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行政管理论文 >> 哲学理论论文 >> 正文

“虚无主义”及其争辩:一种思想性的梳理

时间:2012-7-30栏目:哲学理论论文

克尔凯郭尔将基督教信仰作为克服虚无主义的希望,而三十多年后的尼采却认为,恰恰是基督教及其道德体系构成了虚无主义的历史源头。洛维特注意到了克尔凯郭尔与尼采的这一争辩:
  
  与基尔克果不同,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不是重新召回基督教信仰的绝望前提;相反,虚无主义是在那种信仰的崩溃中获得创造性进步充满希望的前提,唯此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达到一种新的当下存在规定性,达到一种新的当下存在,超越意义和无意义。③
  
  其次,按照莱茵斯特的解释,尼采的虚无主义指的是普遍的生命丧失意义,而不是个体生命意义的缺失④,那么,尼采与克尔凯郭尔的第二个争辩便在于: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个体生命的无意义(克尔凯郭尔),还是普遍生命的无意义(尼采)?对此争辩,海德格尔站在了尼采的立场上:“虚无并不是指一种对某个个别存在者的特殊否定,而是指对所有存在者、对存在者整体的无条件的和完全的否定。”⑤
  
  最后,克尔凯郭尔把虚无主义的本质理解为个人的伦理体验,尼采却把虚无主义的本质指证为西方历史上的现实的历史运动。在此,尼采又获得了海德格尔的支持:“虚无主义是一个过程,是最高价值贬黜、丧失价值的过程。”⑥
  
  此外,如所罗门所言,“虚无主义是问题,而强力意志是问题的答案。……基于强力意志,尼采把虚无主义作为接受一个完全不同的价值秩序的基础。”⑦强力意志摧毁的是压制生命保存和提高的价值秩序,代之以促进生命保存和提高的新的价值秩序。那么,强力意志能否克服虚无主义?压制与促进的标准何在?谁来评判?这些问题引起了尼采的后继者尤其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关注和重视,并引发了海德格尔与尼采的一番激烈争辩。
  
  三、海德格尔与尼采的争辩
  
  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本质及克服的表述非常明确:与虚无对应的不是存在者,而是存在。西方形而上学追问的是存在者,却遗忘了存在。因此,虚无主义本质上即是存在的遗忘,也是西方形而上学历史的内在逻辑。克服虚无主义的途径就在于追问存在,使存在进入“无蔽领域”。
  
  这种对虚无主义本质的理解及克服路径显然大异于尼采,如海德格尔所言,这是他与尼采的争辩,而“争辩乃是真正的批判”。那么,这两种不同的理解所内含的争辩与批判可归纳如下:
  
  1.价值与存在之争
  
  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虚无’和nihil是指在其存在中的存在者,从而是一个存在概念,而不是一个价值概念。”①因此,对虚无主义的思考,应着眼于存在的角度而非尼采的价值角度。尼采这种价值视角是由强力意志所决定的:一切压制生命的保存和提高的道德价值秩序都应被摧毁,代之以促进生命的保存和提高的道德价值秩序。因此,“尼采仍然能够从他自己的形而上学基本立场出发,把柏拉图关于存在者的解释(即理念,因而也是超感性领域)解说为价值。在这样一种解说中,自柏拉图以降的所有哲学都成了价值形而上学。……这种从价值思想角度来进行的对一切形而上学的解释乃是一种‘道德的’解释。”②
  
  从价值角度思考虚无主义、解释形而上学的后果即是尼采不仅不能穷尽虚无主义的本质,而是仍然站在西方形而上学的立场上把这种传袭千年的虚无主义发展到了极致。由此,尼采成了“最后一位西方形而上学家”。
  
  在海德格尔看来,价值始终是对存在者的描述,而存在才是对存在者本身的解释。只有从存在角度理解虚无主义,才能触摸到虚无主义的本质。这样的视角根源于海德格尔哲学的基本主张:“什么是存在者”只是哲学的主导问题,而“什么是存在”才是哲学的基础问题。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直至笛卡尔的传统形而上学用种加属差的范畴解释世界,将世界当作现成的存在者的总体,这种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导致以存在者遮蔽存在:“人类的逻辑致力于把照面之物变得相同、持存、一目了然。存在、真实、逻辑所‘确定’(固定)的东西,只不过是一种假相……真理,亦即真实存在者,亦即持存者、被固定者、作为对当下某个透视角度的固定,始终只不过是一种已经达到支配地位的虚假状态,这就是说,它始终是缪误。”③海德格尔认为,与范畴相比,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此在更接近本真世界的存在。尼采把存在肯定为最基本的事实(即强力意志),仍然在存在者的层面上思考问题,这样的“固守”恰恰阻碍了其通向虚无主义本质之路。后果即是:一方面,尼采仍旧沿袭了形而上学的基本立场,在这个意义上,他仍然是一位形而上学家,另一方面,“在他的思想中,也是不可能产生有关存在本身的问题的。‘存在’是一种价值。‘存在’说的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即持存者。”④因而,在尼采的哲学中,存在依旧被存在者遮蔽着,虚无主义的问题以更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2.对“现实的历史运动”的理解之争
  
  海德格尔与尼采皆把虚无主义理解为西方历史的“基本事件”,是现实的历史运动。这也是两者针对克尔凯郭尔时的共识:虚无主义不仅仅是个人的体验,更是现实的历史。然而,价值与存在立场的差异,导致了二者对这一“现实的历史运动”内涵理解的差异。尼采将这一现实的历史运动解释为肇始于柏拉图主义的超感性领域的崩溃。因为超感性领域作为“心理学的幻想”否定活生生的真实的生命,是强力意志所需要摧毁的旧的价值秩序。而海德格尔在对尼采的“价值”立场进行批判后,从存在的角度把这一现实的历史运动理解为形而上学逐渐主体化的历史。这种主体化历程肇始于笛卡尔,至尼采处达到顶峰。笛卡尔以自我确证的主体为标准衡量实在,至尼采处,真理与存在只与“无限制的主体”为持存和增强意志的需要有关,人与实在的关系演变为强力意志对实在的“估价”。由此,形而上学的历史即是存在被遗忘的历史,本质上,它就是虚无主义的历史。
  
  与尼采一样,海德格尔区分了两种形式的虚无主义,即本真的虚无主义与非本真的虚无主义。本真的虚无主义指向存在的退隐的事实,它肇始于形而上学历史的发端,并延续至今。本真的虚无主义,即存在的退隐,使其他形式的虚无主义(海德格尔统称之为“非本真的虚无主义”)得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尼采不仅是“形而上学家”而且是“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其哲学正是“非本真的虚无主义”的形式之一,也即,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克服反倒成了虚无主义的完成。
  
  换言之,在尼采看来,虚无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2 4 下一页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