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05 15:40:00 美云 六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归纳圆的特征,并能准确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组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如太阳、圆月、汽车的车轮、呼拉圈、光盘、钟面等)

  1、刚才欣赏到的那些漂亮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地方能看到圆?

  (学生衣服上的纽扣、身上的硬币、桌子里的杯子等等)

  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这些物体上的圆,并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看来,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中圆是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虽然不熟悉但和我们处处在一起的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新知,初步画圆

  1、刚才看了那么多的圆,说了那么多的圆。接下来请大家用你能想到的办法自己动手画一个圆。

  2、请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如借助圆形的物体画,还有书上讲到的方法或是用圆规画)

  3、通过刚才的看圆、说圆与画圆,你觉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总结:以前学过的平面徒刑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圆比较光滑,没有角。

  4、大家介绍了很多画圆的方法。为了使我们能画出任意大小的'圆来,勤劳、智慧的人们制成了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圆规。

  三、认识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认识圆规。

  让学生取出课前准备好的圆规,一起认识圆规的的构成并介绍圆规两脚的功能: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2、尝试画圆。

  1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学生独立画圆。

  2 )刚才老师转了转,发现有些同学要么没画好,要么画出来的不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注意观察如何使用圆规画圆。(使用实物投影仪,教师示范使用圆规画圆)

  3 )说说,老师刚才是如何使用圆规画圆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4 )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再练习画一个圆,同时思考:通过两次画圆,应该注意什么?

  总结:针尖要固定,不能移动;两脚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5 )练习画一个两脚之间距离是2 厘米的圆。

  四、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 )教学圆心:刚才我们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O 来表示。找出你刚才所画的圆的圆心,并标上字母O 。同桌相互检查一下,有没有标对。

  2 )教学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一点的线段是半径,用字母r 表示。指导学生画一条圆的半径,并标上字母。在我们用圆规画圆时,这个半径就是指什么?(两脚之间的距离)因此圆的大小就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

  让学生联系画一个半径是4 厘米的圆,画出一条半径,标上圆心和半径的字母。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圆,看一看,自己画的、标的还有什么地方部不对。

  3 )教学直径。

  出示一个画有一条直径的圆,让学生观察这条线段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总结: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 表示。

  同学们你们画的圆也有直径,请你画一条圆。

  4 )闭好眼睛,回想标圆心、画半径与直径的方法。

  2、练习,完成练一练的第1 题。

  说说哪些不是半径或直径,为什么?

  3、研究圆的特点。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现在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圆的特点。

  1 )出示一张圆形的纸,你能找到它的圆心吗?(把圆对折两次)

  通过对折,你还发现圆有什么地方比较特别吗?(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2 )把你手中的圆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下面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 )学生汇报回答上述四个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前面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和直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 )

  4 )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掌握了圆的特征,谁来总结一下圆的特征。

  五、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的第1 题。

  填写表格,并说一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的第2 题。

  画一个直径是5 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 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师提问:使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5 厘米的圆,先要确定什么?(求出半径,也就是两脚之间的距离)

  3、判断题。

  1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 )直径是半径的2 倍。

  3 )画一个直径为4 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 厘米。

  4 )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5 )两脚间的距离越大,画出的圆就越大。

  六、欣赏生活中的圆

  谈话:瞧,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其实,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感觉怎么样?

  师小结: 而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七、全课总结

  谈话:其实短短的一节课,要想真正了解圆还不太容易。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起,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圆的世界吧!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 :

  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三角尺一副;小剪刀一把;红色、蓝色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玩过套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套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

  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能说说吗?一直说下去能说完吗?的确圆是无处不在的。(打开有关生活中圆的课件)问:同学们你们从中又看到了圆了吗?你会画圆吗?动手试一试,看谁想的方法多。

  3、怎样可以画出一个圆?还有其它方法吗?

