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资料大全>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8-24 21:14: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说课稿8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第七册第()单元的“用计算器计算”第一课时。

  计算器(即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材在“认数”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②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教学难点是,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如:“谜语竞猜”、“初试本领”、“大显身手”、“人VS计算器”、“比比谁是计算高手”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用谜底将学生引入正题;接着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时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通过调查,四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用过计算器。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计了“向同桌介绍计算器”和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的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的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初试本领”和“大显身手”两个步骤,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

  “教是因为需要教”,因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使用计算器的经历,所以在“初试本领”时,我出示书上的例题,直接放手让学生练习,在交流答案时,再适时地提问:“你是怎样输入的?”让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的学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我便让学生“大显身手”。这一组的四道题目,数值比较大,而且加入了同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我让最先做好的前十位学生把算得快的秘诀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请不小心算错的同学说说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什么?在大家交流形成共识后,我归纳为“整体读数,细心输入。看清数字,小心按键。”供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我安排了两个步骤:一是“人VS计算器”,二是“比比谁最聪明”。

  教学过程应立足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人与计算器的挑战赛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

  “挑战队”

  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不敢比,到敢比,再到有选择的比的过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接下来的“比比谁最聪明”这个步骤里,我组合了口算、估算、用计算器算的题目,目的是锻炼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并赠送学生一句格言: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应该比“机器”更聪明!既是对知识在理性上的提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进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是体现用计算器计算的数学价值,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想通过三个步骤来突破。

  一是猜数游戏。目的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为下面的数学探险作铺垫。

  二是数学探险。在这个步骤中,我先出示8个1乘8个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答案肯定不一样,因为学生带来的计算器所能显示的数位不一样,而且这些计算器所能显示的数位都不够用,也就是这道题目计算器不能解决。这时我提问:“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错了,还是计算器错了?你能想办法解决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引发矛盾冲突,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欲望。在学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时,引导学生向书本请教,完成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的第四题。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算出前5题的得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这些算式的规律,填写第6个算式,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

  三是挑战极限。爱因斯坦还说过:“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刚才同学们解决了计算器“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所以都比较兴奋,想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更强烈,这时我趁热打铁:“你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难题,制定出解题方案吗?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小组合作。”

  学生的思维活了,手脚放开了,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粗浅的认识,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第七册第()单元的“用计算器计算”第一课时。

  计算器(即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材在“认数”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②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教学难点是,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始终,如:“谜语竞猜”、“初试本领”、“大显身手”、“人VS计算器”、“比比谁是计算高手”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用谜底将学生引入正题;接着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时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通过调查,四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用过计算器。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计了“向同桌介绍计算器”和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的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的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初试本领”和“大显身手”两个步骤,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

  “教是因为需要教”,因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使用计算器的经历,所以在“初试本领”时,我出示书上的例题,直接放手让学生练习,在交流答案时,再适时地提问:“你是怎样输入的?”让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的学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我便让学生“大显身手”。这一组的四道题目,数值比较大,而且加入了同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我让最先做好的前十位学生把算得快的秘诀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请不小心算错的同学说说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什么?在大家交流形成共识后,我归纳为“整体读数,细心输入。看清数字,小心按键。”供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我安排了两个步骤:一是“人VS计算器”,二是“比比谁最聪明”。

  教学过程应立足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人与计算器的挑战赛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

  “挑战队”

  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不敢比,到敢比,再到有选择的比的过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接下来的“比比谁最聪明”这个步骤里,我组合了口算、估算、用计算器算的题目,目的是锻炼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并赠送学生一句格言: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应该比“机器”更聪明!既是对知识在理性上的提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进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是体现用计算器计算的数学价值,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想通过三个步骤来突破。

  一是猜数游戏。目的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为下面的数学探险作铺垫。

  二是数学探险。在这个步骤中,我先出示8个1乘8个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答案肯定不一样,因为学生带来的计算器所能显示的数位不一样,而且这些计算器所能显示的数位都不够用,也就是这道题目计算器不能解决。这时我提问:“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错了,还是计算器错了?你能想办法解决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引发矛盾冲突,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欲望。在学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时,引导学生向书本请教,完成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的第四题。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算出前5题的得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这些算式的规律,填写第6个算式,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

  三是挑战极限。爱因斯坦还说过:“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刚才同学们解决了计算器“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所以都比较兴奋,想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更强烈,这时我趁热打铁:“你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难题,制定出解题方案吗?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小组合作。”

