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

时间:2022-08-29 21:51:03 八年级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初二物理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物理教案

初二物理教案1

  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43页图12.4-4,能得到什么启示? (4)游泳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强调:产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并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书本第43页第2、3

  第二节 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

  ●教具:弹簧、纸条、刻度尺、木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弹性形变: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

  (三)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实质就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四)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自制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一端挂在木板上,另一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分别作标记。 提问:为什么弹簧称的刻度是均匀的? (五)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所测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 (2)认清分度值;

  (3)使用前调整指针对准零刻线; (4)测力计测重力时不能倾斜放置。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一课一练的练习A

  五.布置作业:思考和体验:课本P54 —— 2、3、4 六.教学后记:

  第三节 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的过程。(2)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的猜想。 (3)体会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像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

  (2)通过对用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己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重力的方向及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方向

  ●教具:砝码一盒、弹簧测力计、重垂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瀑布下落,苹果落地等,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下落。引入新课。

  演示:橡皮做圆周运动,橡皮不会跑掉,感到手用一个力拉住橡皮,同样,月亮绕地球转动。由于地球与月亮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与地球吸引苹果,使苹果下落的力是一样的。 二.新课教学

  科学家研究成果:宇宙任何两个物体(大:天体,小: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引入“万有引力”。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举例:吊灯把吊绳拉紧;台灯压着桌面等。引入重力概念。

  (一)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又叫重量。 提问: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有关。理由是用手提起质量大的物体,所用的力大,根据二力平衡,重力就大。

  实验过程:分别测出一组质量(钩码)及重力的数值,并描点绘图。由实验结果可知: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比值是一个常数约9.8N/㎏。用g表示,即g=9.8N/㎏。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地球上质量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二)重力的公式

  G=mg其中G表示重力(N),m表示质量(㎏),g是9.8N/㎏,粗略计算:g取10N/㎏ (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课本:P59 —— 1、2

初二物理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烧瓶(烟雾)、小孔成像演示仪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你见过午夜太阳吗? 日食和月食呢?他们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新课教学

  (一)光源

  ①能发光的物体.

  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替代实验:激光小手电,射过有烟雾的烧瓶中)

  [演示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替代实验:激光小手电,射过有颜色的水中)

  [师]刚才在演示实验中,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师生共同活动得出: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板书).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

  光线(板书) (注意讲光和光线的区别)

  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

  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

  (应用举例:激光准直.排直队要向前看齐.打靶瞄准.)

  (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

  ②日食、月食的成因

  ③处理第35页想想议议

  I 、原理; II、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四)光速

  1、学生自学课本第36页的图文,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板书]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

  2、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s=3108 m/s3600 s/天365天/年16年

  =6.30721015 m=6.30721012 km)

  ③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牛郎和织女不能每年相会一次.)

  四、布置作业

  1.阅读本节课文.

  2.课本P38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3.预习下一节 光的反射.

初二物理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是有强弱的;

  2.知道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和微安;

  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4.能正确读出在电流表的示数。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用电流的效应来研究电流的强弱,提高学生用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电流表的读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准确读数的技能。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生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在学生对电流表读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电流表,并能准确读数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点拨法

  教学用具

  手电筒、玩具小汽车、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电路示教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实验情境,引入新课

  [师](出示电路示教板)这是一个由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灯泡亮了。

  [师]说明了什么?

  [生]电路中有了电流。

  [师]你看到电流了吗?你怎么知道电路中有了电流?

  [生]电流倒是没看见,但灯泡发光了。

  [师]对。如果用手摸灯泡,还会感觉到热,这说明电路中通有电流时会产生各种效应,如给灯泡通电后,灯丝会发热,热到白炽状态就会发光,这叫电流的热效应,除此之外,电流还有磁效应和化学效应等。本来电流是看不见、闻不出、听不到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研究它。

  [生]我们周围的空气也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刮风时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是不是一个道理?

  [师]很正确,你的思维比老师还快。实际上这是一种间接研究问题的巧妙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桌上的小灯泡,看灯泡上标有什么?

  [生]有数字和符号。

  [师]灯泡上一部分是它的电流值。I是电流这个物理量的符号,0.2A是同学们实验时用的小灯泡的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值。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下面我要问大家了,0.2A表示什么意思?

  [生]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0.2安培。

  [师]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安培是怎么来的?

  [师]安培是法国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安培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被后人称为“电学中的牛顿”。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电流的单位。希望同学们能向安培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和创新。

  [生]电流还有其他单位吗?

  [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中另外两个电流的单位,并完成下列问题:

  [投影]

  1.电流的单位还有_______和_________,符号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

  2.电流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A=________mA

  1mA=_______μA

  3.把《小数据》中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值、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值,手电筒中的电流值分别换算为以安培为单位的电流值。

  [师]同学们阅读了一些电器的电流值,为什么都不一样呢?

  [生]说明电流有强有弱。

  [师]大家看我手里有手电筒和一只玩具小汽车,当它们的灯发光时,你能判断谁的电流强,谁的电流弱?再换一辆不同的汽车呢?