  师根据学生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

  ( 1 )定长( 2 )定点( 3 )旋转

  请大家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圆,并很快把它剪下来。

  要进行套圈比赛的圆肯定比较大,用圆规画行吗?怎么办?

  4、揭题:为什么站成圆形大家会觉得比较公平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心

  1、圆形画好了,游戏可以开始了吗?套圈用的瓶子要放在哪儿呢?

  2、你能很快找出圆的中心吗?试一试,找出刚才剪下的圆的中心。谁先发现,谁就先上来介绍。

  说明:圆的中心叫 “ 圆心 ” ,就是画圆时针固定的一点,用字母 O 表示。(师板书:圆心 O )

  (二)认识半径

  1、圆画好了,瓶子放在圆心了,接下来怎样?(站人)站在哪里?(圆上)哪儿是 “ 圆上 ” ?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谁能上来指一指?

  2、要站在圆上,随便哪一点都可以吗?为什么?怎样证明?(引导学生画一画、量一量)

  说明:象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 r 来表示。

  3、你能画出几条半径?

  4、认识特点: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它们的长度( )

  5、想一想:( 1 )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其实就是圆的什么?针尖固定的一点呢?

  6、在白纸上点两个点,以它们为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 2 厘米的圆和一个半径 1.5 厘米的圆,比比哪个圆大些?想想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三)认识直径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圆心时,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看看书、动动手画一画,看看能画几条?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画直径时有意两端不在圆上,让学生判断。

  教师板书:( 1 )直径: d

  ( 2 ) d=2r 或 r=1/2d

  追问:直径肯定是半径的 2 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下你手中圆的直径,会不会是黑板上圆的半径的 2 倍?你认为应该怎么说?(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3、口答:画一个直径是 5 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 )

  4、完成课本的做一做。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玩套圈游戏时大家站成圆形、瓶子放在圆心比较公平吗?

  四、延伸拓展

  1、同学们想一起到篮球场玩套圈游戏,你会怎么安排?说说你的想法。

  2、在篮球场上要画一个直径 6 米的大圆,至少要准备一根多少米长的绳子?

  站在这个圆上的同学中,离得最远的两个同学最多相距多少米?

  追问:依据是什么?怎样证明 “ 两端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3、利用发现的规律你能测出硬币等圆形物体的直径吗?

  4、生活中哪些物体必须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课件出示两辆跑车)让学生展开讨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讲述:同学们,其实何尝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都成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显示生活中圆的魅力)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比较低,小组合作意识不强,鉴于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时,而圆是平面曲线图形,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3、课标要求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产生问题,自己探究、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使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以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圆形纸片为主线,采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议议等数学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耳辨析、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并通过多媒体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动手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画法。

  4、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圆,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唯物主义观念,通过操作、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半径与直径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学生:圆规、剪的圆形纸片、彩笔、直尺、三角板。老师:圆规、圆形纸、直尺、彩笔、课件。

  二、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观察积累。

  1.课件出示三种车轮不同的赛车:“猜一猜,哪辆赛车会胜出?”(课件演示)、如果让你选乘其中的一辆车,你会乘坐那一辆呢?为什么?除了快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是什么原因,第三辆车跑的又快又稳?课件显示车轮渐渐变为圆。其实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在那儿见过圆?把车轮做成圆形,车子就跑的又快又稳,有什么科学根据吗?在圆形里会藏着那些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初步认识。板书:圆的初步认识

  2.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圆这种图形,除了圆你还认识那此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梯形、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体……

  你你能给这些图形分分类吗?(课件演示)分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把平面图形再分成平面直线图形和平面曲线图形。板书: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赛车游戏,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进而抽出——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并为学习新知积累学生的知识表象。生活中,你在那见过圆形的物品?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回顾以前所学的有关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分类,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二)、组织学生,操作发现。

  1.教学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关系。

  (1)做圆的方法:昨天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在纸上想办法画一个圆,然后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用圆规或用圆形物印)

