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资料大全>说课稿>高中音乐《金蛇狂舞》说课稿

高中音乐《金蛇狂舞》说课稿

时间:2024-01-15 14:41: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音乐《金蛇狂舞》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音乐《金蛇狂舞》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音乐《金蛇狂舞》说课稿

高中音乐《金蛇狂舞》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应聘高中音乐的3号考生。民乐合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分类,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说课题目是《金蛇狂舞》,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金蛇狂舞》是人音版高中音乐的一节鉴赏课。乐曲是三段体结构,旋律始终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第一段。乐曲一开始,就以明亮上扬的音调不断地呈现出欢乐、昂扬、奔放的情绪,让人耳目一新。第二段。由两小节打击乐器音响引出的更加热情昂扬而且流畅明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满生机而富有生命之活力。第三段。作者巧妙地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蛳结顶”的结构形式。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速度逐渐加快,加之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托,使情绪逐层高涨,直至欢腾红火的顶点,生动地再现了民间喜庆时巨龙舞动、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洋溢出鲜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气息。全曲以激越的锣鼓伴奏,更渲染了热烈欢腾、昂扬激奋的气氛。

  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欣赏《金蛇狂舞》,感受江南人民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情绪,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②通过聆听、分析、演唱作品,能够分辨段落特点,提高对民乐合奏作品的感知能力;并结合小组讨论以及“螺蛳结顶”创作实践,提升音乐创作能力。

  ③了解聂耳及其作品;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作品各个乐段的音乐特点,理解和掌握“螺蛳结顶”的创作技法。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陶冶情操、发展能力和传授知识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作品各个乐段的音乐特点。难点则是理解并掌握螺蛳结顶的创作技法。

  二、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逐渐接近成人,抽象思维能力基本完备,对于知识的渴求层面,不再局限于表象与外在,更是更深层次的关注内在于本质,但也由于课业、学业的压力,学生们对于音乐艺术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关注度较低,也更加有自己的想法,不易受他人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更加多元化、更符合高中生认知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更科学的去体味音乐,感受音乐。

  三、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视听结合法、小组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具体阐述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为了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实践体验,本节课包含了聆听、演唱、和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具体可分为导入、新课教授、巩固练习、音乐活动、小结作业五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

  授课开始,我为学生播出示赛龙舟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图片中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学生能够回答出赛龙舟、热烈欢庆等。我进行总结,我国龙舟竞渡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楚人划船拯救,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却无所获。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都到江上划龙舟,于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习俗便这样流传下来了。图片中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各色各样的“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欲争群龙之首,激动人心的场面,催人振奋,导入本节课。这样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简单快捷易于开展,又能够紧扣主题核心帮助学生建立与民乐合奏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欲望。(板书)

  (二)新课讲授

  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我会播放《金蛇狂舞》引导学生聆听作品,播放后提问学生,说一说对作品的了解?学生举手发言得出民族管弦乐作品、欢快热闹等。我来总结,《金蛇狂舞》是作曲家聂耳根据传统乐曲《倒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表现了南方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高中音乐《金蛇狂舞》说课稿2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____号考生。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金蛇狂舞》。

  一、说教材

  (过渡语:首先我想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金蛇狂舞》是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全一册第十六单元第二十八课。这是一节鉴赏课,通过鉴赏民间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理解不同音乐主题以及螺蛳(si)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学生能够掌握体会到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掌握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

  二、说学情

  (过渡语: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的学习兴趣已经上升为学习乐趣,学习逐渐成为自觉的行为,并能够不断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一定的引导,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维度,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我将三维目标设计如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金蛇狂舞》,体会其热闹、活泼的情绪,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美。

  过程与方法:在感受、体验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音乐作品,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

  知识与技能:带感情哼唱作品,认识作品的创作手法,体会作品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

  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反复听赏音乐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认识了解聂耳及其音乐创作。难点、理解并掌握螺蛳(si)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钢琴、多媒体作为我的教学用具:

  七、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下面我来说一说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扩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采用为学生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的曲子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能够说出视频中的曲子是《金蛇狂舞》,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板书:金蛇狂舞)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过渡语: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乐曲《金蛇狂舞》,并提问同学们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乐曲的情绪是欢腾的。

  随后我会追问同学们这首乐曲的体裁形式得出民间器乐合作曲,接着再向同学们介绍歌曲的作者、聂耳的基本情况,以及的相关知识,辅助学生了解乐曲。

  (过渡语: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请同学们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针对学生身心的特点,利用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作品曲式结构、体会情绪变化,并能够通过进一步分析音乐本体,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首先我会提问同学们,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演奏都包括哪些乐器呢?通过聆听作品,学生可以发现作品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三段;(板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接下来我会引领同学们分段落聆听,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在反复聆听以后,学生会发现各音乐主题之间在情绪上呈现出了情绪更加热烈,逐步递进的情况,第一段刻画了比赛前人声鼎沸的场面,第二段情绪更加热烈(板书:人声鼎沸;情绪更热烈);

  接下来我会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情绪是通过那些音乐本体体现出来的呢?”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谱例相信同学们可以捕捉到节奏更加紧凑、力度加强、速度变快。(板书:(第二段后面)节奏、力度、速度)

  随后我会请同学们结合谱例探索第三段的音乐的`旋律发展规律,师生共同总结发现“螺丝结顶”的传统音乐作曲技法。由此就可以将音乐本体和情感表现进行一种有机地结合,使知识形成网络,学以致用。(板书:(第三段后面)螺丝结顶)

  最后我还会在基本欣赏环节以后,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这首乐曲所传达的精神主旨是什么?最后总结民间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也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但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在拓展提升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分享施光南的声乐作品、请同学们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以及《祝酒歌》,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同样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两个人,为什么在音乐创作上有着不同的风格呢?随后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这样设计,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了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在作业的设置上,我会请同学们以“人民革命音乐家”为主题召开一次音乐赏听会,同学们在课下整理文本及音响资料,下节课分享。

  八、说板书设计

  最后,这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包括了三个乐段的情绪、场景、音乐要素、作曲技法等内容,板书选择了提纲式来设计,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金蛇狂舞》说课稿】相关文章:

《金蛇狂舞》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金蛇狂舞教案06-23

《金蛇狂舞》中班音乐教案06-27

《金蛇狂舞》小学音乐教案08-23

《金蛇狂舞》大班音乐教案06-04

中班音乐教案:金蛇狂舞02-21

中班音乐金蛇狂舞教案12-20

大班音乐教案金蛇狂舞及反思02-15

大班音乐金蛇狂舞教案与反思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