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数学《比多少》教案

数学《比多少》教案

时间:2023-02-17 11:35:4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比多少》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比多少》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比多少》教案

数学《比多少》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学用具:

  将第6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出示主题图,你们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2、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多让几个学生加以补充,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加完整。在说到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同样多”。

  师:图上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多少块砖?

  生:3只小兔,一只小兔搬一块砖。

  师:说得很好,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可以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仔细观察什么和什么也同样多?(随意比较)

  ⑴同桌两人交流。 ⑵指名回答。

  2、教学“多”“少”除了发现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如,我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

  师:小猪和木头谁多谁少?

  生:木头多,小猪少。师:还可以怎样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仔细观察,什么和什么比谁多谁少?(随意比较)

  刚才所讲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揭示课题:比多少

  3、动手操作同位两人合作要求:

  一人先摆学具,同位与他摆得同样多。(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一人先摆学具,同位摆得比他多或少。(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

  思考: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摆的同样多,谁摆得多?谁摆得少

  ⑴独立思考

  ⑵交流方法

  在多种方法中让学生发现对齐摆,即一一对应的方法摆,比较容易比较。

  4、说出生活中“同样多”“多”“少”的例子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①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

  ②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同学们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数一数,写上数。对齐摆,长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样长的表示同样多)

  他们的方法都好,你们是怎样摆的呢?我们应该多动脑,多思考,讲究方法。

  2、说说生活中1 ‘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谁能用“同样多”“多些”“少些”说说生活中的事?(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拿出一串红、白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①生在组内说说。

  ②小组交流汇报。

  (用数的方法比较:数出红、白珠子各有几颗,再比较。用找朋友的方法比较:一颗红珠子和一颗白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还可以这样比较:因为这串珠子是按一颗红珠子,一颗白珠子,一颗红珠子,一颗白珠子的顺序串起来的,如果最后一颗是白色的,那就可以说两种珠子同样多;反之,就比红珠子多)

  4、课堂演练。

  ①完成第7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②练习一第3、 4题。

  第3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判断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公鸡和鸭子虽然摆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得密的鸭子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第4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

  A、用数的方法:先数出红珠子有几颗,黄珠子有几颗,再比较。

  B、一颗红珠子和一颗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实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多少

数学《比多少》教案2

  活动目标:

  1、 学习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

  2、 游戏中学习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七星瓢虫图卡一张车有瓢虫轮廓的操作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制作比7少的瓢虫图片

  1、 教师:你认识这是什么昆虫吗?(出示七星瓢虫的图片)它的名字叫七星瓢虫,为什么叫七星瓢虫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身上共有几颗星?原来它身上有7颗星,所叫它七星瓢虫。

  2、 教师:可不要小看七星瓢虫哦!它可是瓢虫王国里的国王呢?因为在瓢虫王国里,只有它身上的星最多,共有七颗,其他瓢虫身上的'星都比它少,有的是三颗,有的是四颗,有的是五颗,国王最要好的朋友才六颗星,有的更少只有两颗或一颗星星。

  3、 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瓢虫王国的国王了,请把你们手中的小瓢虫画上比7少的任意几颗星,发给幼儿操作纸。

  4、 幼儿操作。并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二、学习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并进行数量多少的排序

  1、 瓢虫国王要挑选一些小瓢虫和它一起去旅游,教师从幼儿的作品中选择上1颗星的、2颗……6颗星的瓢虫各一只。

  2、 我们来看一看七星瓢虫国王挑选的这些小瓢虫各有几颗星?教师和幼儿一起点数。

  3、 国王要求很严格,小瓢虫要按照按照身上的数量来排队,七星瓢虫国王排在最前面,后是六星瓢虫,然后是五星瓢虫,只有一颗星的瓢虫排在最后面。

  三、游戏:瓢虫火车

  1、 国王去旅游的这些天,小瓢虫们玩得很开心,它们也喜欢玩排队的游戏,按照身上星星的数量进行了排队。

  2、 请你们这些小瓢虫也来玩一玩开火车的游戏吧!

