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2-12-19 14:47:43 二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有关0的乘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3 = 12

  ( ) ( ) ( )

  3、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和任何数相乘,得数就是这个数。

  0和任何数相乘,得数都是0。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2、 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3、自主练习第4、5题。

  4、自我检测:我学会了吗?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1+1=3 13=3 0+0+0=0 03=0

  教学反思:

  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进行联系,学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规律时,很容易总结出规律,但在具体做题时个别学生还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结果搞错,应让学生多多练习,加以巩固。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实的情境和活动,树立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能在具体情境下,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对生活的作用。

  4.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本单元后,由教师自行设计的一节综合应用课。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单元学习用八个方向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这个内容对只有七八岁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于我们重庆的学生来说,离生活实际比较远(重庆是座山城,人们在生活中不常用东、南、西、北来表述方向),学生对方向的意识不强,学起来就更困难了。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为学生创设每个人都能参与的活动情境。但当本单元教学结束时,我发现学生在地图上辨认方向、描述方位比较好,但在现实中描述方位的能力并不强。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实际应用。于是,我充分应用教材中的现有资源,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下面这节综合应用练习课。在这节课中,我创设了动物园这一情境,把纸上的动物园真正搬到了教室里,把桌子拉开,摆上好看的`动物园各馆区的图,让学生去当道路询问员,并看实景画出地图。这样,就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方向的现实意义。最后,我又让学生自己设计学校,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设计,进行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增强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四、课堂实录

  学具准备:课件、大景点图、小景点图、固体胶、漂亮的不干胶贴画。

  (一)创设情境

  1. 你们能在这间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吗?回忆一下,早晨太阳从哪方升起?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其余方向各是什么方向?

  2.小游戏:师说生转

  面向东、面向西、面向北、面向南

  (这个环节既是对知识的复习,也是下一环节的基础。)

  (二)实践活动(动物园)

  1. 课件出示情境

  星期天,明明去动物园。走到门口,看见好多小朋友围在那儿看什么。明明上前一看,原来他们在看一则招聘启示。我们一起看看要招聘什么。

  2. 招聘启示

  随着重庆市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到重庆旅游的外地游客不断增多。本动物园接待的外地游客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外地游客的游览,本动物园准备招聘一批各馆区的道路询问员。要求:能用普遍话为客人提供道路咨询服务。年末将评选最优询问员,发给本动物园的贵宾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分析:

  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本节内容,学生才开始接触,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启发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归纳以及合作交流,从而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课件等。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同学们,老师听说咱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学数学,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数学广角去逛一逛。

  2、数学广角的城堡可真漂亮,我们走近点吧!可是,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解开吗?生:有

  二、探究新知

  1、师:可是刚才的密码锁太简单啦,还有一个超级密码锁呢!看

  狮子大王提醒我们:密码是由1、2、3其中的两个数拼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不一样。你认为密码会是多少呢?

  请你们小组合作,用数字卡片摆一摆。

  (课件出示)要求:利用手中的三张数字卡片,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摆数,一人把数写在练习纸上,最后数出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比一比哪个组写的最全。

  2、汇报总结

  同桌两人汇报记录的结果,师找具有代表性的写法,在展示台上出示:如有学生遗漏的,帮助补上。

  ①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12、21、23、32、13、31

  ②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12、13、21、23、31、32

  ③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21、31、12、32、13、23

  (全班同学交流,注意突破:在组成两位数时有数字重复或者遗漏这一难点)

  师:超级密码现在有六种可能,到底是那个呢?狮子大王又给我们新的提示:十位和个位相加是5(将答案缩小范围到32和23。提醒排列的.顺序也很重要(板书:有序)),并且个位比十位小揭晓答案:32。

  如果老师换几个数字0、2、3,你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恭喜大家成为密码破解达人!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门打开了,里面有什么呢?(课件出示任务)

  1、任务一:涂颜色。(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全班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指名学生(有代表性的)到前面展示。

  (3)先独自思考,再全班交流。

  (4)交流评价,理解方法。

  2、数学广角的风景如此美丽,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吧!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坐法?

  师:坐在位上的同学也别闲着,我们来当摄影师吧!摄影师除了拿相机照相还得干些什么?

