由却难寻自由。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是羡慕史特利克兰的,他可以抛下一切,不顾疼痛,不受周边恶劣环境的影响,坚守他所追求的梦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之付出所有,也是人活着几十年,最多上百年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不是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1

  前段时间把社交网络昵称全部改为“斯特里克兰”,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人充满深深的敬佩,羡慕那样的人,但自己却不敢成为那样的人,虽然自己一无所有,但抛弃所有,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事,真是太难了。

  这几天,单位来的来,走的走,围城啊,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到底想做什么,自己也一直找不到答案,但真心想改变,如果改变不了自己,就换个环境吧。读《月亮与六便士》是在那段特别颓废的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日记上写的满是挣扎。

  40多岁,我会在做什么,不敢想象,斯特里克兰在他40岁的时候,抛弃家庭事业,独自一人去学画画,哪怕他画得并不好,甚至少有人买,都到了难以维持自己基本生活的地步,但他还是继续画,画画真的让他疯魔。前不久,一个硕士研究生重新参加高考,选择自己喜欢的医学专业,26岁,还可以有梦想,对比我这条咸鱼,真的太闲了。

  40岁以前,斯特里克兰是一个普通市井小民,按部就班的工作,为生活、事业奔波,跟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区别。40岁以后,他放弃所有,选择去画画,自私到了极点,对,完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对妻子完全不管不顾,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唉,这真是个疯狂的世界。

  羡慕那些不顾一切追求自己所爱的人,我是做不到了,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但其实想想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可自己想得到的,也不知道啊。你得赚钱,你得养活自己啊!怪这个社会,不给人机会,那还是有那么多人把握住了机会。只能怪自己,真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做的决定,每次选择都有风险,做不到抛弃一切,就学会勇敢承担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2

  最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整本书其实就是介绍天才画家斯特里克兰的生平,如果不是读了书前面的序,我想我也不会知道这本书书名的含义,每个人都有梦想,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谁又敢洒脱的抛弃一切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特别是艺术这样虚幻的.梦想,而且艺术家一般活着的时候是贫困潦倒,死后无人知晓,除非是世所罕见的天才才能流名千古,但是,这世上又有几个天才呢。书中的主人公在我看来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或者说追求美的道路上。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是选择美好理想的代表——月亮,还是臣服于现实,弯腰捡起脚边的六便士。我们中国自古倡导中庸之道,理想和现实,不必一定做个选择题,我想,在享受现实生活的同时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说,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

  书中另一个让我感觉强烈的地方,就是超脱物质享受,沉醉于精神世界,感觉有点类似修行。想起一句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经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过我想作者想传达的意思,是说: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太过复杂,太过精致,反而没有原始粗犷的美。就像一个人,吃了太多精致的食物,非但不会健康,还可能会生病。

  精神也是一样吧,我们被各种精致的东西包围,让自己活得很体面,吃精致的食物,欣赏了太多加工的精致美景,精神也会生病的吧。

  想起古希腊的一个神,只要身体接触土地便可以获取力量,它的母亲是大地之母,很多时候,我们不开心,是因为内心的不踏实,脚下穿着鞋,踩着的是水泥地,与原始的土地隔离了,活在一座座冰冷的钢铁森林中。返璞归真,放飞自我,寻求精神的解放,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3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男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以法国画家保罗·高更为素材),人到中年,一直过着平淡的日子,有着稳定的工作、贤惠的妻子、一双儿女,却突然抛家弃子,远离故乡,沉迷于对画画的执着追求,寻找他眼中的新世界。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他冷酷、残忍,抛妻弃子,独自去追求画画的艺术梦想。他无情、不懂得知恩图报,勾引德克·斯特洛夫这个给予他无限善意的朋友的妻子,最终导致布兰奇自杀身亡;但他又是令人敬佩的理想主义者,他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他拒绝享受、保持清贫,专注于对艺术的追求,穷极一生,为他那备受折磨的灵魂,寻求自由的表达,他沉迷于画画时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多么吸引人?试想,我们大部分人,庸庸碌碌的过着平淡的一生,以外界给予的眼光评判着幸福与否,受生存所迫,没有时间思考生存的意义,乏味的、无聊的过完死水般的生活。我们只看到满地的六便士,而斯特里克兰却抬头看到月亮。

