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3-02-20 22:54:4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4月20日至5月20日,区政府办组织区经贸局、企管局、招商办等组成调查组,采取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了解等形式,对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经过一个月的分类整理、统计计算,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专用汽车、农用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全区现有专用汽车、农用车及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共38家,其中,专用汽车生产企业2家,即湖北华威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风公司与大力公司资产重组,生产目录归属大力),2003年底两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产值分别达到3.7亿元和1亿元,销售收入分别达到4亿元和1亿元;农用车生产企业2家,即天风公司改制分离的东宇农用车公司、齿轮厂改制分离的星火农用车制造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4家。在34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2003年底年产销过5000万元的有2家,即楚威车桥公司产值8900万元,销售收入7500万元;全力铸造公司产值7200万元,销售收入6928万元;年产值在2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华龙公司、宏德公司、随通公司、神马齿轮公司、三合汽配;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分别是力神公司、华昊椅业公司、神龙车厢厂、隆成公司、宏宇公司、楚胜公司、市电源厂、神风公司、楚奇公司、联星公司、华大公司、大成液压机械公司、万鑫公司、泰胜公司、泰业公司;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的有12家,分别是市特种铸造厂、市钢件结构厂、环宇公司等。
  全区38家汽车及相关企业,2000年至2003年实现产值分别为37698万元、46793万元、81818万元、109750万元,年递增幅度为24.1%、74.9%、34.1%、36.2%;2000年至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31584万元、42813万元、73398万元、105281万元,年递增幅度为35.5%、71.4%、43.4%;2000年至2003年实现利税分别为:204.7万元、1252万元、4187.3万元、3918万元;2004年31家规模以上汽车相关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7700万元、销售收入136420万元、利税5565.5万元,分别占全区规模工业总量的14.5%、14.4%和12.1%。其中区直汽车工业预计将实现产值80430万元、销售收入75380万元、利税797万元。调查统计中,38家汽车相关企业预计2005年至2010年产值、销售、利税将分别达到585760万元、532762万元、30871万元。
  调查中,38家汽车及相关工业企业,占地1802.4亩,注册资本16378.8万元,总资产93869.4万元,其中外资1971万元,总负债80783.9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9068.2万元。现有生产设备5173台(套),企业职工7380人,其中高中专学历3495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899人,35岁以下职工3741人,企业改制发展中,聘用下岗职工3003人,农民工1122人。
  二、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特点
  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区直、城区东西南北四个办事处,以及均川、柳林、何店、淅河4个镇。其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是:
  1、占据交通优势。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汽车相关企业大都处于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发达的地理位置,孝襄高速公路、312、316两条国道、汉丹线、西宁线、汉丹与西宁联络线三条铁路线纵横其中。特别是近年来,西部大开战略的实施,国家的投资发展重点正逐步向西部转移,这些企业正处在由东向西的过渡带上,处于国家发展的第二梯次上,既能吸纳东部产业转移出的资源,又能向西部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地级随州市的建立,使许多新的投资项目急需建设,为专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下一轮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据统计,仅2000年以后新办的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就达13个,2004年将新增产值22120万元,利税1016万元。
  2、实现攀大靠强。此次调查的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大都与国内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实现了“攀大靠强”,自身实力逐步增强。华威公司是东风汽车集团全国首家改装车生产基地,2003年生产各类改装车4000辆,产值、销售均达到3亿元,被东风汽车公司评定为“十佳改装企业”。楚威公司、华龙公司、全力公司、华昊椅业等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除与东风汽车集团实现配套生产外,还分别与一汽、江汽、柳汽、重庆红岩、庆铃、江铃、南汽、陕汽、川汽、云汽、杭汽、神龙公司、汉阳特汽等国内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实现了配套生产。其中,全力公司还是美国福特在中国的唯一定点供应商,同时也是我国军用重型牵引车制动系统产品的主要生产供应商。
  3、拓展市场网络。38家企业中,企业销售人员占到职工总数的11%,企业销售网点遍及全国。以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为例,仅华威公司一家,就在四川、宁夏、云南等地区设立多个销售办事处,产品远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在西部市场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据山西晋城一位人大代表说,运煤的车辆从他家门前经过,三台车中就有一台驰乐改装车。他说:“随州市我不太熟悉,但驰乐车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同时,该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近几年产品相继出口到尼泊尔、朝鲜、缅甸、达吉克斯坦、蒙古等国家。而零部件生产企业在产品出口方面也实现了零的突破,泰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散热器零部件已出口东南亚。
  4、形成当家产品。从调查情况来看,38家企业的产品开发各有重点。华威、大力两家专用车生产企业的产品有自卸、罐式、半挂、客车、厢式等12大系列,近120多个品种。华威公司主要生产自卸车、栅栏车等,而大力公司主要生产罐式、消防车等。34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定位较为明确。全力公司主要生产重、中、轻、微、轿、军、客七大系列126种汽车底盘铸件;楚威公司主要生产东风系列主减速器总成及前、后桥总成和各类汽车底盘零件,共有八大系列160多个品种;华龙公司主要生产各类

