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3-03-02 09:49:2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锦15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过程与方法】: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三、教具学具

  课件一张统计表

  四、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

  1、在工作之余,我最喜欢看书,诵读经典,在国学中感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博大与精深。你喜欢哪些活动呢?学生汇报,师点评。

  2、师:猜猜看,咱们班男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会是什么?女生呢?(学生汇报,师点评)

  3、师:咱们猜的正确吗?这要验证一下,下面我们班的小统计员帮老师完成了三年级男、女生最喜欢课外活动的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4、播放课件。师:你们能将他们的统计结果汇总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吗?请同学完成统计表一和二。

  要求:两人一小组,一人完成一项并检查自己同伴的'结果。

  5、学生汇报。师根据汇报完成课件空白处,并小结。

  (二)感受复式统计的必要性。

  1、仔细观察这两张表,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我们把这种反映单一情况的统计表称为单式统计表,像这两种单式统计表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统计表。

  3、小组合作讨论合并方法。

  这一张统计表里都应该有哪些项目呢?

  4、学生汇报合并结果。投影演示。

  (三)课件演示复式统计表合并、及进一步了解复式统计表

  1、师揭题:孩子们,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就叫它复式统计表。师板书:复式。学生读课题。

  2、介绍复式统计表。在这张统计表中,咱们最大的创新在哪里?(在第一个格子)这个格子啊!在数学上我们叫它表头。右上部分表示的是横栏的类别即:活动。左下部分表示的是竖栏的类别,即性别。中间是我们填写的数据,即人数。

  3、根据统计表完成问题。

  (1)参加统计的女生共有多少人?男生呢?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男生喜欢踢踢球的比女生喜欢踢球的多几人?

  (四)解读统计表并思想教育

  师: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五)生活运用,巩固新知

  1、师: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的祖国不论是经济、军事还是体育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以体育为例,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近五届比赛中,中国的奖牌数都在世界前三。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体育健儿的在奥运会上所获得的金牌吧!

  课件出示。第29——31届奥运会金牌统计。

  2、统计表的项目有哪些?

  3、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下面哪些说些是正确的?

  中国第29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最多?(正确)

  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错误)

  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错误)

  4、世界正在发生着变化,人的体育素养也在一天一天的改变,中国在进步,世界也在进步,所以每一块金牌的获得都来之不易,运动健儿们付出了许多的汗水。美国是世界体育强国,我们新疆也是一个中国体育强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一路追赶,超过美国。同学们,希望在你们!

  (六)知识检测

  1、出示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男生一人统计,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3、女生一人统计,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4、你们对统计结果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5、统计表完成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女生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多?男生呢?

  (2)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较喜欢的节目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七)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复式统计表有哪些优点呢?板书:便于比较、简洁。

  (八)板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两位数乘两位数既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自主归纳与整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梳理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勾起学生的回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借助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图,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2.重视练习设计的实效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练习题的设计具有代表性,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具体的算法,既巩固了口算、笔算和估算的方法,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回顾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口算、估算、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1.学生自主整理。

  (1)先看一看教材中这部分的内容,再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点。

  (2)把重要的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

  2.展示学生整理的内容,师生共同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评价。

  3.教师将自己整理的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根据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地回忆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既梳理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又为下面的练习做好了准备。

  ⊙举例分析,突出易错点

  师:对以上知识内容,你们有什么疑问?在口算和笔算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可以举例说明。

  1.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小组内交流整理。

  2.学生汇报并总结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预设

  (1)口算40×50时,容易少写末尾的'0。

  (2)在笔算的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位加法出错;计算时思路不清;乘加混杂;数位没对齐;数字看错等。

  3.列举错误案例,共同分析原因。

  4.列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案例,交流估算时应注意的事项。

  估算:18×22。

  估算过程:

  方法一 把两个乘数同时看成近似数。

  18≈20 22≈20 20×20=400 18×22≈400

  方法二 把一个乘数看成近似数。

  18≈20 20×22≈440

  注意事项: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易错点,让学生明确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观察纠错、分析总结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

  17 10

  1330

  2130

  4320

  3240

  51 70

  6330

  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

  3213

  4211

  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

  3213

  4211

  2123

  2332

  4121

  2223

  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

  3113

  1212

  2211

  11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xx 180

  5511 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六册第9、11页。

  教学目标:

  1、在辨认8个方向基础上,学会看简单平面的线路图。并能用恰当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在双休日都喜欢和家长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车。

  师:每路公交车都有一定的'行车路线,我们在乘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车是不是经过我们要去的地方。

  生:看车开的方向是不是和我们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们要坐几站才下车……

  师:大家提的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泛洋嘉年华游玩,可以乘坐几路车?首先要学习如何认识路线。(出示课题:认识路线)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引入:师出示路线图。

  北 会展中心(嘉年华)

  椰风寨

  厦大

  厦大西村

  黄厝

  厦大医院 胡里山 曾厝安小学 白石炮台

  认识29路车的行车路线。

  师:有了这张路线图,你们一定能很快知道各个站点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谁来说一说?

  生:胡里山站在学校的西面……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你能在小组内说一说29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从厦大出发向 行驶……

  先引导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谁还能说一说你想从哪个站点出发到哪个站点的路线?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行车路线。

  3、出示泛洋嘉年华的导游图。

  4、师:我们乘坐29路车来到泛洋嘉年华,这里的游乐项目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有哪些游乐项目?

  5、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它在游乐园的什么位置?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问:奇遇木马在奇趣谜宫的什么方向?

  动感电影在惊天动地的什么方向?学生指名回答。

  接下来由学生提问,学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聪明,我这儿还有一个要求:我想从入口出发去玩惊天动地、奇趣谜宫、海盗船、奇遇木马,再从出口回家,我应该先去哪儿,再去哪,请帮我安排一条路线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线图。

  b)指名介绍路线图。

  c)集体评价。

  三、巩固练习:

  1、自己阅读课本第9页,对书上提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内同学评一评。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新的知识,说一说今天最感兴趣的什么?为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并产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故事

  故事发生在20xx年3月15日,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xx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2、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你就清楚了。(板书课题)

  3、年、月、日是表示时间的单位,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呢?(时分秒)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中年月日的应用。

  A:展示书上提供的各个情景,让学生说说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

  B: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C:引导学生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

  2、合作探究,认识大月、小月。

  A:小组合作,根据问题合作探究: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31天?哪几个月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B:师说明: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1天的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C:看年历卡,完成做一做。

  3、探究记忆大月、小月天数的方法。

  A:师提问:怎样才能很快的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呢?

  B: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C:学习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

  D:完成做一做。

  4、基础练习。

  A:抢答:大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你出生在哪个月?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老师出生在12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B:小游戏(判断大小月)

  游戏规则:大月举右手,小月举左手。3月、9月、2月……

  5、观察比较,认识特殊的2月。

  A:出示书上20xx年和20xx年二月的卡片。

  B: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C:师说明:2月有28天或者29天。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2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6、自主计算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A:学生自主计算。

  B:交流汇报。知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7、探索规律,判断平年和闰年。

  A:学生出题“考”老师。由学生根据年历卡说出年份,老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2月有多少天?(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B:师说明:其实,闰年和平年的年份也是有规律的。

  C: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做一做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

  D:提问:你能按规律再写几个闰年吗?每几年里有一个闰年?

  E:师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一般”说明还有特殊的情况。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F:判断平年和闰年练习: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填空。

  (1)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2)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3)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月和()月。

  2、判断。

  (1)每年都是365天。

  (2)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3)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4)因为1900是4的倍数,所以1900年是闰年。

  3、找规律填空。

  1月,3月,5月,7月,8月,(),()。

  4、小强今年12岁,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5、导入的侦探故事揭谜。

  20xx年2月没有29日这一天,边境通行证是伪造的。

  6、练习十二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重点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几点吗?你认识时间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信息。

  2.提出问题:它们表示的是几时?