  (2)折纸:拿出你剪的'圆形纸片,跟老师一起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为了看得清楚,用直尺和彩笔画出折痕。换个方向再折再画一条。别停下来,继续折,继续画,比比谁折得快、画得多。

  师:还能折吗?画得完吗?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折痕有无数条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什么是圆心?(老师帖圆形纸,板书—)

  (3)认识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其实在折痕里还藏有很多有关圆的知识,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议一议、量一量、看看书、组内交流等办法来寻找圆的知识。比比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小组交流汇报有关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关系的知识。(配合学生汇报,教师进行动画演示。)

  小组:我们发现这些折痕都通过了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而且这此折痕长度都相等。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折痕都想等的?师:我们把圆里面象这样的线段叫直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直径?直径都有什么特点?(老师课件演示)为什么要说在同一个圆里?(老师用学生中的大小不同的圆举例说明。)

  小组:我们组发现从圆心到圆上可以连接无数条线段,这些线段也都相等。师:我们把圆里象这样的线段就叫做半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半径?半径都有什么特点?(老师课件演示)为什么要说在同一个圆里?(老师用学生中的大小不同的圆举例说明。)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呢?猜一猜?要想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怎么办?(检验)请大家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你是怎样检验的?(课件演示)你觉得这句话里那几个字非常重要?为什么?

  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用"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应用深化"的活动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了解圆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圆的各部分特征。教师把自己定位于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通过创设情境、激励等手段,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习画圆的方法

  画一个3厘米的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如果你有困难,可以看课本57页中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也可以向组内的同学请教)

  1.自学并尝试画圆。

  2.交流画法。(定圆心、定半径、画圆)

  3.了解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4.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

  (三)、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评析: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收获,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感悟、自我评价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二十的1、2题。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06---109页,圆的认识和圆的画法,完成练习二十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完成知识的意义赋予,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圆的美,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具准备:

  圆规、剪刀、水彩笔、白纸、直尺、一副三角尺、绳子、羊的头饰、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直线图形

  师:(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平面图)三角形、四边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线段有两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师:所以我们称三角形、四边形是平面上的直线图形。(板书:直线图形)

  2.曲线图形

  师:(出示圆的平面图)这是我们学过的……

  生:齐说“圆”(板书:圆)

  师:相对于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所以我们称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板书:曲线图形)

  3.引入圆的特征讨论

  师:想一想:你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举例略)

  师:同学们一年级时就初步认识过圆,现在都六年级了,你现在知道多少有关圆的知识?

  生①:圆是一种优美的图形,建筑设计中应用广泛,如:圆形花坛,圆形装饰图案。

  生②:圆形便于滚动,所以车轮都是圆的。

  生③:一张白纸经折叠后可以剪出一个近似的圆。

  生④:(举起自己的圆规)这是圆规,用它可以画圆。

  师: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来呢?这就需要认识圆有什么特征,下面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圆的认识)

  二、新课

  1.圆的画法

  (1)自由画

  师:拿出自己的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师板书:画圆)

  生:独立画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师:谁能用老师的教具圆规上黑板上画圆?(让两名同学上黑板画,提醒其余同学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画的?)

  反馈①:一只手摁住圆规固定的脚,另一只手使圆规的另一只脚旋转,顺利画出圆。

  反馈②:教具圆规不好使唤,想固定的那只脚不停移动,用力过猛又使圆规两脚的距离发生变化,无法画出圆。

  师:为什么这位同学用圆规能轻巧地画出圆,而另一位同学却画不出圆呢?

  (点拨总结出画圆的步骤:“分开”、“固定”、“旋转”。分别板书)

  2.认识圆心

  师:(以黑板上学生画的圆为例)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一点(用彩色粉笔点出)叫圆心(板书“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标出:O)。请同学们在自己画的圆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O。

  生:独立完成。

  3.认识半径

  师:举起你们刚才画的圆,互相看一下,都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为什么大的大,小的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圆规两脚分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的意思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长时,画出的圆大,两脚间的距离短时,画出的圆就小。请在你的圆上画出一条表示两脚间距离的线段。

  生:独立画。

  师:(以黑板上学生画的圆为例)请同学们仔细看,圆规的一只脚固定在圆心O,当另一只脚旋转到A点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OA(画出线段OA);当另一只脚旋转到B点时,两脚间的距离是OB(再画出线段OB)

  问:线段OA和OB相等吗?