  引导学生第一个位置不动,后面两人交换位置。做出4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

  (透过这道题让学生体会固定位置与交换位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

  3、老师还想考考你们的语文知识学的怎么样?用“读、好、书”三个字一共有几种读法?(要求:不遗漏,不重复)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你们在数学广角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你们能到做吗?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

  五、板书设计

  十位个位十位个位十位个位

  121221

  211331

  132112

  312332

  323113

  233223

  交换位置确定十位确定个位

  不重复、不遗漏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但以前学生不会全面、有序地考虑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方法以及搭配时有序与无序的特点。用数字的排列来理解不重复、不遗漏,具体、简单,效果很好。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都很浓厚,合作交流积极。但要一个人说出全部的组合数仍然有困难,所以还要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和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能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出角的大小。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三角尺一个,小棒4根,两根硬纸条,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拼图形的游戏。

  (1)拿出四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

  (2)拿走一根,你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

  (3)如果再拿走一根,剩下的2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呢?

  (4)谈话:仔细看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1、感知角

  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看,这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示例1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

  引导: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谈话: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引导:三角尺中也有角,拿出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它的角(指生上台指,师指导角的指法),咱们感受一下,用手心摸摸尖尖的点有什么感觉,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现在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

  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角的相关内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边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集体说一说。(教师板书)

  追问:你能指出这请下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指生上台指一指。

  2、找角

  谈话: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交流:你找到角了吗?

  小结: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3、辨角

  谈话:听说我们认识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不是用表示(手指表示)。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4、数角

  提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

  思考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学生做完后,集体交流、评议。

  5、画角

  谈话: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请你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做上角的标记)注意:实际操作中边用尺子画。(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试一试(制作活动角)

  谈话: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提问:你能指一指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谈话:咱们来变魔术,能把你的角变大一些吗?再变大一些。(生操作)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指出:角的两边张开,角就变得大一些,师演示。

  引导:怎样可以把角变小? (生操作)

  指出: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得小一些,师演示。

  指出:把角的两边张开或合拢,角就会变大或变小(师生一起操作),也就是说,角有大小。(板书:角有大小)

  根据你们刚才的体验,能比较这3个角的大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的钟面图)

  生齐声说:第三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

  接着比较一组边不一样的角,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和同桌比比角的大小。

  四、课堂总结

  1、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了新朋友角,如果你是一个角,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

  2、角的用处很大,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奇妙世界!

  3、拓展延伸思考:在一个长方形上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时、分的知识,初步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

  3、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表,能准确地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重点:

  认识钟表,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出示主题图:我们赢了。

  引导学生描述这一情境,并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

  师:你会认这个时间吗?“你知道有关时间和钟表的哪些知识?

  二、问题探究

  1、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边总结,边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及12个大格、60个小格。

  2、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1时、1分的`时间概念。以及时分间的联系。

  3、借助钟面拨一拨,说一说,初步了解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体验感悟

  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①认读整时。通过几组整时的图片的认读,引导学生总结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时整。

  ②、认读几时几分。(播放课件)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区分时针、分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是几时几分。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

  ③、两种记时方法

  师先把学生认出的时间用汉字记时法写在黑板上,再问:你还有不同的记时方法吗?

  注意:几个较难的时刻记录

  9:05、10:00、8:12等。

  四、实践应用

  巩固,并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应用意识。

  1、CAI出示:P65—1、

  先让学生观察图意,认读时间,并说出小朋友在做什么。

  渗透按时作息的教育。

  2、P65—2、找朋友游戏。

  教师讲清游戏规则,并指导学生怎样表达,宣布游戏开始。

  指导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同学一人拨钟面,其他人说时间,或写时间,再轮换角色。

  教师设疑

  有几种情况,如

  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在两数之间。……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P44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生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概念、用尺子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演示动画角的认识。

  2。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角。

  (揭示并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引导探究

  1。(1)演示动画直线、射线、线段

  (2)启发提问:手电筒、太阳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看作射线呢?

  (3)小组讨论:直线、线段、射线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联系: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区别:端点数不同,线段的测量长度直线、射线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

  2。初步认识角

  (1)演示课件角的认识。(从一点引出4条射线)

  提问:①你能从中找出多少个角?(最多6个)

  ②如果只想得到一个角?该怎么办?

