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案

时间:2022-08-16 21:05:19 六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难点: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

  (1)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位,一个六位数最高位是()位.

  (2)99864里面有()个万,101010里面有()个十万.

  2.在○里面填上“>”“<”或“=”

  999○1010601○564687○678

  (先让学生填一填,然后指名同学说一说各是怎样比较,引导学生说出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比较数的大小:

  (1)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那么亿以内数的大小如何比较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教师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2)教学例5

  ①出示例5: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9864和101010356000和360000

  ②比较第一组数99864和101010

  观察这两个数,并试着比较大小.

  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比较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比较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第一种:通过读来比较:99864是九万九千八百六十四;101010是十万一千零一十,十万多比九万多大,所以99864<101010.

  第二种:通过位数来比较:101010是六位数,99864是五位数,因为六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而五位数的最高位是万位.所以,六位数比五位数大,99864<101010.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肯定两种方法道理相同,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

  ③反馈训练:98965○10000096780○109650

  ④总结方法:刚才我们比较的几组数,每组的两个数位数有什么特点?那么这样的两个数如何比较大小呢?

  使学生明确:位数不同的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教师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就大.

  ⑤比较第二组数356000和360000

  观察这两个数,想一想用刚才的比较方法行不行,为什么?该如何比较呢?同桌同学互相讨论.

  启发学生想: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当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时,要比较左起第一位数,第一位数大的数就大.第一位数相同时,要比较左起第二位数,第二位在的数就大.第二位相同时,再比较第三位数……,现在,这两个数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也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的数: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第一个数左起第二位是5,第二个数左起第二位是6,所以,第二个数大.356000<360000

  ⑥总结方法: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如何比较大小?

  教师板书: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先比较左起第一位……

  再比较左起第二位……

  ⑦反馈训练:70080○7010150140○63140

  (3)总结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相同的怎么比较?位数相同时,怎么比较?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教师板书:50000和1800000

  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

  (2)教师指出: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常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因为整万的数后面都有4个0,所以改写时,只要从后面去掉4个0,换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

  教师板书:50000=5万

  (3)学生自己把18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说一说改写方法.

  180000=180万

  (4)反馈训练:10页做一做.

  3.教学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1)出示例6:

  ①读一读例6各数,想一想:整万的数可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读、写都很方便,那么像例6这样不是整万的数,如果在不需要特别精确数据的情况下,也可用什么办法让它读、写方便呢?

  (引导学生想:可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②求近似数用什么方法呢?(四舍五入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把下面各数千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9269375

  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学生做完后,请他们说一说.

  ③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把例6各数万位后面的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呢?

  教师板书例6的题目要求.

  同学试着做一做,边做边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引导学生类推出:因为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所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指名学生说出每个数的近似数,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求的?

  教师板书;84380≈8万726310≈73万

  (2)总结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讨论: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确定尾数,然后根据尾数的最高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它的近似数.

  (3)反馈训练:11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三1题后2小题.

  38456○8354641020○409300

  2.练习三第3题和4题.

  3.练习三第2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呢?五、布置作业:练习三第5题.

  六、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例5: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9864和101010

  356000和360000

  99864<101010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

  356000<360000

  (位数相同时,先比较左起第一位…再比较左起第二位……)

  50000=5万

  1800000=180万

  近似数:

  例6:把下面各数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84380(2)726310

  84380≈8万

  726310≈73万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

  第二单元亿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整体感知

  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项内容:口算、笔算加减法,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本单元教材内容是随着学生认数范围的扩展,计算数目的增长而安排的.因为学生在第四册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所以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可以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并能利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主要是教学一个数加减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总之,这四项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主动获取新知,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学、计算、表达、分析等多种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口算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14页—15页,例1—例3,15页做一做练习四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

  (2)学会整万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及整万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口算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过程中数的记忆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投影出示,抢答)

  27+38     64-38    29+15    46-27

  670+80    530-400   780+90   540-80

  350+200+70  280+300+90 920-700-3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准备题:25+47,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导语:25+47我们会算了,那么现在老师把这道题改变一下(在末尾添上一个0变成例2)又该怎样口算呢?

