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观后感>敦煌观后感

敦煌观后感

时间:2023-12-07 13:07:3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敦煌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敦煌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敦煌观后感

敦煌观后感1

  我是一个甘肃兰州人,看到自己本土的文化瑰宝《大梦敦煌》,心中激动万分。

  敦煌,对于全人类来说,她都是一个向往。如果不身临其境,即使我们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也无法去描摹她的意境。读书的时候曾看过余秋雨先生的《莫高窟》,“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是的,敦煌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也给了艺术家们无限的灵感。正因为这样,我们这些俗人才能够近距离的通过《大梦敦煌》去感受敦煌所包含的艺术。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就属于后者,因为对舞蹈的了解极其有限,要写《大梦敦煌》的观后感,只能从感性的方面,谈谈一些个人体会。《大梦敦煌》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华丽、多元。

  震撼首先来自于忠贞不渝,纯洁真挚的爱情,冲破世俗的藩篱,为争取爱情自由,人性平等而抗争的精神,为艺术而痴狂的强烈精神状态。二是来自音乐,时而欢快时而紧张,时而内敛时而奔放,音乐与舞蹈溶为一体,大漠中的驼铃声,沙场上的兵器声,大漠风沙的呼啸声,有着浓郁的西部民族风格,还加入了一些中国古典音乐,整体氛围烘托的沧桑古朴典雅大气。三是气势宏大,不管从舞台布景的设计上,还是从演出人员的整容上,都很有宏大。广袤的沙漠,威严的军队,高悬的飞天壁画,巨大的佛祖头像,错落有致的群舞,场面气势磅礴。

  华丽来自服装,来自舞台色彩的搭配,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服装,既代表人物不同的身份,也反映着他们迥异的个性特征和心境,色彩搭配绚丽多姿,服装美轮美奂,很像一个古代时装展示台。就单单一个飞天形象就有黑、绿、蓝、金等四五个颜色,她们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散发着轻柔、飘逸、洒脱、优美的动感,浸透着敦煌壁画《飞天》的神韵。特别最后一幕将近结束,把整个色调明快轻盈,赏心悦目。

  多元主要是来自舞蹈,它不仅有芭蕾舞、现代舞还它融合了很多的`西域文化,甚至莫高为壁画冥思苦想的那段独舞,我感觉有点太极的元素,呵呵。特别是三幕,比武招亲,像各民族舞蹈的集体亮相,你方跳罢,我登场,好不热闹。据说融入了党项、突厥、龟兹、波斯等多民族的舞蹈,这是别人讲的,我不认识,只感觉到有着强烈的异域气息。其实,个人认为这一段虽然营造出了比武招亲的激烈或者是热闹,嘈杂,但有些缭乱,也许太多舞蹈,太多色彩,已经让我应接不暇了。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一直期待的敦煌舞似乎少了一点,呵呵。原来常常想如果没有字幕提示,我可能很难看懂一台舞剧在讲什么,因为我一直以为只有语言才能将思想感受表达的最清晰,只有受过特别教育的人,才能相对的理解舞蹈语言。但是通过这两次观看演出,我发现并不是这样,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加上演员们精彩的演绎,丰富的感情投入,我也可以清楚的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故事,所要表现的主题。

敦煌观后感2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

  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最近闲着,把井上靖《敦煌》的电影和书都看了遍。故事背景比较复杂,但情节其实也简单,主要讲宋朝时一个书生游历西北,被西夏军队俘虏、编入西夏汉人军队,然后跟随汉军队长朱王礼在西北征战,途中救下一个回鹘公主,并和她相爱、相别,最后在敦煌——当时西北最后一座还由汉人政权控制的城市——抢救战乱中的书籍文物的故事。

  从演绎这个故事的角度来说,电影比书好看,浓墨重彩,情绪鲜明,更有古典主义的悲壮感。赵行德和回鹘公主的相遇、相爱,以及他们迫不得已分别,回来后赵行德眼睁睁地看着公主因不愿嫁给西夏太子而从高高的城墙上坠落,那样的撕心裂肺、万念俱灰,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会仅仅就是这两位的情绪,而是千百年来各国文学中所有爱情悲剧的意象都涌现出来了,罗密欧、朱丽叶,梁山伯、祝英台,甚至是白娘子和许仙、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爱恨离愁、生离死别,这就是电影,电影当然要富有戏剧性,要猛烈地冲突。

  可是书却不是如此,书如一潭清水,平淡得就像史书,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书中赵行徳对回鹘公主从来没有像电影中那样热烈,他爱她甚至及不上汉军队长朱王礼,哪怕是冲突最强烈的公主坠楼,他也不过是远远望见了一个模糊的影子,连坠落的是谁都不知道,还是朱王礼同他讲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即便如此,回鹘公主于他依然不过是萍水相逢的一段缘罢了,他来不是为了她,他走亦不是为了她。哪怕这一连串故事都是这么的波澜壮阔、血色浪漫,可是我们的主人公一直都是清汤寡水、对谁都爱答不理、对一切都不怎么上心的样子,生死由天,命运带来什么就接受什么。

