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时间:2022-11-18 19:27:46 松涛 二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0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3,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意解答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法。

  学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常规练习,齐背8的乘法口诀。

  (2)听算:

  第一组:2×8,3×8,8×2,4×8,5×7

  第二组:8×4,4×7,7×4,6×8,8×5

  (3)课件演示:教材例3。

  (小军和小红一起逛超市,在超市的文具专柜有许多的文具:文具盒每个8元,铅笔每枝3元,橡皮每块2元,日记本每个4元……)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同桌互相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这幅图说出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元钱?

  橡皮每块2元,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

  铅笔3元一枝,要买5枝一共多少钱?

  日记本每个4元,买6本,一共多少钱?

  ……

  (3)解决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问题。

  汇报学习过程。

  三、练习巩固

  (1)比一比,算一算。

  出示练习十九的第2题:让谁算得又对又快。

  (2)看图列算式。

  出示练习十九第1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列出算式,再集体交流。

  (3)每横排有6颗星,4排有几颗星?

  每列有4颗星,6列有几颗星?

  (3)第横排有7个圆,3排有几个圆?

  每列有3个圆,7列有几个圆?

  四、拓展学习

  (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学们说一说。

  (2)小兰买3块橡皮,每块橡皮3角钱,小兰一共花了多少钱?妈妈给了她1元钱,应该剩下多少钱?

  分析:这是一道先乘后减的应用题,首先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小兰花钱总数,再用妈妈给的钱数减花掉钱数求剩余。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设计

  用乘法解决问题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元?

  分析:求3个文具盒的价钱总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

  解答:3×8=24(元)

  答:买3个文具盒要24元。

  课后反思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难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数量关系。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了新知识的主动建构。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是教会的,而更应该是由学生自己摸会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教材第46页例1及“做一做”,第47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挂图

  【情景导入】

  1.计算。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82×4052×6012×9018×3024×5019×7053×20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新课讲授】

  1.谈话导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给大概的钱,必须算出准确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出示教材第46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以及例题1:

  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

  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

  板书:

  师:刚才我们求一共买多少本书,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14乘12竖式。

  刚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1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28,在28的旁边注明14×2的积)

  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1,得10,但这个1不是表示1个十,10乘1得到的10应该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所以这个1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边注明1×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28和140加起来,得16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3.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4.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5.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3,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2)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3)23乘13得多少?

  (4)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对,算完后互相检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评一评,谁完成的'最好。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题。从题目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每排22个鸡蛋,共13排)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怎样算呢?

  指名说一说。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3~5题。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笔算乘法(不进位)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14×12,再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估算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最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口算方法,即14×10=140,14×2=28,140+28=168(本)。当学生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本节课特别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

  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进行课后辅导。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难

  点:竖式计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口算题

  同学们请看口算,看谁速度快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七十四页,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请你认真的读一读、看一看,哪些地方是你看懂的,那些地方是你不懂的地方,把不懂的用笔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互相学习。然后把书合上。

  二、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画画)一副画画的情景含有那些数学信息呢?

  生:3个小朋友。三张图画纸。三盒彩笔。师生共同处理数学信息。并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

  生2: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要求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会列算式吗?

  生:3×1

  212×3

  三、猜想结果,方法验证:

  师:估计一下,12×3大约等于几?解说一下,你是怎样估计的?师:用什么方法就得到12×3准确的结果呢?同学们先商量一下,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

  请几名代表汇报交流,师板书有代表性的思路: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

  四、提供空间,探索竖式

  师:数学讲究简炼,除了以上方法,你还能创造出一种更简单,计算得更快的一种书写形式吗?请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试一试。(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定几个人到黑板上板书:师:同学们自己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现在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你来说一说我的思路,我来说一说你的思路,猜一下,他们在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组

  内说一说。生自由谈:??生评价得出最简练的方法。列竖式乘时应注意:先从个位乘起,用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相加。

  五、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师:(课件演示)师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一节研究的内容:笔算乘法。

  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这两个相乘的数都叫做因数,最后的得数叫做积。乘法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先从个位乘起,用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相加。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12×3笔算竖式的过程和方法。

  六、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师:我们刚才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请同学们列式并用竖式解答。学生独立解答,相互交流算法2.一步一步往上爬3.解决问题4.竖式计算,比比谁厉害5.解决问题

  七、知识梳理,师生小结。(略)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篇4

  口算乘法

  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23×30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2、独立完成练习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四3~4。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具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2.4×=1.2×=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三、运用

  1、做一做:3.2×2.5=0.82.6×1.08=2.708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13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页8题,P9页11、14题

  个人修改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12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板书设计:

  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后反思:在指导学生在积上应怎样点小数点,这是关键,也是教学难点,要强调整个一道乘法算式中共有几位小数,在积中就点几位小数。其中的道理也要让学生明确,把小数看成整数,是先扩大几倍,最后也要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要在积中点几位小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探究笔算乘法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

  今天,圆圆和妈妈一起去书店买书。圆圆在书店看到一套《百科全书》非常喜欢。1套12本,每本24元,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吗?(买一套一共需要多少钱?)

