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吃虫草教学反思

吃虫草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24 22:21: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吃虫草教学反思

  篇一:吃虫草教学反思
  
  《吃虫草》是小学美术 教材三年级中的一节。因为我和孩子们都没有接触过这种吃虫植物,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将重点放在学生对吃虫草自然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上。在导入时,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抓虫子”这个游戏让学生活跃思维。然后,以播放短片的形式,了解吃虫草的捕虫过程,加深学生对吃虫草的认识,找到它们的独特之处。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表现各种形式的吃虫草。学生在联想吃虫草的外形时,我尝试让学生到黑板上来画,他们表现的外形确实也体现了吃虫草的捕虫特点,大大的捕虫器用变化的线条补充装饰。回答时,有的说“用折线装饰,是为了将抓到的小虫子紧紧的抓牢”“设计成带盖子的瓶子状,这样虫子就逃不掉了”等等。他们的想象力真是无穷无尽。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要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乐趣,在学生制作环节中,学生们运用了不同的材料去表现,这种形式的采用,从学生喜悦的表情中就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乐于接受的。但是,让我觉得不解的是,学生的兴趣集中点,过于注重制作表现这一环节。我猜想他们在三十五分里,最期待的可能就是“大显身手”吧。
  
  之后,静下心深深的思索,如果将学生表演吃虫草捕虫这个环节补充上,同时让学生进行“吃虫草捕虫比赛”,评价环节让学生用“小虫子”来投票,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形式的多样变化,必然会让学生情绪大增。本次课学生虽完成了课堂的学习内容,了解了吃虫草的自然知识,体验创作的乐趣,但未收获艺术的享受。也许,孩子们的天性是需要从“玩”中逐渐的渗透和理解知识,过于注重知识点和过分“画蛇添足”都会影响他们“玩”的情绪。
  
  篇二:吃虫草教学反思
  
  《吃虫草》是人美版第六册教材 14 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吃虫草是南方植物,在我们北方是很少见的。本课向学生介绍了自然界中奇妙的植物――吃虫草,从教学内容来说非常生动有趣的,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图片的介绍了解吃虫草这种植物的奇妙,更是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在设计上,我采用了直观欣赏式,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吃虫草,有助于学生思维受到启发、创新意识的提高。在导入部分,我运用了一段小录像,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还有一种植物靠捕捉小虫子来制造养分生存。此时学生已被小蚂蚁精彩的表演深深的吸引,为教学奠定了基础。后面我又采用了,欣赏不同种类吃虫草捕捉小虫子的过程→各种形态的吃虫草图片的欣赏→学生吃虫草范画作品欣赏。让学生对吃虫草奇特的外形、鲜艳的色彩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为作业设计起到了铺垫。这样一来相信富有学生个性设计,造型新奇的吃虫草,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后运用彩色纸装饰师生共建一个以吃虫草为主题的大花园。
  
  本课的优点主要有三点: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本课以吃虫草为什么要吃虫子?吃虫草是怎样捕捉虫子的?吃虫的植物靠什么来吸引小虫子?这三个问题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极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我能够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大量展示吃虫草的有关资源,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美术学科教与学的工具。通过播放视频,拓展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超越的。
  
  3、注重学科整合,寓教于乐。本课能将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自然融合,能综合性地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视野开阔,使师生围绕着对这种新奇小草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本节课教学还存在不足和遗憾:
  
  在本课的作业环节中我提出创作的要求不明确,部分学生没有听清要求,将吃虫草直接剪贴在彩纸上,忽视了应该直接粘在教师布置好的“吃虫草花园”上。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在演示制作方法步骤后将自己制作好的吃虫草粘在展示板上,让学生直观感受明确作业要求,教师再加以强调。因此,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明确的提出创作要求,使学生有意识的在创作时注意这些问题,形成良好的创作习惯,同时创作要求的提出也明确了作品评价的标准,在作业评价中就能够有准可循。
  