  教师板书例2:250+470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把这道题化成以前学过的口算?

  (3)同桌小声商量.

  (4)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把有代表性的想法板书出来.

  ①25+47=72所以250+470=720

  ②25个十加47个十是72个十,也就是720

  ③250+400=650  650+70=720

  ④250+450=700  700+20=720

  ⑤200+400=600  50+70=120  600+120=720

  ⑥250+500=750  750-30=720

  (5)请学生打开书本,看哪种方法和课本中小明、小华的想法是一样的,然后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6)讨论后,教师提示:以后做这样的口算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口算方法,怎样算得快就怎样算.

  (7)反馈练习:(15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部分题)

  250+490  520+480

  360+180  260+160

  请学生说思考过程及得数,不拘限于一种算法.

  2.教学例2

  (1)准备题;170+370怎样算?

  (2)板书例2:口算540-370

  导语:170+370我们已经会口算了,那么540-370会算吗?

  (3)鼓励学生抢答540-370的口算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点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

  ①540-300=240  240-70=170

  ②54个十减去37个十是17个十,也就是170

  ③因为170+370=540所以540-370=170

  ④540-400=140  140+30=170

  ⑤540-340=200  200-30=170

  (5)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6)反馈练习:(做一做中部分题目)

  410-240  520-150  330-80

  说出思考过程及得数.

  3.教学例3

  (1)准备题:把下列各数简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0000简写成(  ),70000简写成(  )

  40000+70000简写成(  )+(  )得(  )

  (2)请学生打开书,把例3在书上填充完整,一生在胶片上做.

  (3)集体订正,投影出示学生试做的式题,引导学生说说口算整万数加减时应注意什么?

  (4)反馈练习:

  口算:34万+18万   23万-18万   24万+6万

  250万+750万  50万-27万   15万+35万

  69万+26万   82万-54万   40万-18万

  (抢答:直接说出得数)

  三、巩固发展

  1.填空:(幻灯出示)

  (1)370+280=( )想:370+( )=( )

  ( )+( )=( )

  520-360=( ) 520-( )=( )

  ( )-( )=( )

  (2)250+( )=720 ( )-480=290

  520-( )=360 ( )-150万=390万

  2.填上“>”“<”或“=”

  170+320()850-390  650+180()860-47

  910-180()502+290  100-51()460-380

  3.列式计算:

  (1)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150万,这个数是多少?

  4.比一比,赛一赛:

  练习四第2、3题.

  5.抢答:说出与下列各数组成1000的数,

  470、290、380、990、860

  6.开火车游戏:上面或下面的数每移动一格,口算上下两数的和差各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要想算得又对又快,必须记好每一步的得数,怎样算比较简便就怎样算.

  五、布置作业:练习四.4.

  六、板书设计

  口算加减法

  例1:250+470=720想:①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

  所以:250+470=720

  ②250+400=650

  650+70=720

  ③200+400=600

  600+120=720

  ……

  例2:540-370=170想:①54个十减37个十是17个十,

  所以540-370=170

  ②540-300=240

  240-70=170

  ③540-400=140

  140+30=170

  ……

  笔算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25页-29页例1、例2、25页做一做,练习六1—8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笔算多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算法.

  (2)能正确进行多位数连加的笔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细致和验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自学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讨论、抢答、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迅速地进行笔算多位数加、减法及多位数连加法.

  教学难点:多位数连加法的验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6+9+47+2+89+7+1

  5+8+58+3+79+5+5

  2.笔算.

  (1)练后订正,引导学生回忆计算法则.

  (2)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我们常常要验算.启发学生回忆验算方法.

  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例1.

  (1)学生阅读例1,把例1填完整.