  学生的思维活了,手脚放开了,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粗浅的认识,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富区洪河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山珊,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研究探讨,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以下是我对《彩色世界》一课进行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彩色世界》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3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色彩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在受到美术教育后最感兴趣的内容。在设计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拓展“彩色世界”的丰富内涵--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知识教学提高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 “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②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 “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的处理。

  难点:“彩色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其中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任务激趣---任务探究---任务实战---任务扩展---任务评价)

  五、教法阐述:采用“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 “小组合作法”、 “师生讨论法”等。

  六、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因此我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任务激趣,情境导入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可用FLASH模拟一个场景),接着出示电子画展中未涂色的作品,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未涂色的作品由于缺乏色彩而显得单调、不“美”。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学生自己选择图画涂色,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任务探究,师生合作

  教师利用科教20xx电子教室,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同一图框进行添色,让学生观察发现,老师用的哪种方法最好,最方便,最快捷.(学生发现并探讨)

  生:老师,第一种方法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添色,而第二种方法好快呀,你用小桶一倒就出来色彩了,真好看!

  师:那同学们,你们也想尝试着做一下吗?

  生:想!

  (三)任务实战,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任务:

  任务一:给学生发送一些画面框架,让学生跟据以上讨论结果选择你认为最适当的添色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出画面内容的不丰富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德育教育,集体讨论,引导拓展“彩色世界”的意义——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

  任务二:

  创作一幅体现各种“彩色世界”的图画。要求对于画面设计(如内容、颜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解决。进行比赛,优胜者发奖品:软盘和书签。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学生进行点评与指导。

  (五)任务评价,完成建构

  1、给学生制定一个量化考核表,让学生通过讨论并结合表内内容,自我评价,明白自己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学会的程度。表格具体如下:(请在完成的后面画圈)

  你

  完

  成

  了吗?

  涂色工具的使用

  自己创作一幅图画

  喷枪工具的使用

  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刷子工具的使用

  色彩给生活带来的意义

  取色工具的使用

  料桶工具的使用

  2、把学生好的作品发到育龙网上,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利的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针对农村学生接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不长时间,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农村学生跟据自己兴趣爱好的不同,学生学习的层次也有所不同,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选取了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来写: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夜以继日地学习说话,从而成功地考上大学。作者通过对这两件事的详细描写,表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课文开头先介绍了海伦小时候因遭受疾病而夺去了她健康的人生,从此她便与这个有声有色的世界所隔绝,但小海伦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顽强地站了起来与残疾做着常人无法想像的斗争,终于以她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残而不废!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海伦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她的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面对挫折与不幸,我们始终应该做一个强者,做一个永远“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

  二、 说教学目标: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篇幅比较长,内涵比较深。因为这一学段的孩子不读文上有了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为了强化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我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部分重点词句;

  3、 初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顽强精神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为了把这一根抓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识字、写字仍然是这一课的重点。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仅只是十来岁的孩子,而且海伦的生活可以说与他们存在着两个世界距离。他们从未体验过盲、聋、哑的生活的滋味,是很难走近海伦的生活世界的。所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是这一课时的教学难点所在。

  四、说学情

  (一)学生对人物故事一类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喜欢知道故事大致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经典的词语。

  (二)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富有同情心和爱想像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唤醒孩子想像力,以使他们更好地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很好利用孩子这一特性,创设情境,让孩子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他人,更好地把自己与文本中的人物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样才能有效地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才能有效理解文本中人物的喜与悲,才能让他们把握好难点,努力突破学习难点,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情境教学法,抓住重点词句,唤起生活经验,走引导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朗读、感悟四结合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音乐敲击心灵

  音乐可以抒发人的情感。开课我以音乐烘托人物情感,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海伦双目失明,双儿失聪时的痛苦描写部分。这一情感的体会设计,海伦那痛苦的生活敲击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抓住学生富有同情心的心里特点,把学生引入对课文的最后一段的理解,在朗读中他们知道海伦考上大学的喜讯,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抓住时机她的成就靠的是什么?引入新课的重点“不屈不挠”这个关键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新课的学习。让我们捧起书,一起去走近海伦.凯勒吧。

