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工作计划>第二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第二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3-02-19 03:51:41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2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2012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2)现有学生56人。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部分学习基础差,学生思维灵活性差。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家长有一种错误的感觉,从而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后进生紧不慢。特殊家庭的影响,我班有好几个学生或是单亲家庭,或是家长从不管教的,这部分学生不但学习马虎,成绩不理想,而且脾气往往都比较另类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突出。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还有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差,知识的探究方面多数学生较为主动。一部分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知识,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口算能力明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但还有少数学生认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对较复杂的应用题掌握理解欠缺。
  
  认知能力: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还有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差,知识的探究方面多数学生较为主动。一部分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知识,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口算能力明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但还有少数学生认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对较复杂的应用题掌握理解欠缺。
  
  学习态度及习惯:虽然现在大部分同学对数学有了很高的学习兴趣,也喜欢数学课,能够质疑问难,但还有少数学生课堂上不发言;不能及时与老师交流,个别学生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没有很好的打好基础,虽有进步,但仍要下苦功夫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学懂学透。
  
  二、教材简析
  
  (一)本册教材的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各单元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负数。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在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和基础。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本单元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单元:比例。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第四单元:统计。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会从统计图表中提取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判断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或预测。这册教材主要是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体会的。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使学生在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教学中用直观的方式,介绍了“抽屉原理”的两种形式。描述的是最简单的“抽屉原理”,把一个物体任意分放进一个空抽屉里,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花钱多办事个物体。“抽屉原理”的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对数学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所以,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
  
  (三)、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负数
  
  教学重点:认识负数,正确读出写出正数和负数。
  
  教学难点: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与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1、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公式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比例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建立明晰的概念。
  
  第四单元:统计
  
  教学重点:会从统计图中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教学难点:会从统计图中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重难点:
  
  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会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学过的过程。
  
  2、掌握几何体形的特征,能够比较熟悉地计算一些几何体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
  
  3、掌握统计的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改措施通过上学期的教学,我发现我班出来一些不太理想的差距,深感压力和紧迫感。都说六年级是“出口班”,为了保证“出口”质量,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思考,确定了如下计划、措施方案。
  
  制定的目标:认真备课、选题、组题、高效率、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首先,要明确复习课的要求。
  
  一、概括知识。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或专题复习的主要知识与方法。
  
  二、讲清思路。
  
  数学复习离不开例题,对于例题要围绕复习主题而精选。例题重在分析,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思路。
  
  三、注重评价。
  
  学生探索的多种思路,师生要进行评价,挖掘其长,寻找其短,促进学生思维优化。学生探索是思维发散,评价是优质思维向优法聚敛。
  
  四、重视引申。
  
  课堂要把问题开放,或对结论开放,或对条件开放,使知识迁移、引申,变会一个题为会一串题,让学生从模式中释放出来。
  
  其次,了解复习课注意的问题。
  
  ⑴准确合理的划分复习内容,确定复习课型。
  
  ⑵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必须落实到位,不能把复习课上成单做题或新授课的简单重复。
  
  ⑶复习课备课必须发挥集体优势,做到节节集体备课,统一复习进度。
  
  ⑷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复习,不能随意拔高复习内容,克服偏难、脱离教学目标现象。
  
  ⑸注重学生自我复习,不能以讲代学或以练代学。
  
  ⑹小组反馈矫正是复习中的重要形式,小组内的相互检测、交流、展示是必不可少的。做到有反馈有矫正,没有反馈的矫正是盲目的无效矫正,而没有矫正的反馈也是徒劳的反馈。
  
  ⑺强调学生的参与度(提出、交流、讨论问题的人次,密度,要人人有份),不能是少数尖子生的课堂,应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缺陷都能得到弥补。
  
  ⑻复习课不能没有教师的总结提炼归纳,教师在关键时候要发挥指导提升的作用,克服随意性。
  
  三、后段工作措施——追求复习课的艺术和效率。
  
  (一)兼顾好、中、差的学生,调动每位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1、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们的复习应使每一类学生都学有所得,包括学习困难的孩子,因此,复习工作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复习的起点定低一些,使学生通过复习能有所进步。
  
  2、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对于困难的学生也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补,每天解决一些问题,小步快跑,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每天都有收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复习中,要注意及时调整教学过程,针对本班教学实际,改进教学。
  
  (二)全面了解教材、了解学生,采取“分层复习,分层要求”措施。
  
  复习课既要有助于对学习差的学生的帮助和提高,弥补平常学习中的不足,又要兼顾优秀生,让他们通过复习课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够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入。复习课对于优等生来说,总认为这些知识、这些练习我早就懂了,感觉很没劲,从而影响课堂的实效性与时效性。而学困生则倍感学习的困难,复习与不复习没多大区别。针对这样的情况,中上学生在复习课中选择重要的练习题目进行练习以加强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课后编写错题集,提高兴趣和有效性。基础差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足以完成课上得内容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只在课外给他增加补课的任务,他就不能胜任,我们想:在“加”的同时还要“减”,比如课上只对那些他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要求他必须听好、记好,课下要求他必须完成作业中的部分基础题,有难度的作业可以适当放宽甚至减免,对他的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当然情感因素更不能忽略,注重表扬和鼓励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如果学生不喜欢、不热爱任课老师,对所学课没有兴趣,他们就不可能有积极的、主动的、高效率的思维活动。
  
  在老师全面了解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同时,做到分层复习,分层要求,使他们通过复习能感到学到了东西,有些成功的体验。
  
  (三)讲究作业布置的艺术性。
  
  作业布置要少而精,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避免重复枯燥的作业给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或师生间的感情带来不良影响。
  
  (四)总体主攻方向。
  
  1、夯实基础。每天进行一次以计算、解方程为主的课堂小测,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的计算速度和一次计算的正确率。
  
  2、强化能力。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这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
  
  3、查漏补缺。完整的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学生通过复习,把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达到知识的完整性。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会向学生要学风,向课堂要质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倾听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侧重抓好中优生,培优拔尖,发挥龙头作用,不放弃一个学生,保证每个学生合格毕业。
  
  五、教研课题
  
  六、教学课时安排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负数(3课时)
  
  圆柱与圆锥(9课时)
  
  圆柱------------------------------------------6课时左右
  
  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比例(14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整理和复习(27课时)
  
  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综合应用---------------------------------------4课时
  
  七、教学进度(见进度表)

【第二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08-08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08-08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08-12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06-16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08-16

2007苏教版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08-08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08-13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06-15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