  (2)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认识,演示角各部分名称。

  (4)引导学生利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小钉子摆角。

  教师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①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

  ②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

  ③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

  3。联系实际,深入感知。

  (1)提问:联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哪有角?

  (2)启发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出或剪出一个角。

  全班进行比赛,看谁的角最标准。

  摸一摸自己得到的角的顶点和边、感受角,教师选择有代表的角巾在黑板上展示。

  (3)观察黑板上的角,按照角的大小请同学们排出顺序。

  (4)当学生在叙述顺序语言表达困难时,适时出示角的表示方法。(强调和的不同)

  4。讨论尝试,比较大小。

  (1)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通过故事,引出问题。

  (2)同学讨论、尝试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3)继续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

  (4)由学生小结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两个角相等。)

  5。体验画角。

  (1)由学生尝试用尺子画角,教师巡视。

  (2)小结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画两条射线)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26页第1题。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2。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3。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四、质疑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射线、线段、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

  名称、比较两角大小的方法和角的画法)

  课后总结。教师出示顺口溜: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后画边。

  五、布置作业

  从一条射线的端点开始,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设计说明

  教育心理学指出:知识的保持需要以识记为前提,识记的知识必须通过复习才能保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运算能力的要求,本节复习课重视学生对算理和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准确计算,并学会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习题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

  (1)课件出示: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

  (3)复习笔算加、减法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结合练习题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29+35+9= 97-25-47=

  75-46+31= 53-(9+37)=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

  (3)复习笔算方法。

  (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根据两个竖式的关系采用简便写法。注意: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因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所以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设计意图:结合练习题复习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3.复习用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

  (1)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①课件出示: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47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4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主题图、例1图、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拍手活动,引入课题

  师生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教师:我们刚才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

  学生:上下、左右、前后。

  教师:你知道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

  学生:东南西北。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利用这几个方向来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4个方向。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一)。

  [点评:让学生在拍手活动中复习已学过的方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为后面的探索活动做好准备。通过课件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出示书中第50页中国地图。

  教师:在地图上怎样辨认东南西北呢?谁会看地图?(会看地图的学生举手) (课件中“内蒙古自治区”整块闪动)

  教师: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哪一方?谁知道?

  学生: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北方。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是看了电视后知道的。

  教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美丽的大草原(课件出示)。我们再来看看地图下方的海南吧!(课件出示美丽的大海图片)这里有蓝色的大海,气候温暖,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儿去过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吗?

  学生:南方。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海南”有个“南”字。

  教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中国的许多地方在命名的时候确实考虑到了方向这个问题。

  学生2:南和北是相对的。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从这里可以看出,地图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书:南、北)想一想,地图的左边、右边是什么方向呢?

  学生:左西右东。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从书上看到过,况且我爸爸也告诉过我。

  学生2:因为西藏在我国的西方,西藏在地图的左边,所以我想地图上是左西右东。

  学生3:我知道上海在我国的东方,被称为东方之珠,所以我想地图上是左西右东。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够从生活中积累知识。人们规定,绘制地图时,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边表示西方,右边表示东方,简单地说,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今后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这句话来判断地图上的方向了。(板书:东、西)

  (2)介绍十字形方向标。

  教师将黑板上的东西相连,南北相连,做成十字形方向标,学生快速记忆地图上的方向。

  (3)在课间活动中体验东南西北。

  ①徒手操:全体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说:面向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②游戏:小小机器人,面向地图指方向!(教师说地图方向,学生用小手指出这个方向)

  [点评: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用课堂活动的中国地图,抓住内蒙古、海南、上海和西藏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及其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怎样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方位的体验。]

  2.理解运用

  (1)教师:请孩子们看书中47页图,这张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绘制的吗?你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和一个“北”字。

  教师:这个叫做方向标,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地图的上方就是北方)你还能联想到其他几个方向吗?(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同学们在面向地图,看地图的时候,只要看见方向标,然后就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句话来判断方向了。

  (2)教师:请大家在书中的图上标出“东”、“南”、“西”、“北”。

  (3)说一说:以岗亭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教师:如果站在草坪、新华书店、红光路转盘、少年宫看,岗亭的方向又该怎样说呢?(学生分别回答)

  教师:岗亭没动,为什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呢? (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因为观察地点不同,以草坪为观察点,岗亭在草坪的东面;以新华书店为观察点,岗亭在新华书店的北面„„