  分析:要算一共付出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就是计算12个24元是多少,列出算式就是:24×12=?)

  分析: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启发思维,自主探索

  师:谁能来帮帮圆圆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寻找方法。

  师:你能用你学过得知识想办法算出得数吗?大家赶快动脑想一想,算一算吧。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每个算法:

  3、教师讲解笔算方法:

  首先,是相同数位对齐。

  ①计算时,我们先用第一个因数与第二个因数个位的数相乘。即:24X2=48(师边说边盖住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

  ②我们再用第一个因数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即24X10=240

  (师盖住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说明: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只要把4写在十位上,把2写在百位上,就可以表示240了。这个0只是占位的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擦去0)

  ③我们现在分别计算了24X2,24X10,那怎样才能表示出24X12的积呢?

  (把上面两个积相加)

  4、观看竖式:

  师再问:a、第一步表示什么的积?(24×2)

  b、第二步表示什么的积?(24×10)

  “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24中的4是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4相乘得出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和十位对齐)

  c、第三步算的是什么?(48+240)

  5、小结: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24×12时,第一步是用个位上的2与24相乘,第二步是用十位上的1与24相乘,第三步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

  师:也就是说圆圆买这套书要付288元。我们不要忘记把算得的结果写到等式的后面。

  三、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活动:智力大比拼

  第一关:小车开到的'哪儿停?

  (强调:第二个积的末位要和第一个积的十位对齐)

  第二关:笔算大比拼

  33×13=21×34=43×12=

  第三关:小马虎体检中心(仔细观察,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第四关:弄脏的题单

  四、归纳梳理,总结收获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步骤:1、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出第一个积。2、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得到第二个积,得到这个积的末位要和第一个积的十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五、家庭作业:

  课本第47页第2、4题

  板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借助点子图,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方法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和算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点子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神奇的点子。

  师:神奇在哪儿呢?请看点一下(变成苹果),再点一下(变成小熊),继续点(变成了书)。

  师:看来,在数学当中,可以用点子图(板书:点子图)来代表任何东西。使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更简便。

  二、学习新知

  师:昨天,我到书店买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读一读?

  生: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师:我们知道点子可以代表书,那这里的1套书14本,就可以用一行14个点子来表示。2套就几行点子来表示呢?

  生:2行点子(课件出示2行)

  师:它表示几个几?

  生:2个14。

  师:怎么列式?

  生:14×2。

  师:你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吗?

  生:先算4×2=8,再算10×2=20,最后算20+8=28。

  师:对,除了口算,我们还可以。

  生:笔算。

  师:列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怎么算呢?

  生:先用2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8,再用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

  师:刚才我们用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计算出14×2=28,哪种方法算起来更快?

  生:笔算。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指着口算):计算时,我们先把14怎么样?

  生:分成10和4。

  师:对,就是先把数分小了再进行计算,然后再把两步的积怎么样?

  生:加起来。

  师:对,这就是(板书: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识(板书:转化)成旧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师:现在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10套,用点子图该怎么表示?谁来说一说?

  生:每行14个点子,一共有10行。

  师:那这10行就表示几套?

  生:10套。

  师:怎么列式?

  生:14×10=140。

  师: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什么数?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那要是钟老师现在买了12套,点子图又该画几行?

  生:12行。

  师:它表示求几个几?

  生:12个14。

  师:怎么列式?

  生:14×12。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估一估14×12大约等于多少?

  生:大约等于140。

  师:它到底等于多少呢?我们能不能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4×12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来呢。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活动要求,把12套书用先分后合的方法在点子图上分一分、圈一圈,然后列算式算一算。请大家4人为一小组,开始吧。

  师:同学们分好了吗?分好的小组请用行动来告诉老师你们分好了。

  师:谁来代表你们小组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汇报:①14×10=14014×2=28140+28=168。

  把12套书分成两部分,先算10套,14×10=140再算2套,14×2=28最后算140+28=168就是把两部分的积合起来。

  师:哪些小组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哪些小组还有不同的想法?

