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新案例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新案例

时间:2023-03-02 23:11:35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新案例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新案例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新案例

春夏秋冬婀娜走来,一年四季尽展风姿。大自然以缤纷的形象、绚丽的色彩、丰富的声响、芳醇的气息感召着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走近大自然,物我相融,心灵回归,是人们切切追慕的意境。本单元应人们精神的需求,收集了一组文情并茂的散文、诗歌,创设了美的氛围,荟萃了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醇美意境,闪烁着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艺术光芒。学习本单元,要求:⒈美读课文,激发美的情趣,培养审美能力。⒉理清思路,学习精巧构思,领会写景方法。⒊品味语言,赏析精彩语段,积累丰富词汇。⒋联想想像,感悟自然灵性,提高思维品质。

 

                       《春》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赏读——引导学生任选角度鉴赏、品析,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⒈播放钢琴曲,欣赏《春之声》,引导学生想像音乐中所表现的春天的景象。⒉利用多媒体,欣赏画面及配乐朗读,形象感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⒊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自选喜爱的语段试读,点击相应画面,配乐竞读,评比。⒋教师指导散文鉴赏的角度和方法,出示例文,并提供参考题:①《春》中的比喻特色; ②“春”的人格化; ③“春”的色彩美; ④“春”的形态美; ⑤《春》的构思布局;  ⑥《春》中的写景艺术; ⑦《春》的语言特色; ⑧《春 》中的口语穿插; ⑨《春》中的句式变化; ⑩《春》中动词的妙用 ; ⑾春雨黄昏意境的营造; ⑿“春”的诗情与画意。⒌学生选题,查阅资料,写赏析文。⒍全班交流,评点,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扩读——立足课文,扩展延伸,拓宽视野,培养审美情趣。

主要教学步骤:

⒈简介作者,导入课文。⒉点击课件,赏画面,听范读。⒊揣摩情感、语气,点读、齐读课文,概括文中描写的对象、展示的画面及蕴含的情感。⒋教师引导学生读好、读懂、读透第四段,从描写对象、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写作方法、遣词造句、艺术效果等多角度品析。⒌学生分小组活动,从课文中自选语段阅读、品析,全班交流。⒍各小组收集信息,查阅资料,分类积累:①古今中外写“花”的诗词及名句;②写“雨”的诗句及文章片断;③含有“春”的诗词及文章。⒎以收集的诗词、散文、描写片断为朗读材料,组织“春之声”诗文朗诵会,并配乐器伴奏、歌舞表演。

 

                      

 

                      

 《济南的冬天》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比较阅读——课外延伸,比较鉴赏,领会作品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和审美素养。

主要教学步骤:

⒈由咏雪的诗句导入课文,简介作者及背景。⒉点击课件,欣赏配乐配画朗读,体会语气、语调及作品表达的感情。⒊学生自选最喜欢的语段,摹读,学生相互评点。⒋说出本文描写的济南冬天的景物及特点;说说想像的画面。⒌精读第三段,引导学生领会观察的角度、景物的层次、色彩的映衬、虚实的结合、修辞的运用、句式的变化等,领会写景的方法及艺术效果。⒍出示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的姊妹篇《济南的秋天》,比较阅读,小组讨论:①两文有哪些异同?②老舍先生运用了哪些相同的和不同的手法写出相同对象的不同时令所显现的不同特点的?③从两文可看出老舍散文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学生从两文中选读句子,积累语言。

 

方案二

教学角度:综合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⒈网上搜索信息,“济南知多少——大家谈”(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乡土民情、旅游交通等)。⒉学生课件展播:“三大名胜请欣赏”(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配乐配画我来读”。⒊语言精华要积累,“合作背诵谁更优”:不定语段,自选句子,大组两两对抗,组员自由接力。⒋印发品评资料,自选精粹语段,“自由赏析我来写”。张贴,浏览,评比。⒌课外延伸,网上搜索——“写山写水写冬天,收集名句和名篇”。小组合作,分类查找,全班交流积累。

 

                        《山中访友》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换位改写——变化角度,互诉心声,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

主要教学步骤:

⒈以“朋友”为话题,引导学生诉说曾经有过怎样的朋友,从而导入课文。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概述作者到“山中”拜访的朋友及叙述方式的人称特点。⒊点击课件,欣赏画面,演读课文,体会第二人称所表达的强烈感情及抒情效果。⒋研读第四段,分角色读,体会景物特点及句式特点。⒌换位改写,互诉心声:①假如你是白云、小溪、瀑布、山泉……中的某一景物,你将对游人朋友诉说怎样的心声?②假如你是某一景物,你对周围的景物朋友又会诉说怎样的想法和感受?⒍小组讨论,片断写作,全班交流。⒎教师小结,学生自选语句,竞背积累。

