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3-01-13 16:18:2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于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初步学会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以及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两只小狗从同一点O出发,在一条笔直的街上跑,一只向右跑10米到达A点,另一只向左跑10米到达B点。若规定向右为正,则A处记作__________,B处记作__________。

  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标出A、B的位置。

  (用生动有趣的引例吸引学生,即复习了数轴和相反数,又为下文作准备)。

  2、这两只小狗在跑的过程中,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在数轴上的A、B两点又有什么特征(从形和数两个角度去感受绝对值)。

  3、在数轴上找到-5和5的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表示和的点呢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无需考虑数的正负性质,比如:在计算小狗所跑的路程中,与小狗跑的方向无关,这时所走的路程只需用正数,这样就必须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

  二、建立数学模型

  1、绝对值的概念

  (借助于数轴这一工具,师生共同讨论,引出绝对值的概念)

  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比如:-5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5|=5;5的绝对值是5,记做|5|=5。

  注意:①与原点的关系②是个距离的概念

  2..练习1:请学生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明解决有的问题只需考虑的数绝对值。[温度上升了5度,用+5表示的话,那么下降了5度,就用-5表示,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意义(即:上升还是下降),只考虑数量(即:温度)的变化,我们可以说:温度的变化都是5度。银行存款,如果存入100元用+100表示,那么取出100元就用-100表示,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意义(即:存入还是取出),只考虑数量的多少,我们可以说:金额都是100元。]

  (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应用深化知识

  1、例题求解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6,0,-10,+10

  2、根据上述题目,让学生归纳总结绝对值的特点。(教师进行补充小结)

  特点: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3.出示题目

  (1)-3的符号是______X,绝对值是______;

  (2)+3的符号是______X,绝对值是______;

  (3)-6.5的符号是______X,绝对值是______;

  (4)+6.5的符号是______X,绝对值是______;

  学生口答。

  师:上面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是由符号,和绝对值两个部分构成。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规定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那么大家在今天学习了绝对值以后,你能给相反数一个新的解释吗

  5、练习3: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

  ②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什么数

  ③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吗

  ④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对吗

  ⑤绝对值是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句话对吗

  (由学生口答完成,进一步巩固绝对值的概念)

  6、例2.求绝对值等于4的数

  (让学生考虑这样的数有几个,是怎样得出这个结果的呢对后一个问题由学生去讨论,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个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分析:

  ①从数字上分析

  ∵|+4|=4,|-4|=4∴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画一个数轴

  ②从几何意义上分析,画一个数轴

  因为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即表示+4的点P和表示-4的点M

  所以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

  6、练习:做书上12页课内练习1、2两题。

  四、归纳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3、由学生自行总结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的体会。

  五、课后作业

  1、让学生去寻找一些生活中只考虑绝对值的实际例子。

  2、课本15页的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平行线的判定(1)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韩贺敏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难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二、练一练1、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也相等.(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互补,那么同旁内角相等.( )

  2、填空1.如图1,如果∠3=∠7,或______,那么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5=∠3,或笔________,那么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如果∠2+ ∠5= ______ 或者_______,那么a∥b,理由是__________.

  (2)

  (3)

  2.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三、选择题

  1.如图3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AB∥EF,CD∥EF B.∠5=∠A; C.∠ABC+∠BCD=180° D.∠2=∠3

  2.右图,由图和已知条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1=∠6,得AB∥FG;

  B.由∠1+∠2=∠6+∠7,得CE∥EI

  C.由∠1+∠2+∠3+∠5=180°,得CE∥FI;

  D.由∠5=∠4,得AB∥FG

  四、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试判断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五、作业课本15页-16页练习的1、2、3、

  5.2.2平行线的判定(2)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韩贺敏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毛2.分析题意说理过程,能灵活地选用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

  学习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

  学习难点:选取适当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学习过程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第1题) (第2题)

  2.如图,一个合格的变形管道ABCD需要AB边与CD边平行,若一个拐角∠ABC=72°,则另一个拐角∠BCD=_______时,这个管道符合要求.