  篇三:吃虫草教学反思
  
  一、教学板块清晰,重难点突出
  
  本课第一板块学习重点;认识吃虫草的种类及特点。第一环节采取动态欣赏的视频了解捕蝇草、毛毡苔、瓶子草的吃虫过程,并解决吃虫草的一个特征:气味芬香;第一环节采取静态欣赏的方式了解吃虫草的另外两个特征:颜色鲜艳、形状奇特。对于这一板块的学习,显得很顺利,相信与课前的积极准备,包括剪切视频、图片选择关系密切。
  
  第二板块突破难点:了解刮画并能处理画面的构图、疏密。通过第一环节学生作品赏析,引导学生从同龄人的眼光感受吃虫草的吃虫过程。由于年龄相仿,较有共同语言,比较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也更能达到设计本环节的初衷:从别人的角度开拓自己的思维。第一环节除了在内容上开拓学生的思维外,另一层意思是向学生介绍美术表现的形式:线描、油画棒、砂纸画……,感受美术形式的多元性,同时引出第二环节:刮画的学习。第二环节向学生介绍刮画的材料。是对吃虫草“奇特”的延伸,既然吃虫草有着奇特的外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奇特的材料表现它,由于刮开来的不知是什么颜色,会给学生产生很多意想不想的惊喜,这也是设计作业形式为刮画的原因。
  
  第三环节学习画面处理:构图、点线、添加(情趣)。构图: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构图饱满,很直观,加上老师的夸张处理,学生较能接受。点线:在课上只采取出示两张图片的方法,对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运用竹笔表现不同大小、形状的点线,学生的灵活运用还不是很好,所以打算在下节课中采取教师投影下示范点线的表现,让学生明白把竹笔躺下来点就能表现出不现粗细的线和点;另外对于自己一直纠结的“疏密变化”也能因为教师的直观示范而轻松带过,毕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不必讲的如此深奥,用通俗的语言点拨一二即可,进入四五年级会逐步加深学习的。这让我明白,在低年级新授,很多的专业术语可通过教师的动手示范让学生浅表感受,就可达到预期目标。添加: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表现吃虫草的味道?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添加各种小昆虫可以让画面更有趣味。
  
  总的来说,本节课对于教材的处理,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还是比较透彻的。
  
  二、情境创设有实效,视频帮大忙
  
  本课第一板块向学生呈现吃虫草的种类,由学生模拟小蚂蚁的遭遇,学生一下进入吃虫草的情境中。当老师抛出2个问题:(1)它是怎么吃掉虫子?(合拢叶子夹住虫子)(2)是什么引诱虫子过来?(香甜的味道)。由于学生进入了情境,所以回答老师的问题时,针对性很强,很顺利的解决了吃虫草的一个特点:气味芬香。对于刚刚进入教室,心绪未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情境创设对于稳定学生情绪,使注意力很快的实现聚集,顺利的进入状态学习是很有实效的。在第二板块突破难点时又再次回到先前创设的情境:吃虫草的味道怎么表现?引导学生说出添加小昆虫,使画面增添了趣味性。本课的情境创设有始有终,还是有实效的。
  
  三、目标制定较合理,细节还需再调整
  
  (1)教师示范变纠结为自然
  
  目标1通过欣赏、观察、思考等方式了解吃虫草的的种类及其特征,在第一板块的学习重点得到充分的展现。目标2了解画面的的构图、点线装饰等技巧,通过第二板块突破难点时也得到展现。遗憾的是学生在作业中对竹笔的使用不是很灵活,所以在王老师的建议下,决定在解决第二小难点“点线装饰”时,采取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下当场示小范,不仅解决了竹笔灵活的使用方法,还把点线排列的“疏密变化”一起在示范时解决,一举两得,还很好的解决了先前自己一直纠结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如何学习“疏密变化”这么专业的认识,现在通过老师的示范很成功自然的解决了这一纠结问题,在此感谢王老师的点拨。
  
  (2)作品添加变自然为艺术
  
  目标3学习用刮画的方法表现奇特的吃虫草,对于刮画的学习,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奇特”的成分表现的不是很充分,最多的还是把先前介绍的几种吃虫草的种类并在一起:比如说既有捕蝇草的刚刺,又有毛毡苔的粘液,具有创意的作品不是很多。这是我要积极反思的问题,为何学生的思维不开阔?照理说先前的准备工作很充分,可学生就是思维狭窄,肯定哪里没有挖深或是挖开。现在设想,如果在向学生拓展奇特的外形时,不是出示实物的图片,而是出示学生作品或是老师的作品,那或许对他们的作业会起到很好的启发和鼓励作用。
  