  感情自有其理,理性难以知晓。

  于大众而言,斯特里克兰,抛弃稳定幸福的生活,回归原始的衣衫褴褛的.清贫生活,追求着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艺术梦想,难以理解;布兰奇背叛爱她更甚于爱自己的斯特洛夫而选择没有前途、没有金钱、自私冷酷的斯特里克兰,难以理解;亚伯拉罕放弃圣托马斯医院的主任医生,来到亚历山大港谋求一个小差事,难以理解……这些都无从解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唯心而已。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希望我们可以听从内心的声音,眼里不止有保障生存的“六便士”,也可以有向往的生活的“月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4

  伟大的艺术家都是疯子。

  经典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交锋

  从俗世观点来看,斯朱兰是个妥妥的“渣男”,他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当时那样一个男人出门养家糊口的年代,抛妻弃子,害得前妻不得不外出工作,尽管工作做的风生水起,但在那个时代,那不是一位体面的太太需要做的事情。他伤害过很多女人,不在乎他们的死活,他只希望她们解决好他的生理需求,给他做模特,其他时间离他远远的。我作为一个世俗女性其实确实不太明白为什么有女人愿意为这样的拒绝付出任何,心中只有画的浪子倾倒,在他生病同意她留下后甚至亲吻他的脚踝。又或者因为他结束生命,即使他对此丝毫没有产生任何心理变化。

  可艺术家不都是这样吗,他的'脑袋里除了美,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名利金钱女人,他统统不在乎。不在乎现实世界,只想要理想中的美好。抛妻弃子如何,为他自杀又如何,照顾生病的他又怎样。除了画,任何事情在他心里都泛不起涟漪。甚至在死之前要求烧掉最后的画作。在他心中画出来了就够了,不需要他人看到。名利一点也不重要,他人的认可与赞美也不放在心上。只有画,只有心中的月亮。

  这样的人哪里还能用俗世的标准去看待他的。什么伦理道德,他甚至不屑于知道他人如何看待他。

  他仅仅需要一轮明月,和用来买颜料的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5

  毛姆用一种平铺直叙,不加修饰的手法近乎坦白地诉说了他所了解的斯特里克兰的一生,这刚好跟斯特里克兰画画的技法一样,粗糙却动人。

  作为画家,半路出家的'斯特里克兰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但作为父亲,丈夫,朋友,股票经纪这些角色,他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甚至是可以被世俗道德所谴责的对象。但这些在前者面前好像不值一提。

  都说这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如果仅仅以此为例,来歌颂梦想的伟大,未免有些空中楼阁与不切实际,很像成功学告诉你,只要朝着梦想不断努力,就会成功。要知道,主角斯特里克兰是一个被上天眷顾的宠儿,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被赋予的梦想与才能,他所做的就是一直画下去。而他的朋友斯特罗夫,因为仅仅被赋予了创作冲动却没有相应的才能,最终只能在追逐不切实际的梦想中迷失了自我。

  所以,梦想不能一概而论,没有谁比谁的更高级,我想对于查理芒格和巴菲特而言,六便士比月亮要神圣很多吧。

  也许每个人都是带着某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很幸运,但绝大多数人找到那使命可能要像去西天取经一样难,所以很多人中途就放弃了,过起了看似“合理”的生活。我觉得这本书想唤醒的就是这样一群“合理”的人,不妨停下脚步,抬起头,再试试看?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相关文章:

月亮和六便士语录10-20

《月亮与六便士》心得感悟12-02

读后感:月亮与六便士09-28

《月亮与六便士》 读后感10-14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02-22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3-07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5-14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3-10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03-01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