  看书的时候我会怀疑他甚至从未爱过她,可是她那遥远而模糊的影子,却从此永远刻在了他脑海中,他不会时常记得她,却也永不能忘记她,直到最后,在沙州(即敦煌)城马上沦陷,在那兵荒马乱、火光冲天的.世界末日,他默默地抄下经文,并发愿祈祷天下太平,可是他的甘州小娘子,那个遥远而模糊的影子,却也挥之不去地出现了,“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有一首已经烂大街的诗,用在此处却是恰如其分: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愈淡,愈是浓郁,就像年少时校园的桂香,不经意间沁人心脾,而当你仔细去嗅时又无影无踪。

敦煌观后感3

  观看完大梦敦煌之后真觉的这是一部像梦一般的舞剧,非常的精彩,令人印象深刻。这部舞剧以千年的敦煌文化为背景,用月牙河莫高的凄美爱情贯穿全剧。大气磅礴的舞台背景、华丽的服装和动人心弦的音乐,充分的展现了大漠敦煌的神秘之美、古老之美、爱情之美。首先从舞剧的背景音乐和舞蹈方面谈谈我对此剧的感触,背景音乐是这部舞剧的一大亮点它有触动人心引导观众进入情境的作用。可以用“音乐美”三字来形容它,著名作曲家《青藏高原》的作者张千一用古朴典雅的西部音乐风格,贯穿作品始终。曲作者巧用静场手法情节陡转间,鼓乐激昂,一如“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产生强烈的冲击力与震撼力。在舞蹈方面用“舞蹈美”来形容,舞剧阵容强大,实力雄厚。舞蹈编排也颇有独到之处,群舞表现则体现出更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常常与男女主人公的独舞、双人舞形成鲜明的对照,构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从而给人以舞蹈美与戏剧美的双重享受。绚丽多姿的莫高窟壁画,栩栩如生的飞天壁画,大气磅礴的千佛壁画,顶天立地的佛头巨塑,都被设计者巧妙地纳入舞台的布景及天幕之中,其构图之精巧,布局之美妙,灯光设计的别具匠心、服装道具的`独特新颖,与全剧形成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

  《大梦敦煌》中青年画家莫高为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前往敦煌。在穿越大漠的艰难中生命垂危,被偶然路过的女子月牙所救。不久,他们再次在敦煌相逢,萌生爱情。却遭月牙之父大将军反对,逼迫月牙在王公巨贾中招亲。为了爱,月牙星夜出逃,与莫高在洞窟相会;大将军率军包围。在血与火的面前,月牙再次拯救了莫高,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就如同敦煌在大漠中屹立不倒,坚强的展现他的大漠之美。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将军的月牙的父爱,大将军一出场都是气势昂扬、生气逼人当得知女儿喜欢上了穷酸画家之后非常的生气给月牙安排了相亲月牙不同意父亲想打月牙但又非常的舍不得,我们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想自己的女儿过的好过的幸福。在最后一幕中大将军误杀了自己的女儿后他的神态颓废、身体一下就佝偻了女儿的死对他形成巨大冲击这时的音乐灯光呈现出暗淡凄惨悲凉的景象。

  舞剧看完后一方面沉浸在月牙的和莫高的悲剧爱情故事中暗暗的为他们的结局揪心,另一方面当月牙死后莫高忍着巨大的悲痛完成了敦煌壁画的辉宏巨作时为他的坚强和大漠敦煌中的文化得以流传感到欣慰。大梦敦煌正如这舞剧的名字一样很想去这个神秘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地方看看。这正是这舞剧的魅力所在。在欣赏课上学到很多的舞蹈课外的更多的舞蹈知识。也扩充了我们的舞蹈视野,学习舞蹈不仅仅是在舞蹈动作方面更多的是学会舞蹈的感觉和韵味。看了很多的舞蹈视频发现真正的舞蹈表演者他们是用生命在跳舞用他们的舞蹈去诠释故事,她们是热爱的。对我们的舞蹈学习帮助挺大的,由此也很尊敬和钦佩那些爱好舞蹈从事舞蹈这一行的人。

【敦煌观后感】相关文章:

《敦煌莫高窟》08-15

敦煌优秀作文08-30

甘肃敦煌莫高窟08-15

2《敦煌莫高窟》08-15

《敦煌莫高窟》 之二08-15

《敦煌莫高窟》 之一08-15

敦煌莫高窟作文(精选25篇)04-29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02-28

敦煌莫高窟的导游词03-03

敦煌阳关导游词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