  生:相等。

  师:你是凭观察得出的,那怎样验证呢?

  生:测量。

  师:指名上黑板测量OA与OB的长并报告测量结果。

  生:确实一样长。

  师:在这个圆的曲线上,像A、B这样的点可以找出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表示两脚间的距离的线段可以画多少条?设想一下它们的长度如何?

  生: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板书)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叫做圆的半径(板书: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给你们刚才画的半径标上r。

  师;半径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在哪里,另一个呢?

  生: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的曲线上。(板书:圆心圆的曲线上)

  师:那什么叫半径呢?

  生:用自己的话说(师完成半径定义的板书)

  师: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点?

  生: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

  4.认识直径

  师:把自己画的圆剪下来

  生:独立剪

  师:示范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用食指摸折痕;换个方向再重复一次。

  生:在教师示范下同步进行。

  师:像这样再重复折几次

  生:独立对折、打开、摸折痕。

  师:你折了好多次,可以发现什么?

  反馈①:每折一次出现一条折痕。

  追问:你折了几次,出现了几条折痕,与他不一样的呢?像这样的折痕在你的圆里能再折出来吗?

  反馈②:对折后圆的两边能完全重合,圆被平均折成两份。

  反馈③:每折一次出现一条折痕,每条折痕都是圆上的线段。

  反馈④:这些折痕相交于圆心。

  追问:你对折出几条折痕,谁折出的折痕比他多,他说的.结论正确吗?在你的圆里,这样的折痕可以折出多少条?这个结论正确吗?

  反馈⑤:这些折痕都一样长。

  追问:怎样验证?

  生:测量

  师:量出你圆里每条折痕的长度

  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说:“在我的圆里,……”)

  师:刚才说了这样的折痕有无数条,所以可以怎样下结论?

  生:同一个圆里,所有的折痕长度都相等。

  师:谁能给“折痕”起个名字?

  生:直径(板书:直径)

  师: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在自己的圆里给折痕画出一条直径,标上字母d。

  生:完成

  师:同一个圆里,直径有多少条,长度有什么特点?

  生:略

  师:直径这条线段,它通过了…?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

  生:通过圆心,两个端点都在圆的曲线上。(完成直径定义的相应板书)

  反馈⑥:这些折痕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或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师追问: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说说道理。

  生①:直径通过圆心,以圆心为界,可以把直径分成两条半径。

  生②:在我的圆里,经过测量可以验证这个发现,我的圆里直径的长度都是□厘米,半径的长度都是□厘米,所以说直径是半径长度的2倍。

  师:换过来说,半径的长度就是直径的……。生:略师:写出字母公式:d=2rr=d2,注意强调“同一个圆里”。

  (以上6点反馈,学生说出多少就处理多少,先说出哪一点,就先处理那一点。)

  三、巩固

  1.第108页“做一做”。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2.第109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已知半径长求直径;已知直径长求半径。

  (此项练习放在直径与半径长度关系揭示后进行)

  3.学习按要求画圆。完成第108页“做一做”(画半径是3厘米的圆)。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逐步完成。

  (1)在作业本适当的地方点一个点做圆心,要考虑上、下、左、右的间距。

  (2)以圆心为起点,向右水平方向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圆规一脚固定在圆心,另一只脚在3厘米长线段的终点处,然后绕圆心旋转。

  (4)标出字母o、r、d。

  4.第109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

  与圆的特征有关。因为圆曲线上的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车轴装在圆心,车轴到地面的距离永远是半径,这样车轮行驶平稳。(配图:如果车轮在水平的路面上行驶,车轮运行时车轴移动形成的直线(轨迹)与地面平行)

  5.阅读第109页第5题,独立填书。

  想:怎样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

  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演示边说。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画圆、测量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二、教学线索

  (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1.思考:如何从各种平面图形中摸出圆?