  3.组织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4.出示图片场景:

  让学生根据场景中的的信息,讨论21:00是几时?并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5.老师结合实物,帮助学生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

  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6.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

  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5.例题分析:

  普通计时法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 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19时 23时40分

  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回答问题:

  (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

  ①18时就是下午8时。

  ②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③深夜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2)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

  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也可能晚上8时。)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体会算法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依托情境,理解算理

  1.根据情境图,分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1:你从这张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问题3:为什么用乘法列式?

  2.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3.结合直观,动手操作理解算理(14×12)

  提示一:先尝试计算14×12,并写出计算过程,再到图中圈一圈你的方法;

  提示二:先在图中圈一圈你的方法,再写出14×12计算过程。

  (根据情境分析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直观图形,自主探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究算法。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二、基于算理,创造算法

  展示学生算法,并逐一分析。

  平均分:

  a、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b、将12套书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

  C、12套书还可以怎么平均分?

  不平均分:

  a、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来说一说。

  b、不平均分,除了分成10份和2份,还可以怎么分?

  C、不平均分法这么多,为什么单单选这种?

  小结: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先分再合。为什么要分?为什么要合?通过先分再合将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在数学中这种思想叫做转化。

  (基于算理将拆分方法概括为平均分和不平均分。通过学生的讲解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竖式计算:

  a、这种方法和刚才有什么不同?(竖式计算)

  b、你能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的方法说一说吗?

  c、哪个同学能将竖式的整个过程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来讲一遍。

  d、请同学们象他一样的用竖式计算14×12(老师张贴竖式)

  e、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数学书中的竖式,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这个0不用写?表示24个十。

  比较算法:

  a、大家观察和刚才哪种算法一样?谁愿意上来解释一下。

  (2812×2的积,2套书的本书;14014×10的积,10套书的本书;)

  b、既然一样,横式写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出现竖式呢?

  C、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通过观察分析,打通竖式计算和横式笔算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竖式笔算的算理。通过比较三种算法的,让学生感知算法多样性和各自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1.列竖式计算,并寻找错误(课本46页,做一做)

  2.找一找:从竖式中寻找问题答案。

  3.算一算

  李伯伯进了一批树苗共300棵,如果每个小三角形大小草地种22棵,这个长方形草地能种完这些树吗?如果每个小三角形大小草地种25棵树呢?

  四、回顾总结,质疑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

  2.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教师:同学们,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学习过有关统计的知识,下面有道题需要你们来解答一下。

  2.课件出示:某城市6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表。

  (1)晴天和雨天一共多少天?

  (2)多云比阴天多几天?

  (3)这个月一共有多少天?

  3.教师:同学们完成的可真棒!本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有关统计的知识。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一)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1.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玩的活动,那你最喜欢下面哪种活动?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

  3.小组合作,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每人限选一种,看看这6项活动中的哪项最受欢迎。)

  4.完成单式统计表

  指名汇报,根据统计结果完成单式统计表。师讲解。

  课件出示。

  5.对比观察,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找共同点。

  (二)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1.统计项目都一样的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

  教师讲解活动、人数、性别以及项目。

  2.引导学生对照三张统计表说说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讨论并交流后汇报。

  3.师根据生汇报后(归纳):复式统计表反映的内容丰富,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相同的表合并成一个表,从一个表中就能看到两个(或多个)统计表中的信息。

  (三)运用统计表。

  1.教师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教材例1第(1)、(2)题。

  2.课件出示:从统计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1)先独立思考、观察,再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发现有对爱好喜欢度较高的也有喜欢度较低的,对此要分析原因,开拓自己的思维。

  (3)全班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3.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4.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5.解决问题。

  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四、思维训练。

  1.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2.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建议?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有关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天数,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建立时间概念。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4、对学生有机渗透热爱祖国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判断平、闰年。

  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师:生活中有许多值得纪念的日子,谁能说出图片上的有意义的日子?

