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演讲稿>领导讲话>组织人事>在区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4-04-07 15:42:42 组织人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区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2016年6月13日)

  侯君舒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研究新时期昌平城市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发展全域旅游三个实施意见,提请全会审议。孙卫、贺军和李志杰同志将分别对这三个文件作说明,希望大家认真讨论,集思广益,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这里,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中央、市委精神,增强做好城市工作的使命感

  去年12月,党中央时隔37年后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前不久,市委召开十一届十次全会,强调要聚焦治理"大城市病",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增强首都核心功能,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上下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首都意识。

  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市委全会精神,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真正领会透、贯彻好。一是要咬定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战略目标不放松,自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转型。二是要把握好昌平城市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并进的阶段性特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三是要聚焦科技创新、生态屏障、文化旅游、和谐宜居四个区域核心功能,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集聚高端资源要素,推动昌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四是要落实好功能疏解和承接双重任务,加大拆违打非、清退低端产业的力度,统筹利用腾退空间主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转移,严防严控流动人口无序向昌平集聚,为北京治理"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之都做出积极贡献。

  这次区委区政府研究提出的三个实施意见,紧密联系、相互支撑、内在统一,核心是落实区域功能定位,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让昌平更加宜居宜业宜游。这三件事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内在要求;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努力方向,必须求真务实、锲而不舍、一抓到底。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改革体制机制,改进服务管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二是必须坚持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推动城市功能重组,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必须坚持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乡发展格局。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认清形势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改革创新中攻坚克难,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提升服务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区,使昌平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振奋精神、担起责任,拉开架势、迅速行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区第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二、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必须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当前,我们做好城市工作,既要认真研究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推动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深刻认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特大型城市的特殊规律,落实治理"大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工作要求,还要准确把握昌平作为北京城市发展新区的功能定位,主动融入全市增强首都核心功能的大局,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发展机遇,更要紧紧抓住昌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用改革的办法加以破解,努力探索城市内涵集约式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昌平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郊区农业县转变成为城市发展新区,城市化率达到70%,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几年,我们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和城乡结合部改造,区域空间布局更加清晰,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但也必须看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常住人口的过快增长,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发展方式粗放,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划管控作用不强;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突出;公共服务不足,城市管理薄弱,环境秩序乱象丛生,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统筹,增强城市工作的系统性。

  要以规划引领建设。必须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的整体设计和贯通衔接,以工匠精神精心把控,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我们的城市家园。要以规划为先导,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让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贯穿城市工作全过程。规划编制中,要贯彻紧凑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本着便于建设、易于管理的原则,统筹考虑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文化特色等因素,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严格"两线三区"管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控制常住人口、建设用地和建设规模总量。建设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科学合理地解决"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等问题,加强与规划部门、管理部门的综合执法,全面推行项目联合验收,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特别是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全面落实加强城市设计的要求,高水平推进新城街区建设和老城区综合改造,把城市建设的更加协调优美、舒适亲和。

  要以服务促进管理。当前昌平百姓对城市工作的意见和怨言,集中反映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其中既有历史遗留的客观因素,也存在着一些部门和干部官僚主义、本位主义严重,群众观念、服务意识浅薄,习惯于从上往下看问题,对群众的诉求不能感同身受,不会与群众换位思考。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以服务促管理,切实解决城市无序、生活不便、环境脏乱、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推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使管理既严格又富有人情味。深入实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休闲等设施配套建设,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多元供给,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人群全覆盖,让城市更加人性化、更好地服务生活。

  三、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建设创新创业型城市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逐渐消退,各地城市化的速度正在放缓,城市发展的动力转换日益紧迫。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占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就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城市发展就有了不竭的动力源泉。昌平科教资源丰富,高端要素集聚,创新人才众多,这是我们推动城市转型最大的优势。整合空间资源,创新政策机制,推进创业创新,既是承接中心城区高端功能和要素转移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产业升级、增强城市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推进城市功能重组优化,吸引居民就近就业,促进区域职住平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全链条、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体系,努力把昌平打造成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型城市。

