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

时间:2023-07-17 12:24: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2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2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1

  花了半天时间把萧红的《呼兰河传》读完,竟觉意犹未尽,把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看了一遍,对萧红这一抗战时期的女作家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主要谈谈对小说的一些感受。

  《呼兰河传》更像是一部散文小说,有纪实的内容以回忆作者小时候生活的小城镇,更确切地说,是家里的小花园为基调,缓缓铺开,带领我们走进小女孩的世界,仿佛一次爱丽丝梦游仙境。

  读这部小说,第一感觉是文笔真实流畅,其中有一段关于火烧云的描写,生动形象,就是我们小学课文里那篇,今天才知道出自萧红之手。不得不佩服选课老师的慧眼。整部小说读下来,荡气回肠,又充满怜悯之心,有一些很荒诞的事情,被作者平静无情地写出来,给人的冲击力还是很大的。挑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当做一次读书笔记了。

  小说第一部分,作者详细回忆了呼兰河城街道上的'每一家店铺,药铺、油铺、盐铺、布铺等,这些店铺如同国内小镇大多数店铺,不需要响当当的名字,周围的居民都知道是谁开的,做什么的,就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花重点笔墨写了街道上的一个泥坑,掉过人,也掉过动物,小镇居民还吃过里面淹死的猪肉。一个泥坑,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为小镇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许热闹。毕竟,有人/动物掉进去的时候,居民们都会热心帮助的。从侧面来看,泥坑一直没有得到修复,也是有着合理的理由。

  我们都知道东北冷,到底有多冷,没去过的人想必是体会不到。小说一开头,作者就描述了东北冷的程度,手上冻开裂口,耳朵冻掉(在后面有涉及),土地冻裂口,写得很真实,像我这种没去过东北的人,也仿佛体会到了那种冷。

  讲完小镇街道的店铺和泥坑,笔锋一转,就来到了作者家里,说是有30多间房,还有一个小花园,第一感觉是家里好大。后来查阅资料,原来萧红出自地主之家,有这么多房子也就不足为奇了。自家人常住5间,剩余的都租出去了。是的,在那个年代,已经有人租房了。租房的人,看描述大多都是穷人,其中有一间草房子歪歪斜斜,硬生生从正方形被吹成了菱形,在这样将塌的房子里,住的也有人。这其实也定下了全篇的基调,讲的是小人物,抑或者,穷人的故事。

  萧红和祖父的关系应该很好,她出生时,祖父60多岁;她四五岁时,祖父年近70;等她十几岁离开家,祖父80岁;后来在祖父80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作者小时候就和祖父在花园里,祖父做一些农活,她就在旁边帮忙,当然很多时候都是帮倒忙。比如给谷物除草,结果把谷物除掉。祖父干活时,她会摘玫瑰花给祖父做花环戴在草帽上,让祖父误以为是春天雨水太好玫瑰花开得旺香气飘得远。这种老人和儿孙之间怡然的生活,很有画面感,让人忍俊不禁。

  小孩子总喜欢探险,家里有两间储物间,小作者经常过去翻箱倒柜,把里面的旧物什找出来玩。想想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大概全世界的小孩子都一样吧。

  关于父母和祖母,作者写得很少。父亲在祖母去世的时候误踢了作者一脚,祖母则是用针扎过小作者,根据后来查阅的资料,萧红自小就不受家人喜爱,认为她的出生(端午节)不吉利,和她交好的只有祖父。

  和祖父的快乐时光中,有几个悲剧人物让人唏嘘。

  其一就是团圆媳妇,是一家租户的孙媳妇,最终没看明白是否以童养媳的身份到男方家的。总之这个小媳妇年仅12岁,因长得高大,活泼伶俐,对外宣称是14岁。才几十岁的姑娘,就成了别人家媳妇,这里真心感谢新时代,让我们十几岁的时候还能求学。婆婆为了给她下马威,打骂姑娘,绑起来用皮带抽,还用烧红的烙铁给姑娘酷刑,看到这里真很气愤,愚昧无知的封建社会不知残害了多少人!最终几番折腾下来,姑娘发高烧,大病一场。家人还不放过她,跳大神,用热水烫,还来回三次,最后硬生生把姑娘折磨死了。这个事件中,看似热心的邻居,最后都成了杀人的帮凶,只有祖父还保留理智,可是一个人的力量如何和时代抗争呢?再次鞭挞万恶的旧社会!

  还有最后篇章写的冯歪嘴,是个苦命却正直的人。他本是给雇主磨面的,每天和毛驴为伴,间或制作米糕来卖,增加收入。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相貌应该不好看,有一天小作者去磨坊,发现里面躺着一个孩子。后来就是冯歪嘴找到祖父,说他成家了,需要一间住处,善良的祖父就给了一间。冯歪嘴的雇主知道这件事后,过去破口大骂,极尽侮辱之词,冯歪嘴没有还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妻子的关心。更加卖力工作,挣钱给妻子买鸡蛋补充营养;不让妻子干重活,搬柴禾的活他都承包了。我想,这个冯歪嘴应该和《巴黎圣母院》的守塔人一样,外表虽然丑陋,内心却是善良的。不幸的是,妻子在生完第二个孩子后撒手人寰,当大家都以为冯歪嘴会一蹶不振的时候,他没有向生活妥协,而是一边工作一边抚养两个孩子。特别是小孩子,没吃过奶,他就用汤匙一口一口喂饭,看得人泪目。小儿子可能有病,因为书中写到,孩子一直长不大,小手小脚,没有写最终的解决。冯歪嘴却一直很乐观,孩子会笑了,会招手了,他都开心。真希望是个happy ending。