  (1)儿童节是每年的()月()日。

  师:你们喜欢过儿童节吗?

  (2)()月()日是教师节。

  (3)农历()是中秋节。

  师:农历八月十五吃什么?(月饼)这一天是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日子。

  (4)()月()日是圣诞节。

  师: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这些有意义的日子都和什么时间单位有关?

  生:这些日子都和年月日有关。

  师:想知道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和年历卡交朋友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初步认识年月日。

  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什么?

  为了研究年月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课件出示20xx年年历)年历上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各小组讨论一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③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

  ④二月份有28天。

  ⑤一年有365天。

  2、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师:同学们都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每个孩子都观察的很仔细,那是不是每一年都是这样呢,下面就来小组合作活动一下,看看你们组拿到的年历表是哪一年的,根据观察填入表格中,在活动之前,请看一下老师的要求。(课件展示小组合作要求)

  3、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教师板书。

  师:一年有几个月?

  生1:12个月。

  师:大家与他的意见一致吗?

  生:一样。

  师:每个月的天数相同吗?

  生2:不相同。我看年历卡知道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4、6、9、11月每月有30天,二月有28天。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3:我同意他前面的说法,但是不同意他后面的`说法。我的年历卡二月的天数是29天。

  师:请二月是28天的同学举手,二月是29天的同学举手,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看来二月是个特殊的月,有时候28天,有时候29天。老师也调查了一些数据,同学们可以看一下,是不是跟你们探究的一致呢?(一致)

  师:我们能不能根据天数的不同给这些月起个名字呢?

  生:31天的叫大月,30天的叫小月。

  师:名字起的真贴切!

  师指着板书说明: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4、6、9、11月每月有30天;二月是个特殊月,28天或者29天。

  师:每一月的天数不尽相同,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吗?(左拳记忆大小月)

  师: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

  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

  师:当然还有一种年月日歌诀来帮助大家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有变化。(做游戏:说大月男生站起来,小月女生站起来。)

  三、深入探究,认识平年、闰年

  师:现在我们知道一年有12个月,有大月有小月,那你能说一说一年有多少天,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知道一年有365天,我是听妈妈说的。

  生2:一年有366天,我把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得到366。

  师:同学们真聪明,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了一年的天数。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年到底有几天。出示课件计算方法:

  (1)把每个月的天数都加起来

  (2)7个大月天数+ 4个小月天数+ 2月天数

  通过这种方法一起计算。

  二月是28天的年份,计算出全年有365天。

  二月是29天的年份,计算出全年有366天。

  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如果这一年2月有28天,那这一年总共有365天,如果这一年有29天,那这一年总共有366天。

  师:这位同学非常聪明!二月是个特殊的月份,有的时候28天,有的时候29天。二月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那平年有几天?闰年有几天?

  生: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师:那我们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标准是什么呢?

  生:看2月份的天数。

  师:拿出你的年历卡,说说那一年的二月是多少天,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生1:我的年历卡是20xx年的,二月有29天,20xx年是闰年。

  生2:我的年历卡是20xx年的,二月有28天,20xx年是平年。

  生3:我的年历卡是20xx年的,二月有28天,20xx年是平年。

  师:下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平年和闰年的一些知识。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四:练习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 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

  ③ 4、6、9、11月每月有(30)天,是小月。

  ④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

  ⑤一年里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⑥平年的二月有(28)天,一年有(365)天。

  ⑦闰年的二月有(29)天,一年有(366)天。

  ⑧ 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8)月(31)日。

  ⑨一年有365天。(×)

  ⑩ 20个月就是两年。(×)

  (11)4月和5月一共有61天。(√)

