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03 18:09:31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勇敢的孩子》,理解歌词内容。

  2、乐意用不怕寒冷、坚持锻炼的精神鼓励自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勇敢的孩子》,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难点:乐意用不怕寒冷、坚持锻炼的精神鼓励自己。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二、幼儿交流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在户外锻炼的感受。

  三、欣赏歌曲

  1、欣赏歌曲第一段。

  2、欣赏歌曲第二段。

  3、教师完整清唱歌曲一至两遍。

  四、幼儿学唱。

  1、引导幼儿跟着教师的琴声,模仿大风的“呼”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随着节奏左右摆动身体,感受歌曲旋律及节奏的`特点。

  2、幼儿跟唱歌曲数遍。

  3、请幼儿讨论:演唱歌曲前两句时有什么不同,以个别或分组的形式进行演唱,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现。

  4、请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动作,表现冬天不怕冷,勇敢锻炼的精神。

  5、请幼儿为歌曲取名。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学习之余,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乐意用不怕寒冷、坚持锻炼的精神鼓励自己。很多孩子到了天气冷的时候就不爱做早操,通过这个歌曲的学习,让孩子们乐意运动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活动也初步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孩子和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小鸟落落》这是一首中班音乐歌唱教学活动,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虽有两段但有重复,唱起来轻松、明快。让幼儿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学唱歌曲,用动作表现歌曲,向人们展示爱鸟、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旋律。

  2.演唱时能表现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

  3.体验歌曲轻松、明快的情绪,萌发幼儿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图片

  活动建议:

  1.听音乐拍节奏,感受歌曲三拍子旋律

  播放音乐《小鸟落落》的旋律,请幼儿跟音乐拍节奏,熟悉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2.学习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用活泼、优美地声音范唱歌曲。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小鸟最喜欢什么地方?它们为什么喜欢这儿?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画面内容,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重点学习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时的唱法。教师重点范唱第一、第二句歌词。

  提问:这两句歌词唱得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结合拍手动作,范唱讲解两句歌词的不同之处:“小鸟”的后面有一个休止符,说明到这里不唱,要停顿一下所以不拍手,而唱到后面的

  “落落”有一根弧线将两个节奏连起来,说明唱的时候要连贯一点。

  3.幼儿学唱歌曲。

  (1)分段学习歌曲,着重唱好休止符的停顿和连音的流畅。

  (2)完整演唱歌曲一遍,鼓励幼儿做适当动作表演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内容

  (1)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请幼儿说一说这首歌要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说出,我们要为小鸟提供优美的环境,还要关心爱护小鸟。

  (2)请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由表现动作,重点表现小鸟快乐的情绪。

  5.引导幼儿要保护环境,爱护小鸟。

  小结:只有我们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爱鸟、护鸟,就会有更多的小鸟回来,来我们这儿做窝,我们的环境就会更加的美丽。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借助乐曲体验小乌龟克服疲劳,战胜困难的心理过程和意志行为。

  2、学唱歌曲,区分节奏的快慢,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磁带、小乌龟沮丧和开心的图片、乌龟胸贴纸、场地布置。

  三、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幼儿扮小乌龟在场地上游戏。

  1、教师要求和孩子一起念儿歌,有节奏的爬。

  2、在爬的累的时候,用“嗨嗨呦”给自己加油。

  (二)学唱歌曲。

  1、出示图片背景及小乌龟,分段了解乌龟上山坡时和到达山坡后的心理过程、情绪变化。

  2、一起来欣赏两段音乐的不同节奏,感受不同节奏带来的不同心理表现,拍拍节奏。

  3、范唱歌曲,再次欣赏。

  4、幼儿初步跟唱,难点:第一段“爬呀爬呀用力爬”,节奏缓慢,第二段“爬呀爬到山坡上”,轻松愉快。

  5、再次跟唱歌曲,要求唱清歌词、节奏,唱出两段不同的情绪。

  (三)肢体动作表现。

  1、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小乌龟爬山坡的`动作吧。(在过程中帮助孩子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体现小乌龟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心情。)

  2、小结:遇到困难要象小乌龟学习,克服疲劳,勇敢地去战胜它,我能行!