  2.操作并体会:圆与其它图形有怎样的区别?在交流中整体感知圆的特征。

  (二)在操作中丰富感受

  1.交流:圆规的构造。

  2.操作:学生尝试画圆,交流中归纳用圆规画圆的一般方法。

  3.体会(学生第二次画圆):如果方法正确,为什么用圆规画不出其它的曲线图形?

  4.引导(教师示范画圆):使学生将思维聚焦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体会到圆规两脚距离的恒等,恰是“圆之所以为圆”的内在原因。

  (三)在交流中建构认识

  1.引导:引导学生将上述距离画下来,由此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概括:介绍古代数学家的相关发现,并与学生的发现作比较。

  4.类比:学生尝试猜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5.沟通:圆的`内部特征与外部形象之间具有怎样的有机联系?

  (四)在比较中深化认识

  1.比较: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中类似等长的“径”各有多少条?圆的半径又有多少条?

  2.沟通:这些正多边形与圆这一曲线图形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五)在练习中形成结构

  1.寻找:给定的圆中没有标出圆心,半径是多少厘米?

  2.想象: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会怎样?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猜测:不用圆规,还可能怎样画出一个圆?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半径、直径之间关系的认识。

  4.沟通:用圆规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六)在拓展中深化体验

  1.渗透:在与直线图形的对比中,揭示圆的旋转不变性。

  2.介绍:呈现直线图形旋转后的情形,再一次引导学生感受圆与直线图形的联系,体会圆与旋转的内在关联,丰富对圆这一曲线图形内在美感的认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 观察电脑画面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电脑出示生活画面。)学生观察并指 出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请学生说说圆与以上图形有什么不同?(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你一定想进一步了解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1、认识圆

  (1) 你会用你带来的物品画圆吗?动手画圆, 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四人一组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2)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学生再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教师板书:圆心。

  2、探索半径和直径

  (1) 请同学们打开圆形纸片,除了圆心外,你还看到了什么?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6页,把你认为重要的概念划一划、读一读,并在圆形纸片上标出这个圆各部分名称。

  (2) 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认识了哪些新的概念?它们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3) 请同学们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电脑出示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直径有无数条都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3、 画圆

  (1)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2)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

  (3)电脑出示同心圆,请学生观察圆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

  (4)出示不同位置的等圆,请同学观察:圆心变了,圆的`什么就改变了?圆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a基本练习

  (1)判断:

  ①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

  ②画半径为2厘米的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2厘米。 ()

  ③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2)选择:

  ①在同一个圆内有( )条直径。

  a 、2 b、无数c、4 d、10

  ②(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a、圆心 b、半径c、直径

  b、提高练习找出圆心和直径(p58的3题)

  c、拓展练习讨论生活实际问题: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状?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上?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能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且学会用圆规正确画圆。

  2、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际中。

  3、通过本课,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第11册第四单元圆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过了平面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本课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很重要。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1—12岁。他们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

  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是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对于本节课教学的圆学生在生活中有大量的接触,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同时学生具备了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较强的交流与表达的愿望,使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可能。

  【教学重难点】

  1、感知并了解圆的特征和用圆规画圆。

  2、掌握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画圆。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圆规、圆形纸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1、学生欣赏图片。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想不想看一看?(出示课件,学生边看边说)这些图片的上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上面都有圆)

  2、感受生活中的圆。

  那么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圆的例子吗?(生举例)

  老师也用课件出示几个生活中有圆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圆以及圆很美。

  【评析:充分关注学生的经验,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用心捕捉圆在生活中的原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展示精美的图片,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体会到圆的无处不在,激励学生探寻圆的奥秘。】