  [生]灯泡发光越亮,电流越强。

  [实验]怎样连接电流表。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桌上的灯泡、导线、电池组成电路,先用一节电池供电,再用两节电池供电,注意观察灯泡的亮度。

  [生]用两节电池供电时灯泡亮一些,说明电流大。

  [师]现在每组发一个能直接测出电流值的电表——电流表。在刚才的电路中,再接入电流表,就可以测出灯泡的电流值。不过,大家要先阅读课本,讨论一下,要注意什么原则才算正确连接电流表。

  讨论之后,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则:

  规则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规则2: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接线柱流出来;

  规则3: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学生用电流表有两种量程,电流值小时用标着“0.6”的接线柱和“-”接线柱;电流值小于0.6A时用标着“3”接线柱和“-”接线柱;

  规则4: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师]掌握电流表的连接后,两人一组开始把你的电流表接入电路中,要注意规则。

  (学生实验,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

  [阅读课本]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

  读数时,要看清两点:看清所选量程的`每一大格、每一小格各表示的电流值;看清测量时表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

  学生读数后,教师让几个小组把测得的灯泡电流值报上来,讨论出现的问题:

  [生甲]我们组测得的值与灯泡上标的正常值不太相符,我们讨论后认为是导线上消耗了一部分电能,所以电源的电能输送给灯泡时达不到灯泡需要的正常电流值,灯泡也就不如正常时的亮。

  [生乙]我们组连接电路都正确,但读数时看到另外的量程刻度上了,所以和别的组不一样。经过认真检查后,改正了错误。

  [生丙]我觉得连接电路时关键要注意电流表“+”接线柱是“0.6A”接线柱还是“3A”接线柱,确定之后就好办了。

  [生丁]我有一个问题,这个实验中的小灯泡上标有“0.2A”于是我们选“0.3”接线柱,如果灯泡上不标电流值呢?

  [师]经过两节的电路学习,同学们对电路不再陌生。实验时很认真,实验后又能很好地总结。现在,又提出了问题,我非常高兴!这个问题可以用试触法解决,你把两根导线和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只要一接触(不要固定),就可看出电流表的表针是否超过你估计的量程。如表针正好在你估计的量程内,你只要把导线固定好读数即可,相反,不在你估计的量程内呢?

  [生]换成另一量程的两个接线柱即可。

  [师]对。这种试触法在以后的电学中还会用到,如用电压表测电压值等。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可以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强弱。

  2.正确连接电流表: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要串联;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进,“-”接线柱出;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要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正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四、布置作业

  P10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写在作业本上。

初二物理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对滚摆实验的分析,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2)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运用能的转化知识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转化。

  (2) 培养学生从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滚摆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

  滚摆,棉线,铁锁,人造卫星挂图。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

  2.引入新课

  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3.进行新课

  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图14.5-1,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想想做做”用铁锁做单摆。

  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

  综述实验,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验2: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演示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实验可分两步做。首先手持着木球将弹簧片推弯,而后突然释放木球,木球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内运动。让学生分析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步实验,让木球从斜槽上端滚下,让学生观察木球碰击弹簧片的过程。然后,分析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其中有一些比较直观,例如:物体从高处落下、瀑布流水等这些事例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有些事例比较复杂,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条曲线(抛物线)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呢?(板画足球轨迹,依图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足球离地面的高度的变化,这是判断足球重力势能变化的依据。很明显,在上升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接着再分析足球的速度。足球在最高点时不再上升,说明它向上不能再运动。所以,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又逐渐变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下降阶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科学世界

  1.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人造地球卫星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围绕人造卫星,同学们还有许多的谜没有揭开。例如: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转而不落下来?在人造卫星内失重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只讨论卫星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图)现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例,它离地球最近时(此处叫近地点)离地面439公里,离地球最远时(此处叫远地点)离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它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离地地面最近,重力势能最小。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直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卫星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在卫星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关于人造卫星的知识,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难以使学生揭开谜底,往往由此而损伤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如有可能,也可通俗地介绍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行。讲法上可用想象推理的方法。

  参看图1,水平地抛出一个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它会落回地面,但是抛出的物体速度越快,它飞行的距离越远。人抛物体,抛出的距离不过几十米,但汽、枪、子、弹能飞行几百米,步枪、子、弹能飞行几千米,而炮弹能飞行几十公里。我们可以设想,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它就能永远不落回地面,围绕地球旋转。这个速度大约是8公里/秒。如果速度再大些,物体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就由圆形变为椭圆形。人造卫星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发射的。

  (五)小结

  (六)作业

初二物理教案5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接触初中物理的第一节,在教材中以及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到物理学的美,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就成为这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突破以上难点,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我在教学策略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总之,通过本节课将努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美的熏陶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2.教学内容及教材特点:《声现象》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本章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2)使学生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好与有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

  (2)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营造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尝试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学生的探索实验,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探讨交流、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只有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对它的控制与应用,这是进一步学习本章其它内容的前提,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章后续学习的关键,是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基础。

  【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仅仅依靠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实验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认知能力相对薄弱,易于形成难点。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学属于知识探究性教学。本节课拟采用诱思探究→实验论证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导控下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亲自动手及分组实验来进行论证,通过小组交流进行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以上这些,可以概括为: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验论证→表达交流→总结归纳。

  【课时安排】1课时

  【实验器材】:

  1.教师演示实验器材:真空铃实验装置。

  2.学生探究实验器材:鼓、锣、音叉、共振音叉、悬挂有乒乓球的铁架台、发声体(小收音机、两个塑料袋)、水槽两个、水、CuSO4溶液、白纸、气球、树叶、四季润喉片瓶子等。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第一组:共振音叉。

  第二组:发声体(小收音机、两个塑料袋)、水槽两个、水、CuSO4溶液。

  第三组:长钢管。

  3.多媒体课件

  【课堂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声音的世界里,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令我们心旷神怡,可恶的噪声却可能干扰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心情烦躁。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些有关声音的知识呢?好,那么就请允许我做一名导游,伴随同学们来探究声音知识的宝库吧!