  ②14×4=5656×3=168。

  把12套分成3个4套,先算4套,14×4=56,再算3组这样的4套56×3=168。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

  ③14×6=8484×2=168。

  师:(小结)这些作品虽然分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先把其中一个因数分小了,然后再合起来,(或者:用到了先分后合的方法)

  师:对,就是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2套书先分成几部分,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然后都是把几部分合起来。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生:先算10套,再算2套那种。

  师:对,就是这种,因为这样分后更容易口算。

  师:那请你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这种分法是怎么分的?

  师:好,说完的同学请快速的坐好。

  师:刚才结合点子图,我们可以口算出14×12=168以外,还能列竖式计算吗?

  生:能。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列竖式计算吧。(板书:笔算乘法)

  师:好,请大家结合这种分法先独立思考,再在草稿本上试着列竖式算一算,计算之后再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2乘4等于8。

  师:8表示?(生:8个一)写在(生:个位上)

  师:再算?

  生: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

  师:2写在(十位上)。

  师:也就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师:再怎么算?

  生:先用十位上的1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4

  师:4表示?

  生:4个十。

  师:4就写在(生:写在十位上)。

  师:那这里个位上的0还写不写呢?

  生:可以不写(师板书:个位上的0不写)

  师:接下来再怎么算?

  生:十位的1去乘十位上的1。

  师:等于?(生:100)表示?

  (生:1个百)1写在(生:百位上)

  师:对,也就是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师:那接下来又该怎么算?

  生:把二步的积加起来。

  师:个位相加等于(8),十位相加等于(6),百位相加等于(1)。

  师:这一步的28是怎么得到的?

  生:28是14×2得到的,(师板书:14×2的积)。

  师:(指着第二步)这一个数又是怎么得来的?

  生:它是14×10的积。

  师:最后怎么算的?

  生:把二步的积加起来。

  师:其实就买书这件事来说,28表示求几套书的本数?(2套)

  师:140又表示几套书的本数?(10套)

  师:看来,我们的竖式也是采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4×12先转化成两位数成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再合起来得到最后得数。

  师:在竖式计算过程中,我们第一步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几?(4)等于(8)

  师:再用2去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用2乘的`几?

  生:2×10=20。

  师:也就是什么乘什么?(10×4=40)

  师:再用十位上的1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什么乘什么?

  生:10×10=100。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在点子图上找一找每个乘法算式对应的位置呢?

  生:能。

  师:第一个2×4=8在点子图上表示求的哪个部分?

  生:右上角。

  师:2×10=20在图上又表示求的哪个部分?

  生:左上角那个部分。

  师:10×4=40,又表示哪个部分?

  生:右下角那个部分。

  师:最后10×10=100呢?

  生:左下角那个部分。

  师: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竖式计算的过程,我们第一步先算的什么?第二步再算的什么?最后又是怎么算的?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最后把两步的积加起来。

  师:现在你们知道怎么算了吗?

  生:知道了。

  练习巩固:

  师:那如果不是14×12,而是其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们还能计算吗?

  生:能。

  师:好,现在大家练习一下答题单上的做一做这几道题吧。

  师:请大家一大组算一道题,看哪个组的同学算的又快又准确。

  师:哪些同学愿意上来算一算?

  师生集体评价,选一题让孩子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其余3题集体评价。

  师:第一组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还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生:先分后合转化的方法。

  师:对,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下来以后能学以致用。

  师: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地方是我们最该注意的?

  生: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时,结果的末位一定要与十位对齐。

  师:咱们再来帮啄木鸟治一治病吧!请大家在答题单上判断一下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师:敢不敢接受今天的终极挑战?