 

方案二

教学角度:想像仿写——学课文,仿句式,训练表达,丰富想像。

主要教学步骤:

⒈以“朋友”的诗句或歌词导入。⒉课题悬测,阅读标题,推测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

 

 

写作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⒊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与你推测的是否有别?⒋研读课文,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你最欣赏哪一段,为什么?⒌想像仿写:①学生闭上眼睛,听范读第三段,想像情境, “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远山远水”。再想像走近小溪、山泉、小花、悬崖等情境,仿此句式写一段话。②分角色朗读第四段,想像画面。再想像山中可能还有哪些景物朋友,每人自选其中一种仿写,小组合作,集成一段。

                      

《秋天》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写读——想像画面,扩写细节;摹仿诗句,即兴创作。

主要教学步骤:

⒈以“秋天”为话题说形容词、说描写句。⒉播放画面,指导朗读;学生自由揣摩,试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标出朗读节奏及重音,齐读。⒊整体感知:概括诗中描绘的几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概述诗人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秋天。⒋循环朗读,自由竞背。⒌扩写画面:①全班共同扩写第一节,男生扩写第一句,女生扩写第二句。交流,评点。②小组合作扩写第二节,交流,评比。③独立扩写第三节,全班交流,评点,小结。⒍讨论归纳诗的特点,仿写诗句:选取校园某一景物,学生共同完成两句诗;自选四季中的意象,勾画一幅图,学写一节诗。

 

方案二

教学角度:联读——选取相同题材的诗文阅读,加深理解诗的特点。

主要教学步骤:

⒈简介作者及作品,导入课文。⒉欣赏画面,指导朗读。⒊赏析诗句:①教师示范赏析第一节诗(意象的组合、描写的角度、词语的含义、修辞的运用、表达的感情、体现的风格等)。②小组合作,一部分赏析第二节,一部分赏析第三节。⒋联读训练:①完成练习三,比较两首同题诗,说说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点?两位诗人表达的对秋天的感情有何不同?两首诗的风格有何不同?②阅读散文《秋天的小树林》,讨论——此文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写出了秋天及小树林的哪些特点?同写秋天的树林,诗歌与散文在选取意象、截取画面、表达方式上有何异同?⒌教师小结,学生背诵诗句。

 

                        《古代诗词曲五首》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趣味阅读——开展丰富而有趣的活动,增添学习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

主要教学步骤:

⒈人物谜语竞猜导入,播放人物图象,学生完整了解五位诗人。⒉点击课件,欣赏画面,学生揣度诗的内容,并朗读相对应的诗,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⒊学生设题点将,翻译诗句,理解内容。⒋故事新编——将诗人、诗题、诗句趣味串联,添枝加叶,写成一则故事。⒌搜索五首诗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进行对词、对短语、对句子的训练;学生收集对偶句,男女生互答上下联竞赛。⒍用熟悉的校园歌曲或流行音乐给五首古诗配乐吟唱,如“同桌的你”、“小小的一片云”、“蜗牛与黄鹂”、“水调歌头”、“星语心愿”等。⒎自由竞背,小组多种形式表演背诵。

 

方案二

教学角度:学生讲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意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主要教学步骤:

    ⒈布置预习,教师指点研习资料、钻研课文、设计教读环节的要点及方法。⒉将五首诗的诗题制成签,小组合作,抽签备课,学生咨询,教师辅导。⒊教读同一首诗的各小组派代表依序登台,用不同方案引导学读。教读完毕,全班讨论,教师评点,投票评优,给予奖励。⒋学习效果反馈:各小组点将竞背诗词;教师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下注释、名句理解、诗的情感及风格特点等内容制成签,设置小组必答题和抢答题。⒌学生自由选题成文:①备课小记;②教读的感受和收益;③课堂印象记;④学习方法说长道短;⑤诗的画面扩写;⑥读诗·读人(如“曹操与《观沧海》”);⑦诗人、诗题、诗句趣味串联。⒍优秀片断展示交流。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新案例】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08-16

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4-03

第三单元 (苏教版七年级上)08-16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08-16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08-16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8-24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4-20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08-16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