  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媒体播放机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向学生展示乐曲的波形图,使学生感到惊奇;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常见的声音,请学生思考这些声音都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活跃思维。接下来,再通过声波枪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各种各样的声音打交道,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声音居然会和现代战争中的高科技联系在一起。目前,美国加州的一家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式武器──声波枪,它可不是普通的枪,因为它发射的不是子弹,而是一种能量强大的声波,而且它专门用来袭击人类,被袭击者往往会感到胸闷、头痛、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说机枪大炮来得更光明磊落的话,声波枪则显得有些暗箭伤人。为什么呢?因为声波枪所发射的声波不在我们人耳的听力范围之中,它看不到、听不见也摸不着,来去无踪。不知道同学们听到这则消息后心里会不会感到紧张?我们暂且不去考虑美国人要拿声波枪去对付谁,但是,面对可能到来的伤害,我们能够束手无策吗?大家有没有防御声波枪的好办法?作为十几岁的初中生,我们还没有能力去主动进攻,那么,我们今天就象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一下防御声波枪的好办法。

  这时,便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有趣的物理情境。教师接着提示: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声波枪如此厉害,要想有效地防御它,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声波?声波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身边来的?

  板书: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实验探究讲解新课(35分钟)

  1.通过探索性活动探究声音的产生(7分钟)

  这个活动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探索性活动──小结──事例交流。

  (1)探索性活动(3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以后,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并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发声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最有创意。

  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

  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用手指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

  思考:①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②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使物体发声,教师参与讨论,适当给予提示或引导。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表示赞赏和鼓励。

  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头,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

  (2)小结(1分钟):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板书: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交流(2分钟):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

  注意: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时,如果学生难以调动,教师可提出有趣的发声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①动物的发声方法:鸟类是怎么发声的?蝉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和苍蝇发出的“嗡嗡”声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②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怎样让一个气球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音?

  (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所学知识(1分钟)。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早期机械唱盘表面的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唱片表面上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漕,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漕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方法。

  2.通过类比引出声波的概念(2分钟)

  教师重复刚才得出的结论,提出新的问题: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是如何向远处传播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水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水滴落入水中时出现了什么现象?水波是怎样产生的?(水滴使平静的水面发生了振动,形成了水波。)能否以水波作一个类比,思考一下: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可能会以什么形式向远处传播?

  板书:1.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2.创设情境、提出假设,通过分组实验加以验证,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5分钟)

  (1)提出问题,激发思维(4分钟)

  有了上面这些知识,我们现在就来研究一下怎样防御声波枪。假如声波枪所发出来的声音正无声无息地向我们袭来,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保护起来呢?注意:声波枪所发出来的声音我们人耳听不到,但它却仍然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教师动员学生大胆猜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防御声波枪?

  学生可能提出的办法有:

  ①用隔音材料做成盾牌(教师评议:声波枪所发出的次声波很特殊,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损耗很少,用一般的材料很难吸收,到现在还没有攻克。)

  ②将声波枪发出的声波反射回去(教师评议:把次声波反射回去或想办法对它进行干扰,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是,我们这些中学生暂时还没有能力去进行研究。)

  ③潜入水中,用水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

  ④进入真空,用真空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

  ⑤用固体物质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

  (2)分析方案,提出假设(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们提出的方法加以分类,区别对待(前两种方法尽管偏离了我们的课堂研究方向,教师也要向学生简要解答一下,并予以鼓励,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探究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上来,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假设:

  假设一: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假设二:液体不能传播声音。

  假设三:气体不能传播声音。

  假设四: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分组实验,验证假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一定正确呢?不是,那么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动手实验。现在我们就分成三组来研究这个问题:第一组验证固体能否传播声音,第二组验证液体能否传播声音,第三组验证气体能否传播声音。

  教师分组发放实验器材,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相互协作,搞好配合。

  教师提示:不管我们研究的是哪一个问题,都要尽量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扰。例如在验证固体能否传播声音时,要尽量避免液体、气体影响到我们的实验;同样,在验证液体能否传播声音时,要尽量避免固体、气体对我们实验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上叫做控制变量法。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相互交流,得出结论(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请各小组推荐1-2名代表,从三个方面交流实验感受。(1)你的假设是什么?对不对?(2)你是如何验证的?(3)你的结论是什么?同学们在说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创造性地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或者想出其它办法,只要能验证自己的假设就可以了。

  学生代表交流验证过程时,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结论: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板书:3.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5)联系生活,巩固新知(5分钟)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和动物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地球上的动物大多数都具有听觉。而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就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

  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在河边钓鱼的人最怕别人在旁边追逐打闹,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小儿垂纶》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说:一个小孩儿学大人们钓鱼,侧着身子坐在水边的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手,因为害怕惊跑了鱼而不敢回答。

  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据说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30多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耳疾,听力完全丧失,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将木棒的另一端顶在钢琴的键盘上感受旋律,继续自己的创作。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让学生感受美妙的旋律。

初二物理教案6

  物理力学注重从微观到宏观。以往的技术科学和绝大多数的基础科学,都是或从宏观到宏观,或从宏观到微观,或从微观到微观,而物理力学则建立在近代物理和近代化学成就之上,运用这些成就,建立起物质宏观性质的微观理论,这也是物理力学建立的主导思想和根本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力的概念非常抽象,用力的作用效果去理解力的概念,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人推车”“拖拉机拉犁”“磁铁吸引铁钉”等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中的力指的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的作用.然后再举例“小孩推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为了使学生更具体地认识力,课本中接着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和插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通过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力是一种什么作用.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建议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材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弹簧、锯条受力形变等事例来讲述的,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可向学生展示各种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视频及动画,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结论.