  (学生完成例1的同时,教师把例1板书在黑板上)

  (2)启发学生把例1填完整,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并引导学生明确:

  ①亿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②笔算加法时要特别注意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③笔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上退位了,不要忘记退1;

  ④凡是要求验算的,一定要写出验算的竖式.

  (3)反馈练习:25页做一做,做后同桌订正.

  2.教学例2.

  板书例26845+14270+9238=

  这道连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1)引导学生明确:①计算时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②从个位加起.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算比较快就怎样算.学生自己完成,填在书上,教师巡视.

  (3)引导学生交流:哪种计算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说明:几个数连加时,能凑十的先凑十.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4)教学连加法的验算方法.

  导入:几个数连加时,也要验算.怎样验算连加法呢?同桌商量一下.引导学生回答:

  ①只用原来的坚式,从下往上再加一遍.这种方法适用于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验算的.

  ②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并提示学生验算例2,写在书上.

  (5)反馈练习:25真做一做13465+8972+27035

  三、巩固发展

  1.计算并验算.练习六3、4题前两小题.(同桌相互订正.)

  2.投影出示,手势判断对错.(练习六3、4后两小题的变式)

  3.练习六第7题.

  教师提示:谁知道我们国家的植树节是哪一天?

  投影出示:3月12日植树节,某市少先队员今年计划植树25850棵,比去年多植树4156棵.去年植树多少棵?

  4.填合适的数.

  练习六1题的变式,投影出示.

  5.争冠军.

  练习六第11题.(学生在书上填,又对又快者为冠军)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笔算亿以内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计算连加法时怎样算比较快?

  五、布置作业:练习六2、5题.

  六、板书设计

  笔算加、减法

  例1

  例2

  6845+14270+9238=30353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30-31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七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2.提高检查计算结果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在知识迁移、归纳整理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变化的观点.

  2.通过求未知数X,渗透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加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学生课前准备20、30、50的数字卡片各3个,“+”、“-”符号各2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35+25   40-15   20÷5

   66-18   640-80  80×60

  2.填空:( )+25=60  35+( )=60

   ( )+8=15   300+( )=360

  二、探究新知

  1.课前引入:

  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能摆出几种算式?

  得出:20+30=50

  50-20=30

  50-30=20

  这样的3个数为什么可以组成不同的算式?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教学例1.

  (1)出示例1第1幅图.

  互相讨论:理解图意,列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列式:35+25=60(本)

  名称:加数加数和

  知道加法算式:加数+加数=和

  教师提示:算式也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和=加数+加数

  交流后板书:35+25=60(本)加数+加数=和

  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2)出示例1中的第(2)、(3)幅图:

  讨论:通过看图与(1)题比较,你又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通过看图知道(2)题已知的是和、第二个加数,求第一个加数;第(3)题已知的是和、第一个加数,求第二个加数.

  归纳出: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交流后教师板书上面两个关系式.

  (如果学生说不全面,教师加以提示.)

  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一个关系式来概括呢?为什么?使学生明确:不论求加法算式中哪个加数,都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进行计算.

  归纳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教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

  (1)引导学生自读教材30页“做一做”上边一段话.

  提问: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验算时,从和里减去一个加数,如果得另一个加数,加法就做对了.

  (2)反馈练习:30页“做一做”验算加法.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书写格式.

  订正时强调:用减法验算时,先确定用哪个数减去哪个数,再用竖式计算.

  4.教学例2:

  (1)引入题:()+15=40

  请同学们思考:()里表示的什么数?

  教师点拨:未知数可以用字母X表示.

  (2)读、写X.

  X是拉丁字母,读作〔eks〕,用汉字注音读“爱克斯”,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3)把()+15=40的未知数,换成X就变成例2.

  出示例2:X+15=40

  引问:在加法算式中,根据什么求未知数X?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边说明书写格式,边板书:

  X+15=40

  X=40-15

  X=25

  强调:①每一步等号必须对齐;②每一步X必须写下来.