  (四)户外延伸。

  听音乐边唱歌边游戏,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尝试用各种菜名创编说白部分,并能有节奏的说唱;

  3.乐意表演歌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图谱;领结、围脖、娃娃(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各种蔬菜图片;活动过程:

  一、导入:随音乐做蔬菜造型过场。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一起去买菜,烧饭给他们吃吧!去买什么菜呢?让我们想一想,做一做吧!(第一遍:大白菜、西红柿、大冬瓜、大南瓜;小花菜、紫茄子、小豌豆、胡萝卜)第二遍:还能买什么菜呢?我们再来一次!

  二、以"买菜"的情境为线索进行发声和节奏练习。

  1。师:蔬菜买来了,休息一下吧!你买了什么菜呀?(幼儿说各种菜,教师出示菜的图片)我们把买的菜唱出来,会更加好听!

  师唱:"你买了什么菜?"幼唱:"我买了XX"。集体把各种菜唱一唱。

  2。以"洗菜、切菜、炒菜"的情境进行说白部分的节奏练习。

  师:孩子们,菜买好了,我们要干什么呢?(幼儿说"洗菜")。洗好了呢?还有呢?(集体回答)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手洗菜喽!

  第一遍带领幼儿一起做;第二遍:你们有节奏的一下一下洗就更加好了(教师退出)第三遍:你们做的才可真香,我们再来有节奏的玩一次!

  三、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老师把我们烧菜的事情编成了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做《办家家》。我是妈妈,谁来做我的爸爸?

  1。邀请一位孩子上来,边唱边表演。

  师:谁还想来做?请…请你们帮我个忙,"炒小菜的"的那几句请你们来帮我唱。

  2。再次表演唱。

  师:刚才你在歌里听到了什么?(个别回答,个别几句教师再次范唱)3。根据幼儿所说出示图片,按顺序排列。并逐句朗诵。

  师:你们真厉害,全部找到了。我要考考你们,能不能看着图片完整的唱?

  4。幼儿第一遍尝试演唱,指导个别歌词的正确演唱。

  师:很棒!有一句有点听不清楚,教师手点:"小菜……我们来喂她。"听一听琴声|谁来帮忙?

  5。个别歌词的纠正演唱,第二遍完整演唱。

  师:这回要加大难度了,看你行不行!老师要藏起来几张图片,看你们行不行?

  6。第三遍演唱。

  师:图片不见了,你们还能唱的这么好,真棒!(奖励唱的好的孩子佩戴饰品,送你爸爸的`领结,爸爸的围脖)谁也想要?老师也想来唱了,我来唱炒菜部分,你们唱歌词。

  7。第四遍演唱。把围脖都奖励给你们!

  四、幼儿创编歌词。

  师:你们家烧得是什么菜呀?怎样把这个菜说到歌曲里去。

  幼儿个别创编。除了这里有的,你家还可以烧什么菜?创编6、7组。

  五、幼儿角色扮演师:爸爸妈妈都在了,娃娃还在睡大觉呢,我们快叫醒他们吧!请爸爸找到一个妈妈,妈妈来抱一个娃娃。我们一起来唱给娃娃听吧。

  1。幼儿演唱,并表演。

  师:把我们创编的各种菜也唱到歌曲里去,老师把菜放在凳子上,你们家自己选择。

  2.幼儿自由的选择炒的菜,根据幼儿情况演唱。

  师:娃娃吃饱了,我们带着他们去太阳下散步吧。

  3. 结束。

  活动反思

  歌曲《办家家》本身就是根据“办家家”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其中旁白部分节奏性特别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本活动通过游戏贯穿整个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在学会边唱边表演的同时,注重了声情并茂的交流,对他们音乐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合作游戏得到一种锻炼。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名称:山谷回声真好听

  活动目标:能控制声音的力度变化,用优美是声音形象地表现“人声”和“回声”;能分角色合作表现。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播放这首歌,使幼儿熟悉旋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爬山。