  要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上做足文章。近些年,昌平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但客观分析,"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前期,昌平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少数大企业、大项目带动,区域创新潜能总体上还远没有充分释放,相比先进地区,昌平的创新创业生态还亟待完善。必须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催生更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真正形成创新引领的发展格局。关键是要搞好人才支持、创新支撑、政务服务和综合配套。在人才支持方面,系统实施高层次人才"昌聚工程",集成创新中关村"1+6"、"京校九条"等扶持政策,加快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试验团队。在创新支撑方面,深度整合区域科教资源,建好用好科技条件开放使用、生命科学联合创新、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等一批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在政府服务方面,深化政务服务应用系统开发,建设24小时在线政府,加快后端审批业务整合,推出一批APP终端服务,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在综合配套方面,从完善生活服务入手,着力形成方便可及、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更加有利于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的优良环境。

  要在推动科技创新上大有所为。随着未来科技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重点功能区的初具规模,我们积累了一批规模大、配套全、承载力强的空间载体,形成了创新创业同步兴起的良好态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正当其时,昌平也应该更有作为。必须加快完善创新创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创新潜能。要推进重点功能区双创空间建设,以开展科技研发、承接成果转化、吸纳成熟期企业为方向,让产业创新活跃起来、聚合效应凸显出来。要精心打造回龙观、天通苑等"双创"社区,让"回+"社区的人气旺起来、品牌树起来。要整合农民产业安置用房、闲置商业楼宇、老旧工业厂房等存量空间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尺度适宜、功能完备、有利创新的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构建产业园区、特色街区与双创社区相衔接的长链条、梯度式发展格局。加快未来科技城清华科技园分园、基金总部基地、全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吸引更多高端资源要素、标志性产业项目和创新型领军人才向昌平集聚,进一步厚植区域发展优势,让昌平成为引领创新创业的热土。

  四、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既然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协调与可持续就是其中的内在要求。昌平有上风上水的自然生态,有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些资源禀赋和文化遗产,既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为导向,对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改造提升,带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这次我们把发展全域旅游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推进创新创业一起部署,就是要保护好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发挥好科技文化的资源优势,构建城乡一体、区景合一、功能完备、服务优质的旅游城市,让城市发展的更好、居民生活的更好。全域旅游不是几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区的事、每一个人的事,大家都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行动,举全区之力将昌平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要从整体上创造宜居宜游的大环境。把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昌平作一个旅游景区整体来建设,深入推进全域景观化改造,创造大尺度、开放式、多功能的全域旅游空间。优化旅游总体布局,统筹抓好景区提升、景点打造、景观建设,让昌平处处是风景、时时可游憩。加快实施"一楔三廊"、湿地公园群落和重点道路两侧景观廊道工程,构建河清岸绿、路畅景美的诗意画廊,为游客和居民提供更多旅游休闲空间。充分发挥"旅游+"的功能,推进旅游与科技文化体验、现代都市农业、医疗康体养生等产业大融合,精心建设一批历史人文景观、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培育一批文化活动品牌。加快旅游联络线、慢行车道、健康步道建设,把景区景点、森林公园、美丽村庄、城市景观等全部串联起来,使昌平成为"城在景中、人在境中"的全域景区。

  要从整体上塑造旅游服务的高品质。以服务游客体验为中心,建立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构建旅游集散、咨询服务、消费导引等全产业链服务体系,让游客更便捷、更舒心。树立大服务的理念,从交通运行、食宿购物、休闲娱乐多方面齐抓并举,抓好奥特莱斯、乐多港广场等大型旅游综合体建设运营,引进打造若干主题乐园、文化街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要让游客宾至如归、流连忘返,推动昌平旅游从一日游、中转站为主向"爱上昌平、来了就不想走"的最美旅游目的地转变。统筹实施城乡旅游和人居环境的同步提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建设干净舒适的美丽乡村,打造市民休闲观光的游憩乐园、农民增收就业的美好田园。要让城乡居民永续分享绿色发展的红利,推动昌平因全域旅游而更快转型,城市因全域旅游而更加美丽,百姓因全域旅游而更加富裕。