  在团圆媳妇和冯歪嘴中间,有个篇章是专门讲有二伯的,一个有点老学究的人物,喜欢和物件聊天,自尊心极强,还爱偷东西,总之是孔乙己和阿Q的合体,不是很喜欢这个人物,就不赘述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2

  在东北作家群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女性作家,她的天赋大于努力,她仿佛印证了那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努力”,她的名字叫做萧红。

  《呼兰河传》这部作品里萧红的气息很浓厚,几乎想当于萧红前xx日落前的火烧云,连绵一片,还有那个一下雨就就积水很深的泥塘,天气晴时,它就变得黑稠稠的每年还淹死一两个猪、牛、骡子等,等淹死了猪牛附近的人就享福了,主人会低价出售淹死的动物的肉,有时病死的猪也会假借淹死的猪售卖,这些写的很真实,就像日常发生的事一样。开头写吃的也非常生动,就像写一块豆腐,别的写豆腐可能从它的色、香、味开始,这里写豆腐是从人们对它的珍惜开始,原文是这样写的“这时候,卖豆腐的又出现了,赶上吃晚饭的时间里卖上一波豆腐。所以卖豆腐的一来,男女老少全都欢迎。豆腐加点辣油,拌点大酱,实在美味,触一点点豆腐,就能吃下半碗饭,再触一点,又下去半碗饭。所以买了豆腐的人家,那一顿总是能多吃上两碗饭,没吃过的人,是不能够知道其中滋味的。而买不起豆腐的人,总是羡慕人家卖豆腐的,就想着,要是自己开个豆腐坊。每天都能吃上豆腐多好。甚至有的为了吃上一块豆腐,豁出去了。大不了就是不过了。”让那时候看书的我垂涎欲滴,可当我真正吃到时,也明白了这只不过是文字效果而已。

  《呼兰河传》就像我们每个人童年的回忆,这让我想起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纯真而残酷的童年,悄悄的从我们手边溜走。

  《呼兰河传》前半部分写呼兰河的温馨,或者说表面的'平静,后半部分以小孩子的视角写残酷无情的现实,你不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这些暗流涌动,整体读下来却是感到越来越沉重的悲哀,细腻的笔法描写、人物轻飘飘的话语、不经意间显露的愚昧未开化,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声幽远的叹息。

  前半部分的温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庙会的时候,各家老小出动,庙会上插上鸡毛的小玩意儿、小姑娘和小伙子不经意的邂逅、回娘家的媳妇儿……太多太多,好像人生百态,人间烟火,这一番美好的场景让人对呼兰河心生向往。

  后半部分撕裂了这一切。首先是小团圆媳妇儿,也就是主人公邻居家买来的童养媳,她来时活泼好动、勤劳能干,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只是她的婆婆看不顺眼,认为她也太好动了些,于是开始打她,不出三个月,小团圆媳妇儿病了,这里让我感到第一个悲哀的点是,小团圆媳妇儿好像没有名字,她好像生来就叫这个名字,好像生来就被卖了,生来就受磋磨,离开贫穷的家,十岁九岁?就来到买她的人家里,她活泼,她好动成为她的“婆婆”打她的理由,可明明是这个年纪的天性。

  后来小团圆媳妇儿被婆婆各种偏方治病,什么罪都挨过一遍,最终来到这个家,来到这里不到半年就离开了人世,小团圆媳妇儿死后,后山就流传了一个传说,说小团圆媳妇儿变成一只大白兔,在桥边问路人能不能带她回家,如果说不,她就会哭的不能自已,如果说好,她就会消失,这个传说最后不了了之,就像小团圆媳妇儿一样泯灭在年复一年没有变化的呼兰河城里。

  最后一个故事,磨坊工也就是冯歪嘴子和脸庞像葵花一样的王大姑娘的故事。磨坊工磨糕、磨豆子,磨各种吃的,一向平静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他有天被人看到磨坊里有个女人,还用白面口袋捂着一个小孩子,于是大家知道了磨坊工竟然有了媳妇儿还生了孩子,一问才知道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姐,王大姑娘可能有点傻气,同院的人以前说王大姑娘各种好,说她身材高大硬朗,手脚勤快,直到她跟了冯歪嘴子,院里的开始暗地里说她的坏话。

  日子一天天过下去,王大姑娘再次生产中难产死去了,只留下两个孩子和冯歪嘴子,在冯歪嘴子还算尽心的照顾下两个孩子都活的好好的,只是我想没有娘的孩子x终究是苦的,何况小的那个孩子好像有些想她母亲,傻气,我不由担心起来,他活的到成年吗?那个温柔又冷酷的呼兰河城能容纳下这两个生命吗?我不知道,我只记得大家发现王大姑娘后,合力将他们赶出原来的磨坊,如果不是冯歪嘴子来哀求祖父租给他们栖身之所,如果不是祖父的恻隐之心,那冯歪嘴子一家可能就冻死在那个冬天了,后来人们依然乐此不疲关注冯歪嘴子,关注他的孩子x,好像这件事从没发生过。

  小团圆媳妇儿和冯歪嘴子总让人想起呼兰河这座城,或者说这里的人们是如此残酷,他们生在这里,死在这里也埋在这里,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蒙昧无知不开化,他们幸福地麻木着,知道死去,这就是呼兰河。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心得体会03-10

《呼兰河传》心得体会05-03

呼兰河传好词好句5篇02-11

呼兰河传心得体会15篇04-18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06-19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04-15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7-13

呼兰河传读后感06-12

《呼兰河传》读后感06-13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