  3、 交代游戏规则:请所有的六星瓢虫起立,去找一个五星瓢虫,然后六星瓢虫排在五星瓢虫的后面,五星瓢虫带着六星瓢虫去找四星瓢虫,依此类推。

  4、 幼儿快乐游戏,一轮游戏结束,幼儿可自由交换图卡再玩一次

  四、找一找数量是7和比7少的物品

  1、 瓢虫国所有物品都是7件,它有7件毛衣、7副眼镜,7条裤子。找一找我们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正好有7个,可以给七星瓢虫国王来用。

  2、 小瓢虫物品的数量都不能超过7个,找一找我们活动室里的什么东西少于7个,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数学《比多少》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学准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若干

  授课时数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观察书中第6页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

  三、巩固运用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2)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课堂演练。

  (1)完成第7页的”做一做“。

  (2)练习一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多少

  教后随笔: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从而得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及谁和谁同样多,并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从上课的情况看,学生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点掌握也不错。但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以后在这方面还要加强与训练。且学生的常规还没养成,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

数学《比多少》教案4

  活动内容:大嘴巴比多少(数学—数量)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活动准备: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数学《比多少》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难点:会比较几个物体的多少。

  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同样多”、“多”、“少”儿童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并不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方法来比较多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书本上的图片,请学生讲讲图中的故事,引出比较。

  二、激趣感知,掌握方法

  1、观察图片,教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比一比,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答案。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较同样多的方法。

  (4)应用学习“同样多”。

  2、观察图片,教师出示第二个问题:比一比,小猪和木头的数量谁多谁少?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交流问题。

  (2)汇报结果。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1、教师出示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快和小伙伴们说说吧!

  2、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观察图片,学生动手摆一摆。

  2、选择练习“同样多”、“多”、“少”。

  3、画一画“同样多”、“多”、“少”。

  五、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拿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再动手摆一摆同样多或一行多,一行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数学《比多少》教案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方法,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以及创新的数学思想。

  二、目标分析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知识是有困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的方法基础上来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征比较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和“=”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由于“>”和“<”比较相近,学生难以分辨,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师讲授的顺口溜以及之后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熟悉并且能正确使用这三种关系符号。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和记忆“>”和“<”。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

  四、教学准备

  课件,猴子、梨、桃、香蕉图片,三种符号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回顾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字?(1~5)

  2、小猴欢欢今天过生日,它邀请了2位好朋友一起参加生日派对,欢欢的爸爸、妈妈帮它们准备了很多好水果,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图片)(2根香蕉、3个桃子、4个梨)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对应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来。发现猴子数量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梨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多,香蕉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少。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创设小猴过生日的`故事情节有效地激发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旧知和新知搭建了桥梁。

  (二)激发兴趣,类比迁移

  1、认识关系符号

  (1)教学“=”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师: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说明。3只小猴的数量和3个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写成3和3一样多。师:数量一样多的情况用符号怎样表示?可以让学生先表达想法,之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将3和3一样多写成3=3,并认识等号。

  总结:当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读作“3等于3”。由于等号表示的是两边的数量相等,所以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而且一样长。(板书3=3,等号,读作:3等于3)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新认识的符号朋友。

  (2)教学“>”师: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大家想办法说明。

  预设

  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猴子多,香蕉少。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2。总结:猴子的数量3多于香蕉的数量

  2、我们就用“>”(大于号)来表示,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最后写2。读作“3大于2”。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二个符号朋友。

  (3)教学“<”师: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现在咱们来分一分梨。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你是怎么想的?预设1:用一一对应摆图的方法比较猴子少,梨多。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香蕉的数量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4。总结:也就是说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上“<”这个符号,最后再写4。这个“<”是小于号,表示3比4少,读作3小于4。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三个符号朋友。要求学生用学具摆出图,找到两个数大小关系,并用所学的符号进行连接。将摆图的结果写出来,再与他人说一说。师:刚刚咱们认识了3个很棒的符号朋友,通过读一读和写一写,你发现它们身上的优点了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4)辨析: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对好兄弟,长得很像,该怎么区分它俩呢?(张着大大的嘴的一边就是大数,尖尖的小尾巴的一边就是小数,大数在前面就是大于号,小数在前面就是小于号。)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2、小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出示两张数字卡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或“=”连接。教师演示游戏玩法。教师出示5和3,学生选择“>”摆在两个数中间。