  (12)20xx年5月30日是星期一,6月1日就是星期二。(×)。

  (13)凡是双数的月份都是小月(×)。

  五、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31天)1、3、5、7、8、10、12月

  小月(30天)4、6、9、11月

  二月28天平年365天

  29天闰年366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东西南北

  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1图:

  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5、背儿歌:

  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附: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早上太阳在东方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和路线图

  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习

  1、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六、布置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附: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找到位置

  学看路线图说出路线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教学目标:

  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指南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

  一起来认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

  三、亲身实践,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运用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练习二第1、2、3题。

  5、练习二第4题: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说说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附: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学后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打算将班级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认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当余数是0,也就是没有余数,刚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3、小结余数的含义

  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因为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完成51页做一做。

  2、现在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数要比除数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46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笔算的算理,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的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掌握笔算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点子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2×20=11×30=14×10=

  11×4=12×3=14×2=

  2、抽查学生笔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书店买书呢?林老师这个周末也去书店买了一批书,请看屏幕(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你能帮林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要用乘法?(板书:14×12=)

  (3)师:同学们,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林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4)引导学生利用复习题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5)小组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6)汇报:抽查小组成员上台板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7)过渡:孩子们真聪明,利用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成功的找到

  14×12的计算结果,非常棒,继续加油哦。我们已经知道14×12=

  168,怎样把它写成像14×2那样,列竖式计算呢?那么请继续跟林

  老师一起学习。

  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结合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第一步:先算2套书的本数,就是求2个14。先算(2×4=8)那么8代表的是什么呢?应该写在哪一位?(抽查学生上台写)再算2个10,写在哪一位?求出2套书是28本。

  第二步:再算10套书,就是求10个14,我们先怎么乘?按照前面乘的方法,我们是先用十位上的'1与个位的4相乘,得到4个十(课件演示10×4=40),40该怎么写?(请一位同学上台写)还有哪一位没算?再算十位上的1与十位的1相乘,得到1个百(课件演示10×10=100)该怎么写?算出10套书是140本。

  第三步:最后要算12套书,该怎么做?(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8+140=168)(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讨论: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写不写?

  (因为4在十位就代表40,不影响计算的结果,可以省略不写)

  4、回顾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5、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2、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习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习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二、估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习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习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猜价格游戏。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表彰新三好星和古诗阅读之星,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奖品,你能猜一猜这些奖品的价格吗?

  2、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圆珠笔3。50元

  铅笔0。8元橡皮1。52元日记本5元

  (1)、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标价,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2)、反馈交流,引出小数

  A左边的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

  B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小数是怎么来的呢?

  二、认识小数

  1、设疑:对于小数,你了解多少?

  2、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试读小数

  A根据已有经验试读

  B方法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试写小数。

  A请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数

  B方法小结,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C再写出上面的其它小数。

  (3)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A: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生自由说)

  B: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平时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指名读,齐读。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1)引入: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读、写小数!那,这些商品又表示几元几角呢?

  (2)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表格。

  (3)反馈汇报,理解意义。

  A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回答。

  B理解意义: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举例加深理解。

  4、自主探究例1

  (1)课件出示例1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自学例1要求:

  A、自由阅读,读懂例题1的一、二部分。

  B、独立思考:130厘米=()米。

  C、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反馈交流演示评价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测量自己的身高,现在你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把它换为用米作单位吗?

  三、实践应用、拓展练习

  第一关:猜谜语,我能行。

  师说动物名称,学生猜测后阅读相关资料。

  第二关:我会填。

  1、做一做中的练习。

  2、6厘米=()分米

  7元2分=()元

  0。6元=()角

  7。6米=()米()分米

  第三关:配钥匙

  第四关:我创意,我做主

  用0、1、2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看谁写得多!

  四、总结延伸

  1、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2、如果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满分是10分,你能用小数为自己组的表现评分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教案03-16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3-0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01-1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1-11

数学三年级下册优秀教案02-22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4-06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1-07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01-18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