关于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汽车、摩托车灯具、汽车内饰件;随通公司主要生产半挂车后桥总成;宏宇公司主要生产高顶半高顶驾驶室;华大公司主要生产各类载重汽车钢板弹簧;华昊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汽车座椅;楚胜公司主要生产改装厂、挂车、各类冷弯型材;神风公司和市钢件结构厂主要生产改装车、农用车车架。各企业都有自已的当家产品,主业定位较为明确,各企业之间的产品没有大的冲突。
  5、加强技术合作。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还是零部件生产企业,大多数厂家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据调查统计,在38家汽车及相关企业中,有30家企业分别与各大科技院校进行了联合开发。有的是引进技术开发产品改造设备,有的是聘请专家、教授为长年技术顾问。如华威公司、大力公司常年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保持产品开发合作关系,年均投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资金均保持在100万元以上。楚威车桥公司聘请华中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宁振东、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王丛祥等8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企业先后开发出EQ153型8T、15T和轻型汽车的前后桥,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10多个省市用户青睐。同时,各大汽车相关企业舍得人力、财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大职工培训力度,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力神公司与汉阳专汽研究所签约,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工程师培训、高级工培训等方面获得技术支持。华龙公司狠抓技术工人培训,每年都投入200多万元对员工实行全员培训,每名职工都是专业技术人才。
  6、重视产品质量。这些企业都非常注重提升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快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步伐。华威公司早在1997年已在国内企业中率先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大力公司在2003年4月和8月分别取得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3C”认证;楚威、华龙公司这两家企业已被省科技厅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区仅有4家高新技术企业)。楚威公司按ISO9002:1994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率先通过了第三方(CAQC)认证,并得到了有效的运行和持续的改进;华龙公司除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外,ISO/TS16949:2002质量体系也将在2004年通过认证。全力公司、华大公司、泰业公司、万鑫、大成液压机械制造公司、宏宇公司、楚奇公司、联星公司等企业也均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
  三、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面临的问题
  1、专用汽车生产竞争无序。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区大多专用汽车生产相关企业都是自各为阵,企业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关系,即使有,也较为分散,产业链条短,整体合力弱。在座谈了解中,华威公司、大力公司负责同志反映,曾都区现有专用汽车的生产企业多达30多家,但真正取得国家生产资质的企业仅为三家(华威、大力、天风),在汽车产业赢利效应的驱使下,三家企业的同种产品被多家无生产资质的企业重复仿制,导致企业间相互杀价,争市场、争用户,利润空间减少。
  2、零部件生产企业配套短腿。调查中我们发现,34家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中,主要配套生产企业多数是为各类改装车、专用车生产配套,而与商务车、特种车、轿车生产配套比例较低,这与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形势相差较大。且多数企业生产设备老化,企业各类生产设备亟待全面升级改造。
  3、企业融资难度大。在所调查的38家企业中,除华威获得全国“用户信得过国产车银奖”,大力公司、全力公司、楚奇公司为“AAA”级信用企业、楚威公司获全“消费者满意商品”、华龙公司获全省“首届诚信纳税百佳纳税人”等荣誉、具有较高企业授信度认可,融资难度较低外,其余企业一方面因企业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家底”薄,难以从外面引进资金,另一方面因企业授信度不高,金融机构不敢贷,使得企业生产规模和发展前景受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曾都汽车产业的发展。
  4、产品附加值较低。调查中我们发现,38家汽车相关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一是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比例失调。如华威公司2003年销售4个亿,利税仅为289.2万元;大力公司2003年销售1个亿,但利税却只有80万元;神农车厢厂2003年销售1020万元,利税为4.9万元。二是零部件生产企业缺乏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三是缺乏自主开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在同类产品中缺乏竞争优势。
  四、几点建议
  据网载,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新格局下,汽车产业在今后10-20年里,都将以7%-8%以上的较高速度增长。面对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未来几年,我国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竞争加剧,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降低,但总体上还是要高于其他一些行业;二是汽车生产企业的分化会逐步展开,企业淘汰率增高,中国汽车企业格局还远没到“大局已定”;三是零部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四是汽车产业的区域集中化趋势将加强,产业集群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五是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将趋于增强;六是将逐步形成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国际性大企业。
  新形势下,我区的汽车产业将如何发展,怎样从真正意义上将汽车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重组步伐,整合存量资产。目前,我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汽车产业格局整合的有利机遇,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将老企业的市场准入资质、产品目录、人力技术资源等与优势骨干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模式、客户资源等进行整合,借用国内外大企业及其它经济成份力量,实现企业资源优势互补,改变老汽车生产企业小而散的状况,给老企业注入新活力,使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在这一点上,大力公司与天风公司在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通过改制,将天风公司无形资产归入大力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大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此,建议区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业应形成高度共识,将实施汽车产业的重组整合列为促进目前我区汽车产业发展的首