  (2)同学之间进行游戏,一人出题,其余人摆符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可以表示两边的数的大小,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

数学《比多少》教案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3<5介绍小于号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学生抢答

  4、试一试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数学《比多少》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1~4题。

  课型:

  新授课(多媒体教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

  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数学《比多少》教案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1~4题。

  课型:新授课(多媒体教师)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教学“同样多”。

  教师: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

  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来势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2、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3、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4、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1~4题。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数学《比多少》教案10

  教材分析: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同时也是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教育目标的的实现都为后续学习准备的,所以为了我们班在今后能把数学能力发展的更好,我设计本次活动《比多少》,让幼儿通过操作学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活动目标:

  1.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个接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份;“等量判断”操作卡等。

  活动过程:

  、经验准备

  游戏:抢椅子

  让幼儿分组上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幼儿人数和椅子的数量在4以内,并相差个。提问: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时候,个小朋友坐几张椅子?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为什么?你有办法变成样多吗?

  二、集体探索

  1、出示教具:数数,花园里开了几朵花?(4朵),蝴蝶飞来了,请小朋友帮助蝴蝶找朋友,只蝴蝶找朵花做朋友。(幼儿个别操作)蝴蝶多,还是花多?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给多的放个花片做标记。有办法让蝴蝶和花样多?

  2、这里还有小鸭子和小鱼,谁来喂小鸭子吃小鱼?(幼儿个别操作)

  比比,小鸭子多还是小鱼多?小花片放在哪里?

  三、分组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们先来玩“比多少”的游戏,小朋友把小筐里的两样卡片对齐排好,比比哪个多,用小花片做记号。

  玩好后举手让老师检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后面桌子上玩“哪两排样多”的游戏。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第次试教,由于材料的准备过于仓促,使活动没有达到预计效果,为了保证幼儿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更高的兴趣,我就修改了整个活动,包括材料的准备,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都加以了修改,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数学《比多少》教案11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1—50)集体

  2.序数(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及玩法

  1.介绍配组。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

  3.提出要求,玩过的要按类收拾好。 字串7

  四、循环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起一个名字。

数学《比多少》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和比较事物数量的多少。

  2、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插卡板块;硬纸皮做的红、蓝花各六朵;1-8数字套;大骰子个;场地布置:红、绿两个大圆圈;录音带、录音机;幼儿学具:红蓝胶花各六个,小骰子个共五套;1-8的纸牌五套。

  活动过程:

  1、数数游戏:1-30。

  2、游戏:滚骰子

  两个幼儿为组,每个幼儿六朵胶花。游戏开始,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凭输赢幼儿先后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的点数取出相应数量的胶花,比比谁多?谁少?

  3、游戏:翻纸牌

  两个幼儿为组。游戏开始,把1-8的纸牌反放在桌面上,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凭输赢幼儿先后翻张纸牌,比比谁多?谁少?

  4、游戏:占圈

  每次请8-10名幼儿游戏。游戏开始,幼儿听音乐绕着地上的`两个圆圈走,音乐停,马上站到圈里(引导幼儿分别站到两个圈里),比比哪个圆圈的幼儿多?哪个圆圈的幼儿少?

  活动反思:

  每环节都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游戏化的口吻,使整节课循序渐进,在重点与难理解部分重复数数,让幼儿加深理解数字与数量间的关系。特别在操作探索与游戏中,我们都能看到幼儿好学、乐学的表情,对我来说,看着孩子这样的表现,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开心了。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孩子们也笑得更加灿烂。

数学《比多少》教案13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

  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活动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数学《比多少》教案14

  第一课时:同样多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一、教学“同样多”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三、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五、运用新知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数学《比多少》教案15

  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反思:

  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数学《比多少》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比多少》教案15篇02-17

数学《比多少》教案(15篇)02-17

数学《比多少》教案14篇02-18

中班数学游戏《比多少》教案02-09

小班数学教案比多少03-19

小班数学教案:比多少10-01

小班数学比多少教案03-27

比多少中班数学教案04-01

小班数学活动比多少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