  (二)、抓住关键词、句,走进人物。

  小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时,我准备采取“情境教学法”、“提纲挈领,自主学习法”、“读写结合训练法”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情境教学法”能使课堂产生吸引学生的巨大魅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提纲挈领,自主学习法”,也是现代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课文第四小节中“她不分昼夜……摸出了血”集中体现了海伦的“不屈不挠”,课文语句凝练概括,要读出其中的蕴含,则需要创设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想象与读写的最佳氛围。

  (三)、唤醒经验引共鸣

  为了避免语文教学中条理分析的情况出现,我将课文3、5、8纳为一体进行教学,我提示学生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算术”,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这是课文主要告诉我们的,我让孩子默读课文3、5、8节,思考:你还发现了海伦的什么?通过我的点拨指导,学生交流发现海伦内心充满了爱。正是因为内心有爱,她才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她才会把世界想像得那么美好,她才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残疾人身上。也是心存爱,使得海伦写出了那么多感动世界的文字。随即摘选部分出自《冲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内容,与文章主题相关,以丰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四)、巩固拓展作铺垫

  1、整体感知我采用给词复述课文的方法。

  2、对于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孩子们知道的不是太多,尤其是安尼.沙利文老师,他们更是知之甚少,所以为了让孩子对海伦和沙利文两位人物了解的更多,以有效地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课外读一读海伦的书,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都非常值得孩子们一读,通过学习课文,再读一读这些书籍,我想,对孩子心灵的触动一定会更大。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是一节课的生命线。为了突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使本节课教学有一条明晰的流线,我特设计了如下板书:

  不分昼夜

  拼命摸读

  8、海伦.凯勒 如饥似渴 不屈不挠

  夜以继日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教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印章篆刻设计稿评选》。

  我从五个方面说明:

  一、依据现状说选题。

  现代人匆忙的生活节奏及粗浅的国学知识,已很难领略到篆刻的美妙之处。作为中华儿女,有责任传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会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实现篆刻艺术进校园,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篆刻艺术展览评比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学生们对篆刻有了粗浅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师生讨论后确立了活动课题——《印章制作我最行》。

  二、关注发展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因为本节课是中期交流课,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经验水平,我整合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设计印稿,能用摹印法设计印稿,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小组中,能协助老师组织策划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参与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能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班上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印章的制作方法,形成持久、稳定的工艺制作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和责任感。

  重点:通过竞赛形式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印稿设计在印章制作中的重要性。

  难点:指导学生根据活动中获得的材料进行创作,合理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三、讲究策略说方法。

  《综合实践实施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关系。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重难点的提出,整节课我以情境体

  验,竞赛探究法为主,赏识激励等多种教法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体验中学、探究中学,欣赏和感悟相互渗透,合作探究贯穿始终。

  为追求显著的教学效果,我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让学生更生动直观地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四、求实求活话流程。

  下面我详细地谈谈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新课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就像小孩子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那样,它是那么的引人入胜,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有奔头。在播放学生自己搜集到的印章图片时,激发他们想一较高下的兴趣,拿出自己的作品和同学们比较比较。这样的导入,既引出了课题,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各抒己见做评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本着这一教学理念,我设计了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各抒己见做评选。展示本次竞赛活动的'规则及要求。明确的目标会引领学生有效的完成任务,为后面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评选开始时,先在本小组内对本组成员的作品进行评选,让学生们在小范围里互相交流,提取不同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品,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班级的竞稿评比。每组推选出的优秀作品通过展台展示给大家,学生们由小组赛稿时的竞争对手转变成评委。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创作的想法,评委们也要谈谈对作品的想法以便大家共同提高。在这期间我对小评委们没有指出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以指导。最后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了班级最佳作品。对在评选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我将自己刻制的印章制成书签分赠给各活动小组,以资奖赏和勉励,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活动,突出综合课程的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小组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思维得以碰撞,方法得以交流,在这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中能力目标得到了层层递进的落实。

  五、纵观全课说总结

  纵观本次活动,我和学生一起走过了一段快乐的求知路。活动中,我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引进课堂,并积极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活动,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相信有了孩子们那份求知创新的心,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发扬光大,更加辉煌。

  我的说课结束了,在我的说课中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失物招领》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爱护环境”为主题,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荫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采取演演---读读---议议的方式进行读中感悟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第4至8自然段)

  1、理解失物的两种不同含义(失物和“失物”)。

  2、通过重点词句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所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我预设用读读---演演---议议的方法进行教学。

  2、学法:预设用合作探究的学法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回顾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二(1)班的同学去植物园秋游。植物园很大很大,植物很多,那里的环境很美!。中午,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始吃午餐,他们快乐极了!