要工作,全力推动,务求实效。
  2、加快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此次调查中,楚威公司和华龙公司这两家高新技术企业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在产品的加工上,普遍采取了现代化的生产装备,如数控加工中心、中频感应电炉、炉前快速金相分析设备、灯具超声波焊接线、真空装饰镀膜机、淋雨、振动、盐雾腐蚀检测试验箱等。正是以这些现代化装备作基础,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才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才明显下降,企业才生产出一流的产品,并在市场上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企业才有了强劲的发展后劲。我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装备水平,要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逐步实现用一流的装备生产一流的产品,创出一流的业绩。
  3、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现代汽车产业竞争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这要有强有力的研发支撑,没有研发的优势就永远失去技术整合优势,就将长期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因此,必须加快我区汽车相关企业的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步伐,促使汽车生产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成为科技开发和投入的主体。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以零部件行业优势企业为主体,逐步形成关键零部件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提高市场应变能力,掌握发展主动,实现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开发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加快实施汽车生产企业精品名牌战略,不断提高主导产品、重点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努力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不断增强曾都汽车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核心零部件。针对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技术含量较低的现状,我区必须选择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基础好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加以重点扶持,使生产附加值低、简单零部件的企业,向生产附加值高的关键零部件总成方向发展,整合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重点是集中发展国内刚刚起步、但具有潜在市场的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如安全气囊、自动变速箱、三元催化转换器等;发展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密集型产品,如铝轮毂、线束、座椅、保险杠等。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能力,增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配套的比例,加大出口创汇,实现为国际汽车市场配套零的突破。
  5、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对外合作。目前,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中国加入WTO后,成为WTO框架内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对象。而我区汽车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国际汽车领域知名企业的接触和研究,要充分发挥曾都汽车产业基础扎实,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大胆走出国门招商引资,主动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当前,必须紧紧围绕东风公司、神龙公司、东风本田等整车企业,积极引进与整车企业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特别是汽车发动机、车桥、汽车轮毂、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来我区投资建厂。
  6、加强对汽车产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必须加快汽车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和无序竞争,规范企业行为,尽快形成规范有序的价格体系和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氛围。同时,建议区领导进一步加强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及时协调解决汽车产业重组及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汽车企业排忧解难。在财力和政策上,对汽车产业给予一定的倾斜,尽量减轻汽车生产企业负担,增强其发展后劲。在财政资金安排上,可按汽车产业新增税收的一定比例列作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汽车产业招商引资和汽车企业的重大技改项目,为做大做强曾都汽车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撑

【全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全区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08-12

关于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08-12

关于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08-12

县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08-24

全区财源建设情况调研报告08-12

在全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督查会上的讲话08-06

对全区荒山荒地管理利用情况的调查08-12

私营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8-16

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