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昌盛的秦汉文化2

昌盛的秦汉文化2

时间:2022-08-17 08:50:08 七年级历史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昌盛的秦汉文化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道教的兴起;佛教与道教广泛传播的原因;王充与《论衡》。
    通过分析佛教和道教对我们周围事物影响的实例,说明佛教和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理解宗教迷信的危害,培养辨别是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王充的着作《论衡》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他积极战斗的精神。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求仙迷信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为神化封建皇帝,麻痹人民,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宣传迷信思想。两汉时期出现了不少批判迷信思想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东汉的王充,他着有《论衡》。在书中他批判了天降灾祸,否定了天神;批判了人死为鬼,否定了鬼神。
    西汉末年,佛教传人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宣传追求来世幸福,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欢迎和扶持。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是中国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适应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需要得以传播,对后世文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点分析:
    1.佛教的传入。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兴起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政治、文化、艺术所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应重点掌握。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欣赏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2.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王充在反对当时盛行的董仲舒所提“天降灾祸”论的战斗中,发展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其着作《论衡》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人们对唯物主义思想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当时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的情况下,唯物主义思想家能坚持科学地认识世界,学习此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极其有益的。
    难点分析:
    宗教的本质和影响
    一切宗教都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很易于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麻痹人民的工具。而宗教所起的社会作用又非常复杂,初中学生对于宗教的认识不可能达到很深入的程度,不易掌握其本质,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法建议
    一.讲授本课时我们会遇到一些专有名词,请注意理解:
    1、《论衡》中“衡”指的是重量,论衡即论述轻重。论述什么的轻重呢?王充自己解释到:“控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即实事求是地衡量人世间的是与非。
    2、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具有世界影响的、不受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局限,在更广泛地区传播的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世界上承认的三大宗教。
    道教产生于中国,生长于中国,是中国自己的宗教,不具有世界性,属于地方宗教。
    3、古印度不是今天印度的国名,而是一个地理名称,表示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家。
    二、讲授本课时,可采用对比法,加深学生对所学习历史知识内容的理解。
    迷信思想与唯物主义思想的对比:鬼神迷信思想宣扬天人息息相关,人死为鬼。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则认为人死不为鬼,否定天神的作用。
    宗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道教源于我国民间。佛教的主要教义是灵魂能转生来世、忍受苦难。道教的主要教义是修身养性、得道成仙。教义表述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社会现实持消极态度。使被压迫阶级在宗教的幻想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符合统治阶级稳固统治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欢迎,成为他们麻痹人民的工具。
    教学设计示例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的传播和杰出的思想家
    教学重点:佛教的传入和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宗教的本质和影响
    教学思路:制作知识结构图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结构,掌握重点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昌盛的秦汉文化2】相关文章:

《昌盛的秦汉文化㈡》历史教案08-24

昌盛的秦汉文化历史教案08-24

梦回秦汉作文08-29

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08-17

秦汉隋唐现象论略08-17

商周秦汉时期政治神话的演变08-17

赞美祖国繁荣昌盛的句子12-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文2篇03-16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作文2篇08-25

国庆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句子(精选200句)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