  那么,午餐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讲读课文

  自由读文,边读边想发生了什么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1、学习第四段

  (1)、指名答

  (2)、出示第四段内容:指名读“严肃”一词------齐读。

  (3)、思考:你认为“严肃”是什么样的表情?指名答,师概括。

  (4)、指2名读本段:体会读出唐老师“严肃”的话语。

  (5)、齐读本段。

  听了唐老师严肃的话语同学们有什么反应呢?请在文中找出表现同学们反应的句子作上记号。

  2、学习第五段

  a扣词学文:

  出示句子

  (1)、指名读词语“睁得大大的、摸索、一齐喊”。

  (2)、师生配合演读。

  (3)、生自由演读体会同学们此时的心情。(听到唐老师严肃的话语后同学们为什么眼睛“睁得大大的`”、他们在口袋里摸索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口袋里装的都是些什么?)

  (4)、指名答,师归纳:原来此时同学们很紧张、好奇、疑惑,所以才会(眼睛睁得大大的、摸索、一齐喊)。

  (5)、齐读本段。

  唐老师所指的同学们丢的“失物”到底是什么呢?

  b理解“失物”一词和学习省略号的用法:

  出示句子

  (1)、指名答:唐老师所指同学们丢的“失物”到底是什么?

  (2)、师归纳后板书:失物------垃圾

  (3)、问:塑料袋里装的仅仅只有这些垃圾吗?指名答

  (4)、可以将你们刚才列举的被同学们遗弃的垃圾都写下来吗?为什么?

  (4)、指名答,师小结:(很麻烦、啰嗦)所以作者在此处用了一个省略号。

  看到塑料袋里被遗弃的垃圾,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请将文中描写同学们反应的地方作上记号。

  3、合作学习第六、七段

  (1)、合作探究:那几个同学为什么脸红?此时,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2)、指名答,师归纳:原来脸红的原因是同学们知道自己错了、感到羞愧,所以勇敢地认错并改错。

  板书:知错能改

  看到同学们知错能改,你猜测张爷爷和唐老师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4、合作学习第八段

  出示句子

  (1)、合作探究

  (2)、指名答,师归纳:看到孩子们知错能改,转变成爱护环境的好学生张爷爷和唐老师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板书:爱护环境

  三、回顾全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学文后里们明白了什么?

  (2)、师总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现在起、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过渡:

  四、课堂作业

  1、齐读题目

  2、教师指导学生答题

  3、学生完成作业(师巡视,提醒学生保持三姿)

  板书设计:

  19、失物招领

  ︱︱

  垃圾知错能改

  ︸︸︸

  爱护环境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简析

  《丰碑》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为了把棉衣让给战友穿,而自己却被活活冻死的感人故事,歌颂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传神,感情丰富深沉。课文双线并行,一条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具体写了军需处长冻死的感人事迹,另一条是隐含在文中的情感线索,通过将军的情感变化来突出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详写和略写”,侧重于写的训练,它是在前两单元“按一定顺序写”、“分清主次”的训练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读写训练体系。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懂得写文章不仅要有一定的顺序,还要做到有详有略。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3、学习课文紧扣中心,合理安排详略的写法。

  4、能在品读想象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军需处长崇高的精神世界;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二、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内容悲壮感人、饱含情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在教学时,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把学生带到那艰苦的战斗岁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突出学生亲身经历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获得语文的知识和技能,还自然渗透学法指导,学会如何去学习感悟语言,并且使学生在教师刻意追求的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情感氛围中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提升。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教学分为这样三个环节: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想学。

  (二)引导自主探索,激发学习情感,使学生会学。

  (三)总结延伸升华,强化学习情感,使学生乐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想学。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第1、2自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学伊始,教师可结合回顾课文1、2自然段的内容用深沉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言如下设疑导入:

  1、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寒冷、饥饿、疲劳无情地吞噬着每一个战士,还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面对这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将军是怎么想的?