  师:猜一猜水果下面藏着几?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篇8

  本单元教学分数乘法,是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以计算为主,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教学要求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应用于分数连乘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探索算法、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下表是全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

  分数与整数相乘

  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例1)

  用乘法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2)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例3)练习八

  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例4、例5)

  分数连乘(例6)练习九

  倒数

  倒数的意义,求倒数的方法(例7)练习十

  整理与练习

  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计算法则的教学为编排主线,把运算的意义、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了全单元的内容结构。

  乘法运算的范围从整、小数扩大到分数,其意义、算法以及实际应用都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三个重要内容。教材以计算为主线,在研究算法的过程中体会运算意义,通过运算概念的完善、发展,进一步理解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教学计算知识,应用学到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意义、法则、应用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优化了知识结构,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如,例1从做绸花要用多少米绸带的实际问题引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把原来的乘法概念扩展到分数范围,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应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知识,体会并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既解决了做绸花的实际问题,又解决了新的计算课题。又如,例2为解决做绸花的实际问题列算式101/2和102/5,联系现实的数量关系体会这些算式的具体含义,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的结论,发展了乘法的意义。在计算两个乘法算式时,巩固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法。

  第二,知识发展线索清晰,前后联系紧密,各道例题的教学任务明确。下图是本单元教材里的计算知识结构图。

  先教学整数乘分数,后教学分数乘分数,符合简单到复杂的编排原则。而且,整数乘分数还能与整数乘法建立联系,应用整数乘法知识,为分数乘法的教学开好头。

  整数乘分数先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再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前者在运算意义上与整数乘法一致,算法是例1的重点。正由于运算意义和整数乘法一致,可以把整数乘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同,体会并得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后者在运算意义上有很大的扩展,乘法不仅能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还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是例2的教学重点。而例2的算法,在前面已经解决了。

  分数乘分数先教学基础知识,再培养计算技能。例4和例5要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认识迁移到分数乘分数,深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还要解决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并形成统摄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所以,这两道例题着重教学基础知识。例6教学分数连乘,巩固计算法则的同时,培养分子、分母交叉约分的技能。

  第三,编排倒数知识,为分数除法作准备。

  分数除法经常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转化需要倒数的知识。因此,本单元在分数乘法的教学基本完成以后,编排了有关倒数知识的一节教材和一个练习,为下一单元的教学提前作准备。

  一、例1着重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法。

  首次教学分数乘法,教材除了从实际问题引出,还尽量与整数乘法靠近,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运算的意义与算法。创造迁移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写出分数乘法算式;营造探索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创新分数乘整数的方法。

  例1的第(1)个问题求3个相同分数的和。在代表1米绸带的线条图上,已经表示出做1朵绸花用的绸带3/10米,要求学生继续涂色表示做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通过涂色,体会实际问题里的数学问题是求3个3/10是多少,看到做3朵绸花用的绸带是9/10米,激活已有的乘法概念以及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知识。于是,一些学生会列加法算式3/10+3/10+3/10,另一部分学生会列乘法算式33/10或3/103。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实现原有运算概念的迁移: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分数乘法算式和整数乘法算式一样,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求3个3/10是多少,算式33/10和3/103都可以。让学生研究分数乘整数的算法,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加工成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获得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在方框里填数:3/10+3/10+3/10=□+□+□/10=□□/10,经历分子相加转化成分子与整数相乘的过程,建构了新的计算方法。

  例1的第(2)个问题求做5朵同样的绸花一共用绸带的米数,不再从分数加法过渡到分数乘法,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并用分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把例1的学习成果作为例2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体验应用分数乘整数解决相同分数连加的问题比较简便,巩固运算的意义和方法。这道例题还指导了分数乘法中的约分,兔子卡通先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再把积约分化简。大象卡通先约分,再相乘。前一种方法学生比较熟悉,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经常先按法则计算,再化简结果。后一种方法由于先约分,算得的积是最简分数,而且相乘也更简单。要指导学生理解并喜欢大象卡通那样的算法,对下面继续教学分数乘分数有好处。

  二、例2着重教学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0朵绸花的1/2是几朵?10朵绸花的2/5是几朵?这些问题学生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里曾经解答过。那时的解答是通过102、1052这些整数乘除运算进行的。例2再次教学这些实际问题,要应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答,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个结论,并用于解决其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中去。

  在例2之前,乘法只用于求相同加数的和。教学例2之后,乘法还可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是乘法概念的扩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新含义,例2在编写时注意了以下三点:

  首先是加强分数的意义。用10朵花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是红花的图画,对10朵的1/2作出具体而形象的解释。一方面让学生在体验10朵的1/2的意义时,想到102=5这种算法。另一方面又利用十分熟悉的102促进对10的1/2的理解。教学10朵的2/5,让学生在图画里圈出绿花,经历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其中2份是绿花的操作过程,以及1052的计算过程,体会10的2/5的含义。

  然后是讲述新知识。教材说:求10朵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并写出算式101/2。还说求10朵的2/5是多少,可以用102/5。在分数意义的平台上,指出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利用101/2和102/5这两个实例,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个结论发展了原来的乘法概念,使乘法有了新的应用领域。