  五、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城市工作体制机制障碍

  当前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解决。这次我们按照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创新城市工作体制机制,落实规划、国土、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改革的要求,就是要整合机构职能和管理职责,构建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城市治理体系。这些改革是系统工程,头绪多,任务重,各方面都要高度重视,结合昌平实际深入研究,加强政策对接协调,把握时机和条件,有序推动落实。

  要完善规划编制实施机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推进规划、国土机构合并,从管理职能上实现"两规合一",促进城市规划转型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相互融合,到2017年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图合一。改进规划方法,突出抓好街区控规的编制,落实地上地下立体规划、公共交通支撑引导、主体功能混合用地等新理念,集成居住、工作、服务等综合功能,提高空间集约利用效率。强化规划法定意识,增强规划的严肃性、约束性,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实现规划全覆盖、信息全公开、管控全过程,坚决处置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规划意图有效实现。

  要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这次中央和市委大力推进城市管理领域改革,实行机构职能综合设置,有利于自上而下解决部门职责交叉、"九龙治水"等问题,我们一定要狠抓改革政策落地。关键是要整合相关部门职责组建好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构建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多部门共同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格局。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坚持权责一致,把有利于城管委履行职责的职能拿出来、归并好,坚决防止责过去了而权没交出来,创新工作协调机制,解决好职责衔接问题,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

  要完善城管综合执法体系。当前城市管理执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镇街承担着大量属地管理职责却没有相应的执法权,执法力量部门分割而无法满足复杂的管理需要,造成大量城市管理问题"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这次我们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就是要理顺镇街和部门的关系,把镇街管理职能做实,打破执法过程中的条条制约。推动执法权限、执法力量下沉,让属地管理的权与责统一起来,发挥镇街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增强镇街的统筹职能,推动综合执法常态化,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各类痼疾顽症。

  此外,推动创新创业和发展全域旅游,是城市发展路径的转变、发展模式的更新,也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支持。要深化"放管服",大力推进商事、税费、投融资等领域改革,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要结合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旅游行业的企业准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投融资促进等方面的改革,为发展全域旅游创造有利的条件。

  六、努力提高城市工作水平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站位,扎实有效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形成全区一盘棋、各方齐用力的工作格局。

  要在增强城市工作本领上下功夫。城市工作是一门科学,知识性、专业性很强,当前城市发展也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努力克服"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深刻领会城市工作的新内涵、新思路、新要求,自觉地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用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专业的知识去做城市工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提高全区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

  要在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上下功夫。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治理和管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和要求有很大不同。治理就是要充分调动各方主体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要着眼全局配置资源,以建设公共设施、发展公共事业为重点,组织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城市发展。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搭建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平台,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局面。

  要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上下功夫。城市工作与居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时随地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极易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要研究把握城市工作的宣传规律和舆情传播规律,树立大宣传的理念,加强部门联动,主动策划选题,及时发布城市工作最新动态,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健全与社会各界互动交流的平台,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准确把握舆情焦点,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引导广大城乡居民自觉弘扬文明新风,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塑造昌平宜居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的良好形象。

  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决策部署,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为加快推动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转型,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而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在区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相关文章:

区委领导在高考动员会上的讲话08-15

区委书记在**区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第二次大会上的讲话08-15

区委副书记在区政协全会上的讲话08-15

在区委五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02-26

区委副书记在全区女企业家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上的讲话08-16

区委副书记在杭州市青联九届二次全会上的欢迎辞08-15

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08-06

区委书记与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谈心会上的讲话02-26

区委书记在学习副市长视察讲话精神大会上的讲话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