  学生从文中“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严峻的考验呢?”一句不难体会到将军那时心里十分担忧。

  2、再让学生读读最后一节,问学生:“将军这时还担忧吗?”让学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从中体会到将军这时已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他们。

  3、将军这前后截然不同的情感,把学生带进了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不禁要问:“是什么使开始还十分担忧的将军后来又坚信胜利一定属于他们呢?”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正是本课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这样就使本课的教学目标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任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引导自主探索,激发学习情感, 使学生会学。

  1、围绕以上问题,自读课文第三段,进一步思考:①从这段中自己读懂了什么?②划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感动?③提出不懂的问题。以上问题问域宽,解答距长,思维强度大,灵活性强,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读书体会作出回答。

  2、在学生自读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学情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自主参与的氛围,扩大参与面,不仅能使学生相互启发,使许多问题在小组内就得到解决,还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思想、交流情感,培养了互助合作的精神。

  3、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认识上的偏差,组织全班读议。

  首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分成两类,一类是关于军需处长的,另一类是关于将军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读,进入情境,领悟情感,自主解疑。

  第一步,品读描写军需处长的语句。在学生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抓住课文重点段第七小节描写军需处长冻僵了的样子的语句,体会他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崇高品质。我准备出示第七小节文字作如下引导:

  (1)朗读体验,整体感受。请同学们用心读第七小节,看着这样一位老战士被冻死了,你的心里有何感受?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强化朗读训练,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体验、理解、感悟。

  (2)质疑深究,深入体验。在朗读体验,整体感受,把握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再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这冰天雪地的严冬,这位老战士身上穿的却是这样单薄破旧的衣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经过一阵情感的酝酿,学生不禁要问:“他的棉衣呢?他是军需处长,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件呢?”教师因势利导,反问学生:“是啊,他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件呢?他难道不冷吗?”在讨论中深化学生的认识:棉衣代表着生的希望,老战士是把生的希望让给了自己的战友。这样紧扣语言文字,由表及里,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展开想象,使军需处长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渐渐变得丰满生动起来。

  之后再问:生命属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谁不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呢?老战士把棉衣让给了更需要它的战友,自己却活活冻死,他在牺牲前后悔吗?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再回到课文读书思考,从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中寻找答案,体会到军需处长已完全把自己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3)展开想象,说中体会。可这样引导:老战士牺牲了,死得那样平静,没有一句豪言壮语,然而牺牲时这位老战土心里肯定有许多话想说,他会想说些什么呢?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从可能会对战友们说、对首长说、对儿女说、对自己说等多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语言表达训练、思维训练和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起来。

  (4)定格画面,配乐背诵。在学生深入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趁着被刚刚激发的情感激流,教师再用深沉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调这样引导:“多么伟大的战士,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感人的一幕吧!”随即打出投影——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画面,伴随着一段低沉悲壮的交响曲,教师动情地范读第七小节,读完,停顿一会儿,让学生的心在老战士那美好情怀的感染中得到净化,然后,教师再把还沉浸在悲壮的情绪中的学生唤醒:“同学们,我们面对的不是军需处长已僵硬的身躯,而是一颗高尚的灵魂,让我们伴随着这震憾心灵的音乐试着背诵这段,让这感人至深的一幕永远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于是学生开始动情地背诵。

  以上环节,摒弃了烦琐的分析和支离破碎的讲解,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入手,突出朗读训练,并且避免贴标签式的学法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在自读感悟中自然渗透学法,通过品读、想象、质疑、讨论感受军需处长的高尚灵魂。深沉悲壮的音乐,饱含激情的导语,创设了一种学习语文的特有的情感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在这里,我有意识的把人格的熏陶与培育,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学生如春雨润物般受到感染,受到熏陶。

  第二步,抓住描写将军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将军的情感变化。在学生初步感受的基础上,再作如下引导:

  (1)一位老战士活活冻死了,将军看到这样的情景,他的心情会怎样?(悲愤)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谁能把将军悲愤的语气读出来?引导学生感情朗读8-10小节,读中体会将军悲愤的心情。

  (2)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质疑:将军为什么对军需处长发这么大的火?通过讨论,反复朗读,体会到将军对战士的爱。

  (3)然后循着将军的情感变化,读文思考:当他得知眼前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他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将军的动作、神态朗读体会将军当时内疚、自责、难过、崇敬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情感。

  这样抓住将军的情感变化线索,精心设疑,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突出了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