  有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学建议

  可以向学生提问: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启发学生举出一些实例.再从回答中筛选出表现力的推、拉、提作用的典型例子,写到黑板上.比如:人推车、人拉锯、人提水桶等.

  然后对例子进行分析:人推车时,人施力,车受力;人拉锯时,人施力,锯受力;人提水桶时,人施力,水桶受力.其中,推、拉、提是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样使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什么是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明确指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例一:让学生用力拍桌子,问学生:手有什么感觉?(感到痛)为什么手会感到痛?让学生思考.

  分析: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力.

  例二:让一个学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问其他学生:为什么这位同学自己会向后退?

  分析: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力,同时人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1)人推车,人是否也受到车的推力?

  (2)人拉锯时,锯是否也拉人?

  (3)拖拉机拉犁时,拖拉机是否也受到犁的拉力?

  (4)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进,这是为什么?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也可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

  学生前来拿起铁块.

  教师可提问:有什么感觉?

  总结学生的回答: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

  引入新课: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初二物理教案7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实验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 。振动的物体叫 。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Hz---20000Hz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 振动,再经过“耳桥”传到 ,最后传到听神经,人就听到声音了。

  声音可以转换成电信号,再用示波器显示出来。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空气、液体 、固体能够传声。月球上能够进行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月球上无空气,振动的传播主要靠空气进行。

  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物质粒子排列越紧密,传声效果越好。所以固体的传声效果最好。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应用:应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 、 是乐音三要素。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 有关系, 越高音调越高; 越低音调越低。 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越高。频率单位 又记作Hz 。

  音乐中“1---7”的音调逐渐 。

  医生“叩诊”和检漏工人“检漏”都是利用音调判断。详见课本P31。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又叫 ):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 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 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如听诊器)和增大振幅。。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又叫 ):由物体本身决定(即发声体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等因素)。人们根据 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6、次声是指 超声是指 。人耳听不见它们。但在相同条件下他们传播速度相同。地震、海啸、原子弹爆炸容易产生次声波。

  7、声音的利用(1)传递信息:设计符合声学要求的建筑,医学上B超诊断,海洋声纳探测等。(2)传递能量:超声碎石、超声清洗等。P38课本

  三、噪音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目前人们控制、减少噪声主要在哪三方面采取措施 、 、 。具体办法有 、 、 。

  4、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初二物理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及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简单介绍我国水镜、铜镜等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光的反射规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教学环节安排】

  导 学 学 案教 学 流 程

  我会自学:

  1.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2.如图所示,图中AO叫做,OB叫做,

  ON叫做,α角叫做,β角叫

  做

  3.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光反射时: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3)反射角入射角

  4.光的反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种是。两种情况(都、不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我能参与:

  知识点一:光的反射

  有的物体能发光,有的物体不能发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发生了。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注意以下名词:①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②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③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④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问: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实验一:

  (1)按照课本图4-15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

  引导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

  ①;②;③。

  实验二:

  把入射光线沿实验一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

  例1:右图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例2: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作图说明:(1)入射角和反射角各为多大?

  (2)若保持人射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转过多少角度?

  知识点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实验:

  将一束光分别照到平面镜上和纸面上,观察反射情况:

  镜面反射:平行光投射到光滑表面,其反射光束仍是平行的,这类反射叫镜面反射。列举镜面反射的例子。

  漫反射:平行光投射到粗糙表面,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列举漫反射的例子

  画出简单光路路图

初二物理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一些常见电压及我国家庭电路电压。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并能正确选择量程和读数。

  二、重难点:

  本节教材主要学习了电压的初步概念、电压的符号、单位名称及换算关系、几个常见的电压值、电压表的构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关系。

  三、自学内容与指导:

  (一)、电压

  1、电荷在电路中定向移动时,形成 ,此时电路两端必须有 。

  所以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

  2、电压是加在导体两端的, 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

  3、电压的字母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

  4、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V= V 1V= mV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安全电压为 。

  (二)、怎样使用电压表

  1、记住电压表的电路符号:

  2、说出电压表的构造:标有 、 、 的三个接线柱。

  3、电压表的两个量程:0~3V量程中一大格为 V,一小格为 V,0~15V量程中一大格为 V,一小格为 V。

  4、请画出电压表的表头,练习读数训练。

  5、对照电流表的使用说出电压表的使用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四、自学检测:

  1、用学校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测量1.5~2.0V的电压时,选用其中 量程,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些,要用它测量三个蓄电池串联成的电源电压,应选用 量程。

  2、使用电压表时,必须把电压表 联在待测电路两端,并且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 接线柱流出电压表;和电流表一样,使用时要注意选择 。

  3、两盏相同的电灯,每盏电灯在2.5V电压下才能正常发光,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2.5V的`电源上,两灯的发光情况将 ,这是因 为 。

  4、家庭照明电路的用电器都要 联,因为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都是 V。

  五、训练提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B、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蓄电池的电压每个都是2V

  C、电压只能使自由电子 发生定向移动

  D、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用电压表测得L2两端的电压,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

  3、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是由两节干电池组成,当

  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灯不亮,V示数为零

  B、L1L2两灯都不亮,V示数为3V

  C、L1不亮L2亮,V示数为3V

  D、L1亮L2不亮,V示数为3V

  4、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两端的电压为零 B、电灯两端的电压为零

  C、电源两端的电压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B、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不管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连接时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