  1、假日里,天气晴朗,我们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师播放音乐,引起幼儿边听音乐,边作各种动作,表现爬山情景。如:背上背包、擦汗、观望、休息、喝水等动作。

  3、到了山谷大家会作些什么事,并用动作表示,如:双手拢成喇叭状,大声呼喊。

  二、回声真好听。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说说听到了些什么,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听一听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声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3、怎样唱才能让人一听就能分出是谁唱的 重点学唱回声句。引导幼儿学习控制音量,表现回声由强变弱的'过程。

  4、山谷回声很好听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样笑的。

  三、与大山对话。

  1、根据歌曲内容,让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扮小朋友,一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样才能让几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像一个人似的?

  引导扮演小朋友的幼儿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演与大山对话时的情景。要求两组幼儿配合默契,体验合作的快乐。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并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随乐曲进行音乐游戏,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激发幼儿喜欢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抢椅子”的体育游戏。幼儿已学会歌曲《谁是小熊》。

  2、座位安排:半圆形。

  3、材料准备:玩具小熊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 幼儿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进入活动室。

  2、 歌唱:听。

  (1)歌唱“听”。

  (2)鼓励幼儿听声音,说出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启发幼儿把听到的声音尝试仿编歌曲“听”。

  二、帮助幼儿熟悉乐曲。

  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 教师出示玩具小熊,引导幼儿复习歌曲,帮助幼儿熟悉乐曲。

  2、 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较协调地自由做动作,边唱歌边表演。

  3、 鼓励幼儿自由的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 听音乐,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自由地做模仿动作。

  (2)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慢慢的、哪些是快快的、哪些是重重的、哪些是轻轻的,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

  (3) 变化乐曲第二部分 : 3 5 6 5 1 5 6 5 35 6 5 1 5 6 5 :

  鼓励幼儿听音乐模仿生活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

  动作的.快慢、轻重。(如:快快跑、慢慢跑、轻轻跑、重重跑等)。

  三、音乐游戏“谁是小熊”。

  1、 介绍游戏的玩法,并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

  (1)启发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2) 请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在间奏处自由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

  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3) 在围着椅子自由做动作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且动作协调。提醒幼儿音乐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2、 邀请几位幼儿与教师一起尝试游戏。

  3、 幼儿自由分组,分组选择场地,启发幼儿把自己组的椅子排成各种形状。

  4、 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完整地进行音乐游戏。

  四、结束活动,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幼儿边演唱歌曲边进行游戏,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做“推”和“倒”的动作。

  2、能根据游戏需要控制“推”和“倒”的动作力度。

  3、体验和自我游戏的乐趣。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5、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的《墙头草》图谱。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兴趣。

  师:你们知道墙头草吗?他有什么特点?老师念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墙头草》,你们听听儿歌里的墙头草有什么特点?

  2、学习歌曲《墙头草》。

  提问,而歌中有谁?墙头草有什么特点?

  出示《墙头草》图谱,根据图谱有节奏地读歌词,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欣赏,熟悉旋律熟悉歌词内容。

  3、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引导幼儿创编两编导的动作。

  提问:①你们知道墙头草被风吹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②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要求倒的时候保持不跌倒。

  引导幼儿按节奏作出推的动作。

  提问:风吹墙头草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根据音乐玩游戏。

  教师示范玩游戏,简介玩法和规则。

  师:这个音乐还能玩好玩的游戏,小朋友来唱歌,老师玩一遍,小朋友们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玩法:两人面对面站立或蹲下,第三人先站中间当“墙头草”,两边的人随音乐轻轻推“墙头草”,“墙头草”身体向两边倒。

  规则:两边的幼儿,控制推地力度,“墙头草”倒的时候保持不跌倒。 请三名幼儿示范玩游戏。

  组织幼儿结伴游戏,体验听音乐玩游戏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10-16

中班音乐教案06-14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12-30

中班音乐教案:买菜08-31

中班音乐教案《秋天》09-30

鱼中班音乐教案11-22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03-19

中班音乐教案:划船07-13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08-16

音乐火车中班教案08-19