  3、设出疑问揭示课题。

  选中汽车和自行车这张幻灯片问:你知道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而不是正方形和圆形的吗?(生答)

  【评析:以"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为疑,只能引起学生用浮浅的知识来回答,怎样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呢?学生急于想知道,这样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关于圆的知识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走进圆的王国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认识圆及各部分名称

  1、曲线图形。

  (课件出示一个圆)圆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以前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分类吗?(圆是曲线图形)

  【评析:由物体是圆的,到抽象出圆的几何图形,以及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比较,初步认识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这些知识只有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才能步步加深认识。这样安排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

  2、初步画圆。

  老师徒手画圆,画的.不是真正的圆,怎么才能画出真正的圆?(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

  圆规是画圆的专用工具,请学生观察圆规并向同学介绍圆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尝试用圆规画圆,边画边思考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

  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

  【评析:让学生用圆规试着画圆,尊重学生的画圆经验,经历圆规画圆的过程。形成实践的体验后发现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再交流画圆的方法及用圆规画圆的注意点,并互相提醒,充分体现了探索性的学习方式。】

  3、认识半径和直径。

  (指黑板上的圆)固定的一点在圆的中心,这个点叫做圆的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出示课件上的圆)认识圆内的点,圆外的点,圆上的点。

  师:如果把圆心和圆上的点连起来就成了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就是圆的半径。想一想半径什么样子,是连接那两个点的线段?圆上有多少个这样的点?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有几条?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半径?(生说,然后出示半径的定义并读一读)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

  现在继续画线段,这次经过圆心画一条线段,并且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圆上,这样的线段叫圆的直径。想一想,直径什么样子?(过圆心,两端在圆上)这样的线段能画几条?(无数条)也就是说圆的直径有无数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直径。(生答,接着课件出示直径的定义,生齐读)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4、小练习。

  知道了什么是直径和半径,下面找一找直径和半径。(课件出示)

  (1) 那些线段是直径?为什么?

  (2) 那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

  【评析:本环节通过图形的辨析,使学生认识圆中的哪些线段是半径、直径,什么样的线段不是半径、直径,进一步理解圆的半径、直径两个概念。】

  你能在这个圆上(指黑板上画的圆)画出一条直径和半径吗?(一生上台画)其余学生在刚才画的圆上也画出直经和半径,并用字母标出来。

  【评析:本环节设计了让学生在自己画出的圆中分别画出圆的直径和半径,无需教师过多的解释,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已将圆心、半径、直径这三个重要的概念的和外延,做出了非常清晰明确的界定。】

  三、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特征

  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我要画一个比黑板上的圆还要大的圆,怎么办?(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拉大)还要小的圆呢?(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变小)两脚的距离是什么?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圆规、直尺等

  学具准备:

  各种不同的圆形实物、剪刀、彩笔、直尺、圆规、圆形、纸片等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下面的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在纸上画一个圆,再用剪刀把圆剪下来.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圆形图片)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剪好的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

  教师在圆内板书:圆心O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r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d)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教师板书:d=2rr=d/2

  (三)反馈练习.

  1.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教材58页做一做第1题)

  2.求半径或直径

  (1)已知: r=3cmr=2.5cmr=7cm

  (2)已知: d=10cmd=30.2cmd=17cm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学生自学。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画圆。

  (五)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迷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

  (1)先请同学们猜测一个字。(很多学生都说可以猜“样”)再请同学们猜两个字的水果名,学生在启发下猜出草莓(草没的谐音)

  (2)教师提问:

  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最大范围有多大好吗?(用教具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

  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是这个圆的半径)

  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

  如果要让这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把半径扩大)

  如果要让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这说明圆的半径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而圆的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位置。)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1/2.(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二)思考: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如果车轮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一)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二)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教材58页做一做第3题)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9