  教师:物体所在的方位是相对的,观察的地点不同,方向就可能不同。

  (4)指导学生完成书中例1第(2)小题,然后再集体订正。如果学生有难度,可借用十字形方向标。

  [点评:学生根据自己介绍、发现、总结的知识来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使知识得到了迁移和实践运用,并采用互相说一说的方式满足了学生表达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解决简单问题

  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的中国地图。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重庆市,看一看,找一找,我们的家乡重庆的东、南、西、北方各有哪些省(市)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2题。(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代替军舰,更形象直观。)

  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2.体会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和遵守交通规则等日常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

  教学难点:

  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游戏激趣: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现在你们都知道那些方向?

  敬老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示画面)

  星期天,小明、小刚和小红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但不认识路,只有一张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势挂图,请大家仔细观察挂图,帮助他们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线。

  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

  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完成说一说

  请大家算一算谁家离敬老院远,谁家离敬老院近?

  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

  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60米;现、再向南走20米;小刚向增走50米,再向东走30米。

  二、问题探索

  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图文:读懂题意,独立完成。

  想一想自己确定游乐场的方法,在小组内说给同伴听。

  汇报交流。

  设疑:如果在商场西20米处设停车场,用O标出,怎么确定位置?你还可以确定哪些物体(景物)用适当的符号标出来,小组内说一说。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出示寻宝图,引导观察,自由说一说小动物的寻宝路线。

  学生汇报。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小兔送信,请你们帮他算算,从出发到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小组内讨论:确定路线,再计算。

  三、实践应用

  练一练第4题。

  请你说一说回家的路线,要求运用四个方向准确地表述。

  把大家说的路线制成一幅线路图。每小组指定一人说,其余同学共同完成图。

  板书设计:

  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材分析

  分苹果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这一册的开篇。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安排了第一次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接着,教材又安排了第二次分苹果活动,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并和操作过程联系起来,以使学生了解每一步的含义,并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验算。

  教材随后安排了试一试及练一练,进一步使学生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直属机关小学,硬件设备好,每个班级都有计算机和投影机,属于实验区的实验校,并在20xx年就开始使用新教材。学校地处商业区,流动人口比较多。

  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有很大差异。从这两年的新教材实施中可以看出,学生成为新课程的受益者,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能够大胆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极少几个孩子,因为生活体验少、个性较强,不主动与人合作,缺乏探究和发现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学具中的.苹果卡片。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经验,建构数学模型

  (出示课件)小熊家里来客人了,好客的小熊拿出了20个苹果来招待小伙伴们,每人分到了5个苹果。但小熊忘记了究竟来了几位客人,你能帮帮他吗?(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原有经验,提出解决办法。)

  下面是学生可能的方法:

  1. 四五二十,分给了4人;

  2.5+5+5+5=20(个),分给了4人;

  3.20-5-5-5-5=0(个),分给了4人;

  4.204=5(个),分给了4人;

  5.205=4(人),分给了4人;

  6.205=4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4

  _____

  5) 20

  20

  __

  这一步可由教师介绍,也可由已经掌握的同学来介绍,注意说清各部分的意义,并结合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来说一说。

  (二)实践应用

  1.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2页试一试。

  2.小组交流各自算法,并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这里需要强调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数里的个位对齐,剩下的0也要和个位对齐。)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 如果小熊家今天来了6位客人,(再次演示课件)应该怎么样平均分呢?

  2.用你手中的学具来分一分,可以小组合作。

  3.小组汇报。(我们组给每个客人分了3个苹果,还剩下2个。)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物品平均分之后有余数的情况,谁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可以找两个同学说一说)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来解决呢?(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

  5.那么我们能不能知道有余数除法的竖式怎么写呢?(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写一写,然后小组之内交流。)

  6.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每一步的意义是什么?(在这里要介绍余数和商的位置。)

  7.有了这样的书写格式,我们怎么样来验算刚才的计算结果呢?

  (每人分3个,6人共分到了18个,再加上剩下的2个,正好是20个,算对了。)

  (四)积极思考,探究规律

  (出示课件中淘气和笑笑的故事,让每个学生自己先想一想故事中有了什么矛盾。)

  1. 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个故事,为什么淘气错了、笑笑对了?

