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行政管理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提高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决策力

提高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决策力

时间:2022-08-20 09:57:22 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提高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决策力

  提高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决策力
  
  文/李军银
  
  决策是领导活动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工作,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职责。领导干部不仅要承担重要的决策职责,而且应该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努力提高群众工作的决策能力(以下简称决策力)。这既是对领导者必备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
  
  当前,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在决策中表现出的随意性、片面性、盲目性和主观性非常普遍,导致的后果和产生的危害也非常严重,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素质不高,处理问题缺乏前瞻性;有些领导干部作风漂浮,好大喜功,热衷于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有些领导干部自视见识广、有魄力,自以为是,习惯于“长官意志”行事;有些领导干部感到自己对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熟悉,不注重到基层摸实情,即使下去了也只是走马观花,关起门来拿主意,坐在办公室里“憋思路”“拍脑袋”决策,罔顾民意;有些领导干部对上级关注的问题认真抓落实,对经常性的打基础的工作却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有些领导干部工作思路随意性大,使政策的执行缺乏连续性;有些领导干部害怕承担风险,本该决断之时,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错失良机;有些领导干部职责不分,滥用权力;有些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个人说了算,等等。
  
  上述种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群众工作决策力不强或缺失的具体表现。以这样的状态从事领导工作,必然会使决策偏离群众工作的正确轨道,不仅严重地脱离了群众,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群众工作的决策力,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提高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群众工作的决策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科学决策,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科学决策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科学方法,按照科学程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于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系统的多层次的考察分析,从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进行综合研究,集思广益,拟制多种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科学性的分析评估,择优选择方案,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进行反馈调节。
  
  深入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科学的决策来自对客观实际的了解和把握,只有以经得起客观检验的事实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和依据,才能正确地决策。领导干部能否做到科学决策,关键取决于其能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地了解情况,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和最可靠的信息,并认真作出甄别、比较、分析和取舍,确保各项决策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就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作出的,就是合乎实际的、科学的。“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决策咨询、社会听证是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决策正确性、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具有专业知识优势,对特定领域的问题在技术上、专业上具有发言权。社会听证是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的一种方式,是各种技术方案、利益、观点碰撞交集的场所。实践表明,通过决策咨询和社会听证,对决策目标做到见事在先、扎实研究、充分论证、周密筹划、切实可行,能有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对策性、可行性、实效性。
  
  创新精神、风险决策精神和当机立断的魄力是科学决策的灵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党委的要求是决策的基础、行动的指南。但各地的发展环境不同,面对的矛盾、关系错综复杂。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决策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以现实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把中央的政策、上级的要求同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性地提出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作出既符合上级政策又符合工作实际的决策。群众工作的任何决策都具有风险性,越是重大决策风险越大,但决策者不能因为存在某种风险就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如果当断不断,徘徊观望,犹豫不决,就会错失良机。尤其在是非曲直面前、事件突发之时,更要以立党为公的党性、执政为民的追求、刚直不阿的人格、责无旁贷的魄力、无私无畏的勇气,权衡利弊,果断拍板,及时予以决断,以确保决策的及时性、有效性。
  
  二、坚持民主决策,促进决策的民主化
  
  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决策的利益相关者,对关系切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事务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又是党和政府决策的直接实践者,能够提供相关问题解决和处理的一手经验。因此,正确的决策,必须广泛地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作为决策的基本依据。特别在决策之前,要让人民群众充分、有序地参与决策。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比较各种建议方案的优势和不足,兼容吸收各方面有价值、可操作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能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更加扎实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同时,要强化决策监控。强化监控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证。监控的职责是对各级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和行为实施监督和控制,防止“纪念碑工程”“豆腐渣工程”等现象发生。监控决策权力的行使,关键要有健全的机制。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决策的“拍板者”必须承担因决策失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责任。因此,要健全决策的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在实践中,可以把我们广泛应用的问责机制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人民代表的监督作用,必要时启动质询,乃至罢免程序,使得问责机制能够依法进行。控制决策行为,最重要的是要健全决策失误的法律追究制度。尽管党的某些规章制度对决策失误问题有惩戒性规定,《刑法》中也有对渎职罪的规定,但这还远远不够。当前中国最需要的是一部详细、具体、全面的《领导干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法》。
  
  三、坚持依法决策,促进决策的法制化
  
  依法决策的基本要求是决策的整个过程都必须严格地遵循法律的制约和规范,确保各种决策以及决策的各个环节都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依法决策的本质是依法治权,防范权力滥用,有效规避决策腐败,保证决策公平公正,促进决策透明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当前,坚持依法决策,促进决策的法制化,其主要任务是健全和完善决策的法律制度体系。
  
  提高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群众工作的决策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三个要求缺一不可。科学决策是本质要求,民主决策是根本途径,依法决策是前提条件,三者有机统一于党的群众工作的决策过程中,共同作用于领导干部群众工作决策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提高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决策力】相关文章:

着力提升“五力” 服务党委决策04-26

提高乡镇党委经济决策水平的思考工作体会08-24

经验交流;如何提高注意力09-06

决策自查报告03-08

决策制度自查报告01-18

决策自查报告6篇03-08

领导干部考察材料08-24

领导干部立德的境界08-22

领导干部评语大全06-09

领导干部述职报告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