  (3)作品评价变走场为实效
  
  目标4、5通过作品展评延伸开拓学生思维,巩固刮画技巧。作业展评一直是我最没把握的环节,今天的课也是如此,留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时间长了,自然作业展评的环节时间就少了,每次总会显得忙忙碌碌,为了掐时间,总是自己“嗒嗒嗒”说个不停,让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少的可怜。王老师给了我一个很有价值的建议:首先小组内部交流,选出一张小组成员认为最好的作品参加班级评价,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参评的作品数量。接着选择其中的一张,放到实物投影仪下以老师引导为主,全班一起评价,把该作品的评价做深做透,如在评价“趣味”时,还可引导学生进行真善美的追求,当赋予吃虫草善良的本质,有着只吃害虫而放过益虫的时候,那它的形象就又有了新的突破,又有了“奇特”的成分。老师适当的还可以把一些要点(专业词汇:创意、色彩、趣味、构图、点线排列)板书于黑板用于提示学生,而后面的作品就完全交于学生评价。有了第一张的示范与黑板板书的提示,相信他们也能对作品进行充分的评价。
  
  拓展延伸,本节课只介绍了剪贴的制作方法,愿想的初衷是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现在想来,完全可以多出示一些其它形式的作品,如泥塑、撕画等等,拓展延伸本来就是一个开拓学生思维的过程,应该是开阔的、广泛的空间。
  
  四、学生学习时空欠充足
  
  限于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美术课总会限于学生学习时间不充足的情况。往往要留出一半以上的时间给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只有近15分钟的时间教授学生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时间很紧张,这对老师而言,真的也很为难,心里很想为他们再多讲一些,多看一些,更好的开阔眼界,放飞思维。如何更好的用好课上新授的每一分钟,真正做到一字拨千金,是我今后追求的目标。
  
  篇四:吃虫草教学反思
  
  《吃虫草》是人美版第六册教材 14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向学生介绍了自然界中奇妙的植物——吃虫草,从教学内容来说非常生动有趣的,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图片的介绍了解吃虫草这种植物的奇妙,更是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在设计上,我采用了直观欣赏式,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吃虫草,有助于学生思维受到启发、创新意识的提高。在导入部分,我运用了一段小录像,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www.fwsir.com)还有一种植物靠捕捉小虫子来制造养分生存。此时学生已被小蚂蚁精彩的表演深深的吸引,为教学奠定了基础。后面我又采用了,欣赏不同种类吃虫草捕捉小虫子的过程→各种形态的吃虫草图片的欣赏→学生吃虫草范画作品欣赏。让学生对吃虫草奇特的外形、鲜艳的色彩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为作业设计起到了铺垫。
  
  本课 我觉得有成功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本课以吃虫草为什么要吃虫子?吃虫草是怎样捕捉虫子的?吃虫的植物靠什么来吸引小虫子?这三个问题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极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我能够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大量展示吃虫草的有关资源,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美术学科教与学的工具。通过播放视频,拓展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超越的。
  
  3、注重学科整合,寓教于乐。本课能将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自然融合,能综合性地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视野开阔,使师生围绕着对这种新奇小草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不足 之处是 :
  
  美术课总会限于学生学习时间不充足的情况,往往要留一半的时间给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只有 15分钟的时间教授学生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时间上很紧张,如何更好地用好课上的新手的每分钟,给学生更多的学生空间,是我今后追求的目标。 在最后的展示评价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孩子亲自介绍自己的作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只是我一味的自说自演,造成了授课环节的不完整,今后我一定在这方面多多学习改进。

【吃虫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吃虫草》美术教学反思04-20

《吃瓜果的人》教学反思11-18

青蛙吃虫子教学反思04-11

青蛙吃虫子教学反思3篇04-11

教学教学反思03-22

小班反思教学反思01-07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2-06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4-22

比的教学反思01-30

经典教学反思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