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李时珍读后感

李时珍读后感

时间:2022-10-24 16:34: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李时珍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时珍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时珍读后感

李时珍读后感1

  大家知道李时珍吗?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本草纲目》一书的编着者。今天,我就读了一篇关于他的故事,题目叫《李时珍夜宿古寺》,这是他在全国各地察访药材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李时珍带领弟子庞宪察访药材,已经好几个月了。这天,他们因为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弟子庞宪发现远处有一座房屋,走近一看,是一个破败的古寺,便住下了。夜幕降临了,师徒俩找来枯杂草,升起火来,两个人坐在火边,一边啃干粮,一边喝水,吃过后,李时珍开始记录当天的寻访所得。记着记着,李时珍让庞宪拿来药筐,从里面翻出两种草药,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药性不同,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了起来。

  李时珍不畏艰难险阻,到各地遍寻药材,修订《本草》,为的是谁?他为的是自己吗?不,他为了所有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面对不好分辨的'药材,他不是看不出就不看了,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这些药材。

  他心里想的是什么?难道他疯了吗?不,他没有疯,他在这些困难面前想的不是自己的生命,想的是怎么样尽快修订好《本草》,为万民造福!他不想自己,只想帮助他人的品格让我回想起今年的玉树大地震,在这场天大的灾难中,有无数像李时珍那样的志愿者,不顾自己的安危,抢救伤员。

  读了《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个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道理:为人要多付出,不要求回报。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李时珍读后感2

  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床上看着《李时珍》这一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脑子里一直在围着一个问题:李时珍真的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就会写《本草纲目》吗?可是后来直到我从头到尾一直把这本书看完,我才明白这并不是的。

  虽然我没机会看到李时珍爷爷,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的眼睛里却清晰地浮现了他的好形象:李时珍爷爷从小就很爱学习,他的父亲李言闻是当地有名的医生。为了方便给人治病,在自家的'后院种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草药。在李时珍三岁的时候,父亲就让李时珍去后院浇水,李时珍去后院浇完水后,就采下了一片楸楸草药叶子尝了尝觉得很苦,就跑过去问父亲,父亲告诉他中药都那么苦,尝多就习惯了。从此李时珍就开始研究许多中草药。

  有一次,父亲拿出一把长有黄色粗根的草药问李时珍:“说说,这是什么药?”“这不是地鲜黄吗?”李时珍想了想回答说。“对,你知道它们的药性吗?”父亲又问。这一次李时珍回答错了。父亲纠正了他的错误,然后严肃地说:“孩子,你要记住,医生用错药,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呀!轻的会延误病情,重者会把人毒死。千千万万不得马虎呀!”李时珍睁大眼睛点点头,他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中。

  李时珍渐渐长大,他萌发了学医的念头,参加了县里的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后来又参加了第二次考举人的乡试,但榜上无名。乡试落第后,他索性收了个徒弟,开始周游天下去采集各种奇珍异草。有时走到一个地方就歇一会,啃点干粮继续上路。经过千辛万苦和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一本有着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读这篇文章我有很深的启发:一个人只有经过不断的刻苦学习,才能做好一件完美的事

李时珍读后感3

  生命的长短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题记

  相信大家一定都学过《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吧。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外出察药材。因一心赶路而错过了客店,夜宿古寺。师徒俩虽然啃干粮、住破庙,但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都不觉得苦。入夜后,李时珍不顾劳累,借着月光在认真记载着白天的寻访收获。

  在课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句话了。

  什么?吃点苦?难道前面的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对这已年过半百的李时珍只是算一点苦吗?当然不是,还是那无私奉献、为民着想的高尚品格在领着他前进。他为了使百姓不再因为吃错药而使病情加重,不惜放弃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去修订《本草纲目》。这无私奉献的品质不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吗?它悄悄地滋润着万物,却不求什么回报。

  相比之下,我就显得太自私了。连一张A4纸都要讨价还价,有时连借都不愿意借。我要向李时珍学习,做个无私奉献的人。

  想着想着,我不禁在作文的结尾天上了这样的一句话:“只有你给予了别人,别人才会同样的给予你,如果你做不到‘给予’二字,你就没有资格向同学、向亲人、向社会、向大自然索取。”

李时珍读后感4

  暑假里,我找出二年级时读的语文书,随手翻了几页,发现有一篇阅读课文叫《李时珍》。我重读了几遍,觉得很有意思,使我很受感动。

  李时珍是明朝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从二十二岁开始行医,给人看病,他给穷人看病从来都不收钱。他发现旧药物书也只有一个药的'名称,却没有药性和药效。他决定重新写一部新药物书。为了写这部药物书,他不怕寒冷,也不怕炎热,走遍了千山万水。有时为采药下不了山,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喝泉水。他拜访了千百个医生、农民、渔民,还有猎人,向他们学习书上没有的知识,还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尝试各种药材。他用了整整二十七年的时间写了一部著名的《本草纲目》。

  我要学习李时珍关注困难群体的仁爱之心,我也要热心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比如我爷爷奶奶,他们已经快80岁了,腿脚不方便,所以我以后要经常去爷爷奶奶家看他们。还比如说哪个同学不会做题,我也会上去帮忙。当爸爸妈妈累了,我就把家务干了……

  李时珍的志向也让我敬佩。他为了写一部完整的新药物书,使用了整整二十七年,写出一部著名的《本草纲目》,说到这,我想起了一句名句:“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有一个崇高的志向,又很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李时珍的吃苦精神也值得我学习。他为了采药,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以后我也要干一件大事,不怕吃苦,努力坚持,去克服种种困难,就一定会成功,对社会、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

【李时珍读后感】相关文章:

李时珍作文03-21

李时珍教学反思04-13

语文教案《李时珍》11-04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11-04

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01-19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03-18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04-12

李时珍读后感4篇10-24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9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