  (4)指导检验:把X=25代入原式中,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

  (5)反馈练习:学生独立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教师巡视,如有不正确的格式,加以纠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算的.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加数+( )=和

  一个加数=( )-( )

  100+80=( )

  ( )-80=100

  180-( )=80

  2.练习七1题.

  3.练习七3题.

  4.判断下列计算的格式对吗?结果不对请改正:

  5.求未知数X:

  X+80=176  X+361=890

  6.练习七2题(填在书上)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谁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利用这种关系,怎样对加法进行检验和求未知数X?

  五、布置作业:教材32页4题右边3个题.

  六、板书设计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例1.(1)35+25=60和=加数+加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60-25=35

  和-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例2.X+15=40

  (3)60-35=25X=40-15

  和-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X=25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34-35页例4例5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八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掌握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深对减法的理解.2.会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减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2.提高检查计算结果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在知识的迁移、归纳整理的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

  2.通过求未知数X渗透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30-1835+4818+1225×40

  350-170370+120135-98350÷70

  2.填空:

  加数+()=和一个加数=和-()

  3.求未知数X(口述):

  X+25=60140+X=760

  二、探求新知

  1.导入:出示减法算式:30-10=20

  要求:把这个算式转化成其它关系的式子:

  第一种:30-20=10

  第二种:10+20=30

  这个减法算式能转化成其它两种算式,减法各部分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它.

  板书课题: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学习例4:

  (1)出示例4的第(1)幅线段图:

  互相讨论:理解图意,列式并标明各部分名称,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算式:30-18=12(米)

  名称:被减数减数差

  知道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提示:上述减法算式也可以写成差=被减数-减数

  交流后板书:30-18=12(米)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2)出示例4的第(2)、(3)幅线段图:

  讨论:通过看图与(1)题比较,你又知道了什么?

  (如果学生说不全面,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小结:

  通过看图知道②题已知被减数、差,求减数.

  ③题已知减数、差,求被减数

  从而归纳出: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教师板书两个关系式.

  启发学生思考:求减数和求被减数的方法为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被减数中包括减数和差两部分,去掉一部分就得另一部分,所以求减数用减法.把减数和差这两部分合起来就得被减数,所以求被减数用加法计算.

  3.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验算减法:

  (1)引导学生自读课本34页的“做一做”上面两句话,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验算时,如果用减数加差得到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去差得到减数,就是减法做对了.

  教师说明:因为减数加差得被减数的验算方法以前就学过了,所以今天我们主要用减法来验算减法.

  (2)反馈练习:34页“做一做”.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要看学生验算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对没有用减法验算的学生给予纠正.

  4.教学例5.

  (1)出示例5,求未知数X.

  ①X-48=35②135-X=98

  引导学生观察:X在两个减法算式中各是什么数?根据什么求未知数X?用什么方法计算?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

  (2)引导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3)反馈练习:例5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订正时指名口述求未知数X的根据.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被减数-()=差

  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

  (2)38-12=()

  38-()=12

  26+()=38

  2.练习八1题

  3.练习八3题

  4.判断:

  5.求未知数X(口述解题根据).

  540-X=80-64=174

  6.练习八2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谁能说一说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应用这些关系,怎样检验减法和求未知数X?

  五、布置作业:练习八4题最后2个.

  六、板书设计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材43—44页例1-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数和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能根据简便计算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类比迁移能力、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知识的迁移、归纳整理的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根据简便算法正确灵活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

  78=80-()99=100-()87=90-()

  101=100+()56=60-()

  2.口算.(出示两组算式,第一组为三位数加减整十或整百的数;第二组为三位数加减两位或三位数.)

  第一组 113+60 276+100 574+200 165-100 453-300

  第二组 113+59 276+98 574+198 165-97 453-299

  要求:让两名学生到前面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其他同

  学和老师一起当好裁判.

  订正后教师宣布结果.如果学生有想法,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指出如果我们掌握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第二组题照样能算得很快.

