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采收期的附子中三种乌头碱的含量比较

时间:2006-11-26栏目:基础医学论文

  按“2.3”项下的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含量。新乌头碱含量的RSD=2.05%,次乌头碱含量的RSD=1.34%,乌头碱含量的RSD=2.98%.结果表明此方法重复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试验
  
  称取同一附子样品1.00g(精密称定),共9份。分别按高中低三个量加入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对照品,按“2.3”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1%、97.52%、97.41% ;RSD分别为1.71%,1.64%、1.89%.
  
  2.9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不同采收时间的附子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分别制备,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表2 附子样品含量测定
  
  3 结果
  
  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同一采收时间的附子中次乌头碱的含量最高,新乌头碱次之,乌头碱最低;不同采收时间的附子,随着时间(7 —— 9月份)的推移,新乌头碱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三种生物碱的含量之和随采收时间呈上升趋势。然而不能单凭含量来确定附子的最佳采收期,因为附子的有效成分恰是其毒性成分,用得妙可救人于危难,反之可害人于顷刻之间。为了科学合理地采收和利用附子资源,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还应与附子的毒性及临床疗效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方能全面系统地评价“最有用亦最难用”的中药附子,本实验可为附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兆胜。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5.
  
  2 张智琳。浅析四逆汤类方治疗心力衰竭的特点。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4):225-227.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78

上一页  [1] [2] 

下页更精彩:1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