  2.你发现了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3.计算第3页试一试中(2),你发现了什么?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注意检查学生的书写格式。)

  (五)回顾小结,赞美激励

  这节课快要结束了,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的收获吧。

  老师认为你们表现得真不错,大家都积极地帮助小熊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一天,当我们能和动物真正和平相处时,相信小熊也会走到我们的身边,和我们成为好朋友。现在和小熊说再见吧。(大屏幕演示小熊告别的画面)

  〖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充分发现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教师介绍了除法竖式之后,让他们去探究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当他们在尝试之后,经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在他们的内心真正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一直非常活跃,学生始终在学习的情境中思考、讨论。特别是对淘气和笑笑的矛盾,表现得特别的兴奋,因为他们在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能够找到淘气的错误之处。在讨论过程中,他们发现余数不能比除数大,并且为自己的发现而骄傲。

  〖案例点评

  课堂教学时间是短暂而有限的,教师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

  这节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创设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对于第一个环节:20个苹果,每人分5个,来了几位客人?有一个学生就提出猜测的方法:7个行不行?6个行不行?5个行不行?4个呢?猜测的结果是,4个可以!尊重学生的想法,既保护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全班学生初步体验除法中的试商。

  另外,我认为本节课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在整节课中,教师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想,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自己去操作、思考、探究、发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能力点:

  使学生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7--9的乘法口诀。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难点:7--9的乘法口诀。

  课时安排:

  1、7的乘法口诀4课时

  2、8的乘法口诀3课时

  3、9的乘法口诀4课时

  4、整理复习1课时

  1、7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每人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这是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巧板,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喜欢开动脑筋,这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摆一摆,看能摆出那些可爱的图案。

  学生独立拼摆,在班里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用这七个七巧板摆自己喜欢的图案,那你们看七巧板还能摆出哪些可爱的图形?

  出示教材第72页例1的图案和统计表。

  二、自主探究:

  1、师: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想知道拼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个七巧板?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学生汇报。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2、完成统计表。

  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测: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个七巧板。

  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3、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独立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小组合作编出口诀。

  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编出了7的全部口诀,那我们就用读的方式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交流一下编口诀的方法。

  4、比一比谁先记住7的全部口诀。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5、对口令。(师生、生生)

  三、拓展应用:

  1、一个星期有几天?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有几天?4个、5个、6个、7个呢?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计算,说口诀。

  7×37×57×67×47×77×2

  7×13×75×72×76×46×5

  4×76×75×21×76×65×4

  3、游戏:邮递员送信。

  35214228

  7×57×65×74×73×77×4

  6个75个76×77个34个7

  4、73页第4题。

  学生说明图意,你能提出问题吗?自己独立解答。

  5、7×2+77×5+77×7-7

  这三题可以怎样计算?能用乘法口诀计算吗?哪句口诀?

  6.:开放题:如果忘记了7*6=?你可以怎样想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点:

  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

  教学重点: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7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

  3、填空:

  二七()四()二十八三七()

  ()三十五六七()()七四十九

  三五()()七得七三四()

  4、看卡片说得数和口诀。

  7×57×37×66×45×2

  7×27×47×76×56×2

  5×76×63×75×54×7

  5、看数说它是由几和几相乘得来的。

  1221281635144236

  二、自主探究:

  教室里要摆3行花,每行7盆。一共要摆多少盆?

  水彩笔每盒5元,买7盒,?

  问:要求问题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分析计算,再交流想法。

  三、拓展应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

  请将本月的日历记录在上表中。

  1、第一个星期日是()号;第二个星期日是()号;

  第三个星期日是()号;第四个星期日是()号。

  2、仔细观察着四个数字,你有什么发现?根据你的发现解决下面的问题。

  第二个星期日是()=()+7×();

  第三个星期日是()=()+7×();

  第四个星期日是()=()+7×()。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初步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难点:

  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什么是“倍”,(板书:倍的认识)你对“倍”有哪些了解?你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动手摆小棒,用小棒摆正方形。

  你摆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是几个4根?

  摆两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是几个几?摆三个、四个呢?

  2、师: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让学生反复说几遍)

  问:4的3倍是几个几?

  你能摆出4的3倍吗?但不摆正方形。说一说自己摆的是几的几倍。

  3、指着2个4根问:它可以说成什么?谁能摆出4的2倍?