  沟通新旧算法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如果比较算式101/2和102,能够发现它们都是求10的1/2是多少,都是把10平均分成2份。虽然运算不同,意义却是相通的。同样,算式102/5和1052都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的2份,都是求10的2/5是多少。例题在教学分数乘法的初始阶段,安排这些可对比的内容,让学生反复体验分数乘法。

  练一练加强概念。第1题先涂色表示12个圆的1/3、20个方格的4/5,感受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再列式121/3、204/5计算,进行较抽象的思考并用数学方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两者结合,加强了分数乘法的概念。第2题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描述图示的数量关系,在现实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例2列出的算式都是分数乘整数,它们的计算方法已在例1里教学。所以101/2、102/5都可以让学生计算,要提醒他们先约分,再相乘,尽量使计算过程简便些。

  三、例3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2以及练习八第6~11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编排例3继续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是因为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较难理解的数量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普遍存在于实际问题中。无论从知识的教学还是从知识的应用考虑,都需要单独编排例题。

  解答例3的关键是理解红花比黄花多1/10、绿花比黄花少2/5的含义。从本质上讲,它们仍然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但是比较难懂。教材用条形图呈现三种花的朵数关系,表示黄花朵数的直条刚好是10格,表示红花的直条比黄花多1格,形象地表达了红花比黄花多1/10。例题还通过红花比黄花多的是多少朵的1/10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图意,正确理解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相当于黄花的1/10。从而明白,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黄花的1/10是多少朵,即50朵的1/10是多少。

  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是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变式,安排在试一试里教学。在例3的条形图上,如果把表示黄花的直条平均分成5份(每2格看成1份),绿花比黄花少这样的2份。所以,绿花比黄花少2/5的含义是:绿花比黄花少的朵数相当于黄花的2/5。教材要求学生仿照红花比黄花多1/10那样,在条形图的直观支持下,分析并理解数量关系。通过独立解决变式的问题,实现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向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认知迁移。

  第44页第14题分析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意义是概念专项练习。在说分数的意义时,要先指出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然后指出什么是这样的几份。如皮球的个数比足球多2/5,应该把足球个数看作单位1的量,把它平均分成5份,皮球比足球多的个数相当于这样的2份。这题要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数量关系式可以视为一种数学模型。从解题角度上看数量关系式,它有助于列出算式或列出方程;从思维角度上看数量关系式,把文字叙述的数量关系改写成关系式,压缩了思维过程,精简了数学语言,表达了思考结果;从教学角度上看数量关系式,它能进一步加深理解概念,及时暴露认识的偏差。如果对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理解不正确,一定会在写出的数量关系式上有所表现。仍以皮球的个数比足球多2/5为例,如果在等号右边填出皮球的个数,就是概念错误造成的。解答第15~17题,都要以正确的数量关系为前提,教材编排第14题的意图是十分清楚的。

  四、例4、例5构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记住和应用算法也不难。但是,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却很不容易,是再次应用分数概念开展演绎推理的过程。教材编排两道例题教学分数乘分数,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分子相乘、分母相乘是合理的。

  构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要把分数乘整数的算法纳入分数乘分数的算法之中,使前者成为一般算法里的特殊情况。教材在两道例题后的试一试里完成这个内容的教学。

  例4是首次感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法。先在长方形里涂色表示它的1/2,再画斜线表示1/2的几分之几,让学生在图上体会数量关系和运算的含义,看出结果。教材依次安排了三项学习活动:第一项活动是分别说出两个长方形中画斜线部分各占1/2的几分之几,引出新的数学问题:1/2的1/4、1/2的3/4。得出这两个数学问题要仔细观察每个图里把1/2平均分成几份,斜线画了其中的几份,就能知道左图中画斜线的部分占1/2的1/4,右图中画斜线的部分占1/2的3/4。第二项活动要列出1/2的1/4、1/2的3/4的算式。应用初步形成的分数乘法概念,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推理得出1/2的1/4可以用1/21/4计算,1/2的3/4可以用1/23/4计算。在写两道算式时,体会一个数不仅是整数,也能是分数,进一步完善了分数乘法的概念。第三项活动从图中看出两道算式的`积。因为1/2的1/4是长方形纸的1/8,1/2的3/4是长方形纸的3/8,所以1/21/4=1/8、1/23/4=3/8。在看图与写出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分子相乘的得数是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得数是积的分母。