  D、电压表的量程改变后,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仍保持不变

  6、某同学用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它测出的值为10V,原因是 ,正确电压值为 V。

  7、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L1L2都不亮,

  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

  七、学生反思:反思本节的收获和不足

  八、作业内容:资源与评价对应的习题

初二物理教案10

  【教学内容

  电流的磁效应;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教材分析

  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认识到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要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

  【学情分析

  学生已研究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场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针发生偏转;对条形磁铁的磁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通电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得出简单的判断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过程和方法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奥斯特的图片、事迹介绍,感悟奥斯特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通过体验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形成乐于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习惯。

  【课程资源

  教具准备:电脑平台、实物投影仪、学生电源、螺线管演示器、小铁钉、长直导线一根、干电池3节(带电池座)、小磁针4个、导线若干、多媒体、铁屑、纸杯(内装 9 V 电池、小电磁铁组成的电路)。

  学具准备:铁钉、铅笔(或木筷)、铁屑一小包、小磁针四个、长直导线一段、干电池三节(带电池座)、塑料圆筒一个、导线若干。(分12个学习小组)

  【教学流程图

  魔术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对学生进行物理史教育──由现象设疑,如何增强通电导体的磁场──学生探究活动:缠绕螺线管──学生探究活动:检验螺线管通电后产生磁场──学生探究活动: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学生探究活动:探究改变螺线管磁场的方法──师生探讨得出安培定则──学生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纸盒吸铁,然后提问学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断开开关,再去接触铁屑,由不能吸引铁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教师将纸盒打开,让学生明白,刚才产生的磁可能跟电有关。

  二、探究新课,释疑解惑(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相关知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1.探究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教师提问:我们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呢?

  学生回答:看他能否吸引铁屑。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来检验。

  教师:一个电池能吸引铁屑吗?我们怎样做才有可能产生磁呢?

  学生回答:要有电流……要形成一个电路,电路闭合才有电流。

  教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想?

  小组讨论后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所述对该实验进行演示。

  学生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向全班交流。

  过渡: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早在1820年丹麦伟大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

  2.播放奥斯特实验的操作方法。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

  教师提问:看了这个实验后,大家觉得与我们刚才做的实验相比,有哪些不同吗?

  视频中的小磁针偏转的角度那么大,而我们实验的时候却那么小,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在实验中利用短路获得较强的电流来增加磁性。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增强通电导体的磁场呢?

  设置问题过渡: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发现把导线绕成一圈一圈的螺线管状,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就大,下面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螺线管,怎样做呢?

  3.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探究1:制作螺线管

  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演示螺线管的缠绕方法。

  教师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制作两个螺线管,为了缠绕方便,请大家一个缠绕在铅笔上,一个缠绕在铁钉上,比一比,看谁绕得即快又好。

  教师:你认为可能有几种缠绕的方法?

  学生制作螺线管教师巡查,学生展示。(对展示的予以肯定和鼓励)

  教师:你认为可能有几种缠绕的方法?

  探究2:通电螺线管吸引铁屑

  教师:很好,大部分同学都非常成功地绕好了螺线管,下面请每个小组给螺线管通电,然后去吸引铁屑,看哪一个螺线管吸引的铁屑最多。

  学生实验。教师巡查,不能吸引的小组讨论解决,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忙(通过吸引铁屑的多少让学生内心明了用铁钉的实际意义)。

  探究3: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情况

  教师设问:刚才同学们的探究已经证实了通电螺线管能产生磁场,它的磁场以前研究的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说出你的猜想及猜想的依据。

  学生回答。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的磁场分布情况呢?(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判定办法。)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图示进行实验并在圆圈中画出小磁针,把小磁针的N级涂黑。

  教师:演示用铁屑研究螺线管磁场分布的实验。

  教师将用铁屑做的演示螺线管磁场的分布投影到银幕上并播放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对比图,引导学生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状。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探究4: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师提问:如何改变螺线管的极性?

  引导学生思考:在电路不变的情况下,将螺线管掉头,看看螺线管中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

  学生:实验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教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判定的方法呢?(出示投影),下面请大家看画面中蚂蚁和猴子是怎么说的,我们能否受到某种启示呢?

  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看蚂蚁和猴子说的话,小组讨论。

  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如果我们自己沿着电流方向走,北极在哪一边?你能用右手来概括通电螺线管的北极与电流方向的规律吗?

  教师:伟大的物理学家安培通过实践发现在我们的右手上找到了规律,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总结的规律规定为安培定则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并教会学生安培定则歌: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顺着电流转,拇指指向N极端。出示投影,让学生熟记安培定则歌。

  学生练习:将长直铝导线缠绕在黑色的胶管上,假设电流从螺线管的左流入右流出,应该怎样判断?如果电流从螺线管的右边流入左边流出呢?再改变螺线管的缠绕方向试试看?