  【教学背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他们想要的是更精彩更联系生活的知识。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它能使数学问题由抽象变具体,由复杂变简单。每次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学生总是兴致勃勃,教学效率也有所提高。现在的学生对电脑已经很熟悉了,有时让学生亲自用课件练习,学生也总能全神贯注地领会教学意图,同时,组织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新颖的数学活动中掌握了新知,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教材简解】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的曲线图形,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此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诸多直线图形。《圆的认识》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情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既能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也是为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

  【目标预设】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猜想、上网搜索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复习旧知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的平面图形,仔细想一想、搜一搜有哪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2.揭示课题

  演示:一个小球,小球的一端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住绳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提问: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圆,然后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圆形”

  引入:对,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个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中的四幅图

  提问: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上有圆吗?(学生上计算机点出圆)

  2.课件出示篮球图片

  提问:你认为它也是一个圆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指出: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所以球不是一个圆,但球的切面是圆形。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二)教学例2

  1.介绍圆规构造(同时出示圆规实物与课件)

  在画圆时,我们通常会借助一个专门的工具,那就是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2.边讲解边演示圆规画圆的方法

  第一步: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板书:定长)

  第二步: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板书:定点)

  第三步: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板书:旋转)

  强调: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重心放在针尖一脚上;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3.尝试画圆

  讲述:现在请你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分别定为2㎝和4cm,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自己试着画两个圆。

  4.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

  讲授: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学生标出圆心)

  讲授: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学生标出半径)

  提问:那你有没有发现圆规两脚间距离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学生比较后发现,圆规两脚间距就等于半径)

  讲授: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学生标出直径)

  强调:让我们再直观地来看看圆心、半径和直径。

  5.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教材p97)

  三、深化感知(教学例3)

  1. 认识半径特征

  (1)比一比:

  讲述:给大家10秒时间,看谁在自己的圆中画的.半径最多!

  追问:还能继续画吗?能画得完吗?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半径有无数条,同时课件出示“无数条”半径)

  (2)量一量:

  提问:用直尺量一量这些半径,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半径都相等)

  (3)议一议:

  追问:你们手上圆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圆的半径长度相等吗?什么情况下半径的长度才相等? (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2.认识直径特征

  (1)猜一猜:

  提问: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这些直径都相等吗?(学生迅速反应:一个圆有无数条直径,它们都相等。同时课件出示“无数”条直径)

  (2)谈一谈: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对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有哪些认识?

  3.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讲述:我们已分别找到了半径和直径各自的特征,那么半径和直径之间还有关系?(同桌互相讨论后全班交流)

  指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讲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课件演示并板书:d=2r,r=d/2)

  (2)练习应用:(练习十七第1题)

  4.认识圆的对称轴

  提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有几条?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意见)

  强调:对称轴是直线,应严密地表述: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四、生活思考

  提问:你能用数学的角度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圆的知识,你对圆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都相等,定长

  直径都相等。定点

  d=2rr=d/2旋转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高年级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着力体现这一理念:

  1、自主探索,凸显主体作用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贯穿其中,例如: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点等,在各个活动中力求使学生崭露出他们的个性和创新意识。

  2、联系生活,注重学以致用

  “生活即学问”,在教学时时刻注意数学的生活性。例如: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圆形;讨论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等环节,都注意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3、以生为本,引导构建新知

  在对圆的概念的要求上,并没有强加给学生圆的科学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行学习,在头脑中自然形成圆的概念,这样学生才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同时,结合学生的已有体验,组织学生在互联网条件下搜索相关知识,自主构建新知,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

  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小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玩过投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投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

  3、想办法画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教师板书:d=2r或r=1/2d

  3、用圆规画圆。

  三、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车轮为何是圆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板书:圆的认识

  1、各部分名称:or(无数条)d

  2、d=2r或r=1/2d(同圆或等圆)

  3、画法: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8-16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8-16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8-14

《圆的认识》 教学设想08-16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5-15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1-27

《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04-08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0-22

认识圆的教学反思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