  4、把下面的说成几的几倍或几个几。

  3个2、2个5、4个6、3个5。

  2个3倍、5的1倍、4的6倍、3的4倍。

  5、师:这还有一道难题,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例3: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应该怎样摆?谁有办法?小组合作摆一摆。

  汇报:第二行摆几个圆?为什么?怎样摆能清楚的看出来?

  用数学算式怎样计算出来?为什么?

  三、拓展应用:

  1、画一画。

  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第一行的2倍、第一行的3倍、第一行的4倍、第一行的5倍。

  小组里1人画一个。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2、教材76页的做一做。学生先自己摆一摆,再说一说第二行该怎样摆?怎样算的?

  3、老爷爷昨天买了2个鸡蛋,今天他买的是昨天的3倍,请你算出他今天买了几个鸡蛋?学生计算,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练习十七的第1题。学生看清题意,然后填空。

  5、练习十七的第2、4题。独立思考,然后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为什么。

  6.开放题:玩具店里有8辆小汽车,补充一条信息,和一个问题,并计算出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用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

  从情景图提取有用的信息,提问并解答,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借助线段图或学具操作,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6的5倍是多少?7的2倍是多少?

  列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周末的大扫除同学们都在认真的打扫卫生,出示例4的主题图。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擦桌椅的有几人?

  2、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决。

  3、汇报:怎样摆的,怎样列式的,为什么?

  教师画出线段图。

  擦桌椅的人数是7的2倍,求擦桌椅的有多少人,也就是求2个7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小组中再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问:求跳蹦床的小兔有几只?也就是求什么?如何列式?

  2、出示动物园的情境图。

  熊猫2只,

  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

  斑马的只数是熊猫的4倍,

  孔雀的只数是猴子的2倍,

  羚羊比斑马多4只,

  学生任选问题进行解决,并说一说解决的方法和想法。

  3、根据算式摆一摆,说一说。

  3×45×2

  4、开放题:你在生活中哪遇到关于倍的问题,举出例子。

  一人说,一人解决。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用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借助动手操作,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摆一摆:

  (1)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两个三角形、摆4个三角形、摆5个三角形。

  2个3根可以说成3的()倍。

  4个3根可以说成3的()倍。

  5个3根可以说成3的()倍。

  学生边摆边填,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摆圆片,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6个圆,你能看图说一句话吗?

  (3)第一行摆3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

  (4)第一行摆7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几根?

  2、算一算。

  (1)7的6倍是多少?4的5倍是多少?

  3个7是多少?2的7倍是多少?

  (2)苹果有5个,桃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桃有几个?

  (3)一支铅笔6角钱,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7倍,一支钢笔多少钱?

  (4)小红今年5岁,妈妈的岁数是他的6倍,妈妈今年几岁?

  二、拓展练习:

  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6倍,第一行有几个圆?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猴的只数是小兔的3倍,小猴有几只?

  让学生思考,这个题能解决吗?为什么?怎么办?

  3、小华有5本画报,故事书的本数是画报的7倍,?

  学生补充上问题后,再解决。说出解决的想法。

  4.清选初数来写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7.28.6.4.7.42.36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强大,办学条件优秀的现代化城镇小学,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视。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时刻以成功从这里开始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学习的愿望也就随之增强,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片断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听一支歌,大家可以随歌曲做喜欢的动作,同时想这支歌的名字是什么?

  生:健康歌。

  师:那么要想身体健康,应该怎样做呢?

  师: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得很好,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调查,统计我们二(3)班同学的睡眠情况。

  师:要统计同学们的睡眠情况,应先知道什么呢?

  生:睡眠时间。

  师:老师每天晚上9:00睡觉,早晨5:00起床,那么老师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多长呢?你能算出来吗?

  (以教师的睡眠时间为例,小组讨论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

  师: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自己每天睡眠的时间,然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二)统计分析二(3)班同学的睡眠情况

  师:每个人的睡眠时间知道了,那么,要统计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怎样统计呢?请你们帮老师出个主意好吗?

  生:先在小组内统计本组成员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分时间段记录,再在全班汇总。

  生:分时间段统计,并进行记录。

  生:用画的方法统计4个大组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并进行记录,再在全班汇总。

  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并进行记录。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这么多合理的方案,那谁的方法最好呢?

