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时间:2023-09-19 18:10:21 赛赛 高三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1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

  2、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3、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

  教学难点:

  综述文章的写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研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讲一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等,引入,这就是最早的小说。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二、词语积累:

  1、注音加点字:

  A、翰藻(han) 记载(zai) 概括(gai)

  B、脉络(mai) 稗官(bai) 粗糙(cao)

  C、意蕴(yun) 纯粹(cui) 妍媸(chi)

  D、高寀(cai) 神佛(fo) 敷衍(yan)

  2、解释成语:

  应运而生 千锤百炼 有血有肉 明镜照物 妍媸毕露 心惊胆战 大快人心 权倾一时

  3、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三。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

  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

  四、阅读第二部分。

  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

  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4、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

  五、理解课文中的引用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二。

  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

  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

  六、上学期我们学过《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他们都体现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规律?请详细分析说明。(讨论)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2

  教学设想:

  1、本单元是文艺评论,此文体知识在教学中穿插介绍;

  2、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宜在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迁移训练,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每篇课文安排一课时。如作二课时,那么第一课时阅读学习课文,第二课时进行扩展迁移训练。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

  2、举一反三,用课文中阐述的道理来解释古代小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以时间为序,对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我国古代小说作一次“大盘点”,有东晋《搜神志》中的《宋定伯捉鬼》,南朝宋《世说新语》中的《周处》,唐传奇《柳毅传》,明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节选,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清代《聊斋志异》中的《狼》和《促织》,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节选。这一篇篇魅力无穷的文学精品,展示着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及其民族的风格。今天就让我们好好地梳理回顾一下其发展史,认识和总结一下其发展的规律。

  二、阅读课文

  思考:

  1、梳理思路;

  2、完成练习一。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把握,梳理思路

  思考:文章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明确:题目表明本文论述的对象——是我国的小说,不是外国的;是我国古代的小说,不是现代小说。题目表明了文章的内容:一是论述发展史,二是论述规律。

  由此可以将课文分为二部分。

  小结:如果把第一部分看成是从纵的方面论述历程的话,那么第二部分是从横的方面探讨我国古代小说的规律。发展及规律互补,纵横交织,使本文条理清晰,行文简洁,论证严密。

  2、具体研习,把握基本内容。

  四、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读本》上相关文章。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3

  教学目标

  1.本课时教学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的结构,掌握课文中提及的有关文学常识。

  2.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文章、把握.写作文学评的能力。

  3.在情意方面,让学生为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辉煌的文学成就而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

  课文属专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在讲授时,焦点不完全放在谈小说发展及规律的史料和专业术语上,以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为突破口,化难为易。

  教学难点

  涉及史料多,有些史料须在一定的大背景下去理解,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为基础,而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尽可能让学生理解所引史料,是本文教学应突破的一大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对于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同学们可能都不陌生,勇猛刚直的张飞,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即使《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都让人过目不忘。中国古代的小说,有着辉煌灿烂的成就,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最早的小说是什么?又是怎么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门论述这方面问题的文学评。

  (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大家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吗?

  上述问题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谈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就好。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适当归纳.总结——题目用语平实、准确。题目表述准确,有极强的概括力。从题目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全文要谈的对象是中国的古代小说,而对这个问题,作者要谈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谈发展,二是谈规律。

  (要求学生默读此文,默读中用笔在文中打上记号,如把引用的史料标出来,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标出来。此文用默读方法较好,可以有利于学生思考,把握文章内容,又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请学生回答:全文共多少个自然段落?分为几部分?从哪里划分?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6;第二个问题也好回答——2,因为此前已经给学生分析了本文的题目;第三个问题需做一番思考,从第7自然段以后是第二部分,因为第7自然段是一个明显的有着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这样,第三、第四两个问题全部解答了)

  随着上述回答的结束,教师板书:全文共16自然段,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1-6),第二部分(7-16)。

  文章分析

  首先提问,第一部分是谈古代小说的发展,那么,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随即,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一部分加以分析。这一部分,是从纵的方面谈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首先,小说的源头是神话传说,这一时代是魏晋南北朝之前,之后是志怪、志人小说。最重要的是萧统给文学的定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这个定义具有划时代意义。唐代的传奇,标志着小说体裁的发展成熟,宋元时期继续发展,出现了话本和演义小说,明清时期是古代小说发展的最高峰,出现了文人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观实主义小说。

  (展示.课件: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呢?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来。

  总结:第一部分是文章的骨髂,虽然清晰明白,但难免干瘪,第二部分是血肉,两者结合,文章才丰富,才丰满。

  (展示.课件:古代小说发展的规律)

  布置作业:熟记各个发展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案点评:

  一、学习文章脉络清晰的结构特点、学习文章论证严密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和线索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二、文章论述的知识比较专门化,内容多,时间跨度大,不易掌握;弄清文学与历史的区别;理解萧统的关于文学的定义。这三项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注意。

  三、本文知识性的东西较多,可采用讲授法。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相关文章:

古代历史教案12-15

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03-29

《找规律》数学教案02-11

中班音乐跳动的规律教案03-23

古代历史历史教案12-17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05-17

跳动的规律大班音乐艺术教案04-27

中班数学有趣的规律教案02-07

中班数学找规律教案02-18

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