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新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高校为例

新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高校为例

时间:2022-08-26 18:47:08 经济学理论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高校为例

新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高校为例
刘 柯,廖荣靖(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文摘编号:1005-913X(2010)12-0023-CA
摘要:面对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如何才能完整地进行,新技术怎样才能被人们接受,新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有哪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高校为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新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新技术在校园推广的阻碍因素,对策建议是:TAM模型,拓展模型和谐关系策略。
关键词:新技术;技术推广;接受模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0)12-0023-02
一、引言
人们在决定是否接受一件新事物时,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这些因素对于不同的部门影响程度是不是一样?在进行新技术推广时候,有什么理论值得借鉴?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人类的行为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信息技术的研究领域,而对于其他领域人类行为,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本文以高校为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新技术(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校园推广的阻碍因素,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来,随着各种新兴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与实践者对人们为什么会接受这些新技术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进行了大量的模型建构与实证调查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关于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理论成果。目前大量的文章是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最多的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型:理性行为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技术接受模型(TAM)。通过对这三种模型的综合研究分析,得出了各自的影响因素。TRA的关键因素是态度和主观规范;TPB的关键因素是主观规范和感知的行为控制;AM的关键因素是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可以对特定人群新技术接受策略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高校这个特定的区域里,存在阻碍信息技术推广的因素,因此本文在总结各类文献的基础上,以高校为例,合理解释了阻碍高校信息技术创新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阻碍因素
(一)对自己地位的不容侵犯感
经过最近几年教育部对高校的改革,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回归管理的本质,并且管理者的年龄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年轻的管理者能快速地跟上时代的潮流,针对自己高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国家给予的便利条件,大胆地做出一些教育改革的尝试。这种管理的思维实质上已经很类似企业的管理了。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发展中求强大。然而这种管理创新改革的办法在高校中却不如在企业中进展顺利。因为高校中的人员结构与企业是大不相同的。高校中虽然管理和教学分离,但是很大部分不是管理者的老教授(非管理者)仍然是学校里的核心人物,地位很大程度上都要高于管理者。管理部门想要改革创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老教授的年纪一般都较大,对于新鲜事物不易接受。因此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在高校推广的时候,老教授一般都很难接受。如果学校强行实施,则老教授们会觉得自己的地位有种极大的被侵犯感。这样便会对于信息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消极对待。
(二)习惯性的思维及办事方式
面对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办事思维,都会按照惯有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样,企业、政府和高校等不同的部门,各自也会有一套行为方法,职员按照其规则和方式进行公务处理。时间长了,这种办事的方式就会被固化到职员的脑子里去,也就成了习惯性的思维。然而,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讲求的是竞争和发展,任何部门都不可能永远的一成不变,都时刻面临着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的挑战。为了顺应潮流,持续发展,各部门也就必须要进行技术引进和变革。技术变革的频率,以企业最高,高校最低。面对着高校低频率的技术革新,学校员工都长时间习惯于一种行为方式,因此一旦面临信息技术改革,便很难快速地适应和接受。
(三)对于新技术缺乏接受的而心
绝大部分老教授,无论具备怎么样的知识和经验,对于看起来偶然出现的变化都表现出来没有耐心。变化,通常被认为与高校无关,无论是哪方面都会对其造成麻烦。比如说本来一直用的纸质办公环境,现在突然说是要简化办公程序,提高学校的行政效率,引进电子办公信息系统,今后大部分事物申请都得通过电脑来完成。面对这种突然的变化,教授们好像并没耐心去电脑上学习如何填写申请表格,如何操作电脑,他们总觉得这是在给他们制造麻烦,这总是比手写要费时间。因此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和接受,他们便会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更阻碍了新技术的学习和推广。
(四)抗拒不能控制的变化
对于高校信息技术的推广,学校的老师们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是什么新鲜东西,从来没用过,不知道这套技术可不可靠等等。信息技术依托的是计算机,工作全部得借助电脑来完成。机器没有思维,不懂得灵活处理,因此计算机程序一旦设计完成后,便不可更改。而有时候程序是有漏洞的,人们面临着实际发生的情况时,往往计算机程序里是没有设定的。所以这便会给使用计算机技术办公者带来问题,如果办公有时间限制的话,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这时候变化则不能控制,事情就要耽误。所以高校里习惯了传统办事方式的老师们最初会以抗拒的方式对待无纸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对策建议
(一)TAM模型分析
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是Davis等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情况所提出的一个模型。TAM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一是感知的有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二是感知的易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提出的TAM模型如图1所示。相关学者都对模型的两个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都与员工接受新技术显著正相关。但是在高校系统中,面对老教授这类人群,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只是一般相关,而真正对于新技术接受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应该是感知的易用性。这是因为高校引进一套新的信息系统,都是做过多方论证、研究和讨论的,确实对于高校的办公效率会产生好的效果,新技术引进不是随随便便就决定的。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办公环境的创新是有效的。基于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高校的老师们也是能够感觉到信息技术引进高校是正确的决策,这也就是说高校的创新符合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老教授们虽然非常理解创新的作用,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总感觉新系统难以操作,总是不习惯新的办公方式,因此不能很快适应,这就会导致他们对于难度并不大的新技术感知不易使用。针对这种分析,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TAM模型中感知易用性理论,帮助高校老教授们改变对新技术的看法,让他们觉得使用新的技术其实是很简单的,而且比改革以前更方便。
(二)拓展模型建议
Kling把信息系统抵制理论分为三种,即人为导向论、系统导向论、人一系统交互论。人为导向认为,对信息系统实施的抵制是由员工自身的特性引’起的,如员工的知识背景、价值观、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及态度等,而与系统特性无关。系统导向论认为,对系统实施的抵制是由信息系统的技术特性决定的,例如,系统功能的不完善、操作复杂、界面的不友好等。人一系统交互论认为,抵制是由信息系统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高校推行信息系统,需要人一系统交互理论指导。我们可以把交流和培训加入到模型中,拓展其有效性。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不断交流,高校的管理者才能把新系统的实用性传递给老教授,而只有通过完善的培训课程,才能使得老教授对于新技术的易用性有所认识。经过交流和培训,老教授们会对新系统重新认识,主动接受。如图2所示。

新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高校为例

(三)和谐关系策略
在跟老教授们讲解新技术系统的时候.要有耐心、细致、温和的讲解,一定不要认为他们一定应该了解的,由此产生出轻视的想法,或者说话随便,让人感觉不舒服,这样的情况都是行不通的,很容易让听者产生厌烦感,不利于对新技术的介绍和推广。因此从一开始,管理者与信息接受者就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即使不能迅速地让老教授们学会新的技术,这种和谐的关系也是能够在双方之间建立起某种信任,从而打消其抵触心理,促进新技术的快速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振辉.预测和解释人们对新事物接受的扩展模型研究.价值工程,2009.
[2]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 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
Davis F D,Bagozzi R P,Warshaw P 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theoret2icalmodels[J].M anagem ent Science, 1989, 35(8):982-1004.
袁同山,王汉新,刘秋红.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员工行为[J].经营管理,2008(3).

【新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高校为例】相关文章:

动态生成:认识误区及其调控策略 以化学课堂为例05-13

课例研究心得11-22

深化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其对策研究06-07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03-24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对策04-06

语文真课堂的构建 ——以故事教学为例05-02

小班角色游戏行为解析 以“娃娃家”为例05-05

文言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以《童趣》为例05-14

理论课也可以很开放 ——《溶液的形成》课例研究05-12

大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