  (4)朗读13小节,领悟丰碑的含义。由于有了以上的深入展开,学生对文中称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的理解已水到渠成。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自由表达对课文中丰碑的特殊含义的理解。正是军需处长舍已为人、一心为公的崇高品质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中的一座丰碑,从而突破了难点,领悟了中心。

  (5)朗读14小节,回应开头的问题。读到这里,你知道是什么坚定了将军必胜的信念了吗?(是红军战士舍已为人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

  (三)总结延伸升华,强化学习情感,使学生乐学。

  1、在红军艰难的征途中,这晶莹的丰碑又何止一座呢?读了这篇课文,你还想到了谁?让学生认识到,无数为革命而献身的英雄,都是我们心中的丰碑,从而使学生对课题丰碑含义的认识又更深了一层,情感得到升华。

  2、总结写法,突出读写训练的重点。先让学生说说课文写到了哪些内容?然后组织交流其中详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懂得作文时应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来安排文章的详略。

  3、课外延伸,布置学生课后到图书馆借阅红军长征的故事书,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这样设计旨在构建大语文的教学观,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学生课堂学习要为课外学习服务,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课堂不是唯一的信息源,以课堂教学为一个基点,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一个广阔的空间,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得到发展,这远比让学生做几个枯燥机械的练习有效得多。

说课稿 篇7

  一、说设计思路:

  该活动是主题活动我爱我家的经验延伸。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我班的孩子有着强烈地模仿成人行为的欲望,他们在玩娃娃家游戏时,会像模像样地洗菜、切菜,当他们看到自己将玩具西瓜、苹果、鱼等切开后,脸上会露出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从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入手,选择了孩子最熟悉的一些食物,让孩子运用目测区分物体的大小,并尝试使用常见的工具、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大小,发展孩子手部动作,满足孩子动手操作的愿望,同时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二、说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需要在操作探索、亲身体验中去发现事物的变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用不同的方法使各种食物的`变小。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喂娃娃的快乐。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使各种食物变小。通过操作实验,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用不同的方法将食物变小。主要通过探索操作获得经验,通过集体的评价使经验得到整理。总之,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使活动呈现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为此,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操作台五张呈U字形摆布在后面和侧面,便于操作、评价。

  2、物质准备:瓶娃娃;各种蔬菜、水果、小吃;小刀、尺、剪刀汤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操作工具、材料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3、经验准备:幼儿对喂娃娃有一定的经验。(娃娃家、区角活动时玩过喂娃娃的游戏)

  三、说教学方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预测法、操作法、交流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预测法:幼儿都想喂娃娃,那怎样让瓶娃娃吃下这么多好吃的食物呢?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大胆预测。操作法:我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进行大变小的实验。交流法:操作之后,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让同伴分享自己的成功,同时,老师也统整和提升幼儿的经验。游戏法:本次活动,我以喂娃娃为主线,引起幼儿的操作、探索的欲望。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想像预测探索尝试尝试交流分享。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瓶娃娃的形象,为幼儿创设了瓶娃娃肚子饿了,请我们小朋友宝宝想想办法的游戏情景引起孩子操作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瓶娃娃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从形式上深深地吸引了孩子。

  (二)想象预测:在请个别孩子来喂娃娃时,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好吃的东西大,瓶娃娃的嘴巴小,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怎么让瓶娃娃吃下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呢?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愿望。

  (三)探索尝试:根据孩子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活动的第三环节,我就安排孩子自由探索尝试。我为每组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及各种工具,让孩子根据自己能力需要选择材料、工具,进行大胆尝试。在这一活动中,我是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当孩子碰到困难时,我会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孩获得成功时,我会及时地表扬,并鼓励他想出多种方法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四)交流分享:探索活动之后的交流分享,既能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提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的体现。最后的质疑刚才你们在把好吃的东西变小时,碰到什么困难吗,又紧紧围绕了我园《幼儿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的课题,能使孩子从小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让孩子送娃娃回家,能使孩子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会积极地参与到使食物大变小的实验中,常是用各种方法把食物变小,然后喂给瓶娃娃吃,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由于有了自己亲身操作的经验。也为后面的交流分享提供了经验基础。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一定会乐意尝试、探索,同时体验喂娃娃的乐趣。能较好地完成活动预设的目标。