  教师投影,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三、交流小结、随堂练习、总结评估(帮助巩固知识,让物理走向应用、走向社会)

  1.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新的体会。

  2.布置作业:

  (1)反馈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2)知识拓展:研究你家或附近住宅楼的电动门是如何工作的,主要靠什么控制门锁。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通电螺线管在生活中的应用。

  (3)走进生活:研究牵牛花、菜豆的茎缠绕的方向与生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观察葡萄、丝瓜的卷须的缠绕方向与生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看看与我们研究的磁场与电流方向之间有没有某种联系。

  【板书设计

  第三节电生磁

  一、电流的磁效应

  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发生改变。

  3.安培定则歌──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顺着电流转,拇指指向 N 极端。

初二物理教案11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机构效率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三)教学准备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

  二、进行新课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

  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六)作业

  1、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2、动手动脑学物理

初二物理教案12

  一、走进分子世界

  [设计说明]

  通过对引言及图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质世界的愿望。通过对常见物质的介绍,使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引入物质的结构,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法,并通过活动亲身体会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过程,能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对课本其他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5、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6、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欲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具 学具]

  粉笔、放大镜、水、高锰酸钾、酒精、玻璃管、铅块、钩码、烧杯、实物投影仪、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片、模拟分子间作用力的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2、难点:建立分子结构模型。

  [课前研究(学习)的问题]

  1、组织学生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分子运动的资料。

  2、组织学生留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及能体现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现象。

  3、用放大镜看电视机的屏幕,记下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 师 主 导 学 生 主 体

  点评

  一、导入

  2分钟 师:请同学们将书翻到25页,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七章的学习,首先看下导语,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教室里的课桌、讲台、黑板、门窗,我们用的课本、文具等等无一不是这样,那么物质世界的两极是指什么呢?

  师:大到什么程度?

  师:小到什么程度呢?

  师: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探究微观的世界。

  生:极大和极小

  生:浩瀚的宇宙

  生:微小的粒子

  对语言不够准确的回答,请其他同学纠正,或教师引导。

  二、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收集证据验证猜想的探究方法建立物质微观结构模型

  15分钟

  现象1: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直线,再用放大镜对笔迹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

  师:我手里有一杯纯净的水,用放大镜看水面。

  师:根据这两个现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物质可能是由什么构成的?

  师:这些微小的颗粒是如何构成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的呢?猜想一下

  师:究竟哪种猜想正确,或者还有其他可能,那么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应该怎样做?

  现象2: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要求:烧杯就放在桌子上既不要拿起,也不要晃动。高锰酸钾颗粒倒入水中的瞬间,立即开始观察,请注意变化的过程。

  师:我们来交流在这个实验中所看到的现象。

  师:水怎么变成紫色的呢?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水变成紫色的过程。

  师:再过段时间,烧杯中的水会怎样?

  师:这个现象支持了上述哪个猜想?

  师:结合现象解释一下

  构成水的微粒之间是有间隙的,构成高锰酸钾的颗粒进入水的空隙,使水慢慢变成紫色。

  师:有没有反对意见?

  师:看来通过这个现象我们还无法弄清物质的微观结构,争论在于液体究竟是连成一片的,还是之间有空隙?

  现象3 :下面我们继续看一个实验: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师:该现象支持了哪个猜想?

  师:具体解释一下(请学生回答)

  师:以上是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物质微观结构提出的猜想,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时,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完善的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呢?

  模型1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 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 3 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师:为什么不选模型1、模型3呢?(请学生回答)

  生:粉笔颗粒靠在一起形成连续体。

  生:水面连续光滑。

  生:物质可能是由小颗粒组成的。

  生甲:颗粒是紧密的靠在一起的。

  生乙: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做实验进行验证。

  观看演示实验

  生:水慢慢变成紫色。

  生:高锰酸钾颗粒沉入杯底,把一部分水染成紫红色,然后这紫红色慢慢向四周扩散开来。

  生:整杯水都紫色。

  生: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我们看到高锰酸钾颗粒进入了水的内部,也可以这样解释,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而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挤进了液体中。

  生:酒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变小了。

  生: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构成水的颗粒和构成酒精的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两种颗粒在混合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果液体是连成一片的话,混合后这两种液体的总体积不会改变。

  生:模型2

  生:各个颗粒之间有空隙,并不是紧靠在一起的,所以模型1不成立,而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说明液体不是连成一片的,不仅是固体,液体之间也有空隙,所以模型3也不成立。选2。

  如有其他说法,给予肯定和引导。

  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及时纠正

  请学生举手发言。

  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及时纠正。

  请大家思考

  请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评价。

  三、介绍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分钟 师:这样我们就从宏观现象入手,通过一次次的猜想和论证建立了物质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这些微粒究竟可以分到怎样的程度?打个比方,用喷水壶把水分成一滴一滴的,一滴水能否再分?能分到什么程度不能再分?分到什么时就不再是水了?

  师: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上述三例只是其中的一些。他们还发现当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比如水,分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保持水的性质了。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分子。

  四、利用显微镜收集到更多证据支持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观看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分子结构图

  5分钟 师:以上我们从宏观现象出发建立了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而实际上我们凭肉眼能看到物质的内部吗?

  师:假如能看到,这个模型将更有说服力。

  师:来看一些图片,这是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植物细胞,细胞之间是有空隙的,细胞还不是最小的颗粒,要看到分子怎么办?

  师:这是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到的金属微观结构图。

  师:放大镜、各种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在科学家收集证据、认识物质微观世界性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拓展了人们的视力范围,收集了更多证据,支持了科学家提出的模型。展示苯分子、蛋白质分子图片。

  生:不能

  生:利用放大设备

  生:利用放大倍率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对图片进行讲解

  五、知道分子的直径,对分子大小有感性认识并建立分子模型

  3分钟

  师:由此可见,分子很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10-10m,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m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想象一下,如果让2500万个人手拉手站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将绕地球赤道一圈,而如果让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就只有1厘米。氢气分子的直径是2.310-10m ,1标准大气压下,1cm3(比划一下,一个食指端的大小)的任何气体约有2.71019个分子,让这些气体分子从容器中跑出,如果1秒钟跑出1亿个,你们猜需要多长时间? 约需9000年才能跑完

  师:既然引入分子概念,我们从物质微观结构模型就可以得到分子模型请学生总结一下。

  生: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总结得很好

  六、收集分子永不停息运动的实验证据

  8分钟 师:请同学们观察面前的烧杯,看到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分子之间有空隙造成的,除此之外这个实验还能说明什么呢?