  二、选择题.

  1.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1=∠4,所以DE∥AB

  B.因为∠2=∠3,所以AB∥EC

  C.因为∠5=∠A,所以AB∥DE

  D.因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使∠1=∠2≠90°,则( )

  A.∠2=∠4 B.∠1=∠4 C.∠2=∠3 D.∠3=∠4

  三、解答题.

  1.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比如,如图1所示的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与同伴说说你的折法.

  2.已知,如图2,点B在AC上,BD⊥BE,∠1+∠C=90°,问射线CF与BD平行吗?试用两种方法说明理由.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材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它们不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的方法,而且也为今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3、通过对比,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三个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以及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回顾直线平行的条件。(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2)、设问: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平行线的判定来引入新课,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温故而知新,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正迁移;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比较性质与判定的不同。同时,开门见山较直接地提出了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实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

  2、探究新知:

  (1)、画平行线: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

  学生用方格或笔记本上的横线。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的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明白确定平行线性质的前提是要两条平行线,帮助学生区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问题1:如何得到同位角? a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如可随意画2 b

  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如图1,∠1 c

  和∠2是同位角。图1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得到同位角的过程,特别要让学生明白所得的同位角是任意的而不是特殊角、特殊位置的。

  问题2:你准备怎样去找∠1和∠2的关系?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进行探究后发表见解。

  学生回答:如测量或剪下其中某一个角把它贴到另一个同位角的位置上去观察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探究的具体环节与步骤,形成整个班级内的合作与交流,让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探究出结论。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理解负数没有平方根及非负数开平方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能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及其近似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平方与开平方这一对互逆运算的辩证关系,感受平方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

  【教学难点】

  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

  【教具准备】

  小黑板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七年级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对数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个学期,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八年级的数学知识,这个学期的知识将会更加有趣。

  2、板书:实数1.1平方根

  二、新授

  (一)探求新知

  1、探讨:有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吗?如果有,那它的边长是多少?(少数学习超前的学生可能能答上来)这个边长是个怎样的数?你以前见过吗?

  2、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像(2.82842712……)这样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就叫做无理数。

  3、你还能举出哪些无理数?(,)、、1/3是无理数吗?

  4、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二)知识归纳:

  1、板书:1.1平方根

  2、李老师家装修厨房,铺地砖10.8平方米,用去正方形的地砖120块,你能算出所用地砖的边长是多少吗?(0.3米)

  3、怎么算?每块地砖的面积是:10.8120=0.09平方米。

  由于0.32=0.09,因此面积为0.09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为0.3米。

  4、练习:

  由于( )=400,因此面积为4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为( )厘米。

  5、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遇到要找一个数,使它的平方等于给定的数,如已知一个数a,要求r,使r2=a,那么我们就把r叫做a的一个平方根。(也可叫做二次方根)

  例如22=4,因此2是4的一个平方根;62=36,因此6是36的一个平方根。

  6、说一说:9,16,25,49的一个平方根是多少?

  (三)探求新知:

  1、4的平方根除了2以外,还有别的数吗?

  2、学生探究:因为(-2)2=4,因此-2也是4的一个平方根。

  3、除了2和-2以外,4的平方根还有别的数吗?(4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两个:2与-2。)

  4、结论:如果r是正数a的一个平方根,那么a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两个:r与-r。

  5、我们把a的正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读作:“根号a”;把a的负平方根记作-。

  6、0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一个:0。 0的平方根记作,即=0。

  7、负数没有平方根。

  8、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叫做开平方。

  (四)巩固练习:

  1、分别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36,25/9,1.21。

  (6和-6,5/3和-5/3,1.1和-1.1)(也可用号表示)

  2、分别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00,16/25,0.49。(10,4/5,0.7)

  三、小结与提高:

  1、面积是19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求算术平方根:81,25/144,0.16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05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8-26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门】02-23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荐】03-15

【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4

【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6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03-14

【精】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6

【热门】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