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小学生作文>小学生的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

时间:2024-01-16 11:57:16 小学生作文 我要投稿

小学生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生的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 篇1

  我有一个爱我的爷爷, 我从小到大,他都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关心我。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爷爷都会早早地就把饭菜准备好,怕我上了一天学,饿坏了。并且爷爷知道我每次吃完饭都喜欢看报纸里的副刊, 那一版里有”找不同“和一些小笑话、小故事。所以爷爷在我回来之前就帮我找出来了,放在报纸里的最上面的一层,一掀开就看得见。

  我小的时候,爷爷经常骑着一个28的大车子,带着我到农科院里面的石太公园玩。过了几年,我大点了,爷爷换成了一个小一点的26的车子,方便买菜。现在,爷爷又换了一个20的小车子,我都能骑了。爸爸说,这是因为爷爷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小车子更安全方便。

  爷爷现在的记性也不好了,经常是给我买的'好吃的,刚才还记着,出了门就忘了让我拿。

  所以爷爷就会在放学的时候,跑到学校门口,等我出来了亲自交到我手里,爸爸经常说他,路上太乱,太危险,没什么事就不要来了,回头我们可以过去拿。当时爷爷会很听话地点点头,但过后还是照样会往学校跑。

  爷爷年纪越来越大,记性也越来越差,但对我的爱却一点没有减少。 我爱我的爷爷,感谢他为我付出的一切,我会回报给他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小学生的作文 篇2

  “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也是小学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经常看到很多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愁眉苦脸、叫苦连天,因为学生所写的作文常常令他们读得无奈,听得乏味。对于同一题目的作文,很少有学生写得有条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究其现状,主要有体现在五个方面:

  1、笔下无物,无话可写。

  2、语言贫乏,难写生动。

  3、主次不分,详略不当。

  4、结构零乱,缺乏安排。

  5、错字、句多,不善修改。

  针对这不容乐观的现状,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带领学生走出这种不良的困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知识如此,写作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关键在“好”和“乐”二字上下功夫。爱因斯坦也曾言之“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搞自然科学如此,写作文亦然。关键在一个“趣”和“爱”花力气!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激发和培养起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则作文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要带领小学生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下面谈谈鄙人的浅陋之见: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源于生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对于客观事物,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会有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美丽的大自然,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学生投身其间,其乐无穷,如果让学生稍加留意,并随时将自己耳闻目睹的、感到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东西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日子久了,学生就获得了作文的很多材料。这就解决了学生作文时瞎编一气,为躲过一次作文而撒谎,提纲式的几句话就交差的毛病。

  如一位教师利用一节语文课跟学生一起交谈,问他们最近有什么新发现,为了表现自己,学生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就在他们说得正带劲时,教师忽然止住了他们的话题,用同情的口吻说:“真遗憾,许多想说的小朋友没办法在这里说。可是老师还真想知道每位同学的见闻,怎么办呢?请大家帮一帮老师吧!”很多学生都想到了用写的办法把想说的记下来,让老师再慢慢去看,于是,教师赞成了学生的想法。老师对学生提出了每天都写写当天看到的人和事的要求,并教给他们写日记的格式,发给了每人一个本子,在本子封面上写下“每天都有新发现”。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让学生多读书,培养写作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阅读是一种资源,是吸收知识的过程,是作文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广泛地阅读,首先要把课本阅读好,理解透彻。现行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上,所选的课文大都是些名家名篇,实际上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是学生获取写作知识,借鉴学习写作方法的好范例。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怎样选材,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照应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获取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培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李吉林老师在教学《桂林山水》写漓江的水的特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本文句式的整齐、排比的作用,组织安排了一系列训练。

  “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门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儿,就可组成句子?例句:

  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很绿。

  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

  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指点:

  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形容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

  漓江的.水静静的。

  漓江的水清清的。

  漓江的水绿绿的。

  指点:

  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一些,但还不具体。

  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该怎样组织排列?

  例句: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书上就是感叹句。这样写,语气是加强了一些,但是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清得怎么样,绿得怎么样,读者能感受到吗?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通过这一系列语文训练的铺垫,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语感,体会漓江之美。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细细地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对自己以后的写作绝对是大有好处的。

  另外,李老师还设计了一个语言训练的题目,出示:“我爱长江、西湖和家乡的小河。”谁能把这个句子改成排比句。

  第一步(不加附加成分)如:

  我爱长江,我爱西湖,我更爱家乡的小河。

  第二步(加修饰语)如:

  我爱浩荡的长江,我爱明镜般的西湖,我更爱家乡弯弯曲曲的小河。

  我想,学生在这样的长期训练下,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让学生学好教材上的范文以外,还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让学生广泛涉猎,厚积薄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越是应当多读课外书。每本书、每篇文章,都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天地,使他们开眼界,长知识,受熏陶(其中自然包括语言)。智力越是低下的学生,越应当多为他们打开一些认识周围世界的窗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窗口就是书。”读书的时候,要求学生要真正读懂其意,体会其情,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所感悟,写出读后感,要学会摘录、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续写等。这样持之以恒,学生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多了,写起作文来也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就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无从下笔的畏难情绪。