  经过讨论,选用全班同学到前面画正字记号的方法进行统计。

  师:(出示二(3)班同学睡眠时间统计表)在开始统计前,请同学们看统计表,假如你睡眠时间是11时,你认为它是在10~11时这个时段,还是在11时这个时间段?那么,按照这种算法9~10时里含不含9时呢?(对时间段做统一规定。)

  全班同学到前面在睡眠统计表空格的下面(用正字记录)每人写一画,然后汇总,把统计结果填入统计表。

  〖教学反思

  由于班级有学生70多人,在教学中,怎样才能用又好又快的方法统计出全班同学睡眠的时间呢?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帮老师出主意、想办法。我发现学生想出的.办法很多,最后从学生提出的方法中,选出大家一致认为最好的画正字的方法,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加强了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案例点评

  《标准》中指出,学生在本学段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本案例中,教师在组织此次活动时,首先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的谈话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充足的睡眠,说出了统计的必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其次是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统计的过程,从中学会收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学习目标:

  1、 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相同数连加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事例体会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知识链接

  5+5+5=( )( )

  9+9+9+9+9=( )( )

  43改写成加法算式 或_______、_______

  54改写成加法算式 或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

  导学释疑

  1、 小朋友,秋天到了,满山遍野的果实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决定开一个庆丰收的联欢会,你们看,都有谁来参加?能够将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小伙伴们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

  请解决以下问题

  (1) 每个盘子里有6个桃子,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2)每群小鸟有3只,3群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

  (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

  (4)如果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萝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萝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萝卜,一共拿来几根胡萝卜?

  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呢?小组讨论一下。

  2、想一想,连一连

  3、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提出两个问题

  三、当堂检测-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升平台

  1、学生独立完成P23练一练 错题改正及整理

  四、课堂小结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能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加、乘减

  教案设计

  学校:永安乡完小

  执教人:黄海涛

  教学内容:

  乘加、乘减(教材第56页的例5及做一做,课本练习十一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用多种方法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性。

  4. 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5.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巩固旧知

  1. 在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今天老师看看谁的反应和计算又快又准,如果谁算对了苹果就给谁,可以吗?

  2.课件出示小熊图片,今天我们就和小熊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吧!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我们和小熊到它的农庄科技园去参观。

  1. 图1:(4棵玉米,每棵结3个)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列式:3×4= (12)4×3= (12)3+3+3+3=(12)

  2. 图2:小熊掰走了一个。

  (1)请学生结合图意提出问题:还剩几个玉米?

  (2)怎样解决?小组商量讨论。可以借助学具。

  (3)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聆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列式: 12-1=3+3+3+2=3×3+2=

  4×3-1=2+3×3=

  (4)如果学生列出最后一个算式,告诉学生要先算乘法。

  板书:

  3×4-1=11

  3. 图3:小熊掰走两个。

  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式子独立写下来再互相交流。

  板书:

  3×4-2=12

  三、课堂练习

  1. 第56页的“做一做”。

  (1)第1题,看图列式,用不同方法列式。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4-6题。

  3. 开放题:请同学们算一下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同学间互相交流,请学生说出讨论的结果。

  如:数;直接说;乘加、乘减(每个小组有几人,有几个这样的小组,还剩下几人)。

  四、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名师课堂第27页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于跃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个生活中的情景和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来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比较角的大小。

  2、在生活中学会辨认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部分名称、角的画法、辨认角

  教学难点:

  1、会用尺子画角的图形。

  2、能在图中找出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通过学生原有的认知来加深对角的认知,让学生去感受角就在生活中,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师:出示三角板问:“知道这个叫什么吗”?

  生:三角板

  师:“那为什么我们叫三角板”?而不叫一角板、两角板、四角板呢? 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谁能指出角在哪里?(学生来指)

  生:·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到过角?比如我们的教室。

  生:门(四个角)、黑板(四个角)只要合理都是可以的。

  师:对于“角”你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实际上在“角”的身上藏着很多的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角”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补充完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感觉现实中的角(直观感知现实中的角)

  师:打开课件

  - 1 -

  师:观察课本38页图,他们都在干些什么?