  师:结合实验现象解释一下

  师:从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证明呢?

  师:樟脑丸为什么会变小?

  师:继续举例。

  师:气味分子怎么会跑进我们的鼻子里的?说明什么?

  师:从以上这些例子得到什么结论?

  生:分子是运动的

  生:如果分子不运动,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就不会扩散,水就不会整杯变成紫色。

  生:(事例1)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并且闻到了樟脑丸的味道。

  生:樟脑丸里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跑到了空气中。

  生:(事例2)放学回家闻到厨房传来的饭菜香味。

  生:气味分子由于运动从厨房跑到我们鼻子里。

  生: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中的分子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对语言不准确的表述及时纠正。

  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引导

  七、收集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证据。

  5分钟 师:分子会运动,而分子间又有间隙,那物体有没有规则的形状呢?是不是物体今天是一个形状,明天又是个形状呢?

  师:分析圆柱体的铅块为什么还能保持形状?

  我们再看一个演示实验:把二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在一起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师:说明了什么?

  师:如果我继续用劲往里压,能不能把铅块压短?

  师:这说明什么?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生:两块铅块紧挤在一起。

  生: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生:不能

  生:分子间存在斥力。

  生:液体很难被压缩。

  生:铁棒很难被拉长。

  生:-----------

  给予肯定的评价。

  对不正确的例子及时纠正。

  八、小结。

  3分钟 师:面对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我们是利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作为猜想,再搜集证据进行验证。

  师:利用这种探究方法我们了解到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

  师:利用分子的模型我们可以来解释有关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下面请学生读一读课本第28页的图片和文字。

  师: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师:学习和了解物质的结构,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生活 物理 社会

  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文中介绍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纳米材料的知识。

  生: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和引力。

  学生阅读。

  生:固体分子靠得很紧,它们有规律地排在一起,每个分子只能围绕某一点振动。因此,固体有一定地体积和形状。

  液体中分子间距离较固体大,它们有规律的排在一起,每个分子除围绕某一点振动外还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因此,液体占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不确定。

  气体中,分子离得比较远,分子间距离为液体中分子间距离的10倍以上,每个分子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学生阅读

  生:1、纳米材料;

  2、现已开发研制出的纳米产品。

  师生共同完成。

  对回答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不正确及时纠正补充。

  可以请几个同学一起完成。

  九、布置作业。 课本29页

  [保留板书]

  一、走进分子世界

  分子模型:

  1、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和引力。

  [教学评价]

  1、本节课的知识是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的,比较抽象,教师主要通过活动对物质结构的分析,利用排除的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一种合适的物质结构模型。

  2、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模型后,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继续探究的愿望,并能发现一些生活中有关的现象,顺势利导借助课件和实物,这样学生就较容易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3、学生对本节课了解清楚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以及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作用。

  [教学资源]

  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及配套光盘、学习评价手册、物理学习指导用书等

初二物理教案13

  教学课题第四节眼镜与眼镜

  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引入新课【讲述】在我们的五官当中,眼睛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眼睛是怎样工作的呢?其实,眼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球非常类似于照相机.

  眼球的构造【讲述】借助图片说明眼睛的结构: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

  眼球的工作

  原理【讲述】与照相机对比进行说明

  眼睛照相机

  瞳孔光圈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

  视网膜(视神经)底片(感光底片)

  瞳孔起到了照片机中光圈的作用,当光强时,瞳孔自动缩小;光弱时,瞳孔自动放大.

  当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时,视神经就把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中.

  眼球的自动

  调节【问题】①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物体到眼球的距离和2cm比较有什么特点?

  ②由于u>2f,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③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节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视网膜无法调节到晶状体的距离.这不是与透镜成像规律有矛盾吗?

  【对比】

  眼睛照相机

  成像缩小、倒立、实像缩小、倒立、实像

  调节作用像距不变,当物距变小(或者变大)时,增大(或者减小)晶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者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时,较小(或增大)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是物体在胶片上成清晰的像.

  【讲述】人的眼睛有自动调节焦距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清晰的像.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照相机性能也在逐渐完善,由原来不能变焦的'照相机发展到能够变焦的照相机.【思考、回答】

  ①物距一般都大于4cm.

  ②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到了我们的大脑中,人们与生俱来就适应这种感觉,因此人们的感觉好像成了一个正立等大的像.