  三、上好“口语交际”课

  我常告诉学生,不应该把作文看得太神秘、太难,作文不过就是“我写我心,我叙我事,我说我话,我抒我情”,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因此,只要做到作文前认真想好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么写,然后先自言自语说通顺,最后把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下来,这便是写作文。我常常抓好语文课本中的“口语交际”,有时还自己随机设计一些题目,如介绍我的家,介绍一种你熟悉的动物,讲故事,说笑话,说说读后感(观后感),说每日新闻,演课本剧,学当主持人、导游,小小讨论,小小建议等等,学生说完演完后,就动手写下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习作起来很轻松,提高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如有一年我班组织了春游活动,活动后,我让学生以《_______的春游》为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学生说:“早知道要写作文,我就不去春游了。”面对此状,我首先耐心引导学生进行全班口语交际,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议论出什么时候,我们哪些人,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一路上看到了什么,活动中自己做了哪些事,耳闻目睹了些什么,心情怎样,感受如何。然后让学生将这些内容有顺序地整理通顺,最后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怎么说的就怎么写。结果,学生普遍写得有血有肉,效果很不错。

  四、多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

  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跳绳、踢毽、打乒乓球、拔河、跑步、滚铁环、赛陀螺、老鹰捉小鸡等活动都是学生爱玩的,玩时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者,留心观察其中的喜怒哀乐,不管是自己参与的,还是没参与的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良好素材。如几个同学玩赛陀螺之后,其中一个同学写到:赛陀螺真有趣。中午,完成了作业后,我们几个小伙伴拿出自己的陀螺比赛起来,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谁就赢。我们同时转动陀螺,我的心随着心爱的陀螺的转动“咚咚”直跳,害怕它早“死”了。眼看我的陀螺要“死”了,我在心头不住地给它打气、加油,让它再坚持一会儿,但后来还是输了,我的心思白费了。再赛的时候,我认真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最终我取得了胜利。看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动脑,才会成功。

  五、从“讲故事、听故事”中培养写作兴趣

  听故事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的,“讲故事、听故事”,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口头作文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听完故事,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再讲给班上的同学听,回家讲给家长听,学生从中就得到了锻炼,收获多多。如听了《龟兔赛跑》故事后,可以续编《龟兔第二次赛跑》的故事。续编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吸取教训,学生的想象力和作文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有利于写作兴趣的培养。

  六、抓好作文后的讲评和批改

  讲评是老师在作文课上要做好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教师讲评有重点,学生印象就深刻,教师讲评的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在讲评时,对写得好的文章既要鼓励,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要看到点滴进步就要当众表扬,以增强他们作文的自信心,使他们进一步努力。

  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指出作文的不足之处,启发学生动手、动脑,有事可做。在批改上,我认为关键在“批”而不在“改”,如果教师细致改,改的地方多,费时也多,但学生不看或不认真去消化还是白费力气。把重点放在“批”上,既不费时,又可以在批阅过程中随手写下,便于学生拿到作文本后有事可做。不过,要使“批”起作用,老师不但要做好发动工作,更要做好检查督促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要带领学生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我认为必须借助广阔的生活天地,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舞台,从小处着眼,从内容入手,走写作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把写作文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 篇3

  我的老家在商丘,爷爷和奶奶就住在这里。

  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村子里有一个池塘,池塘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还能听见鸟儿在歌唱。

  池塘后面是爷爷种的苹果树,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馋的.我直流口水。这里不光有苹果,还有玉米、豆子、白菜、辣椒……这都是爷爷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因为这里有数不清的食物,所以我把这里叫作“菜的家园”。

  在菜园边的架子上有许多牵牛花,它们非常好看,就像一堆小喇叭在对我说﹕“欢迎你来我们这里玩”。

  这里真是太美啦!

小学生的作文 篇4

  我这个人哪,什么都想试一试,什么都想学一学。看到妈妈用缝纫机做衣服,就要妈妈让我也踩几脚试试看;看到姑姑在织毛衣,就缠着她非教我不可。

  这不,去年暑假学校成立了电脑兴趣小组,我又马上报名参加了。

  在电脑室,我第一次看到这些神秘莫测的高科技产物,方方正正地摆放在一张张乳白色的电脑桌上,真让人肃然起敬。

  老师来了,他向我们介绍了电脑的构造和作用,还说能实行人机对话。当时我就在下面悄悄地和电脑讲话,可是它一点也没有反应。我急切地问老师:“我们怎么才能与电脑对话呢?”老师告诉我说:“电脑虽然不能直接听懂人的语言,但它可以通过计算机语言听懂人下达的命令几为人办事,与人对话,大家可以从比较简便的BASIC语言学起。”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试着利用BASIC语言编制一些比较简单的程序,电脑就能把结果准确迅速地打印出来。我觉得电脑真是不可思议,居然能快速识别这些由一个个字母和标点符号组成的.语言,并严格执行。有时,编制的程序比较复杂,我调试了半天,累得手都酸了,还是不能运转,气得我真想关机。可是又想,我不能前功尽弃,应当检查出打错的字母,把它改正过来。终于程序能运行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嘴里不断地喊:“我打出来了,我终于打出来了。”

  半年下来,我已经能用计算机语言解“百鸡问题”、“韩信点兵”、“虫食草”以及一些思考性较强的竞赛题了,还为班里每个同学编了若干次单元考试的平均成绩计算程序呢。

【小学生的作文】相关文章:

难忘的小学生活小学生作文05-06

美好的小学生活小学生作文07-05

小学生作文:我的小学生活11-13

难忘的小学生活小学生作文11-13

小学生的作文08-07

精选小学生作文02-21

小学生作文06-09

小学生的作文05-30

小学生作文08-13

小学生作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