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 正文

徐钢:画尽沧桑都自然

时间:2012-4-29栏目:美术论文

这样走到哪里都不怕,心里踏实。眼见着小徐钢对画画有兴趣,又正巧家中的一位远方亲戚在给亚明看门,就托他带话,诚心的想拜师学画(手艺)。那一年是1993年,徐钢14岁。
  
  乡下学画画就是学手艺,老师都要称"师父",那跟学校里的老师,意义和份量是不相同的。初次见面那天,亚明笑着说:就叫爷爷好了!那天照例是先看看画,看看基本功,现在徐钢回想起来那只算是儿童画。又看了很多画册,人物的,山水的、花鸟的,林林总总,"记得清楚爷爷问:想学什么啊?我脱口而出:学山水画。爷爷说:好,那明天就来吧。"父亲一定是高兴的,小徐钢则是懵懵懂懂的,心里嘀咕:这师父和村里的老头不一样,哪不一样说不上来,但一定严格。那时还不知是这一种气度,只是心里有点怕,更多的是敬。
  
  就这样,徐钢开始学画了。开始时父母关照:去师父家学画,手脚要勤快。于是他一大早先跑去山庄扫院子,浇花。亚明早起晨练,一看就说:去,画画去,以后不要做这些事儿。亚明生活很有规律,早起,锻炼,画画;中午午睡起来后再画。徐钢就顺着这个作息,在爷爷早起锻炼完了后来,中午回家吃饭,下午等爷爷午睡后才来,画一会画就到傍晚了,再回家。一个礼拜后,亚明拿了一个作息表给徐钢,说"按照这个来!"一看,爷爷早上没起就得来,他午饭了才能回家吃饭,午饭后就来画,天黑了才能回。心里叫苦,又不敢吱声,徐钢那时候怕亚明,这种威严是没见过的。后来他工作到了南京,听起长辈、朋友讲起亚明的豪放、好客,健谈,幽默种种,觉得跟在山庄学画时的爷爷又不太一样,那时他严谨,安静,只是每日画画。
  
  14岁那年的暑假是单调的,有临不完的画,也不知道这叫吃苦,总之每天画,不敢偷懒。后来知道这叫练"童子功"。那年冬天,亚明要回南京过年,临走把徐钢叫到画室,拿出一张作业表:每天写字两张,《富春山居图》通临一遍,背唐诗十首。叮嘱,过完年回来,会检查的。那年年三十,画完画回家,街上有些人家已经开始放烟花了。
  
  那些年寒暑假都是这样过的,徐钢渐渐知道,学画是一定要这样的,也让他落下这个"毛病"——几天不画,心里不舒服。当问起,跟亚老学画这么多年,学到了什么?徐钢说,为人、作画都有。学画之人,贵在坚持不懈,画画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说必须每天俯案,但停了些日子,总觉得哪不舒服,心里慌慌的有件事没做;拿起笔就感觉对了,舒坦了。
  
  转眼徐钢高中快毕业了,父母想着他继续跟老先生学画,不要读大学了。亚明知道了这事,特地把徐钢父母叫来,商量孩子的就学和未来。亚明看好孩子的品性,欣赏他的刻苦,他觉得徐钢应该考大学,去经历严格而系统的学院派教学体系的过滤,去经历层层淘汰,筛选的磨砺,成为真正水墨新军的主流。就这样,徐钢复读了一年,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修山水专业。
  
  生活中有一位令你敬畏的长者是幸福的,恩师已故去十载,总觉得他会看我画的。"也有迷茫的时候,画至一半,困顿了,就想如果老爷子还在多好,帮我看看,哪怕一个眼神,一句话,我也能心领神会了。"徐钢说这话时,双眼湿润了。
  
  故园的风景
  
  《论语,雍也篇第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山水情怀,是人类对"原乡"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记忆,并把这种情感升华为一种哲学思想的表述,而这种思想在中国山水画和古典园林中正得到了深刻的表现。人们说中国画是平面的"园林",采用毛笔和墨汁,在中国特色的宣纸或绢上绘制平面艺术品;中国园林则是采用山石、水体,植物、建筑营造成的立体的"画"。两者意境相通,都体现了中国人谦虚内敛的品性,崇尚自然的追求。
  
  徐钢近年来画了不少的园林,他是苏州人,与园林自有天然的亲近和贴切。
  
  造园大师往往都是满腹山水,绿色婆娑,竹影粉墙,断桥,流水,废园,枯树……万物的欣荣中却隐约着无常。园林多么繁华都是靠不住的,用笔墨画在纸上反而耐看耐读。徐钢秀润精巧笔墨下的园林,自然平实处有恬静闲淡的风人之致,工写回旋处,依稀散发着古艳;用笔工细,协调简练而精准,树影轻勾淡染,真实而生动。看似描绘的园林,又显然是在记忆底对故园的回味,诉说着"归田"的出世情怀,如游子还乡而不忘修葺故园,点缀些许新意。
  
  他在园中写生,摈除游人的嘈杂,画树,石、池,亭,楼,榭,用那支真情潋滟的笔,心随手写。徐钢感慨:"只是今日的园林,更多的是‘园是境非’,熙熙攘攘的游客充斥在小桥之上半亭之中。昔日造园时刻意营造的意境,园与画相应的艺术境界早已荡然无存。今日画园更多的是在冥想昔日的意境,你只能抚平搅乱的静水,体味前人的心灵奥妙。"
  
  于是,糅合新的再创造,重新组合,以重现这种中国深厚文化滋养的特殊空间——古典园林对人与自然的终极关怀。徐钢称之为精神园林的再建。
  
  寄情山水,并热爱生活
  
  中国画是具有深邃精神内涵、特殊语法之绘画语言的传统艺术。它用笔墨造型,从而体现"象"的妙处和"迹"的趣味;它具有自然的学理体系,纯正的品评标准,和不歇的发展机缘。而近现代美术教育观念的中西对撞,形成了今天的"多元"格局;这一方面为中国画的新发展孕育着种种可能,另一方面,中国画固有传统中的优秀部分也面临被忽略、淡化甚至扭曲的危险。
  
  今天,包括徐钢在内的70后年轻画家们大多数具有学院中国画教育的背景,他们多是专业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有的已是画坛上令人瞩目的新锐。作为年轻一代中国画新军,他们被赋予"传承经典"的厚任,在追求个性的基础上,保留中国画的本真,这一点,即中国画画什么,如何画的问题也曾使徐钢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除了忘情的艺术创作和认真的教学,闲时便会跑到乡野山川,汲取营养: (范文网 www.fwsir.com) 净化心灵,诱导艺术灵感。在徐钢《南岩宫古道》,《清音系列》等一系列山水作品中,我们看到在他笔下的山水都被赋予生机盎然的灵性,思想上的成熟把持冷静的笔调,勾画出一幅返朴归真的画卷,具有闲云野鹤般自由的趣味性、古朴乡野画面的可读性与清新空翠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