  ③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就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达到改变眼睛“焦距”的目的.晶状体变得扁平时请点击下载Word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眼睛与眼镜》教案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眼睛与眼镜》教案》

初二物理教案14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照相机的构造,知道它的成像原理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分析怎样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

  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有关现象,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二 、教学要点

  1. 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 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三、 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四、教具:

  普通照相机;视力表;实物投影仪,小气球,眼球模型;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挂图、投影片;远视眼及其矫正的挂图;度数不同的近视眼镜、远视眼镜;

  五、学具:

  度数不同的近视眼、远视眼镜(可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代替);蜡烛;光具座;凸透镜;火柴(四人/组)

  六.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同学们都有一双眼睛,你们能否想象出,人是如何通过眼睛去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那么照相机(出示)是怎样给你留下成长的足迹、精彩的瞬间的呢?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与照相机、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三、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板书)

  (二) 展开:

  1、实物投影书本照相机,请同学回答出物体可通过镜头(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学生)根据这回忆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且根据同学日常经验得出照相规律:物远,像则近,像越小;物近,像则远,像越大。(板书)

  2、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这个问题。

  投影片显示眼睛结构图,并结合生物挂图眼睛成像原理图,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分析,再与照相机比较,最后得出眼球的成像原理: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成像在视网膜上(相当于智能的光屏),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从而产生视觉。(放映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光盘中眼睛成像动画)

  阅读:电影与视觉暂留(课后请同学做一做)

  3、活动1:在黑板上出示视力表,请一位视力好的同学分别站在第一排、第三排、最后一排都能看清同一个E字。

  (老师设疑:)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而用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在视网膜上都成清晰的像,而眼球大小没有变化,即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矛盾吗?

  (学生看书:)眼睛的调节(课本P.100)

  (学生讨论:)是晶状体在改变形状和焦距。(老师用气球模拟)

  (老师:)很好,其实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在睫状体的作用下,改变厚薄,从而改变了眼睛晶状体的焦距(即调焦)。请大家用桌面上的几个凸透镜和带来的水透镜(盛有水的透明塑料袋),实际感受一下晶状体的厚薄与焦距关系,以及如何调焦。

  (学生活动:)讨论出凸透镜厚焦距短,凸透镜薄焦距长

  (师:)远眺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近观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动画模拟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都成清晰的像。)

  4、学生活动2:请班里所有视力不好的同学分两次看视力表中较小的E字(一次摘掉眼镜,一次戴上眼镜)谈谈有什么感觉(生:一次模糊,一次清晰)

  (师:)那么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中学生)和远视(老年人),是怎样形成的呢?(生讨论出:)主要是由于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不好引起的。

  (师:)很好,我们是怎样去矫正的呢?这个问题我请你们结合书本自学并实验,大家先个人自学两分钟,然后用度数不同的眼镜(应作好标记,并告诉学生度数越大焦距越短,光线折射时偏折越多,度数不同的眼镜也可以用光具座上的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代替。)小组按照实验活动 4.4视力的矫正 边实验边讨论。

  活动3(分组):学生先独立自学,后小组实验、讨论、填表;教师巡堂指导。)

  戴近视镜1(度数小的) 不戴近视镜1 戴近视镜2(度数大的) 不戴近视镜2 戴远视镜1(度数小的) 不戴远视镜1 戴远视镜2(度数小的) 不戴远视镜2

  清晰像与透镜的距离(cm)

  相差(cm)

  结论

  (作用)

  在学生自学和实验差不多的时候,请学生交流反馈一下活动后的结果,及时讲解并给与提出问题的机会。再用多媒体动画播放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统一学生的认识: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发散,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从而将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会聚,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从而将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板书)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当给凸透镜(眼睛)戴上和拿下度数大小不同的镜片时,两次成清晰像时光屏移过的距离是一样的吗?

  (生:)不同,镜片度数越大,两次成清晰像时光屏移过的距离越大,说明光线折射时偏折越多,也说明晶状体自身的调节功能越差,视力越差。

  (师:)非常好,我再简单介绍眼镜的度数计算方法 ( 度数=100/f )f是焦距,单位用米(m)。请同学算一算200度的眼镜的焦距:f=?(生齐答:0.5m)

  (师:)这节课我们结合实验,研究了眼睛和眼镜的问题,大家学得很投入。我出几个思考题检查一下大家,大家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5活动4:教师出示课堂思考题;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附后)

  6、师生一起作课堂小结

  7、学生活动5:放眼保健操乐曲,请同学边做操边回顾和思考本节知识。

  8、课后作业:

  1、 做书上的视觉暂留小制作:笼中鸟,比比谁做得好。

  2、 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明澈的眼睛?爱护眼睛,远离近视,是我们健康用眼

  主题。请你写一篇200字的小文章谈谈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近视?

  3、 保护学生的视力,有些地方要求学生用的书籍、资料、练习本不再用白色纸张

  而是用特定的淡黄色纸张,请你谈谈你的感觉,并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弄清其中的道理。

  4、 人类有许多东西是仿照动植物的一些特性而制造出来的(即仿生学)。就是利用

  眼睛的调焦特性,人们制造出调焦照相机和摄像机,请你查阅有关资料谈谈它们的优点。

  附课堂练习: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 、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2)有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他们眼睛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他们要矫正视力,佩戴的近视眼镜有什么不同?眼睛度数谁高?度数高说明什么? 医学上可以采取激光的方法医治近视眼,你猜猜这种从物理的角度是做什么?

  (3)f = 1m的近视眼镜,它的度数是多少?

初二物理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和方法

  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

  1、 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 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 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三棱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

  入我们的眼睛。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进行新课: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

  (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传播

  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

  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

  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

  (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

  3、光的速度:

  讨论:光有没有速度?

  (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问答:(1)我们为什么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

  5、颜色:

  (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颜色之迷: 不透明物体:

  透明物体: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完成物理套餐内容。

  2、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本节课在怎样显示光路、光的传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课堂反应比较好,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究。在需要较多时间的课时上,不要只顾进度,要避免出现学生的滞后情况。

【初二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12-05

初二物理教案(15篇)11-25

初二物理教案精选15篇11-27

初二物理教案15篇11-22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3篇)12-07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精选3篇)12-08

初二物理教案合集15篇11-30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3篇12-06

初二物理教案集合15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