  引导一个如老伯伯剪树

  师:还有··

  生:老师、踢球的同学、做操的同学

  师:那我们找一找这里面的角。

  生:球场的边角线、老师的手里三角板上的角、老伯伯手里的剪刀··如果说出很多角来,还是主要引出几个关键的角。

  如果没有足球门的话,老师进行引导:还有足球门。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很认真,准确的将叫找到。

  老师将找到的角标记出来。

  师: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角的存在。那我们在观察一下,这几个图都是什么?

  生:剪刀、吸管、水管

  师:那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身上的角?试一试

  生:剪刀口、吸管弯弯的那里、水管玩玩的那里(只要合理就可以,不要过于要求)

  2、折一折(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太优秀了,太棒了。我们能把生活中的角找到,现在我们一起来折一个角,老师先示范给大家看,先折一下,在折一下。看看这个是不是角了?

  生:是

  师:老师已经折出来自己喜欢的角了,大家动手试一试。老师会找同学们展示。

  师:大家都折好了吗?

  通过老师的示范折角,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纸片,折出角。展示两名同学折的角。

  师:他们折的是角吗?

  生:是

  师:好,请同学们出示自己折的角

  1、 老师先示范感觉的路线,去感觉角,看能达到效果

  2、 如果同学没有感觉出来的话,见如下:

  老师与学生一同用手去感觉这折出的这个角的边 、角有什么特点? 师:二(1)班,我们一起用手感觉这个顶点,有什么感觉

  生:有扎手的感觉即可

  师:那扎手是不是说明,这里是尖尖的的啊

  师:那边的这里有什么的感觉

  生:滑滑、平平等词即可

  师:那平平的是不是说明这里直直的啊

  生:是

  师:我们把这个尖尖的叫角的顶点。那这两个平平、直直的叫角的边。 师:顶点的感觉是

  生:尖尖的

  生:师一起,直直的

  师:那我们一起看刚才从这几个刚才从图里面找的那几个角的顶点和边?

  师:老师找同学到前面来指出

  生: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师:他回答的对吗?

  继续在找两个同学指出

  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刚才的那个找出来了,老师在给你们三个角,哪位同学来指出? 生: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师:她回答的对吗?

  生:对

  师:好的请回

  师:剩下的老师指你们判断对错

  师:·

  生:对或错,根据老师当时指出的情况

  师:那我们看一看一个角有有几条边、几个顶点?

  生:对或错,老师都要引导

  师: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展示课件的信息

  一起读两遍

  师: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以后我们见到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就可以认定这个图形是角。那边是弯弯的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我们会找角了,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那么我们一起来判断这些是不是角。

  看课件:判断角后,在次找顶点和边,强化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尖尖处为顶点,直直处为边。

  三、画角(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又到抽象,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思维)

  师: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画角。老师先示范话。

  二(1)班,仔细听,认真看,画角这里很关键的。

  师: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边说边演示。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师:你们听懂了吗?老师在说一遍: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师:我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说的是不是有些长,我们翻开书,看看书上的话是怎么说的,一起读一遍

  师:那大家拿出笔、尺子、本子。动手画一个角

  画好后展示两名同学画的角,如果有画的不一样,马上到黑板指出。 老师呢,将画角和角的构成编成了一个小口诀,大家读一遍。

  四、比较角的大小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深化,同时也突破教学难点)

  师: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又知道画角的方法: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老师现在制作一个角,活动角

  师:看看老师手里的黄色角和紫色角(重合),发现了什么?

  生:角相等

  师:那这两个角的边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长、一个短

  师:那是不是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那与什么有关呢?

  生:是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

  师:我们看一个角,(慢慢张开两条边)角有什么变化? 张开的越大角越?

  学:越大

  师:老师慢慢的'合拢角的两条边,发现怎么了?

  生:变小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板书)

  以上过程如果同学们不能理解,老师必须引导。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师:跟着老师读一遍

  生:我们在声音洪亮的读一遍。

  拓展:看课件“大雁”。

  四、疏理总结

  通过本节课同学们交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朋友?你对他有多少的了解?

  我们认识角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两条边,顶点的感觉是尖尖,边的感觉是直直的。

  又知道画角的方法:首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画一条直直的线,在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在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出角了。画完后将角的顶点和边边标出来。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五、巩固练习

  40页做一做1、2题

  练习八1、2、3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03-3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09-2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8-28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1-02

二年级教案数学上册03-20

数学上册教案01-15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04-05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06-21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24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