  二、探究新知

  1.导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组加数或减数有什么特点?(第二组题的加数、减数都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简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2.学习例1.113+59

  出示例1.113+59

  (1)引问:59接近几十?(60)可以把59写成几十减几(注意要使减数最小)?113+59怎样算最简便?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113+59先算113+60再减去1.

  如果还有其它算法老师要给予鼓励,然后比较哪一种最简便,从而认识到113+60-1最简便.

  (2)追问:为什么加60?为什么再减1呢(多让学生说理由)

  交流后板书113+59=113+60-1=172

  多加1还要减1

  教师指出,因为刚学习简算,过程要写出来.计算熟练后,思考过程可以省略不写.

  (3)反馈:

  ①113+58怎样简算?把58看成60,应写成113+60-2=171

  为什么减2而不减1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思考过程对应式子板书:多加2要减2.

  ②如果113+57呢?把57看成60,如果113加60多加了3要减去3所以113+57=113+60-3=170

  ③计算:113+67113+77(口述)

  3.学习例2.276+98

  (1)观察题的特点,怎样简算,把教材42页例2的简算过程补充完整.

  (2)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教师板书:276+98=276+100-2=374

  多加2要减2

  4.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1和例2这两道题的第二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是怎么简算的,用语言概括一下.

  引导学生概括出:在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然后多加了几就要减去几.

  5.反馈练习.43页中间例2的“做一做”.

  6.教学例3.165-97

  (1)尝试练习:

  互相讨论后,学生自己试算(教师巡视后,指名说出简算过程.)

  可能出现的两种做法:

  第一种:165-97=165-100-3=62

  第二种:165-97=165-100+3=68

  比较两种算式哪一步相同,再讨论减去100后,究竟是减去3还是加上3?

  (2)演示说明算理.

  出示投影图(纸盒上标的数字是鸡蛋的个数).

  要取走97个鸡蛋怎么办?(先拿出大箱100个鸡蛋.)

  思考:要取走97个鸡蛋,结果取走了100个,应再取走3个还是把多取的3个送回来(边说边演示)?

  出示图:

  师:指名说出正确的思考过程应该是哪个算式,并说明理由.

  追问:多减3再加上3,如果多减去2呢?多减去1呢?

  (3)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概括减去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算简便.

  得出:在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多减了几就要加上几.

  (4)反馈练习:43页下面例3的“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十1题(填在书上)

  2.板演.99+36250-199

  3.在○里填上>、<或=

  195+238○200-5+238 386-199○386-200-1

  357+980○357+100+2 901+577○577+900-1

  4.判断.

  (1)X+297=X+300-3() (2)X-297=X-300-3()

  (3)X+799=X+800-1() (4)X-799=X-800-1()

  5.分组比赛:86+89 54+97 299+435

  155-99 148-791176-98

  6.选择(把正确解法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97+98=() 98+299=()

  (1)197+98=197+100-2 (1)98+299=98+300-1

  (2)197+98=197+100+2 (2)98+299=98+300+1

  (3)197+98=98+200-3 (3)98+299=299+100-2

  (4)197+98=98+200+3 (4)98+299=299+100+2

  (5)197+98=200+100-3-2 (5)98+299=100+300-2-1

  四、全课小结

  回顾加法和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比较加、减法简算的异同点:

  相同点:把加数或减数都看作整十、整百进行加减;

  不同点:计算加法时多加几就要减去几,计算减法时,多减几就要加上几.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4题后2个5题.

  六、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例1.113+59=113+60-1=172113+58=113+60-2=170

  多加1要减去1 多加2要减去2

  例2.276+98=276+100-2=374计算加法时,多加几要减去几

  多加2要减去2

  例3.165-97=165-100+3=68计算减法时,多减几要加上几

  多减3加上3  



【第三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8-24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4-20

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4-03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12-15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3-06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02-21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11-08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01-09

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08-23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