  例5继续体会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已给出了两道算式2/31/5和2/34/5,还在两个长方形里涂色表示了2/3。第一项学习活动是画图计算给出的两道算式。在画图前要先想算式的意义,才会正确画图和看到算式的积。如2/31/5是求2/3的1/5是多少,要把表示2/3的那个部分平均分成5份,用斜线画出其中的1份。斜线部分占长方形的2/15,2/15就是2/31/5的积。又如2/34/5是求2/3的4/5是多少,要把表示2/3的那块涂色部分平均分成5份,用斜线画出其中的4份,由此得到2/34/5的积是8/15。第二项活动在乘法算式的右边写出积,让学生在写2/15和8/15的时候,感受积的分子2和8是两个乘数的分子的乘积,积的分母15是两个乘数的分母的乘积。

  两道例题的教学线索不同,认知程度也不同。例4经历看图写式得积的过程,感受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可能性。例5通过看式画图得积体验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合理性。两道例题都让学生感受分数乘分数的算法,逐渐形成计算法则。

  第55页应用整数都能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个知识,把2/113和45/6都改写成分数乘分数的形式,使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也适用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成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五、例6教学分数连乘的算法和技巧。

  例6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整理解题思路。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一班做的绸花朵数,由于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8/9,所以把表示一班朵数的线段平均分成9份,便于画出表示二班朵数的线段。教材要求学生画表示三班做花的朵数,画的时候要分析3/4的意思,理解这里是把二班做的朵数看作单位1。通过画图就能很快知道应先算二班做的朵数。

  例题先分步列式解答,再列综合式解答。教学要以综合算式为主,因为在综合算式里要讲分数连乘的算法。关于分数连乘计算有两点内容:一是各个乘数的分子连乘的得数是积的分子,各个乘数的分母连乘的得数是积的分母。二是要尽量先约分,再相乘。就是说,要把分子、分母之间能够进行的约分都完成以后,相乘就简单了。两点内容学生都能接受,先充分地约分可能会不大适应。教学不必在为什么这样约分上纠缠,学生有计算结果应是最简分数的认识,能够理解计算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约分。教学要清楚地展示约分活动,如整数135和分母9之间的约分,分子8和分母4的约分。在练一练里还要指导不相邻的分子与分母的约分,如22/275/119/10中的分母27和分子9的约分,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约分的技巧。

  六、例7教学倒数的知识。

  倒数的知识主要是两点:一点是倒数的概念,另一点是求倒数的方法。前一点是基础知识,后一点是计算分数除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建立倒数概念之后,求一个数的倒数就容易了。因此,例7十分重视概念的形成以及对概念的准确把握。

  教学从寻找乘积是1的分数开始。在8个分数中能找到3对乘积是1的分数,这项貌似游戏的活动凸显了倒数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教学倒数概念必须掌握的内涵。教材里三个卡通的交流,说的都是两个分数相乘的积是1,突出了倒数概念的一个内涵。下面的文字叙述强调两个数互为倒数,还以3/8和8/3为例,帮助学生体会互为倒数的意思指甲是乙的倒数,乙也是甲的倒数,这是倒数概念的又一个内涵。

  求已知数的倒数分三个层次教学:先求3/5、2/5等分数的倒数,然后求5、1等整数的倒数,最后是0没有倒数。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分数,发现它们的分子、分母刚好互换位置,一方面进一步体会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另一方面找到了写出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写整数的倒数,从概念出发,寻找与整数相乘等于1的那个分数,体会如果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那么它的倒数也是调换分子、分母位置得到的那个数。教材要求学生理解0没有倒数,并作出相应的解释。这是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不存在与0相乘能得到1的数。

  第51页第4题里有四组数。第(1)组数都是真分数,它们的倒数都是假分数。第(2)组数都是大于1的假分数,它们的倒数都是真分数。第(3)组数的分子都是1,它们的倒数都是整数。第(4)组数都是整数,它们的倒数都是几分之一的数。让学生发现这些规律,是为了巩固倒数概念,熟练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1主题图彩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答案

  4330=答案

  1240=答案

  3120=答案

  1720=答案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答案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2,练习四第4~6题。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个笼屉放4个包子,6个笼屉一共放多少个包子?

  一共包了24个包子,每个笼屉放4个包子,需要多少个笼屉?

  一共包了24个包子,需要6个笼屉,每个笼屉放多少个包子?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

  律。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19页做一做1、2。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4、5、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