说课稿 篇8

  一、 教材依据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声》单元《倾听声音》一课的第二课时内容。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再经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思考,找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进而概括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二、 设计思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究性实验,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寻找声音,提出有关声音的有关问题”之后,进一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的“物体传声”作充分的知识准备。在进行本课前,作为三年级学生对声音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同学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一些声音的知识,但熟悉的现象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最有价值的地方。本课通过多种方法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听声音猜事物;猜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设计实验再次验证结论;得用游戏再次感知结论等活动,让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建立起“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初步认识。

  (1)探究式学习以孩子们的兴趣为前提,以探究为核心。

  小学科学是在呵护孩子们有竹具来的好奇心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引起他们体验科学活动过程并从中得到学习方法而学到知识。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听声猜物来创设情境,引起孩子们探究声音的兴趣,并通过动手实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2)探究学习和活动以学生为主。

  从听声音猜物到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各种实验中把动手权、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老师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鼓励学生选择材料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突出体现学生的参与性的主体性。

  (3) 探究学习方法的理念和指导。

  让学生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引导学生以多个物体发声的原因进行解释,从探究活动中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假设不是凭空想象,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建立假设后要用实验证实的概念,最后再次验证乡结论。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得来是需要反复推敲的。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和结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xx。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四、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五、教学难点: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六、说过程:

  小学科学是在呵护孩子们好奇心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引起他们体验科学活动过程并从中得到学习方法而学到知识。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听声猜物来创设情境,引起孩子们探究声音的兴趣,并通过动手实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从听声音猜物到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各种实验中把动手权、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老师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鼓励学生选择材料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突出体现学生的参与性的主体性。

  新课标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本课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时间,让学生先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想,然后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观察实验活动,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这一精神。

  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实验材料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体现探究材料的结构性。

  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提高实验的实效。在实验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十分熟悉的材料:钢尺、橡皮筋、水、纸片、小鼓、镲、音叉等。材料结构丰富,数量充足,使人人动手落到实处。而且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习热情。在观察实验,提出假设过程中,选择了钢尺、橡皮筋等为典型的物体,帮助学生发现“振动”,理解“振动”;在进一步研究物体振动与音量、音调的关系时,又提供了小鼓、豆子、音叉等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除了用触觉感受到物体的振动,还能用视觉看到物体振动是怎么样的。如:使学生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音叉振动时会发出声音,不振动时就不会发出声音,更能体现物体振动与发声的关系。

  2、循序渐进,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引导。

  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探究活动逐步推进。

  (1)在听声音、猜物体环节中,已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激起学生认识声音的兴趣。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天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及思维方式来猜物。这样,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心理状态,又为后面的交流打下基础。

  2)假设验证,观察发声物体。学生在“猜声音”活动的基础上,再让他们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样使他们的猜想不再盲目,而是建立在他们的认知基础上的。

  (3)通过实验,感知发声的根本原因。提出猜想后,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来验证猜想,在“放”的基础上集中思维,把观察的焦点放在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与变化上,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物体发声时的规律,初步感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实验后仍然有部分学生有人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作的本身,而不针对这一问题,我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用一个比较科学的词来概括总结这些现象。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一个词“振动”。统一意见后我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时让学生讨论交流,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汇报小组结果。最终得出一个统一公认的结论“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设计实验,验证结论。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接着教师敲了一下振动不明显的水槽,让学生听并看,学生发现水槽并没有动,这时教师趁热打铁,“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让我们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或感觉到物体在振动吗”?学生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时,学生在教师提供自助餐式观察材料中选择材料,进一步探究尝试,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借助其他材料看到了物体的振动,而且还发现物体振动与音调、音量的关系。

  (5)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人能发声是因为声带在振动”。一个简单的活动旨在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本课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学习中力求让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当然这个探究过程不是体现在教学的结构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自身探究过程的完整。我注意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身份,是组织者、参与者,把自己融入学生的学习中,在开放中去组织,在参与中去指导。

  同时在备课、教学中我注重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研究学生可能产生的思维结果、研究学生可能出现的实验情况、研究学生的兴趣如何持续一节课,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的应急措施,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案。当然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课前要考虑的面面具到,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和发现捕捉教学时机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的课才会有出奇不意的效果。

【说课稿】相关文章:

《匆匆》说课稿09-07

翠鸟说课稿04-24

《背影》说课稿04-30

《理想》的说课稿04-19

掌声说课稿04-28

《松鼠》说课稿04-27

《乘车》说课稿06-29

《咏雪》说课稿06-29

《马》说课稿06-29

《郑人买履》说课稿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